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被女皇炮灰的前皇後(26)
這祖師也算是瑤光的長輩,明知道他們不可能在這裏,不然看見她說不定會跳出來,她倒也沒有抗拒的對着畫像行了禮。
之後,就是聽袁地魁頌道經,雖說只有帝後,但是身周跟随的人也不少了,這些人一進來,這殿中就滿滿當當了。
李琰一臉凝重專注,瑤光則凝神注視着袁地魁,不敢分心,老實說,她原本以為老道士會對她做點什麽,這樣她才好接招,可袁地魁這樣越是平靜,她反倒是越覺得心中不安。
突然,她面前一陣天旋地轉,大殿在眼前扭曲變形,随後整個身體驟然一輕,飄了起來,是被一股外力生生扯出來的。
她低頭一看,她的身體,不對,是宿主的身體正好好的端坐着,雙目微颌,坐在她身邊的李琰一無所覺,依舊專注的聽着袁地魁講道,就連站在她後面的尤嬷嬷等人也沒有發覺,倒是袁地魁往她的方向看了一眼,目光如炬,分明就是看到她了。
而宿主的身體對她也有一股十分有力的拉力,她就被這兩股力道拉扯着,十分難受。而且她發現自己的軀體顏色極淡,渾身也使不出力氣來,她想要念口訣,卻發現腦子裏一片空白,進了初元珠,修為都被一一劃去了,是半點也不剩。只餘下一股本能,讓她極力去抗争來自外部的拉力,想要回到宿主的身體裏面去。
這時袁地魁沖她一聲暴喝:“好一個奪舍他人身體的妖孽,影響皇嗣,逆天而為,速速從哪裏來,回哪裏去!否則別怪貧道替天行道,讓你魂飛魄散!”
聽得他此語,李琰并殿中人都是面上惶惶,也循着袁地魁的視線朝瑤光看過來,目露迷茫,顯然他們是看不見瑤光的,又紛紛收回了視線,望着袁地魁。
瑤光也掙紮着看着袁地魁,見他滿面發紅,額頭上青筋都迸起來了,如此大冷的天,他額頭上冒出汗珠來,顯然現在只是極力維持着平靜。
瑤光松了一口氣,轉瞬想到自己是被初元珠帶進了現在的世界中的,初元珠就連她萬年修為都不能反抗,這個道士想要與之抗衡怕也不那麽容易,她索性放棄掙紮,任由兩股力道在體內游走。
袁地魁見狀,雙目之中劃過淩厲的殺氣,嘴唇未動,瑤光卻清楚的聽見他道:“如果驅不走,就只能将你打散了,王皇後的身體不在了,看你這妖孽如何藏身!”
他說完,旁人卻沒有任何反應,瑤光就知道殿中人這會已經聽不見了,想來這老道士應該也不想叫他人知曉的。
這會她心中雖急,若是宿主的身體沒有了,她無法完成任務,那不就是死路一條?
但是也輸人不輸陣,滿面嘲諷的道:“我是與你為難了,還是禍害了蒼生黎民?老道士你可看出來我是什麽妖?虧你還滿口天道、大道,天道就是讓你見死不救嗎?天道還不允許人自救了嗎?還是說王皇後與你有私仇,你才讓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早說了,天道是讓她現在死嗎?你讓她身體不在了就不是違逆天道,你現在就不怕逆天而為了?”
殿中其他人聽不到瑤光的聲音,不知道袁地魁和她的争鋒,只肅然看着袁地魁,越發不敢亂動。
這時,袁地魁手中出現一個黃色的圓環,他嘴中先是念念有詞,那圓環驟然放出一股強烈的光芒來,晃得瑤光一陣眩暈,心中暗恨不已,今日難道就要死在這樣的小法器之下了嗎?
Advertisement
此時那光芒已經将他和瑤光罩住了,殿中的一切也變得模糊起來,看不真切,應該是将他們隔離開了。
“好個伶牙俐齒的妖孽,你奪舍他人身體在先,篡改天命,為禍宮闱......”話雖如此說,卻也不敢打毀了王皇後身體的主意,若是真毀了,也不知道會不會造成別的影響。
瑤光松了一口氣,忍着疼痛低吼道:“為禍宮闱?如何為禍了?你怎麽不說武氏為禍?你難道沒有算到武氏主天下,那才真正的是踩着血路而上,你對王皇後有仇,暫且不說她被做成人彘,凄涼而死,就說武氏自己的外甥女,親姐姐,親兄長,親外甥、親兒子誰不是死在她手上!這後宮之中,因她而死的還少嗎?更不消說她日後成為女皇,雷厲手段又殺了多少人,王、蕭滿門......”
她每說一句,袁地魁看着瑤光就臉色白一分。
顯然瑤光說的,他是真的算到了的,只是洩露天機會對自身有損,他從未對外說過這樣的話,這世上除了李淳于,還有誰能夠蔔算出來?
李淳于不可能見過這個妖孽,那麽瑤光是如何得知的?
袁地魁心中也有些不安,天機不可洩露,他不能接瑤光的話,不然就是洩露天機了。
偏偏瑤光知道他不可說,不斷地出言挑釁他,将他算到的一一都說了出來,讓袁地魁心中大駭。
他全神貫注的将瑤光當成他的大敵,可如此近的距離,他不僅算不到瑤光的身份來歷,也沒有從她身上察覺到妖氣,反倒是剛才跟他抗衡的那股從王皇後身上發出來的力道,突然帶出一股沖天的怨氣。
這怨氣頃刻間就将他包裹住了,似有無數的聲音再問他,“本宮做錯了什麽?本宮跟武氏比較起來,已經算是大善,你能夠算到所謂的天命,不說救人,反倒是助纣為虐,又算是什麽修道之人?”
見袁地魁目光渙散,已經亂了心神,瑤光雖然不知是緣故,但是也是精神大震,也抓住機會,不斷逼問他,“跟她比較起來,我這樣也算是為禍宮闱?你怎地不說要除去武氏是替天行道,拯救蒼生!”
袁地魁本不想接瑤光的話,奈何此時心中已亂,忍不住咬牙道:“武氏是天命所歸,那些人的死是他們命中的劫數,武氏主天下創武舉、不拘一格提拔寒門子弟,任人唯賢,創造太平盛世,也不是沒有功績的,為一時的犧牲換來後來的太平又有何不可,這李氏帝王誰能比她更有魄力,她也就是錯生了女兒身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