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使命
袁牧神思恍惚地拎着打包好的茶點回家,腦海中反複出現的都是朝食鋪店小二那句“若是有人能徹底解救他們就好了”。
他吃完朝食後天色方才大亮,許多人成群結隊,一看就是去洛潇朝食鋪吃早飯的。他逆着人流向家走,不經意地聽到了那群人正在交談的內容。
南部水災,多日降雨使得寶栖河、陽江河和遂江水位大漲,形成山洪,沖毀了農田村莊,致使百姓流離失所。
袁牧眼中一黯,南方的水災幾乎每年都會鬧一次,尤其以兩浙路、夔州路、荊湖南路、荊湖北路四路最為嚴重。每逢夏季,伴随酷暑而來的,是連月不停的雨水和無數看着自家莊稼被淹沒而崩潰的百姓。
數年前,他也曾意氣風發地想過,若有朝一日金榜題名,必要修堤築壩,防汛治水,安撫百姓。
如今一晃十幾年過去,瑩兒都已滿三歲。
蝸居書院教書育人,送走一屆又一屆考生,他似乎也忘記了宏圖大願。
只是,午夜夢回分不清夢境現實時,他也曾見過自己頭戴進賢冠,身披緋羅袍,革帶曲領,受持笏板站在大殿上,道一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不知不覺回到家中,食盒中飯菜尚溫,一家人圍着餐桌吃早飯。莫林即使吃朝食時,仍手不釋卷,好幾次差點把蝦餃喂到鼻子裏去。
袁牧的妻子嗔怪了莫林一句,莫林只是放下書本片刻,扒了兩口飯,又重新拾起了書卷。
袁牧盯着莫林看了半晌,忽然問道:“林兒,你為什麽想考取功名?”
莫林這才把遮着臉的書本移開,他根本沒有深想,便道:“當然是為了當官啊。”
袁牧繼續問道:“為什麽想當官?”
他的目光死死盯着莫林,似乎要将莫林臉上盯出洞來。
莫林瑟縮了下,他向來對姐夫又敬又怕,被袁牧這樣盯着,以為自己說錯了什麽,求助似的看向姐姐。
Advertisement
妻子拍了袁牧一下,嗔道:“相公今日這是怎麽了?學子考取功名不都是想要做官嗎?”
袁牧看着莫林,不肯放棄,只是語氣和緩了些,“林兒你說,為什麽要做官?”
莫林緊張地手心出汗,他手向後摸,觸碰到了書本邊緣,這使他稍微安心了些。
“因為只有做官,才可以光耀門楣,才可以改變命運。我家為了我考科舉付出了太多,他們把希望都放在了我身上,我不能辜負他們......”他看向姐姐,但目光卻落在姐姐身後,似乎看到了許許多多的莫家人。
“這麽想,其實也沒錯。”袁牧輕聲說。
一萬個人有一萬個考取功名的理由,為了改變命運,為了豐厚的俸祿,為了高貴的地位。袁牧不能強求別人如他一般,為了造福百姓而考取功名。
之前閉目塞耳,想着總會有人替他“為生民立命”,如今想想,真是可笑。
把自己的抱負托以他人本就滑稽非常,更可笑的是,他怕失敗,怕再次名落孫山。因為害怕,不敢參加秋闱,因為害怕,認為會有他人願意救助百姓。
袁牧的妻子看袁牧沉默良久,心裏一沉,道:“相公,林兒這話只會對家人說道,若是到了殿前,肯定不會是這一番說辭。”
“我知道,沒什麽事了,大家都吃飯吧。”袁牧溫聲道。
他的妻子莫無雙這才放心下來,待衆人吃完,她收拾碗筷時,袁牧跟着進了廚房幫忙。
“夫人,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我想參加今年的秋闱。”袁牧開門見山,語速都快了幾分,參加考試這事情在他心中久違地掀起了波瀾。
莫無雙回頭看了袁牧一眼,又轉了回去,繼續手中的活計,“相公想參加就參加,相公做什麽我都是支持的。”
袁牧如釋重負,他感覺心中一直壓着自己的東西,碎了。
——
白洛算了下這段時間的賬,發現雖然鋪子生意火爆,但錢卻沒攢下多少來。
系統商城的價格一升再升,流動資金都投入到了鋪子中用以購買食材,白洛手中固定的財産也就一百多兩銀子。
他們目前的房子是租的,與朝食鋪只相隔一條街,每個月租金一兩五錢銀子,買下來需要兩百三十兩銀子。
房子不小,位置在安如坊中也算好的。但白洛并不想在安如坊中買房,她想在青雲坊中買。
雖說現在京城中官民雜居,民商混住,但大部分人選擇住宅區域時還是有所偏好的。比如官員偏愛青雲坊,因此青雲坊書院衆多,學子如雲。昌隆坊有許多酒肆食肆,居住的人多是商販夥計。
青雲坊就相當于學區房了,為了白潇的未來,白洛決定咬咬牙攢錢買學區房。而古往今來,學區房價格都居高不下,白洛之前打聽過,青雲坊随便一個一進的院子都要千兩白銀,若是臨近書院、官員府邸則更要翻倍。
白洛嘆息一聲,合上了賬本。
有腳步聲停在她房門前,她沒有關門,因此一眼能瞧見門口站着的十幾個小乞丐。
他們頭發像枯草一般,衣服破爛又肥大,赤着腳。但露出來的臉和手都很幹淨,顯然清洗過。
小乞丐中有個領頭的,叫虎頭,虎頭問白洛:“我和兄弟們都洗過手臉了,現在能送外賣了嗎?”
白洛目光落在他們破爛的衣衫上,皺了皺眉,沒有答話,反而揚聲叫了周遠進來。
“舅舅,你先帶他們去買兩身衣裳,然後帶他們去洗一洗,手指縫、腳趾縫都看看,身上一絲泥垢都不能有。”
她轉頭看向虎頭,“等你們換上新衣服了,我再給你們講講送外賣要注意什麽。”
現在朝食鋪的後廚人手完全可以支撐起外賣和堂食,于是白洛就招攬了當初在秦掌櫃那裏鬧事的小乞丐們。
這群小乞丐被抓進官府縣衙關了幾天,倒也義氣,沒吐出她來。
——雖然因果由來早已被京兆尹查了個幹淨,上報到了端王那裏,成了端王與她合作的籌碼。
她感激這群小孩兒,也心疼他們。他們中較大的虎頭、丙子等人也不過十一二歲年紀,放在現代,小學都沒畢業,卻已經在街上摸頭滾打了數年。
她現在有能力了,對能幫的人也想幫扶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