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皇命金銮殿唱名
買完房子之後,沈氏又托牙人找了熟練的匠人,将整個房子修整、清理了一遍,幸而這個房子保存得還算好,沈氏終于在蘇順官職定下來之後,将房子收拾妥當。
整理好之後,就是鎖上房門,托給劉章,讓劉家書店掌櫃看顧一下,待他日上京時便可入住了。
自來到京城後,先是緊張備考,後面又是掙錢,最後又買房裝修,蘇明月等人都沒有好好的逛一逛京城。
如今蘇順事情已經結束,朝廷規定,新科進士都有三個月的探親假,蘇家等人便準備回老家前好好逛一逛:這不能去一趟京城,老家人問你京城是怎樣的?好不好玩?有什麽特色?就回答一句啥都不知道吧。還有,出來一趟,親戚鄰裏,總得帶點大城市的禮物吧,這空手而歸,不符合國情。蘇明月和沈氏,已經準備大采購一番。
走到街上,這京城就是大,氣派,路上行走的路人,都帶有幾分帝都的傲氣。
蘇明月等人走進街上鋪子,掌櫃一看他們就知道是外地人,本來還不冷不熱的。結果一聽蘇明月說,三個月之後還回來,見多識廣掌櫃馬上知道這是新科進士了,還是進翰林院那頂尖的幾個,宰相後備役,貴人啊。掌櫃忙滿臉堆笑的上來招呼。蘇明月見掌櫃這變臉的面孔,暗笑不已。
幾人正聽掌櫃介紹京城特産,忽聽旁邊幾個人說了一聲土化肥。蘇明月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再認真聽,沒有錯,忙問掌櫃:“掌櫃,這土化肥是何物呀?”
掌櫃回到,“姑娘,這土化肥是邊城那邊流行過來的。這土化肥呀,施肥之後糧食長得特別好,一畝小麥能多收一倍呢。”
“有這等好物,為何只在京城聽說?”關心民生的蘇順馬上問到。
“可不是,這就是最近才發現的新事物,我們京城也才用了一季,據說官府老爺正準備各地推廣呢!”掌櫃驕傲的說,京城人民的優越感又冒出來了。
不過,看到蘇明月這些外地人啥都不知道的樣子,掌櫃立刻充滿八卦欲望的說,“說起來這土化肥,還有好長一段故事。這土化肥是邊城那邊一個姓蘇的姑娘發現的,這姑娘聰明呀,據說還喜歡将軍,可惜将軍只喜歡蘇姑娘的妹妹。蘇妹妹沒有姐姐那麽有才華,性格也不好,不過蘇妹妹長得美啊,将軍喜歡她喜歡到不行。”接着又列舉了幾個将軍多麽寵愛蘇妹妹事情,恍如他親眼目睹。
蘇明月等人聽了一個兩姐妹愛上同一個男人的狗血故事,蘇明月得出一個結論:這穿越姐妹,混得好狗血呀。
不過,要想活得好,就要遠離狗血。萬一穿越女和穿越女撞上,不敢想象。蘇明月只想過安安穩穩的小日子,目前自己已經夠狗血了,絕不主動參合到其他故事裏面去。
聽完一嘴八卦,蘇明月和沈氏便商量着要買什麽回縣城。
這京城就是大,什麽都有,價格還便宜。沈氏身為一個精打細算的家庭婦女,自然是要采購一番了。
比如說,同樣的簪子,京城的就是要比縣城的精巧好幾分。沈氏想到蘇明媚出閣在即,又下血本買了一批首飾,這做嫁妝,多好看。
既然有了蘇明媚的,當然少不了蘇明月,還有蘇祖母、蘇姑媽了,沈氏是妥妥帖帖的人人準備妥當,甚至連章氏,沈氏都準備了一份禮物。雖然說章氏不缺這京城特産,但是劉章一路上奔波着幫了這麽大忙,沈氏始終都要表達一下心意。
買了女人的東西,又有那便宜好用的筆墨紙硯,蘇祖父喜歡這個,飛哥兒翔哥兒也适合。再有那靈巧可愛的小兒玩具,亮哥兒光哥兒必定喜歡。
蘇明月和沈氏買花了眼,覺得這也合适,那也不錯。蘇順和劉章兩人只能默默跟在身後,也沒有發言的機會,不過是兩個沉默的勞力罷了。
最後出來的時候,蘇家所有人手裏都是沉甸甸的。掌櫃的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條縫了。
次日,蘇家馬車,載着幾人,帶着一馬車的土特産,慢悠悠的駛出了京城。
蘇家出城不久,朝廷公廚中,官員們剛剛下值吃中午飯。
兵部大佬看到戶部尚書縮在一個角落吃飯,馬上端着盤子走上去,“戶部尚書大人,需要發往邊城的那一批軍服,什麽時候可以準備好呀?你不會延誤軍需吧?”
戶部尚書叫苦不已,他已經躲着吃飯了,怎麽還能遇到這幫兵痞子。
須知,上任戶部尚書因為拖延軍需延誤戰時被咔嚓掉腦袋之後,繼任戶部尚書已經夾起腦袋做人了。誰料,怕什麽就來什麽,只得苦着臉解釋說,“将軍,戶部已經盡力準備了,只是這新式棉布過于細軟不适合軍裝,老式麻衣你們又嫌棄,我們戶部也等着工部研究新材料呢,你們找工部去吧。”
工部尚書正在吃飯,一口黑鍋甩下來,飯都來不及咽下去立刻要把鍋甩開,“什麽等着我們工部研發新材料,我們工部就那麽幾號人,能幹什麽事,一直喊着增員,選拔優秀人才,結果呢,雞毛都沒有見到一根。找吏部去,人手到位了,我們馬上研發。”
吏部尚書不服了,“什麽叫我們吏部不肯增員,有編制嗎?戶部天天哭窮,我們拿什麽養官員?”
眼看一口鍋回到了戶部頭上,旁邊兵部大佬已經想要拿托盤當武器了,戶部尚書一口氣都喘不上來。
就在此事,旁邊一個斯斯文文的翰林突然小聲插話說,“說起來,新科榜眼蘇順她閨女,好像就是發明了孝順織機,織出新式棉布的那一位啊。你們怎麽不找她看看呢?”
幾位大佬兩兩對視一眼,天無絕人之路啊,就你了。
“那榜眼住在何處?”
“哦,他回老家去了,新科進士都有三個月的探親假。好像是才出發的吧。”這個翰林斯斯文文的說,“你們可以等他三個月後回來問問。”
三個月,黃花菜都涼了。而且三個月,他會不會帶着閨女回京上任誰能說得準。幾個大佬對視一眼,飯都不吃了,立刻拔腿往皇宮裏面跑。
“所以說,這次軍裝的準備,卡在了衣服面料這一塊?”皇帝淡淡的問。
下面幾部尚書對視一眼,戶部尚書點頭到,“是的,陛下。”
“你們想把新科翰林蘇順的閨女,召回來給你們研發新材料?”
“是的,陛下。”工部尚書出來。
這孝順紡織機和新式棉布,皇帝還真有印象,當年,先皇還在世時,每個皇子都被賞賜過幾匹孝順織機織出來的棉布,皇子們何時穿過這種粗布棉衣,但為了表示自己的孝順,不得已,只能天天穿着了。皇帝倒也不讨厭棉布,他就讨厭天天被逼。當然,如今也沒有誰可以逼自己了。
一陣沉默過後,皇帝善解人意的下令,“陳公公,拟旨,派人出城追上新科翰林蘇順,命他帶女兒先返回京城。探親假過後再補。”
“謝陛下恩典。”
“如果這次還是做不出來,就說明你們的辦事能力不行,統統降一級,給年輕人讓位吧。”皇帝用最漫不盡心的語氣,說着令各位尚書大佬最恐懼的事情。
“擺駕回宮。”
————
京城約莫二十裏地外,幾輛馬車正緩緩在道路上行駛,正是蘇明月等人。跟來京城時一路緊張的緊趕慢趕不一樣,這回去老家的路上,心情是完全不一樣了。
衣錦還鄉啊。
馬車內,幾人正聊着天,猜想着老家人有沒有接到喜報了,蘇祖父該如何的歡喜。沈氏又在念叨着光哥兒,沒料到一下子離開光哥兒幾個月,不知道光哥兒還記得爹娘姐姐不?劉章有一搭沒一搭的聽着,間或着插上兩句,心裏則在思量着,什麽時候請章氏上門,确定成婚的日子。
忽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遠及近響起,聽頻率,是急行趕路的奔馬沒錯了。蘇家車夫忙駛向路邊,這離京城還不遠,萬一撞上了就不好。誰料,那奔馬一路跑來,停在了蘇家馬車前。
“可是回鄉探親的新科翰林蘇順?”馬上騎士着急的問。
“正是下官。”蘇順迎出來回答,疑惑到,“不知找在下什麽事?”
“陛下有令,命新科翰林攜女,馬上返回京城,去工部報到,協助研究新款軍用衣料。”
蘇家人只能匆匆返回,準備換過衣服之後,蘇順陪同蘇明月一起趕去工部。
沈氏一邊幫蘇明月整理衣裳,一邊憂心的說,“也不知道陛下怎麽想到你了,朝廷上那麽多大人都想不到法子,萬一你也想不到怎麽辦?會不會罰你?”
“娘,不會的,罰我就是打那些大人的臉。”蘇明月安慰沈氏說,“我就是過去幫忙看看。行不行,再說。”蘇明月就當是去做個技術顧問。
“萬一那些官人工匠為難你呢?”沈氏還是不放心。
“娘,爹陪着我呢。”
“你放心吧,我會把月姐兒好好帶回來的。”蘇順插話到。
沈氏這才無話可說,眼含憂慮目送父女兩人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