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謝繼寧則是想到自己的家人沒有參加過大場面,恐怕到時候會緊張,自己應該提前給他們做一下心裏輔導,這樣也好從容一些。
謝繼寧讓下人回去休息了,然後請謝老師謝如森謝如林、謝如方三人坐下,開口道:“爺爺你們今天和我師父一起吃飯,我師父咋樣,你們害怕不害怕他?”
謝老三想了一下說道:“寧哥兒,你師父看着倒是氣派得很,就是沒有當官的脾氣啊!”
謝繼寧哭笑不得,“當官的脾氣,當官的什麽脾氣,我師父為人和善,是一個博學的人,這世界上越是有本事的人脾氣越好,有涵養,有本事的人都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謝如森也接話說:“是的,劉大人還和我們聊莊稼呢,脾氣好,一點都不怕人。”
謝繼寧趕緊将話題拉回主線,然後說道:“所以你們不用緊張,明天我們就去我師父家的莊子住,莊子在觀一書院的下面,師父說拜師要在書院拜,當時候要請人來做見證。”
“明天到了莊子上後,你們就去休息,我師父要去帶我見書院的其他先生,他們應該是要考教一下我。”
謝老三道:“你師父是官,其他人應該不敢為難你吧?”
“爺爺,你們不用擔心,不是為難,就關心我的學習,不怕的,我都準備好的,我年紀尚小,所以不會問太難的。”
謝如方道:“那就好,那就好。”
謝繼寧接着剛剛的話題,“你們明天就休息,後天就是正式拜師的時候,有人和你們攀談,你們就笑就得了,只要不是笑得太過,都沒問題,每一步應該怎麽樣,都會有人在你身邊提醒內你們的,你們照着做就行了,明天我會在和你們說一下這個儀式,這樣你們後天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謝如林道:“這樣最好不過了。”
謝老三問道:“寧哥兒,咱們要不去買一些貴的東西吧,拜師的時候不好看。”
“沒事兒的,這禮物,我師父會喜歡的。”
謝老三還是不安穩,但是這事情只能聽孫子的,因為錢被孫子掌了。
謝繼寧心想,自己家和劉家財富懸殊太大,自己家舉全族的力量,送到禮物恐怕也是一般,反倒不如另辟蹊徑,到可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Advertisement
謝老三四人就不再說了,讀書人的事情他們不太懂,反正族裏已經攢的臘肉已經拉來,至于其他的,就随寧哥兒的吧!
這件事情一放下,叔侄四人就開始聊起劉家的一切,房子,磚瓦,吃的東西,說到什麽就細細的問謝繼寧。
得虧大盛王朝雖然不是謝繼寧前世出現過的歷史,歷史轉了一個彎,但是一些建築,一些歷史文學還是和前世有關,謝繼寧才能給他們簡單的解釋出來。
一見四位長輩聽得認真,謝繼寧就知道,這是在積累吹牛的素材,因為上次自己家爹爹上一次和自己來考試之後,回去吹牛直到這次又來之前,大家還沒聽無聊,還有人願意重複聽。
對于長輩的這一番心思,謝繼寧頗為願意包容,當下細細的用他們能聽懂的話給他們解釋清楚劉府的門口的柱子,門上環的樣式,以及建築的各地方的一些意義,都進行解釋,四人連忙點頭,原來一個門都有這些講究。
謝繼寧想,也就是這樣的時代,在自己的社會,只要經濟支持,建設故宮都沒什麽,美國的白宮都有人仿造了呢!
如此,聽到了深夜,叔侄幾人才回房間,導致一向早睡早起的謝繼寧第二天直到應武來叫起床了才醒過來。
一大早,應武就來等着謝繼寧一起吃早餐了,他平時沒有要好的夥伴,書院的大多數學生都是像他哥哥一般年紀大的,因為書院只招收童生,所以都15、16歲了。
大家年歲相差過大,自己哥哥又老成,所以平素除了讀書,日常玩耍都是他一個人帶着小厮一起玩,頗為寂寞,這一下子來了一個同齡人,雖然輩分上是長輩,但是小師叔性格好,故事更好,簡直好上加好。
應武叽叽喳喳的在屋裏走來走去,謝繼寧到是頗為喜歡他,到真的有帶侄子的感覺了。
一家人吃完早餐,就準備出發去鳳凰山莊子,應武眼巴巴的非要跟着謝繼寧做一張馬車,靜安也由他,但是見自己一向穩重的大孫子也跟悄悄的跟着謝繼寧,倒是詫異了一回,想着,他們到相處的得好。
謝繼寧正在小厮的幫助下将自己的東西搬上馬車,就見兩人往自己走來,謝繼寧就将東西放好之後,就上了兩人的馬車,只見兩人跳着上了馬車,然後乖巧等謝繼寧講故事。
“話說當時哪吒……”一路走,一路說,只聽得兩人在情緒激動,在車上就要跳起來了,謝繼寧想,大家都太捧場了,自己家堂弟堂妹們也是,一講起故事來,就聽得入迷。
一路行來,謝繼寧講了一路的故事,轉眼就到了鳳凰山下的劉家莊子,
劉家莊子依山就勢,臨水擇居,山就是鳳凰山,半山腰就是觀一書院,山上一眼泉水,從山上流下,劉家的莊子就着落在山腳的小河邊。
莊子依山傍水,坐南朝北,莊前小溪流過,水塘裏面種得有荷花,正是夏日,荷花紛紛開放,一片粉紅,不時有蜻蜓飛過。
莊子裏面一排排桂花樹,還沒開花,一看就可以想到開花時候的壯麗,其他的各種花草将莊子點綴得格外漂亮,最為顯目的是一排排廊碑,上面有許多的詩文。
謝繼寧來這個世界這麽久,雖然鄉下山裏的景色也很美,但是這樣的人文的美麗卻格外不同,這樣的氛圍也和自己前世在景點看到的不一樣,雖然這些花花草草效果就跟前世鄉村旅游的一樣景色,但是人文的是不同的。
見到自己穩重的小徒弟控制不住的驚豔,劉方傑頗為自得,莊子花費了他極大的精力,這個莊子也是附近遠近聞名的。
就連謝繼寧都變成小土狗一樣,謝老三他們就更控制不住,謝老三想,這樣的房子,也不知道要花費多少,要是自己家,想到這些,連忙打住,不敢想。
李靜安見大家都慢下來了,就先進了莊子,安排食宿,劉方傑索性帶着幾人往廊碑下面去,打算一邊講一下這些文章,順便介紹一下這些文章的主人。
只見第一塊碑上第一句就是“慶豐三年春……”謝繼寧一讀,原來是仿《蘭亭集序》的體裁寫了一篇記載文。
正好劉方傑解釋了此事,慶豐三年的時候,書院建設完成,在書院立了一座碑林,上面記載先賢的典籍。
當時劉家的莊子也在建設,正好當時請的諸位來講學的先生也陸陸續續到了,劉方傑宴請衆人,酒後,決定效仿書聖王羲之等人的蘭亭集一樣記載此事,諸位文人紛紛揮筆潑墨各自抒發此事,留下墨寶。
之後劉方傑順勢延請建設書院的名匠将文字刻碑留在劉家莊子,這就是這一從廊碑的來由。
劉方傑道:“這一塊碑是鄒先生的,他和我是同年,現在是濟州知府……”
“周先生,主治《易經》,淡泊名利……”
“李先生,治學嚴謹……”
如此這般,劉方傑細細的介紹了書院的先生,讓謝繼寧不至于兩眼一抹黑,留有墨寶的第一批人仔細介紹,來書院晚的,沒有留下墨寶的人,劉方傑也仔細講述。
謝繼寧認真的将這些一一記下來,這些關乎自己以後的求學生活,當然要認真對待。
直到靜安讓人來請吃飯了,劉方傑這才停下,謝繼寧忙上前扶着師父,心裏特別感動,一講講了這麽久,嗓子都要冒煙了,都是為了自己,自己以後一定要山長好好讀書,努力做出一番成就,作為報答。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劉家莊子就準備起來了,李靜安作為當家主母,已經有多次舉辦宴會的經驗了,所以一切都有條不紊的準備着,迎客的,酒宴的,都早早安排好。
此次正值書院放旬假,所以劉方傑廣為宣傳,大張旗鼓的邀請書院的先生,以及懷安縣本地鄉紳來參加這次宴會。
一早,劉方傑就将劉應文、劉應武、謝繼寧三人帶在身邊行動,謝老三等人緊緊記住謝繼寧的話,聽不明白的不開口,聽明白的簡單開口,一直跟着謝繼寧到沒出什麽錯。
只聽得正行走招待客人的時候,聽到下人來報,周夫子、李夫子等人到了。
劉方傑帶着謝繼寧他們遠遠的迎接出去,
“山長大喜啊!恭喜恭喜!”
“克明兄、柏勤兄、詢直兄……裏面請。”
衆人紛紛就坐,劉方傑就叫三個晚輩上前見禮,有先生帶了小輩來,也互相拜見。
一番寒暄之後,只見一個頭戴綸巾的中年男子一邊喝茶一邊開口道:“劉兄,你講學多年,不曾收過親傳弟子了,是什麽樣的良才美玉讓你心動啊!”
劉方傑哈哈大笑道:“克明兄,我這一個弟子,已經勝過許多弟子了。”
“哦,這樣說來我就更是好奇。”
“繼寧年方八歲,方才考了過了童子試,還沒有正式舉學呢!”
衆人明白,這話的意思就是童生以下的知識随便考,年齡小,不能太過為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