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舉世皆濁
漢室江山不穩,從桓帝時便亂象跌出,宦官和外戚争鬥不休,朝廷腐敗成風,邊郡戰事不斷,百姓過的艱難。
靈帝光和七年全國大旱,許多郡縣顆粒無收,但是朝廷不光沒有赈災措施,反而要加重賦稅,百姓走投無路,在張角的帶領下紛紛揭竿而起,黃巾軍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遍布大漢七州二十八郡。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起義軍勢如破竹燒毀官府,州郡失守震動天下,朝廷無力平息叛亂,只能下放權利到州郡,緊接着各地擁兵自重,縱使平定了黃巾叛亂,天下也不複太平。
黃巾起義只是個開始,義軍遍布中原,像是打地鼠一樣打怎麽打都打不完,他們不作亂的時候和普通百姓一樣看不出區別,一旦開始作亂,拖家帶口氣勢洶洶,就算手裏的武器只是農具,也能打的州郡官兵抱頭鼠竄。
兖州在曹操成為東郡太守之前被打的那麽慘,甚至連州牧都死在戰場上,他們對面的賊兵同樣不是訓練有素的精銳,大部分也都是扛着鋤頭斧子、吃不飽穿不暖面黃肌瘦的普通人。
白波賊、黑山賊、泰山賊等各地亂軍,其實都和黃巾賊沒有區別。
天寒地凍,冷風吹到臉上像是刀子在刮,原煥裹緊鬥篷來到客室,在爐子旁邊暖了一會兒才算緩過來。
孫策殷勤的把他們家主公解下來的鬥篷放到一邊兒,趁太史慈沒到,叭叭叭叭說他知道的情況,“黃巾賊大勢已去,只剩下青州一地茍延殘喘,徐州有陶謙陶恭祖,兖州有我爹和孟德公,冀州有主公,他們又沒本事造船渡海去遼東劫掠,能供他們搶的只有青州自己的州郡。”
陶恭祖到徐州後就開始打擊徐州境內黃巾賊,官兵不夠他就用賊兵,當時的兖州牧還是劉岱,泰山賊和黃巾賊不是一路人,陶恭祖繞過劉岱直接任命泰山郡的山賊為将,不得不說,是個人才。
官兵打賊事倍功半,山賊打賊那是手到擒來,陶恭祖找了這麽支奇兵,徐州境內的黃巾軍很快被鎮壓了下去。
不過用山賊也不盡是好事,那些泰山賊本性不改,打完黃巾後轉頭又打了官府才揚長而去,回到泰山郡繼續固守不出,如若不然,他爹也不會拿泰山賊為借口不給他取字。
小霸王在心裏嘟囔着,想到他因禍得福有了主公親自取的表字,立刻又喜滋滋美的不行。
徐州牧陶恭祖很有本事,兖州牧曹孟德和兖州刺史、他爹孫文臺也很有本事,冀州牧他們家主公更不用說,只看他到冀州那麽久,愣是一次讨賊剿匪的機會都沒有就看出來了,黃巾賊敢往他們這兒打那就是自尋死路。
青州地方本來就不大,大部分地方已經被黃巾賊嚯嚯的差不多了,想搶東西也沒東西給他們搶,這次被圍攻的北海國,據傳是青州境內唯一一個還能看得過去的地方,也是夠倒黴的。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黃巾賊四處流竄,圍攻北海,也是欺北海無人。”原煥舒展手腳,示意孫策入席坐下,然後施施然坐在首位,琢磨着能不能把太史慈收入麾下。
Advertisement
倒不是他硬要從別人手裏搶人,而是太史慈如今本就不是北海的将領,只要他能讓人心甘情願留下,道義上完全不會受到指摘。
只說北海相很多人不知道是怎麽回事,但是說起孔融孔文舉,應該很少有人沒聽過這個名字,孔融讓梨的故事婦孺皆知,身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孔文舉為官頗有美名,只是之前董卓入京廢少帝立新君的時候得罪了董卓,這才被打發到黃巾賊最猖獗的青州北海為國相。
太史慈是青州東萊郡人,年少時便在郡縣為官,朝廷內部腐敗黑暗,州郡的官場也很是複雜,東萊郡的太守和青州刺史關系不好,雙方時常有糾紛,能做到太守和刺史這等高官身後勢力都不會小,針鋒相對起來誰都不怕誰。
如今的太史慈身上沒有官職,不僅沒有官職,甚至還是個逃竄在外的“義士”,至于為什麽逃竄在外,和東萊郡太守以及青州刺史都脫不了幹系。
其實也不是多複雜的事情,東萊有個案子要審,但是東萊太守和青州刺史意見不一,只能把案情送到洛陽去決斷,青州刺史的人去的早,東萊太守怕落後一步,連忙派他日夜兼程趕在刺史的人之前抵達洛陽。
然後就是,太史慈把那人的奏折給毀了,只毀了奏折還不算,又說服那人和他一起逃亡,反正他們倆都只是上面人手裏的棋子,毀了奏折是罪,沒看管好奏折也是罪,怎麽着都是罪,不跑還等着被抓起來坐牢嗎?
青州刺史沒能及時把奏折送到洛陽,案子最後按照東萊太守的意思判了,太史慈經此一事知名于青州,但也不好繼續在青州待下去。
東萊太守不一定保他,青州刺史肯定要針對他,他自己武藝超群不怕針對,萬一連累家人被刺史迫害,他可就成了一族的罪人。
原煥想到太史慈為什麽會幫孔融,慢條斯理的抿了口水,感覺将人留下的成功率還挺高。
孔北海頗有其祖孔子之風,抵達北海之後立刻召集百姓聚兵講武,黃巾賊不懂詩書禮儀,用家傳的儒學降服他們沒什麽效果,不如以武服人。
就是聚起來的軍隊不怎麽能打,征讨黃巾連連失敗。
不過孔北海也沒有自暴自棄,招兵買馬安撫百姓名聲非常不錯,偶然間聽到太史慈的事情,特意派人去太史慈家送禮去慰問太史慈的母親。
雖然原煥不知道太史慈毀掉奏折還說服別人和自己一起逃亡的事情有哪裏值得州郡傳誦,但是孔融這聽到事跡後特意去慰問他的母親,似乎更令人費解。
他想不明白,索性不去想,畢竟天底下什麽奇怪的事情都能發生,很多時候都沒有邏輯可言。
沒準是孔文舉自己屢戰屢敗,聽到太史慈的事情後覺得這人英武可堪大任,逃亡在外太過可惜,青州境內黃巾賊四處作亂,正需要能打仗的人才,所以劍走偏鋒想招人為将呢。
現在雖然沒給正式官職,能在黃巾的重重圍困下送出求助信,就足以證明他的幾次慰問沒有白費。
對于這中重義氣的年輕人,尤其是不怎麽将朝廷律法放在眼裏的年輕人,一般來說,感情都是打出來的,他這裏有和太史慈酣鬥過的小霸王,還有張遼、高順、呂布等各中風格不同的猛将,未必不能把人留下。
不多時,身着盔甲的英武青年随帶路的仆從進來,原煥不着痕跡的将人打量一番,讓他在旁邊坐下,一來一往簡單說了幾句,然後低聲嘆息切入正題,“孔北海的書信我已看到,黃巾賊目無法度肆意劫掠,實在是大禍患。”
太史慈看他沒有提出兵解圍之事,咬了咬牙起身道,“今管亥作亂,北海孤立無援危在旦夕,使君素有仁義之名,如今北海被圍,百姓朝不保夕,正是生死攸關之際,慈從萬死之中突破重圍,求使君伸出援手,救北海百姓于危難。”
他從遼東返回家鄉,恰逢孔北海為抵禦黃巾賊屯兵于都昌,卻不慎被管亥等人圍困,到家之後母親說了孔北海對她的照顧,為了回報那些恩情,只在家待了三天就孤身一人前往都昌。
孔北海身為北海國相,可以調動一國的兵力,按理說面對黃巾賊應該有一戰之力,直到他親自到了都昌,才知道那人之前為什麽屢戰屢敗。
他剛到都昌的時候,黃巾賊還沒有成氣候,只有管亥自己帶着一群烏合之衆叫嚣,以北海的兵力足夠将他們剿滅,如果擔心手下将領的安慰,他也可以帶兵殺出去,但是孔北海怎麽都不出兵,非要等外面來救援。
青州亂成一團糟,哪裏能分出兵力來救援?
後來賊衆越聚越多,以北海一國的兵力已經對付不了,孔北海終于願意派人突圍去別的州郡求援,偏偏城裏沒有一個人願意在黃巾賊的重重圍困下沖出去,他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只能自己帶了信殺出來。
北海危在旦夕,唯一一個能打的他也出來求援,如果帶不回援兵,天知道那邊會發生什麽。
太史慈面上焦急盡顯,原煥輕笑一聲,帶着恰到好處的客氣溫聲道,“黃巾賊作亂,子義親自前來,我等出兵相助義不容辭,伯符,帶子義下去歇息,稍後點兵前往北海剿滅黃巾。”
“多謝使君。”太史慈沒想到上座這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受寵若驚趕緊道謝。
孫策難得碰到戰事,正想主動請命前讨賊,可是他們家主公發話不能不聽,只能先帶太史慈去休息,走到門口的時候實在忍不住,又回頭朝他們家主公讨好的笑笑,希望他們家主公不要把他忘了。
他真的不是小孩子了,剿匪讨賊這中事情可以交給他。
原煥笑意盈盈看着虎崽子把簾子放下,垂眸思索片刻,讓人将張遼喊來。
黃巾賊多是烏合之衆,糧草物資全靠劫掠來維持,且賊衆拖家帶口,其中老少婦孺不在少數,聽到援兵将至大概率會自行散去,派呂布出去是殺雞用牛刀。
高順為人沉穩,讓他跟太史慈去北海的确穩妥,但是這人太過正派,肯定解決了問題就回來,讓他想辦法招攬太史慈實在有點難為人。
想來想去,只有作戰經驗豐富又性子活絡的張文遠最适合這個活兒。
那小子和誰都能打成一團,自來熟的性子和郭奉孝不相上下,又沒比太史慈小幾歲,總不至于讓人再跑去揚州。
史上收到孔北海求助的是劉備,劉皇叔得知此事之後,立刻派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前往北海,雖然沒有得到實際上的好處,但是大好人的形象卻深入人心,不然陶謙被曹老板攻打的時候也不會找他求助。
沒想到現在求助信到了他手裏。
他記得孔文舉對所有擁兵自重的牧守都很不友好,這人身出名門,一門死腦筋維護漢室,自負才氣想匡扶漢室,只是能力實在有限,只看現在連治下的黃巾賊都解決不了就能看出一二。
孔融給劉備傳信求救,劉皇叔那中山靖王之後的身份占了很大的分量,他又不是劉姓宗親,孔融讓太史慈繞過平原郡來中山,倒是有些出人意料。
原煥心中疑惑,正好張遼過來,三言兩語把正事安排好,等這家夥滿臉喜色下去點兵,跟着起身拐去議政廳。
庭院之間的花草盡數凋零,寒風穿堂而過冷的厲害。
原煥走了兩步,看看遙遠的院門,裹緊鬥篷打了個寒顫,非常識相的調轉腳步去書房,然後讓人去議政廳把荀彧和郭嘉找來。
天太冷了,他真的不行。
或許真的是他身體太虛,身上裹幾層都感覺擋不住寒風,只有待在暖融融的房間裏才能動彈,稍微冷一點兒,手就僵到拿不住筆。
每次出門被凍到懷疑人生的時候,他都覺得旁人說今年暖冬是在騙他。
然而看到武将們只穿幾件單衣就敢出門,荀彧郭嘉也是正常的冬衣,長身玉立絲毫不顯臃腫,這時候又覺得只有自己是個笑話。
小崽崽們穿的厚實裹成小球,他也穿的厚實裹成球,嗯,不是什麽大事兒,只要他不出門,他就不是球。
書房裏的爐子白天沒有熄滅過,進來就能感到熱氣鋪面,原煥放下袖子裏藏着的小手爐,揉揉手腕坐在書案後面等荀彧郭嘉過來。
孫策把太史慈帶去客房,腳步不停回到主院,遠遠看到張遼趕緊跑過去,“文遠文遠,主公是不是讓你帶兵去北海國?”
“是啊,你也想去?”張遼笑眯眯躲開這人的勾肩搭背,快走兩步不欲糾纏,“我說了不算,你要想去就去找主公,只要主公下令我就帶你一起去。”
“跑那麽快幹什麽?”小霸王氣鼓了臉,腳下飛快跑去找他們家主公,他剛用太史慈很快就要離開的理由勸走呂奉先,再不快點張文遠就點好兵跑遠了。
好不容易遇到這麽好的機會,他說什麽都不能放過。
會客室已經沒人,小霸王問了他們家主公在什麽地方迅速過去,等傳話的人出來,連忙掀開簾子請命,“主公,青州黃巾不只在北海一國肆虐,文遠将軍自己怕是忙不過來,策願随其前往剿滅黃巾,還青州百姓一片太平。”
他已經閑了很長時間,要是他爹知道他在主公身邊寸功未立,趕明兒回來肯定追着他滿院子打,他都那麽大的人了,再被老爹追着打多沒面子。
主公是世上最善解人意的主公,就給他一個立功的機會吧。
原煥對上少年人可憐兮兮的目光,知道這小子不肯善罷甘休,想着史上他和太史慈的緣分,此去青州又會路過劉皇叔的地盤,讓他跟着一起過去也不是不行,“青州各郡皆有主事者,沒有主人家主動要求,我們派兵就不是救助,而是多事。”
小霸王小雞啄米般點頭,二話不說直接改口,“主公放心,我們解了北海之圍就回,絕對不做多餘的事情。”
少年郎緊張的看着端坐在書案後面的清雅主公,終于等到他點頭差點蹦起來,道謝之後立刻跑出去找張遼,主公同意了,這次誰也攔不住他。
門口,郭嘉和荀彧看着風一般跑遠的虎崽子,啧了一聲評價道,“龍行雲兮,虎行風,古人誠不欺我也。”
作者有話要說: 孫策:讨賊讨賊讨賊讨賊讨賊讨賊讨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