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蓄力:織布機六月,沈氏在晨光出現的……
六月,沈氏在晨光初現的時候,生下了第4個孩子,是一個男孩子,蘇順取名為蘇光,小名光哥兒。
沈氏生産,蘇明月只在聽聞後匆匆回去了一天,看了一眼這個剛剛出生的像個小猴子的嬰兒一面,又急急忙忙的趕回了農莊。沒辦法,織布機已經進入了關鍵突破口,現在參與的所有人,都是燃燒着心力日日夜夜在工作。包括連蒙帶猜略知一二的錢老莊頭,都在這種氛圍裏面,對保密工作的重視又加重了許多。
沈氏看着形容消瘦,眼窩深陷,眼裏卻燃燒着一團火光的蘇明月,又是心痛又是自豪,只按着讓她在家早早睡一覺,就放她回去了。
待到沈氏做完月子,光哥兒滿月的時候,蘇明月滿臉紅光的回來了,偷偷摸摸的對沈氏說:“娘,我送你一件禮物。”說罷拿出一匹棉布,花紋華麗,手感細軟,紋理緊密。
沈氏驚喜到聲音都顫抖了,“月姐兒,你做到了?”
蘇明月綻開了一個燦爛笑容,重重點頭到,“是的,娘,我做到了。我還帶了一臺織布機回來。”
“快,在哪兒,給我看看。”沈氏激動地對着蘇明月說。
蘇明月帶着沈氏到自己的房間,棉花正守着織布機,見蘇明月進來,忙讓開。蘇明月坐上板凳,腳下用力踩動踏板,手上飛快穿梭引線。織布機開始工作,棉布開始成形,華麗的花紋開始展現。
沈氏在一瞬間感到目眩神迷,這就是她女兒做出來的織布機!簡直不敢相信。有了這個,還怕什麽退婚的名聲,怕是青史都要留下一筆。
恍恍惚惚過了好一陣,沈氏才回過神來,“月姐兒,你相信娘不?”
“娘,我當然相信你了?”蘇明月不解的問。
“那好,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娘,娘一定要讓你這個織布機,在最短的時間,傳出最響亮的名聲。”
“好,娘,我都交給你。”
“我的女兒,真了不起啊。”沈氏摸着蘇明月的臉龐,語帶驕傲,“娘真為你自豪。”
蘇明月被沈氏說得有點不好意思了,畢竟是來自黃道婆的創意,跟着前人指路的方向往前走而已。沈氏見蘇明月含羞低下頭,微微一笑,畢竟還是個孩子。
把事情交給沈氏之後,蘇明月便洗漱完沉沉睡去,這半年,她真的繃得太緊,太累太累了。
沒等到第二天,沈氏便召開了全家會議。也不知道她是怎麽說服蘇家一家人的,反正第二天開始,沈氏就忙得團團轉起來。
首先,沈氏派人飛馬送信給自己的娘家,衣被大商家沈家,要求當家作主的父親,親自來一趟。為了避免父親不夠重視,沈氏随書信捎去一截棉布。
然後,沈氏要求羅木匠立刻加班加點,盡快把織布機的樣機做出來,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讓熟悉操作的棉花停下手上的一切工作,開始織布,能織多少算多少。讓最熟悉情況的蘇明月開始畫織布機結構圖,越簡單清晰越好。
待到第4天,一架馬車急停在蘇家門口,風塵仆仆的沈家家主——沈父,帶着沈氏的兩個兄弟,親自來到了蘇家。
只來得及跟蘇祖父帶個招呼,沈家人就很失禮的直撲織房(沈氏專門騰出了一間房間來處理這個事情),先上手揉摸織出來的棉布,溫柔似情人,為其細膩美麗而颠倒。然後,棉花給沈家人演示了一番織布的流程,沈家人的手開始顫抖。最後,棉花給沈家人演示一番軋棉機的高效,沈家人立刻想到了大批量廉價生産,差點要扶着機器才能站住了:基礎衣食住行,還能大量生産,這不僅僅是一次改良,這甚至會帶來全新的格局。
過來好半晌,沈父才語帶自豪,顫抖着說,“好!好!!不愧是我沈家血脈。”
蘇祖父在旁輕哼一聲,什麽沈家血脈,明明是我蘇家血脈。罷了,上門都是客,不跟他計較。月姐兒,可是姓蘇,這板上釘釘的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誰家血脈。
“爹,你看也看過了,那麽我們就來談一下生意吧。”沈氏笑着對沈父說,此刻的笑容跟沈父何其相似。
“好。”沈父看到沈氏如此情态,收起激動,端正了态度。這可是千千萬萬的生意,日後說不定沈氏可以将商業版圖鋪滿全國,任何一星半點的利益,總額算起來都是驚人的財富。而他這個女兒,在做生意方面,可不是省油的燈。
“第一,我們不管銷售和生産,只提供技術,但要五年內,棉布銷售一成的利潤。”
“第二,織布機要命名為明月織布機,制作工藝,要由我們蘇家出面,獻給官府。”
“第三,棉布的銷售時刻,要在九月二十開始。”
沈氏一一說到。
沈父沉吟半刻,回答到,“第一條,我可以答應你,蘇家的利益你們怎麽分,你們确定就好,我沒有意見。不過,這第二條,元娘,這可是獨一門的生意啊,衣食住行,你知道多大的市場嗎?獻給官府,失去的是可不僅僅是一門技術,而是一個發展強大的機會。”
“爹,我當然知道。”沈氏苦笑,“就是太知道了,我才這樣說,爹,這獨一門和民生,都不好做啊,想想首富石崇,想想首富沈萬三,爹,你覺着我們沈家,有這樣的能力,保住這獨一門的技術和生意嗎?”
“是我着相了。財富超過了承受能力,必将引起災禍。祖宗的教訓,我竟然忘了。”沈父感嘆道,又轉向兩個兒子,教訓到,“今日之事,你們兩都要緊緊記住。財在人之後,時時刻刻,警惕貪欲過剩。”
“是!爹!”沈父的兩個兒子,沈氏的兩個弟弟,挺大兩個人了,被父親當場這樣說,毫不介懷,恭聲應是。
蘇父在旁點點頭,心下暗贊:謹守本心,只取能力內所得,怪不得可以做得這樣大。這就是家族傳承了。
“那這第三條,又是如何呢?”沈父問。
“第三條,爹,你也聽說了我們家月姐兒的事情了吧。”沈氏說,她現在不覺得痛苦,因為她即将要将這一扇耳光,重重的打回去,“九月二十,是我們家老爺子六十一大壽。我要大擺壽宴,将這棉布,隆重推出場。你們就在九月二十,開始銷售。還有,爹,那三天銷售的所有棉布,在縣城和府城,我們那一成利潤都不要,全部打折降價。你讓所有的店面,都宣傳說這是我們月姐兒為祖父祝壽獻出,揚我月姐兒孝順美名。”
“好。”沈父答應到,這女兒,真的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只是,這讓利一成,你損失的也不少啊。”
“爹,我不僅是一個商人,還是一個母親。”沈氏說到。
“好,不愧是我女兒,那三天,我沈家也讓利一成,成全這樁美事。”沈父頗為豪氣。
“謝謝外祖父。”蘇明月聽到這裏,福身到,又嫣然笑道,“既然外祖父如此大方,那我也不能小氣。趕在九月二十號銷售,銷售後織布機會立刻獻給官府,那麽在官府推廣之前,沈家就要打這個時間差,越多銷售賺的越多。能打造織布機的木匠師傅不多,我這有一份圖紙,将織布機的部件和尺寸全标出來了,對于一些笨重沒有技術含量的活,可以交給木匠學徒來處理,而核心組件,才交給沈家木匠來處理,可以在短時間內大大提升織布機的數量。标準化工程,流水化作業。”
沈父半信半疑接過圖紙,越看臉色越開懷,半晌後哈哈大笑,“有這方法圖紙,我們起碼可以多造出一倍織布機來,賺回來的何止那一成利。元娘啊,你這個女兒不得了,生意經跟你一樣通透啊。”
蘇明月內心說一聲慚愧,都是工業化标準流程,自己這樣,實在是站着巨人肩膀。
正事商量完,沈蘇兩家又一起商量,把細節确定下來。
做生意這種事,蘇祖父蘇祖母是不懂的,但是并不妨礙他們從這計劃裏,聽到錢銀即将嘩啦嘩啦來的聲音。誰會嫌錢多呢?蘇祖父蘇祖母笑得臉上皺紋成一朵花。自家孩子就是這樣出息,實在越看越喜愛。哎,這暫時也不能說出去,要不然,蘇祖父蘇祖母能出去誇個三天三夜。當初有多憋屈,現在就有多喜悅。哎呀,不說了,終于理解了,為什麽土財主在自己院子裏埋金子,還要三不五時的挖出來看看。
商量完細節,沈氏父子立刻展現了對賺錢的熱情和非凡行動力,要不是實在天色已晚,沈氏父子能連夜趕回去。就這樣,一大早的,天蒙蒙亮,他們就出發了。
沈氏父子這次還帶走了羅木匠一家和棉花母女幾人,沒辦法,這不管是造織布機還是織棉布,都要有師傅啊。
羅木匠倒無所謂,沈氏許他大師傅職位,喜得他還主動要求帶上幾個兒子。
棉花就不行了,再三向蘇明月要求,等她教會了織娘們織棉布,一定要把她要回來,她還是願意跟着二小姐,給二小姐當丫鬟。縱然蘇明月也曾勸過她,當沈氏布坊的大師傅,要比蘇家丫鬟更體面更寬裕,但棉花就是死腦筋,一門心思要回來。在棉花眼裏,二小姐是最厲害的,跟着二小姐,特別有安全感。
沈氏見此,大贊棉花,“不愧當初選中了這丫頭,就是忠心。回來給她升月銀。”蘇明月見此,只能同意接棉花回來。
轉眼即逝,時間來到九月二十,蘇祖父壽宴即将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