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夜幕降臨之後,長鳴街整天街道都安靜下來,悄無聲息。夜晚的天空一個星子也無,幕布籠罩般烏黑泱泱一片。
桓宅就坐落在長鳴街東面,占了好大一片地方,幾進幾出的宅子,又是帶跨院花園子,裏頭自是不缺假山石湖水榭,面積實在算不得小。
說起來桓家在泰安縣可很有些名聲,本地人就沒有不知道的他家的。
桓家祖輩往上數着好幾代都是這泰安縣人。
他家先祖輩就有本事,一代一代置業下來,到了桓老太爺這一輩,桓家已經是泰安縣很有名望的鄉紳大地主。
往下頭鄉裏去的成片連綿不絕打眼忘不到邊的水地農田都是桓家的。往常些年份來泰安縣上任的知縣也都想着和桓家打好關系。
桓家哪裏都好,唯獨有一條,子嗣不豐。
這可把桓家人給愁死。
桓家這幾輩的男兒哪個不是可勁地往後院擡妾室,除了有正經名分的,那些個丫鬟通房更是不少。然有時候老天就是這麽為難人,偏生不讓你如意。
桓老爺本就是獨子,到他那一代,他娶的是隔壁縣同樣鄉紳人家周家的小姐,這個不算後院還有一籮筐的妾室通房。
可是這麽多女人,硬是沒有一個給他生出個一兒半女。
堪堪等到了三十出頭,他夫人才有了身孕。
把桓家人高興得,幾乎沒把周氏當菩薩供起來。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生出了個姐兒。
當是時,家中老人很失望了一陣,不過旋即複又看來高興起來,無他,就是個女兒那也金貴,盼了多少年才盼來的,桓家這裏一個孩子都沒,偌大的家産可由得誰去繼承,女娃好歹也能立女戶招贅不是?!
桓家也真是後來就再沒得過一個孩子,只能嘆息認命了,安安心心教養這唯一的一個姐兒,金疙瘩一樣長大。
Advertisement
桓家姐兒到了十三四歲時,桓家就準備給張羅着說親。
不過因着他這女兒不是要嫁出去,所以說親也跟別家不同。
旁人嫁女兒只需看家世門第,門當戶對即可。可桓家這是招婿,莫說門第家世同桓家相當的人家怎麽會讓兒郎入贅,就說好一點的普通人家也多有不願意的。
故而桓家姐兒的婚事上就有些犯難。
前前後後相看許久都不成,桓家姐兒到了十四歲,桓太太真急了,是把主意打到了娘家頭上,想着她娘家兄弟庶出的孩子也不少,說成了就是親上加親豈非更好?
不過心裏頭想她也沒第一時間跟桓老爺說,只回一趟娘家,準備同她老娘商量商量先。
“虧得你這是沒直接同姑爺說些話,不然定會生出事來。”周家老太太搖搖頭說。
周氏愣了一下,一時沒想明白,張嘴就問:“娘怎麽這樣說?”
“可是越活越糊塗了不成,你卻讓姐兒招我家的婿,若真成了,以後姐兒生的孩子也是有周家的血脈,我們家不是那些小門戶又有你的關系在不好輕易拿捏,現在還好,只等你和姑爺百年之後,那時桓家是姓桓還是姓周?雖得是眼下未必有那個心思,但誰能保證你那些庶出的侄子以後一直不會起異心?”周老太太看了女兒一眼,“連娘都不能保證!你說你真把這想法很姑爺說了姑爺能答應?不答應不說還會壞了你們夫妻情分。”
周氏被她娘幾句話一說,這才醒神過來,啞然了半宿,心中直直打了一個激靈,說不清是後怕還是慶幸。
她真是糊塗了!
随後一聲苦笑:“幸得娘點了我一下,不然真要壞事。我這真是急糊塗,只想着讓姐兒早點成親。說起來是我不好,沒給桓家生個男丁,現在害得翕姐兒要招贅。”
自來招贅能招到什麽好人家,如今只能往窮苦人家裏頭選罷,只求那男兒人品是好的。
絕了在周家裏找女婿的心思,桓家只能繼續托媒人打聽。
最後,還是本縣的縣令方大人給桓家介紹了一個人。
在泰安縣當知縣就沒有不和桓家人交好的。
這方大人也是如此,他兩年前到任,随後就拜訪了本地幾個有名望的鄉紳,桓家就是其中之一。
方知縣給介紹的人是個父母雙亡,年紀比桓家姐兒大兩歲的男人。
性子有些冷淡,但相貌長得極好。
名喚賀衍。
父母雙亡這點讓桓老爺動了點心思,他是給女兒招贅,并不求人家家裏多好,說句難聽的,沒父沒母的反而更讓人放心。
桓老爺讓方知縣引着見了一面之後是越看越滿意。
的确,這人跟方知縣說的一樣,性子冷淡了一點,跟人交談一番之後,桓老爺發覺這人不錯。
回去跟夫人一商量,幾日後便托知縣夫人去做媒說和。
這其中又出了一樁事,乃是男子答應娶桓家姐兒但不同意入贅桓家,不過他提出一條,可以讓桓家姐兒生的第二個男孩兒跟桓家姓,入桓家的宗祠。
桓老爺後來回去想了想,終究還是同意下來。
如此,很快雙方就過了三媒六聘定下日子,桓家姐兒就給了那姓賀單名一個衍字的男人。
一年後,桓家姐兒生了一個男孩,取名賀致,桓老爺高興得不行。
不過之後幾年桓家姐兒卻一直沒再懷身子,真把桓老爺冷汗都吓出來,以為桓家是不是真得罪了哪路神佛這是鐵了心不讓桓家有後?
直到賀致八歲的時候桓家姐兒才又有了身孕,一年後生下三胞胎,三個都是男孩,桓老爺差點沒高興瘋。
也是賀衍在桓姐兒剛懷身子三個月就離開家去了邊外地行任務,一直到她生産了人也沒回,桓老爺才動了心思,覺得雖是三胞胎那也是第二胎,按之前說好的就還是他桓家的,正好人不在沒人理論這事就定下了。
桓姐兒從身子三個月之後就一直是在桓家養胎的,三個小的也是出生在桓家。
許是心裏急又或者太激動,三個小的滿月之後,桓老爺就開了桓家宗祠,把三個小家夥并排寫進了桓家族譜裏。
落筆記名。
桓老爺打心底産生一種滿足。
他桓家總算有後了。
那桓姐兒是個嬌性子,在桓家時那就是被捧着長大的,說得誇張一點,皇宮裏的公主娘娘都不一定有她得來的寵愛多,阖家就圍着她一個疼愛,什麽好東西不往她面前堆往她手裏送,故而養的十分嬌貴,輕易吃不得半點苦受不得半分委屈。
賀衍自己娶的妻子自是曉得那人的性格做派,所以在大兒子賀致出生後,未免孩子長于婦人手養廢,他便是親自教養,三歲後讓他同桓姐兒分開住,之後帶于自己身側,讀書認字學習,不假他人之手。
桓姐兒那時年歲還不大,十六七歲,也不大會照看孩子,有夫君有下人插手自不用她花費什麽心思,她樂得輕松,偶爾想起來便問兩句。
倒是不曾沾手帶過賀致一個囫囵天。
幾年後再懷三胞胎的時候,她才覺出點當娘的興致出來。
賀致那會兒已經大了,**歲,跟桓姐兒不太親,性子像他爹,冷漠又不愛說話,桓姐兒不是個能去貼誰的臉哄人的人,更不可能去抱着這同她生疏的大兒子親近,也就随意丢開不很管了,反而把三胞胎養在院子裏,時時逗弄。
一晃六年過去。
賀致十五歲,三胞胎已經滿了六歲。
但是,賀衍自從七年前出門後,就再也沒回來過。
這麽長日子,旁人早就覺得他是出了意外死了,畢竟那邊陲地區最是兇險無比。
連桓姐兒都是這麽覺得的。
所以之後,她就幹脆又住回了桓家不回賀家那處院子了。
時常幽怨感嘆自己命不好,大好年華都荒廢,年紀輕輕就喪服成了個寡婦,每每想來都十分意難平。
有一日又不知看見了什麽,面露愁容,傷春悲秋了好一陣,打發丫鬟婆子莫跟着,在一家湖邊賞起了一池塘的殘荷,誰知一時大意失足滑落掉進了水裏。
被人就讓來後就一直病着,反複燒了好幾回,吃了幾劑湯藥汁子才清醒過來,養了好半個月才漸漸好了。
沒成想醒來的這個已然換了芯子,桓姐兒掉進水裏時就咽了氣,魂魄估摸着是去投胎去了,正這空檔,那肉身卻被吸進去一個異世的魂兒,兩廂一融合。
再醒來,便是桓翕了。
當真稀奇得很,她倒與這身體的主人桓姐兒同名同姓。
偌大一個桓宅,現也就住着桓翕一個主子,桓老爺和桓太太去年起就住去了鄉下老宅。
也是沒法子,桓家那麽多田地莊子都是在鄉下,桓老爺手頭上的事尤其多,整日也是在那邊跑,在老宅待得多,去年年底桓太太索性帶着下人一同過去,城裏的宅子就留給女兒住。
原先的桓姐兒住不慣鄉下,不愛往那邊去,一年頂多去個一兩回。
桓翕休養了個把月後醒來,弄清楚自己現在的狀況後就蔫了。
她穿成家一本書中的角色。
這本網絡是換翕高考完後放松心情打發時間找來看的,就是她穿越的前一晚,不過沒看完。
桓翕是真的愁,好不容易高考完解放了沒想到睡一覺能把自己睡到古代。
不願意接受現實就導致桓翕這一個月尤其沉默,桓姐兒身邊伺候的丫鬟就十分擔心,已經請了幾回大夫,而桓翕依舊一副不死不活的鹹魚樣,這段時間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睡覺,希望自己一覺能睡回去。
睡當然是不可能睡回去的。
悶了一段日子,桓翕只能認命。
誰叫她還年輕,青春年少的年齡,精力精神都是最充沛旺盛的時候,再怎麽難過總是會恢複過來。
聽說這是個縣城,桓翕鹹魚一般往外逛了一次。
得,回來之後心裏只有一個想法
心說古代的縣城這麽差火的嗎,還趕不上自個兒姥姥家的新農村地段兒。
居然是黃泥巴土路。
稍微走快點都能揚起一陣灰塵的那種。
桓翕木然然回了桓宅。
看了一眼桓宅,才有點兒意識到桓家在長鳴縣真的是很有錢的人家。
就這住的地方,又大又好看,比外頭看的一排低矮房子好太多。
桓翕把身邊的兩個丫鬟打發出去,自己在屋子裏呆着。
這屋子的外間外牆支起了一個大窗戶,白天把窗戶支開,能看見外面的池塘。
夏天剛過初秋将至,荷花全枯敗了,只剩一池子的殘葉。
桓翕支楞着下巴,噗着嘴巴嘆氣。
想着要不是無緣無故穿來了這裏再過一個月她就要去大學報道了。
現在可好,啥都沒了。
正這時,外頭傳來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
然後竹門簾一掀開,進了一個年輕的丫鬟。
名字叫采蓮的,是原先桓姐兒身邊伺候的人,另外還有一個叫采荷。
桓翕一扭頭,懶懶問:“有什麽事?”她聲音輕輕的,語調拖得有點軟。
采蓮只覺得太太自從上次一病就變了好多,說話習慣都變了,不過這也只是腦子裏一晃而過的心思,并沒有多想。
見主子問話,連忙回說:“是三位小少爺回來了,正在舍廳吃糕點。”
桓翕聽到三位少爺腦子就是一抽,臉色變得十分複雜。
穿越喜當媽,這事擱誰身上也頂不住啊。
還是四個孩子的媽,桓翕覺着自己沒在崩潰的邊緣反複橫跳已經是心理素質頂級了。
她看過,可這和入了一個活生生真實的世界截然不同,其實是沒有什麽真實感。
就是有那種一直飄着的,茫然,無法融入,也格格不入。
說起裏的故事背景和情節。
桓翕她穿的這個人,并不是故事中的主角,甚至連反派和配角都算不上。
她這身體就是個邊緣人物。
——主角的母親。
出場極少,并且是非常讨喜。
自私,偏心,愚蠢,不守婦道。
粗粗讀來兩三章就知道主角與他母親的感情不好,甚至說惡劣,幾乎可以說是出了血脈那一點微薄的紐帶,別的就啥都沒有了。
現在,桓翕穿成了這麽一個人。
按照網絡的通俗套路,桓翕穿成主角的惡毒生母,時間線上最好來說就是再男主小時候,五六歲最好,這樣,就能給予主角春風拂面般的母愛,同主角培養起深厚的母子情誼,這樣以後就可以直接抱“兒子”大腿享福了。
偏偏桓翕沒有這麽好的運氣,她穿越到此時此刻,原主與兒子僵硬冷漠的關系早已經形成。
主角已經十五歲了。
桓翕一臉淡淡地把這些信息在腦子裏過了一遍。
而此刻,她已經沒有時間去考慮男主了。
因為,“她”另外的三個小兒子回來了。
書裏給男主拖後腿炮灰,一出場就是讓人讨厭的存在,惡劣的熊孩子。
——男主的胞弟。
作者有話要說: 開文啦!
六一大小是個節日,祝寶寶們節日快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