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果然,磨坊前面排起長隊,已經有很多人在等候。
林嶼邊應付村裏熟人的招呼,邊把推車架好,擡眼去看前面到底還有多少人等,如果時間太長,他可要先回去了。磨坊主認識推車,到時候都會一一放回去。
正想着,林嶼肩膀被人拍了下,驚的他回頭一看,竟然是林三叔。
林三叔看着幾個圍着車子的小蘿蔔頭,小蘿蔔頭争先對他問好,讓他不由得滿意的點頭。
幸好他的大侄子不是個傻的,還把這幾個孩子當成小姐公子養着,什麽事情都抗在自己肩膀上。村裏的環境哪裏容得下公子小姐?不是“小姐們”被排擠,就是被氣死。
到什麽山頭唱什麽歌,很好。
林三叔緩和神情,正要拉拉家常,看到面前的麥子袋突然一拍腦袋,想起正事來:“差點忘了問,小嶼,今年的收成還是老樣子嗎?”
林嶼回答:“不折算銀子了,直接送糧食吧!”他不好意思的說。
“那沒問題!到時候直接給你送去。”林三叔滿口答應着。
每年糧食豐收後,留下播種和一年的嚼用,要還有多餘的,就會賣給專門來收糧的糧商,糧商給的價格剛剛卡在村民的底線上,但是不用費心去找買家。如果想要多賺,就需要拖着牛車一路送到鎮上或者縣城,辛苦一番也能多賺錢,就看自己更中意哪個。
林嶼手裏握着八畝水田的地契,都是當初娘親周氏置辦的,也算給孩子一個保障。而林嶼把水田租賃給了三叔,除去賦稅後平分收成,加起來也有快一千斤,他一個人還吃不完呢!多出的糧食被他換成了銀兩,以供日常所需。
以後可不能繼續賣出去,還要留着自家吃。林嶼不清楚小孩的飯量,鬧不好還真要買點。
唉,他剛剛誇下的海口喲!這麽快就打到自己臉上,果然人不能亂立flag。
不過這些年來林嶼也不是光混吃混喝,他每逢節假日都是做一些手工去縣城售賣,一到年節大家都舍得花錢,也讓他攢下了五十多兩銀子,不少了。
林嶼說着說着走神了,盯着四個孩子。雖然衣着打扮都一模一樣,但很明顯,他們跟村裏其他小孩拉開一層距離,自成一體。見識過世界的遠大,便很難再忍受蝸居于一隅。
還是得多賺錢吶!林嶼下定決心,這不僅是說孩子們,也是說他自己。雖然林家村的生活很安寧,很多人甚至還羨慕林嶼衣食無憂,只有林嶼自己覺得格格不入。
林嶼還試圖打聽過,有沒有類似科舉晉升的渠道,結果只了解到,作為五品官員的後代,才有進官學學習的資格,那這五品官員爹又是從哪裏來的?當然是從另外一個官員爺爺那裏繼承來的。
好嘛,一整個無限套娃,林嶼放棄了這個想法。
生活不易啊。
最後他們帶着幾袋子的面粉回家。
這個年代的主食是粟米飯和面餅湯,稻谷很少見,米飯就成了大日子才能吃上的東西。但是這樣吃飯有個麻煩,每次都要現和面,特別浪費時間。之前只有自己一個人還不覺得,現在幹飯人多了,還真是個大工程。
林嶼為了給自己省事,苦思冥想着,看着楚楚正在把面團切成條,腦袋裏的小燈泡一亮,他可要試一試手工挂面啊!之前怎麽沒想到呢!
挂面是一種耐存放,易煮熟不混湯的方便食品,又不像方便面需要油炸,特別适合現在的情況!
他開始回憶挂面的做法,就記得是他是面粉加鹽加堿,切成細條後懸挂晾幹的,具體的配方還要自己摸索實踐。
既然要搞面條,事不宜遲說幹就幹,吃過飯後,他就端出一盆面粉來,按照一斤面粉一勺鹽的比例充分混合,然後慢慢揉成團,擀成長長的薄片後,再用菜刀切成長條。
幾個孩子被林嶼指使的團團轉,燒水的燒水,洗鍋碗的洗鍋碗,材料準備齊全後,四個腦袋湊在一起,看着林嶼表演。
“大哥這是做什麽?”
“今晚吃面條嗎?”
“要不要我去後院摘棵菘菜?”
“不急,我馬上就弄好了。”林嶼熱的腦門冒汗,正要擡手用肩膀擦一擦,旁邊一只小手伸出來,拿着棉布替他擦汗。
林嶼回頭對着希希露出一個笑容,然後繼續解釋着:“這個是挂面,如果我做成功了,應該能存放一個月。”沒加防腐劑的食品,能放這麽久就很方便了。
他們齊心協力把切好的,半長不長的面條挂在洗了三遍的竹竿上,下頭用簸箕接着,第一次的挂面就這麽做好了。但手工擀制的面條沒有機器壓制那麽厚薄均勻,有的大有的小,林嶼只能安慰自己,全當做的是寬面了!寬面也是一種時尚!
因為是第一次做,林嶼沒敢多弄,只做了一盆,萬一不成功就成浪費糧食了。
四小只叽叽喳喳,趙康平嘴巴最快,好奇問,“大哥,這個面條還需要曬太陽嗎?”他已經改了口,把阿兄換成了大哥。
“笨!這是在陰幹,不是曬太陽!以後就不用每次都揉面!多省事!”趙康安接話,“這樣的法子市面上還沒用,要是賣出去得值多少錢啊!”他扳着手指頭算。
林嶼倒是從他們的閑聊裏聽到後,趙康安的娘親,是南邊商戶家庭的庶女,家學淵源,趙康安對于數字敏感,還會打算盤。此刻他圍着竹竿子來回轉悠,不停的點頭,顯然覺得這是一筆絕好的生意。
林嶼心想,趙康安肯定沒聽過現代的一句話,叫窮人買不起,富人用不上。不過別打擊孩子思考的積極性,等他自己多看看就明白了。
挂面就放在屋檐下陰幹,現在溫度适宜,差不多第二天就幹透了,林嶼摘下面條放進籃子裏,打算先嘗嘗味道,如果不好吃他還要繼續改進。
“林嶼又在搞什麽新鮮玩意兒?”籬笆外傳來女聲,胡婆婆站在門外,手裏拿着包袱,好奇的看。
林嶼看到她手裏的包袱一拍腦袋,哎呀!衣服做好了忘記去取了!他忙去開門,“怎麽勞動您送過來?該我自己去拿的。”
“我正好出來走走,一把年紀也不能光待在屋裏啊。”胡婆婆露出慈祥的笑容,“而且衣裳要是不合适,我正好給改了。”
林嶼于是把孩子們喊了出來,讓他們自己進屋去試衣裳,自己領着胡婆婆在堂屋坐着,還上了大麥茶。
現在的茶葉不僅貴,還喜歡往裏面加各種名貴香料,什麽蔥姜胡椒茴香的,整個一混合茶葉湯,林嶼欣賞不來還買不起,于是自己炒了麥子粒碾碎,當做待客用的茶水。
胡婆婆喝了幾口茶水,迫不及待問起面條是怎麽回事,林嶼老實說因為每次做飯太麻煩,自己正在琢磨省事的法子。
胡婆婆一拍大腿,“這個辦法好啊!老婆子也覺得每次揉面麻煩,要是做成了,老婆子願意出錢買。”
“胡婆婆你一直這麽照顧我,說什麽買不買的見外話,每次做面條多做點就行了。”林嶼笑着:
“不過現在還沒成功呢,說這些都早了。要是胡婆婆今天不忙,不如留下來嘗嘗味道。”
胡婆婆欣然點頭,她正要提這個。
林嶼每次做手工藝出去賣,有時訂單多忙不過來,就會拜托胡婆婆做零件,胡婆婆早就摸清制作工藝,但是這麽多年來,市面上從來沒有流傳出去或者有仿冒品,就曉得胡婆婆的人品很可靠。
如果能夠照顧胡婆婆,林嶼是很樂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