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四十章出征前的談話
關榕祺這幾日沒日沒夜的在兵工廠整理,看看哪些胤礽能帶上,看看哪些還沒有完全研究好。那手雷威力确實不小,但是一定要學習好如何使用才能夠運用到真正的戰場上。這也是他最擔憂的地方,最怕就是誤傷自己的陣營。
兵工廠的規模雖然不大,但是生産的槍支彈藥足夠胤礽目前使用了。關榕祺伸了伸懶腰,看着那幾個木箱裝好的槍支,以及分開放在陰涼地的彈藥,他的心裏是一陣的自豪。在這裏已經這麽多年了,做了那麽多的事,現在終于有了派上用場的機會了。這個時刻,他等得太久了。
“丹泰,打開那箱子瞧瞧。”關榕祺與丹泰雖然不算很熟,但是從他的言行舉止之中都透露着一股謹慎小心以及穩重厚實的感覺。關榕祺承認胤礽在大部分時候看人還是很有自己的一套,只不過有時候還是會有看漏。
還記得當初,兵工廠處理的那幾個人,當時胤礽見過那幾個人幾次,認為他們還不錯,只是後來關榕祺發現了他們并非表面上看的那麽簡單,就順勢将他們處理了。那時候,他就知道看人不能只看到表面,還要查清楚這個人的身家背景以及他個人的全部事,不然他絕對不會輕易放人進兵工廠。兵工廠茲事甚大,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環節。搭上了太多的人,稍微出錯,不只是他還有跟着他一起的人都會一并出事。
關榕祺事前讓納蘭恒泰一早将丹泰查得清清楚楚,他也知道胤礽一早就已經将丹泰查得很清楚,而且丹泰也是赫舍裏家的人,其中一環扣一環,丹泰的家人全部都掌握在胤礽的手上。胤礽當然不會擔心他出什麽問題,而且丹泰必定會小心翼翼的跟着胤礽。
“這是手槍,我根據洋人的火铳改了一部分,裝彈藥是這個部分,不過我更喜歡稱為子彈…….”關榕祺很仔細的跟丹泰說着手槍的用法,他還親自演示了一次。
丹泰雖然知道洋人的火铳,但是見到關榕祺說的手槍,他真的有些驚訝。他沒有想到會有比洋人更先進的火铳,還叫做手槍,而且看起來比火铳更加的精良,威力也比火铳大上不少。子彈也比原本的彈藥更容易攜帶,而且裝着火藥的部分不容易觸碰到其他的地方。
原本的彈藥極容易與衣物觸碰到,繼而冒煙起火。使用火铳的人也不多,看到關榕祺如此大手筆的配備了五六十支手槍,以及三箱的子彈,他也是有些吃驚,只是更讓他吃驚的還在後面。
關榕祺帶着丹泰來到了較為陰涼的另一邊,他拆開了其中的一個木箱,說:“這是手雷,那裏還有一箱炸彈包。”
“手雷?炸彈包?”如此生澀的詞語,丹泰摸了摸後腦勺,不知道關榕祺說的是什麽東西。這些東西的形狀,他還未曾見過。
關榕祺跟丹泰解釋了一下,手雷跟炸彈包是什麽。他設計這兩樣完全是找着最原始的來制造,材料什麽都是以精簡和安全為主。看到丹泰吃驚的模樣,他的心裏可是樂得笑開花。丹泰的反應才是最正常,哪裏像胤礽見到這些完全不吃驚也沒有什麽反應,讓他感到一陣落敗。
“來開這裏,然後人出去。我這個威力是最小的,一拉開就快速扔過去,不要猶豫也不要停留。”關榕祺在遠處的小樹林嘗試了一個他特意做得威力小多的試驗品,一扔出的威力雖然減弱了,但是也讓丹泰十分吃驚。
丹泰聽着關榕祺一個個的說明,他心裏真的很吃驚,他隐約猜到胤礽讓他跟着關榕祺學這個的目的。出其不備,才是行兵打仗的關鍵之處,讓敵人毫無還擊之力。
“手雷以及炸彈包必須要每日練習上百次,務求不誤傷自己人。尤其是炸彈包,它的威力比手雷要大上一倍。”關榕祺仔細叮囑道。
“是,只是練習…….”丹泰忍不住問道:“該如何練兵?”
Advertisement
關榕祺笑了笑說:“一早想好了。已經準備好了跟手雷重量大小相似的練習替換,而且手雷不需要太多人都會。太子說了,只派一支隊伍,五十人。你派十五人練習投雷和如何安放炸彈包就好,炸彈包必須要安放妥當,還要留下時間來點引線。每日練習不低于百次,而且還要練習瞄準目标,子彈有限,務求十發五中以上。若是有什麽不懂,就派人到王府找我。”
“是,世子。”丹泰十分佩服關榕祺,光看這些就能夠看出關榕祺的用心以及能力,先前他還有些不太信任關榕祺,現在看來真的是他想太多了。
丹泰回去之後,立即找了十五名小分隊的人練習投雷以及點引線,其餘的人都開始學習如何瞄準射擊。他今天聽了關榕祺的話,心裏有了很多的想法。他也要在訓練完之後,回去好好想想興兵布陣,他不知道為什麽,渾身都是沖勁,一想到不久之後與噶爾丹對陣,他的心就止不住的雀躍。
關榕祺倒是暫時先松了一口氣,他只能做到這裏了,剩下的都看胤礽怎麽樣做。他也很期待胤礽能夠大勝噶爾丹,這一仗只要勝利了,胤礽的太子之位是堅不可摧,牢不可破。他也看出了康熙這幾日內,必定會與衆大臣達成共識。
與噶爾丹的戰争一觸即發,北京城也陷入了一種緊張而嚴肅的氣氛之中。
乾清宮內,康熙一邊批閱奏折,腦海之中卻一直浮現了胤礽那日與他說的話。胤礽的話确實讓他心動了,他确實起了禦駕親征的心,但是他也放不下京城的事。胤褆跟他提了想跟着帶兵,他并沒有答應。
裕親王之前舉薦胤褆加入兵部多多少少讓康熙心裏産生了些不同的情緒和想法,他不想胤褆在兵部過分搶眼,所以胤褆主動提跟着裕親王,他産生了些抵觸的想法。
康熙是有意讓裕親王和恭親王帶兵上陣,除了是穩定軍心,更是因為他放心他們不會臨陣脫逃,而且真正掌權人是他們,他才能夠放心下來。
胤礽知道康熙宣他到乾清宮,他并不感到奇怪。他雖然一直都表現得不如胤褆積極,但是若是康熙最後還是選了胤褆,他也不會就放任,這次他勢在必行。
“保成,戰場之上千變萬化。事事小心,出征在外必須聽從将軍的安排,不可自己行事。”康熙還是選擇了答應胤礽,只是他還是忍不住叮囑胤礽,他心裏很明白胤礽的性子沖動,遇事也不夠冷靜。
胤礽點了點頭說:“皇阿瑪,保成知道。”
“保成到時候跟着恭親王,至于裕親王,朕另有安排。保全自己,才讓前方的将士心更加安定。萬事小心,有什麽事,就與恭親王商議。”
“是。”
“保成剛剛出生的時候只有朕手臂一節的大小,轉眼之間,你已經長得這麽高大了。”康熙不禁感嘆道,十幾年匆匆過去,胤礽已經長得如此俊俏了,他也漸漸地老去了。
胤礽難得走進康熙身旁抱住了他的手臂說:“不管保成長得多大,保成永遠都是皇阿瑪的保成。”
“保成打算何時迎娶太子妃?朕跟太後已經等了很久了,保清已經有了兩個格格了!”康熙摸了摸胤礽的手,他笑着問道。
胤礽知道太子妃的事事避無可避,他只能拖一些時間,他說:“皇阿瑪大戰在前,保成想建功立業在成家。男兒心應志在千裏,而非止步當前。”
“好。有氣概,八旗之弟也該有如此風範還是。”康熙感嘆,現在的八旗已經散漫了如此久,借此機會也需要好好整頓一番,這事還是要交由胤褆吧!出征并無胤褆,只是怎麽也要交給他一些事才行。
胤礽想了想,說:“皇阿瑪,這正是整頓八旗的好時機。”
“說下去。”康熙對胤礽十分滿意,沒有想到胤礽會與他想法如此一致,八旗也是時候該整頓整頓了,不能等到散成一盤沙子才努力堆砌。
“八旗散漫之風并非一朝一夕養成,保成認為整頓八旗,關鍵在于八旗子弟都不清閑,只有不閑才能修正散漫之風。”胤礽見康熙沒有生氣,而是仔細聽着他說話:“可安排一些簡單的事,不必複雜化,士農工商總有合适八旗子弟的一樣。”
“商?”康熙皺了皺眉頭,從商是八旗一直禁忌的事,從老祖宗那兒已經定下來的規矩,他沒有想過要打破。
胤礽知道一下子讓康熙接受是不太可能:“皇阿瑪,保成只是說出心中的想法而已。況且士農工商乃立國之本,八旗能在士農工商都占領在前茅不是更讓人值得高興?”
胤礽不覺得可以一下子說服康熙,他提了一次,相信康熙心裏會有考量。而且,多次反複提起,他不信康熙不會往這方面想。他能成功讓康熙答應派他出征,他的心裏已經十分高興了。
康熙對胤礽的話是贊同一半,确實不能讓八旗之弟人人都如此清閑,只要不清閑就能大大的降低八旗子弟的散漫之風。八旗的散漫之風,全賴于八旗子弟并非人人都有上進之心,一大部分的八旗子弟都是渾渾噩噩的度日。
今日的交談,康熙是十分滿意。他對胤礽心系八旗的想法很滿意,八旗整頓他已經不是第一次想過,只是一直都沒有人提出,今日胤礽提出他心裏所想,他怎麽能不高興呢?
而胤礽也開始在腦海之中構想征戰噶爾丹的事,他看來,此戰必須要挫噶爾丹銳氣,還要讓他再無還擊之力,最要緊是擒住噶爾丹,以免後患。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不知道為什麽後背好痛,一直疼着~好想懶惰一天啊!
QAQ。小紅花好難拿!留言別死,我會傷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