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被女皇炮灰的前皇後(25)
日前,袁地魁終于忍不住跟李琰說,“宮中戾氣過重,于皇嗣不利,須于年節之前擇吉日開壇驅邪,事關子嗣綿延,帝後必須親臨。”
李琰對袁地魁本就信任,再加上從武氏進宮之後除了五皇子,就再也沒有別的孩子出生,剛出生的六公主又早夭了,接着就是皇後無法孕育子嗣,沒有嫡子……
雖然很多事情是事出有因,李琰親自參與其中,但是他還是毫不猶豫的就相信了袁地魁的話,派了宮人去長秋宮通知了瑤光一聲,讓她嚴肅對待此事。
瑤光知道消息的時候,袁地魁老道士選擇的吉日已經定下來,就是第二天,她沒有太多的準備時間。
在瑤光看來,袁地魁這是終于忍不住了,這就是他要沖她動手的信號。
不過,從樂觀的角度來看,這也正代表着她對武氏做的這些事情終于有了回報,命運之輪總算是開始發生了變化,而且還是往對她有利的方向發展,所以袁地魁老道士才忍不住要出手了。
這陣子,她以上次和袁地魁不歡而散為借口,一直在讓人查探袁地魁事跡,就連市井上關于他的傳聞都沒有漏掉過一條,可這些消息都是說袁地魁如何如何厲害和傳奇,想要查探他的弱點卻是半點也沒有。
至于瑤光讓人查探袁地魁與賀蘭勉不合的內幕,卻是無人得知。
小德子将收到的消息如實向瑤光禀明:“國師大人一項待人都極冷淡,對陛下也是如此,很多湊上前去的達官貴人,他也不給臉面,對賀蘭大人也冷淡,不過要論二人之間私人恩怨倒也沒有,他們并沒有直接接觸。”
“國師厭惡賀蘭大人,這原也正常,坊間對賀蘭大人的傳聞十分難聽,就連朝中,他才進弘文館不過半月,就聽說有禦史大人彈劾他舉止無狀,放浪形骸,還口出狂言,已經惹得弘文館上下不滿呢。”
不過,這些對瑤光來說可真不是個好消息。
她還是将賀蘭勉的豐功偉績耐着性子聽完了,随後半響無語,只能感嘆這賀蘭勉真是個比她還要任性,更為胡作非為的主。
可瑤光好奇的是,他憑什麽呢?按說賀蘭勉的出身也不算好,依附武家的寒門子,怎麽就會有這麽狂放不羁的個性?還真是奇了怪了。
宿主那一世,武氏是皇後,後來是女皇,他作為武氏的外甥,還算是有點本錢,有人捧着他,可現在武氏不過是個昭儀,他妹妹也就只是個昭媛,還與姨母有不合的趨勢,他這樣四六不着調的性子純粹就是作死的節奏。
偏偏袁地魁還怕這樣的人,只能說賀蘭勉絕對不是他表現出來的這般,想不明白其中的緣故,她也只能暫且放下了,要緊的還是明日如何應對袁地魁。
擺擺手,讓殿中的宮人都退下了,才一個人靜靜的站在窗前,思量對策。
Advertisement
明日要是袁地魁出手,她毫無法術,肯定會失敗,若不能迎戰,該如何避開?
倘或這一次她避開了,袁地魁肯定還有後手。何況這次袁地魁還找了個理由,并不是直接沖她出手,可見他也只是試探自己,若是避開豈不是顯得心虛?
這也不行,那也不妥當。
瑤光凝眉,推開窗戶,夾着雨絲的風吹起來,也沒有吹散她心裏的煩躁,反倒是雨水滴滴答答往下落的聲響,讓她更加煩躁。
她現在是肉體凡胎,上次往自己身上戳了一釵子,傷口雖然已經都愈合了,但是一下雨就隐隐酸痛,十分的難受。
可這雨還得下一整天,隔不了幾日還有雨,這個冬天雨水很多,有得她受了。
突然她眸光一亮,腦子裏頓時靈光一閃,對了,雨水!
袁地魁名揚幽冥的那件坑殺了荊河龍王的事情,也是跟占蔔雨水有關的。
這時,她又想起關于袁地魁的那件的後續來,這是她自己在幽冥中的記憶,她一直查探袁地魁在人間之事找突破口,倒是忽略了這件事。
當初因為一場雨那荊河老龍斷送了性命,說到底也是袁地魁每日指導漁郎捕魚蝦挑事在先,他也受到了不大不小的一點懲罰,就是限制了他洩露天機的次數,若是違背了也會受到天譴。
想想袁地魁年輕的時候,就連河中魚蝦在哪裏聚集這樣的小事上都要賣弄自己的本事,如今卻總是三緘其口,說話并不說透,給人算命看相都不輕易開口了,肯定也正是有這方面的緣故。
瑤光心中冷笑:“對于一個沽名釣譽的人,卻不能肆意的展示才華,還真是難為他了。”
正好可以将此作為一個突破口。
一日時光轉瞬即逝。
瑤光心中有了計較,睡了個安穩覺,一大早就起來,精神抖擻的出了長秋宮,在華清宮門口與李琰彙合,然後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去了三清觀,這三清觀就設在宮中,不多時就已經到了。
瑤光扶着尤嬷嬷的手下了步攆,就見袁地魁帶着兩個小道士站在殿門口處迎接。
他滿頭白發,一身灰撲撲的道袍,十分樸素,在朱門、紅牆、琉璃瓦的映襯之下分外的顯眼,又違和又讓人覺得和諧。
瑤光對他印象不好,心中腹诽:不好好修煉偏要多管閑事的老道士。
袁地魁見瑤光與李琰并肩走過來,他手上的拂塵從左側換到了右側,單手放在胸前,微微彎腰行禮,定是料到了瑤光心中所想,淡淡的看了瑤光一眼,比之上次的激動,這回要淡定得多,道:“方外之人不入世,就不能真正出世,今日也是貧道管閑事了。”
李琰趕緊道:“國師辛苦,是我朝之福。”
袁地魁點點頭,也不再多廢話,直接領着人進了殿中,殿內并未擺放瑤光以為的香案和法器之類的東西,只上首供奉着三清祖師的畫像,擺放着瓜果等祭品,殿中打掃的很幹淨,地面上只擺放了幾個蒲團,顯得空空蕩蕩的。
李家王朝開國先祖自诩是道家之祖的後人,帝後按規矩為三清祖師上香,行叩拜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