第16章 賈母請罪清微教黛
“娘,琛兒一定好好地跟着師父學習,絕不給您丢臉!”徒林琛眼中含着不舍,卻沒有絲毫猶豫地與林清微道別。
林清微欣慰地點點頭,撫摩着他的後腦勺:“琛兒有如此心氣,娘也就不擔心什麽了。只是你要記住,戒驕戒躁,不可妄自尊大!當然了——”忍不住将徒林琛摟在懷中:“也別叫人欺負去了!你可是娘的心頭肉,沒人有那個資格欺負你呢!”
被林清微當着衆人面前攬住,徒林琛微微有些羞意,聞言,嗯了一聲:“娘放心,琛兒聽娘的話哩!”
目送着徒林琛乘坐的馬車遠去,林清微心內萬般感慨:“綠言,想想當初被包在襁褓裏的那個小粉團子,如今你看,琛兒已經是個大孩子了啊!”嘴角噙笑,卻顯着有些落寞:“再過兩年,便是晞哥兒也要離我遠遠兒的了!”
綠言瞅着她的神态,不由得失笑:“殿下一面不舍得,一面又盼着公子成才,豈不聞兩全難得其美麽?”見林清微轉身朝着後院而去,她忙跟上來:“公子這般上進知禮,您心裏不知要有多高興,何必總是這樣子胡思亂想?”
“得了,我不過感嘆兩句,卻惹開你的話簍子了!”林清微嗔笑着,瞥着她:“若是今日賈家繼續來人上門,便讓他進來吧,三個月都已經過了,那老太太只怕也該急了!”
綠言心領神會地應承下來:“是,殿下!”
原來林清微一到京城,賈赦便親自縛着那之前在林家出言不遜的奴才登門拜訪,只是因着在孝期,林黛玉又生了一場重病,所以林清微也沒那心思去招呼他還是如何,便将他拒之門外。所以說賈赦是個乖覺的,連着三四日後,見林清微雖不願見他,但長公主府中的下人們也是恭恭敬敬不卑不亢,便也留了個心眼;到了榮國府中,将林清微的怒氣描述得誇張許多,弄得賈母一時心中惶惶。
賈母當日聽了林仁報信,得知女兒去世,自己更是平白無故地多出了一個出身微賤的外孫子,當下便又是氣又是惱,加上榮國府确實也找不出年輕的主子去揚州,王夫人又在一旁撺掇着,意氣之下,她便派了賴大過去。誰曾想這事兒如今竟然叫她陷入兩難境地?
賈赦卻是不急不忙,他也瞧出來,公主對着自己大房一脈态度緩和些的,至于二房那邊,自己那位好弟妹當初對林家唯一的子嗣下手不提,聽妻子邢氏說起,外甥女客居榮國府之時,王氏還給了外甥女不少委屈受呢!難怪公主看着二房不順眼了——
他動作小心地從多寶格子上搬下一個約莫有半尺見方的紅木匣子來,雕镂攢心的式樣,四面描龍繪鳳,顯得極是精致,明眼人一瞧便能看出,這是女子陪嫁時用的器物。
“年兒,琏兒馬上就要做爹了,他雖不是讀書的料,但是通曉經營,以後襲了我的爵位也不至于将家産敗落,你放心吧!”賈赦目光柔和,全沒有當初在榮國府中那股子輕靡姿态,稍顯得有些粗糙的手指拂過盒子上一雙龍鳳,他笑了笑:“想來,定是你在九泉之下庇佑着我們父子吧!”賈赦突然手一頓,回想起一些事情來。
自己一直疑惑,都是榮國府的,為何長公主對大房區別于二房?還有皇上那邊賜下來的爵位和宅子——賈赦苦笑着,自己竟然忘了,岳父張翰林當年可是幾位皇子的文章師父,便是長公主,當年與他也有師生之情!因為妻子不明不白地去世,自己愚孝地無法查清真相,所以岳家才一怒之下,與自己斷了姻親,便是琏兒,至今都不曾與張家有過什麽來往……他打開匣子,裏面是一方疊得整齊的巾帕,拿起來,緩緩地打開,落出一副小像,秀雅清麗的青衫女子沖着他展顏而笑。
潸然淚下。
————————賈母VS林清微第二輪的分割線君—————————
這是賈母第二次來到長公主,說實在的,她并不願意往這兒走,尤其是這一次過來也是為了向別人低頭。
“老身見過長公主殿下,公主殿下萬福金安!”
林清微一從影壁轉将過來,便見着賈母上前來福身行禮,手中拄着的拐杖被一旁的丫鬟拿在手上,她朝着那丫鬟瞅了一眼,眼神微微沉下來。
在上首的花梨木椅子上坐定,從赤雲手中接過蝦青色填白小茶鐘,淺淺地抿了一口後,方才揮揮手讓賈母起身:“老太太起來坐吧!年歲大了,腿腳本就不靈便,若是摔着,可就是本宮的罪過了!”
賈母顫顫巍巍地在丫鬟的攙扶下起了身,聞言,心中一驚:“公主說笑了!”并不敢坐滿,只堪堪地坐了椅子的一半。
放下手中的茶盞,林清微笑着,口中的話語卻宛如利刃一般:“來人,将這丫鬟給本宮扭了出去,脫簪去裳!”
賈母臉色一變,轉頭看了那丫鬟一眼:“不知這丫鬟哪裏得罪了公主,還請公主看在老身的面子上,将她留與老身發落吧!”賈母仔細地打量了一番,這丫鬟乃是她房中另一個一等丫鬟,名喚百靈,平日裏伺候的時候也算安分守己,竟不知怎麽地招了這位公主殿下的眼?
“得罪?”林清微施施然地靠着椅背,一雙纖纖素手腕白肌紅,細圓無節,交疊着放在腿上,顯得端莊大氣:“得罪本宮倒不至于,只是這丫鬟膽子太大,太不知禮節了!我公主府閉門五個月,乃是為了嫂子、姑蘇林家夫人賈氏守喪;喪期未出,這丫鬟便頭戴金簪,着桃粉羅裙,卻不知将這律法禮教置于何地?”
林清微自然知道榮國府中的情況,別說按着大功守喪九個月,府中之人穿紅着綠一絲一毫都沒有受到影響;倒是賈赦那邊,規規矩矩的,讓林清微心中舒服許多。将此事告知林黛玉後,林黛玉十分惱怒,前前後後這麽多事情疊加起來,她已經徹底地失望了,竟誓言從此以後,與榮國府再無一絲血脈情分!
被林清微明嘲暗諷地說了一通,賈母帶着滿肚子的火氣上了車子,一進去,那渾身一片素淨衣裳的百靈便被迎面而來的一個狠狠的耳光打懵了。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賤婢!”賈母方才的火氣全在這一個耳光裏:“難不成連該為姑奶奶守喪都不記得麽!”她此時只顧着發洩自己的憋屈,卻沒想想,當初自己也并沒有想起來這一茬。
那百靈果然不負其名,是個機靈的,她一下子跪了下來,哭着訴道:“老太太饒命,老太太饒命啊!百靈知錯!是太太說了,姑奶奶畢竟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何必為了個外人苦了自家人,所以才吩咐府中上下無需守喪的呀!”
她此言一出,賈母心中舒坦許多,方才林清微的話字裏行間都指責着賈母不慈,親生女兒逝世,竟連守喪都能忽略過去,可見平日裏說的什麽疼愛什麽慈仁都是作假,叫賈母嗫嚅了半天也難反駁自辯。
“罷了!都是那個愚婦,因為她,咱們已經是第三次得罪長公主了!”賈母眯起眼,眸子中劃過一絲狠厲,自語道:“該叫她安分點才行!”
百靈身上打了個寒戰,深深地伏在賈母的腳下:“多謝老太太寬仁!多謝老太太!”平日裏貼身伺候賈母的多是鴛鴦,她和另外兩個大丫鬟只是打下手的,因此并沒有見着老太太發起狠來的樣子;百靈咬着唇,不由得後悔今日為了争臉将鴛鴦絆住,早知道有這樣的禍事……
随便叫一個二等丫鬟送了賈母出去,林清微敲了敲桌子,視線落在旁邊偏廳落下的門簾:“玉兒,躲在那兒幹什麽,還不快出來!”
只見林黛玉眼皮粉光融滑,明顯是哭過了,手中緊緊地攥着一塊素色的帕子,上面滿是淚痕,她小步地走着,低着臉站在林清微面前,帶着些哽咽開口道:“姑姑!”
林清微無奈地瞧着面前的小淚包:“玉兒,怎麽又哭了?”
“姑姑,為什麽、為什麽明明是親戚,榮國府卻——”,林黛玉抽噎着,連外祖家都不願意說了:“不是說很疼愛母親麽?可是為何母親去了,他們竟是一絲哀色都沒有?”
“玉兒,姑姑問你,若是有人對你不好,你會怎麽應對?”林清微并不回答,而是反問了林黛玉一句話:“你要好好想想,該怎麽回答姑姑!”
林黛玉眼神有些迷茫,出神地思索了許久,好似下定了決心一般:“姑姑,我記得您曾經和玉兒講過一個禪語。寒山問:‘世間有人謗我、辱我、輕我、笑我、欺我、賤我,當如何處治乎?’拾得答:‘你且忍他、讓他、避他、耐他、由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可玉兒做不到這樣——”她似乎是犯了錯一般地垂下頭:“若是與我親近之人待我不好,自然是有不好的理由,玉兒會弄清楚;可若是與我疏遠的人待我不好,那玉兒也不願意理他,他若是過分了,玉兒就狠狠地教訓他!”
對這樣的答案有些驚訝,林清微帶着些喜悅地招林黛玉靠近過來:“玉兒,姑姑之所以給你講那個禪宗的故事,并不是想讓你一味地避讓!世間之人多有汲汲營營的心思,俗語也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因此,多少人為了自己得利而去謀算別人,這時候就要懂得如何去狠狠地教訓他們,這樣才能保全自己。姑姑以為玉兒不懂得反擊,卻原來姑姑看錯了呢!”
當初那個嬌嬌滴滴的小姑娘終于打內心裏有了點氣勢,林清微撫了撫她的臉頰,将她眼角的淚水拭去:“姑姑很喜歡玉兒的答案,所以,該如何對待榮國府,玉兒想清楚了麽?”
林黛玉擡起臉來,雖然依舊是眼圈通紅,但是眉梢眼角的光彩卻顯得很是堅強:“姑姑放心,玉兒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