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父母
屋內,随着府中姑娘們的退去,人一下子少了不少,徐氏面上的笑這才真切了不少,她随手把阿鸾手裏的小碗給奪了下來,遞給丫頭,又拉着她起身,“該吃飯了。”
阿鸾眨了眨眼,十分的不舍,“母親,我才喝了兩口。”早知道就不看戲了,抓緊把杏酪喝了多好。
“誰讓你不加緊時間的,那幾個丫頭有什麽好看的,那點小心思都寫在臉上了。”徐氏冷笑了一聲,“安安靜靜的日子不過,都是慣的!”唔,這就是在說大姐姐了?這繼母繼女算是天生的怨家對頭?再有個不大懷好意的小王氏在中間挑事兒,謝媛這些年來真的沒輕作,作得徐氏提起她就滿臉不耐煩。在徐氏看來,這個繼女蠢的要死,被人挑唆的天天作妖,早晚得把自己蠢死。
阿鸾讨好的扶着徐氏,萬分真切的表白:“母親您放心吧,我不去芷蘭院。”那位大姐姐在滿府姐妹中最不待見的就是她,如今她剛病,偏心眼兒的父親肯定守在哪兒,她去當觀衆,看他們父女情深麽?沒準還要被訓一頓,得不償失。“對了,哥哥們呢?”往常這個時候,還在讀書的兩位兄長都已經到了,今天怎麽還不見影子?
“我打發他們去你外公家裏打熬一下筋骨,別跟你爹似的,走三步路都上喘,半點不頂用!”徐氏的話裏有着對丈夫深深的嫌棄,這都是阿鸾聽慣了的。
謝府如今的主人謝茂謝正則,也就是阿鸾的父親現任戶部尚書,也算簡在帝心。十分官迷的他下一步的目标是幹掉吏部尚書,自己去當,然後混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進入政事堂。謝茂元配乃是姑家表妹王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婚後夫妻甚是恩愛。卻不想,王氏體弱,有孕之後,難産而亡,只留下一女,便是謝媛。要依謝茂的意思,怎麽也得為妻守上三年,再來講續娶之事。偏偏世事難料,謝府的老爺子原為太子少傅,眼看着皇上和太子父子和睦,先帝每提起太子便贊不絕口,将來龍禦殡天之後,必然是太子登基,謝老爺子混個從龍之臣妥妥的。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便是皇家父子在生死面前也不過是普通人而已。太子在一次跟先帝出游之時,偶感風寒,病勢日漸沉重,竟一病而亡。金大~腿沒了,謝老爺子還沒從悲痛中緩過神來,就發現大事不好。
先帝白發人送黑發人,失去愛子大受打擊,身體也每況愈下,竟至病染沉苛起不來床了。太子沒了,皇帝又病了,下任皇帝還沒有着落,之前被太子壓着的各個皇子都蠢~蠢~欲~動,最後是當今殺出重圍做了皇帝。
謝老爺子一看現任皇帝,也顧不得難受,還是先保自家要緊。皆因他大女兒的丈夫也是皇子,還跟當今這位争過帝位,雖說他女兒已經過世了,架不住他當初也有支持的意思在。謝老爺子左思右想,把主意打到了喪妻的長子身上。當今皇帝生~母早亡,登基之後,對母族很是親近。自诩清貴之家的謝老爺子當然不能讓兒子娶皇帝舅舅家的女兒,但是可以娶個親姨的閨女麽,效果一樣,還不那麽紮眼。
當今皇帝初登基,面對着虎視眈眈的兄弟,最重要的就是穩住朝中重臣的心,平安度過最初的幾年,謝老爺子自然也在拉攏的範圍內。君臣都有心,不必多言,謝茂便在喪妻一年後,由皇帝做媒,娶了皇帝的親表妹徐氏。徐氏将門出身,原有未婚夫,不想塞北一場大戰,未婚夫馬革裹屍還。徐氏哭了個半死,原想着再不嫁人。不想,皇帝親自做媒,只得掩下心傷,披上紅裳出嫁。
謝大人不得老婆待見,在阿鸾看來太正常了。她隐隐約約知道嫡母在嫁給謝大人前,曾經有過未婚夫,據說是個英武出衆的少年将軍,兩家本是世交,肯定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感情深厚。若不是那位少年将軍戰死沙場,嫡母根本不可能嫁給她爹。別問她為啥知道的,反正就是知道了!想想吧,任誰曾經有過有着完美的八塊腹肌、蜂腰窄背好身材的未婚夫,還看得上白斬雞似的新丈夫,特別是這個丈夫年紀大了,肚子越見圓潤不說,連頭發都日漸稀少。這個對比簡直就是慘烈。阿鸾覺着,她跟嫡母的審美還是很挺相似的,感覺跟外公家那些表姐妹們也挺像。
唔……她似乎是知道她那個親爹不大喜歡她的原因了。她的親娘是嫡母的貼身大丫環,從小伴着嫡母長大。嫡母有未婚夫,她親娘也有,還是未來姑爺的副将。結果,兩人一起死了。她嫡母不得不嫁人,她娘本可以守一輩子不嫁的,卻不放心自家小姐跟着陪嫁過來,還被她爹強迫之下有了她,最後難産而亡。這麽說來,她也算是她爹的半個污點?這麽一想,阿鸾就有點理解了。她那個親爹可算是個标準的封建士大夫,又是書香世族出身,天生便覺得自己極為清貴,幾乎站在大秦官場鄙視鏈的頂端。雖說是個官迷,可本身能力也有,才華也不錯,結果在老婆和小老婆心裏還不如兩個官沒他高的已死武将之下,心裏能舒服才怪!也得虧謝大人是個官迷,嫡母的父兄又極有權勢,她自己還是皇帝的親表妹,謝大人還打不過老婆,只能認慫了,把心裏那點小怨氣偶爾撒在她身上,還不敢撒多了,怕挨揍。
就拿兩位兄長每天來陪徐氏吃飯的事來說,本來吧,按着謝府的規矩,過了十歲的男孩子除了每日的晨昏定省之外,是不允許随便出入後宅的,更別說天天陪着母親、妹妹吃飯。就算跟父母姐妹們全家一起吃飯,那也得是節日或者父母生辰才行。要是自己過生日,嫡出的兄弟兩個到是可以跟父母一同吃晚飯,庶出的可以跟自己的親媽一起,爹也一起陪着是別想了。但事有例外,徐氏怎麽可能把自己的孩子撒手不管,直接扔給丈夫,萬一教壞了,豈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等到謝大公子滿十歲要搬到前宅時,徐氏當着家中所有人的面,直接定了規矩,讓兒子每天都來陪她吃飯。至于謝大人的意見,憋回去別說!謝大人氣得捶胸頓足,背地裏跟着小老婆不知道罵了多少回,當着老婆的面兒,半個不字都不敢說。
蓋因徐氏剛嫁進來的時候,謝大人跟天底下大多數的文人一樣,對出身将門的老婆帶有很明顯的偏見。認為武人粗~魯,即便是大秦頂級勳貴人家出來的姑娘,也文雅清貴不到哪裏去,更別說跟他有什麽共同語言,他讀兩句詩,徐氏能聽懂就不錯了。在謝大人心裏,這個老婆是為了家族不得不娶,比他的元配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就連後來進府的小王氏和元配身邊的丫頭都不如。帶着這種心态,謝大人對待徐氏的态度難免敷衍輕慢。徐氏性子驕橫,豈能受這個,先是把丈夫的小老婆們抓來打了個半死,又在閨房裏反客為主,把謝大人收拾了個服服貼貼。沒看府中除了元配嫡出的長女之外,其餘的庶出子女都排在了嫡出的兩位公子之後。那是徐氏連生了兩個兒子之後,覺得差不多了,再也不想應付丈夫,才準許妾室生子的。當年徐氏的這份強硬,謝老夫人氣壞了,想拿出婆婆的款兒,還沒等為難徐氏,就被皇後叫進宮面淡了一回。之後,等謝老大人去世之後,謝老夫人幹脆跟着小兒子出去做官,眼不見心不煩。
徐氏跟丈夫的審美有異,連口味也不盡相同。謝家人口味清淡,又講究食不厭精、脍不厭細。還要講究保養,不能吃得過飽,再喜歡的東西,也不能多用,要有克制力。呸,這些規矩徐氏半點也不喜歡,她高興吃濃油赤醬的紅燒肉和喜歡味道鮮美的清蒸魚有什麽矛盾麽?不都是想吃什麽吃什麽,想吃多少吃多少?這就種酸腐文人之家,才有這些臭規矩。一個個跟吃個鳥食兒似的,養的孩子弱不禁風的,難怪天天生病!還有她那個丈夫,連給她舉個銅鏡都叫着胳膊酸,真是廢物!至于阿鸾喜愛美食,她跟誰都能吃到一起去,不過總的來看,還是徐氏陪嫁的廚娘手藝最好,她也樂得天天跟着徐氏蹭飯吃,順便也跟兩個兄長培養下感情,好做她以後的靠山。
今日早上只有徐氏和阿鸾兩個人,早餐比之往日除了數量上少了許多之外,精致美味程度絲毫不差。阿鸾看着夏竹特意擺在她面前的那碗紅油抄手,還有旁邊那籠晶瑩剔透的蝦餃,不由得笑彎了眼睛。這可是她千辛萬苦才得以複制出的美食,特別是辣椒,雖說在大秦也多有出現,但是做為調料還真的很少呢。去年,她跟鎮國公府的姑娘們出去玩,在聚仙樓裏吃到過,才敢抄回來的。至于蝦餃,長安附近的水域盛産魚、蝦,各種吃法早就做遍了,她也不過是完善了下做法而已。只不過,冬末春初,能吃到鮮蝦制成的蝦餃還真不容易,肯定是昨天嫡母進宮的時候,皇帝賞下來的。
就在阿鸾猶豫着是該先吃蝦餃呢,還是該先把馄饨幹掉時,旁邊的徐氏已經吃掉了三屜小籠包,正在向蝦餃下手。阿鸾頓時目标明确,夾了個蝦餃直接塞進了嘴裏。桌上一共只有兩籠,照她嫡母的胃口,她還不吃的話,這點蝦餃都得進她嘴裏。美食當前,孝道什麽的可以先放放。一時飯畢,母女兩個皆滿足的半眯起眼睛,最後溜了點湯。徐氏神色複雜的瞅了阿鸾一眼,感嘆的道:“我最近衣服的腰身又緊了!”
Advertisement
阿鸾眼睛一亮:“天暖了,母親咱們哪天去跑馬吧!”胖了就運動,這才是最好的減肥方法,還能讓心情開闊,一舉兩得。要不天天呆在內宅,沒病也憋出病來了。
徐氏順手捏了捏阿鸾的小~臉,奇怪的問:“我看你天天吃的比你爹都多,怎麽這小~臉兒就不見圓呢?這身上也不胖?”時下又有點流行回前朝對女子的審美,就是以腰身纖細、體态嬌弱為要。特別是後宮中的嫔妃,尤以現在最得聖寵的馮婕妤和元美人為其中的佼佼者。有帝寵在前,又有風流文人贊美于後,到令如今大秦心存遠大志向的姑娘們,皆開始嚴格管束自己的身材。就比如家中那幾個,飯再不肯好好吃的。徐氏也懶得理她們,只是對阿鸾這個自幼長在自己身邊的女兒,難勉心情複雜,這個是不是太沒追求了些?
“我每天下午都去跟阿碧他們踢燕子、跳舞。” 阿鸾雖然有點想說自己天生麗質,到底沒好意思。其實她還曾經有過想法,要跟哥哥們一起習武。不過,瞧着她爹因為她哥習武拉得老長的臉,就沒再刺激她爹。
徐氏點點頭,“也是該出去轉轉,這一冬天我也沒怎麽動彈,感覺哪兒哪兒都不舒服。”
用過早飯,又消了食,阿鸾見劉、馬兩個管事媽媽都已經侯在一側,便起身告退,“母親,時辰不早了,我該去上學了。”
徐氏點了點頭,叫過枕月看過了阿鸾的鬥篷,伸手摸了摸,“也還厚實。”又叫過阿鸾囑咐,“天冷,不許在外面多逛,下了學早點回來,中午做你愛吃的糯米八寶鴨。”
聽到心頭愛,阿鸾不自覺的笑出了兩個小酒窩,連連點頭“好,您放心。”
徐氏好笑的看着她輕快的飛出後堂,不禁搖頭道:“真是個憨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