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9.義務教育的好處
可以不用去管怎麽才可以填飽肚子,不用去怕什麽時候會挨打,只需要坐在教室裏學習念念書,寫寫字,隔四十五分鐘還可以休息十分鐘,和同學們一塊兒玩一玩。
簡直不要太輕松!
讀書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輕松,最幸福的事情啦!
“姐!”
兩個小蘿蔔頭聽見哥哥姐姐回來的聲音,都跑出來找姐姐,這是頭一次他們分開一整天。
他們也想去讀書,無奈歲數太小了。
不過沒關系,媽說他們在家好好學習,等到了年歲,也可以去上學,到時候又可以和哥哥姐姐一起了。
芳竹抱着妹妹,牽着弟弟去洗手,順便考問他們今天學了什麽,有沒有不乖。
勇軍主動去鍋裏幫忙盛飯菜。
好家夥,炖大骨湯,加了蘿蔔塊,白白嫩.嫩的蘿蔔吸滿了湯汁兒,變得晶瑩透亮,一看就很好吃。
奶也是奶白奶白的,長這麽大,曹勇軍還沒有見過這種顏色的湯。
紅燒排骨,加了小土豆,油亮油亮的,那香氣,饒是他從來都不饞吃食,如今也真的是有些忍不住了。
辣椒炒肉絲,鮮綠的青椒絲配着紅紅的,長長的瘦肉絲,一股子香辣鮮香的味道不斷的撲打着他的鼻息。
一盤金黃金黃的,他只在過年的時候才在別人家的桌子上見得到的豬油渣。
還有一大盆的清炒大白菜,清清爽爽的,大白菜雖然是從前常吃的,但這水煮的和炒出來的味道能一樣嗎?
主食是中午買來的饅頭包子。
Advertisement
這也太豐盛了!
還都是他從來沒吃過的。
除了大白菜,其他的都是他見都沒見過的,更不用說吃過了。
媽和從前真的完全不一樣了。
“哇!”“哇!”“哇!”
菜一上桌,哇聲不斷,曹雅寧差點兒都要錯以為自己養了幾只小青蛙了。
芳竹和曹勇軍也就算了,芳梅和勇國這兩個小家夥白天可是跟她一塊兒在家,還忙前忙後的幫忙一起做的呢。
幾個孩子都眼巴巴的望着,一個勁兒的吸鼻子,聞着香氣,卻不敢上前,和幾只見了肉的小奶狗一般。
“拿筷子吃飯,以後在家不需要看着,等着,有飯菜要趁熱吃。”
曹雅寧被幾個孩子的樣子給弄的有些鼻酸。
在陳家的時候,包括她一起,只要是做了什麽好吃的,都得乖乖的在桌子邊上等着,等陳家兩口子吃完了,剩下的煮菜才是他們的。
葷菜都是要收起來的,米飯也絕對不會有白米飯,全是糙米麸皮做的。
能吃上一頓紅薯米湯都算是好的。
當然,紅薯是沒幾塊的。
從今往後,再也不會有那樣的事情發生了。
“太好啦!”
芳梅和勇國倒是沒有多想,拿起筷子就歡呼的開始夾菜。
芳竹怕弟弟妹妹吃的太着急噎着了,連忙照顧他們兩個。
勇軍卻仍舊只是猶豫着,端起了碗,盛了一大碗的湯。
肉就讓給弟弟妹妹吃好了。
“勇軍,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兒。”
曹雅寧明白,勇軍和芳竹這兩個大孩子懂事,就是太懂事了,才惹人心疼。
“這些東西,都是媽今天賣鹵花生賺的,以後媽每天都會賺錢,甚至會賺的更多,咱們家的日子會越來越好,你們的任務就是好好吃飯,快快長大,這樣才能夠做更多的事情,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嗯。”
曹勇軍默默點頭,伸出筷子去夾炒白菜。
曹雅寧看不下去,幹脆直接給他碗裏堆了個滿。
她今兒就是怕幾個孩子互相讓來讓去的,這才一口氣買了一大堆的肉菜,為的就是讓他們放開吃。
她的手裏,沒有餓肚子這一說。
“好吃,太好吃了!媽,你從前真的是在藏拙!”
勇國啃着油汪汪的排骨,砸吧着油油的嘴巴,誇獎曹雅寧,還用上了他新學的詞兒。
“勇國真聰明,領悟了這個詞的意思。”
曹雅寧從不吝啬對孩子的誇獎。
原本還有些猶豫的勇軍見狀,頓時像是撥開雲霧見月明了一般。
是了,他太過于懷疑,太過于沒自信了。
媽從來都不是一個沒有分寸的人,即使是在那麽困難的情況下,她也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辦法讓他們過的好一些。
即使是餓肚子,她也總是能夠想出法子來讓他們好受一點兒。
這樣的人,又怎麽可能是賺到一點錢就亂花,不知道存錢的人呢?
不管是弟弟還是妹妹們,他們都那麽信任媽,他卻總是太過于擔憂,不懂得去專注做他現在應該要做的事情。
想到這些,他再也不猶豫,大口大口的吃肉,大口大口的啃饅頭。
見狀,曹雅寧在心中點頭,這幾個孩子,都是好苗子,悟性和心性都是極好的。
只可惜被陳家人壓制了太多年,特別是他們最在意的原主又是被陳家洗腦了那麽多年的。
一心只想着陳立群的原主自然會好好的教導他們要乖乖的聽從陳家人的話,陳家人都是好人諸如此類的。
就算孩子們有自己的判斷力,怕是也抵不過親手把他們養大的原主的恩情來的重。
好在這次,她從一開始就有意識的培養他們的判斷力,獨立性,才讓孩子們沒有被小時候的經歷影響太多,只稍微花上一些時日,就足以徹底掰正。
次日,曹雅寧正打算和昨天一樣背着一大筐的花生,和孩子們一塊兒去鎮上,就見着孟騰飛帶着馬車等在那裏。
少年短發烏黑,白襯衣下的皮膚透亮,隐約能夠看見青色的血管,筆直的軍綠色長褲,勾勒出一雙大長腿,所站的位置迎着清晨的陽光,全身都鍍了一層金色,整個人似乎都發着光。
好家夥,從前怎麽沒發現這小子這麽帥?
要不是那匹馬的後頭還拖了一輛板車,這模樣都稱得上是白馬王子了。
“坐車嗎?”
孟騰飛主動招呼他們。
“坐。”
有車不坐是傻子,曹雅寧可不是那種舍不得錢苦自己的人。
三個人三毛錢,孟騰飛又等了一會兒,直到馬車坐滿才出發。
“雅寧,你把勇國和芳竹送到鎮上去讀書啊?”
都是村裏的叔叔嬸嬸們,車沒出發前他們就聊上了,這會兒自家的八卦聊完,就聊到了一直沒開口的母子三人身上。
“嗯。”
曹雅寧點頭。
“那可得不少錢吧?”
“現在國家推行義務教育,讀書都不花錢,只需要買書本雜項的費用。一個孩子才兩塊多就可以讀一個學期了。”
“這麽便宜?”
衆人都不信。
其實之前村支書是上門給他們宣傳過這事兒的。
但他們都沒放在心上,農村人,田地才是最重要的。
說什麽義務教育,那都不如給他們多分點天地來的更實際。
人要務實,坐在學堂裏頭一讀就是十幾年,陳立群那小子考上所謂的大學,不還得繼續讀四年?自家錢不夠還要村裏頭來湊。
畢了業,就算國家給安排工作,一個月也就二十來塊錢,真不如地裏的出産。
倒不如好好的種地,十來歲就能有産出,二十幾早就可以結婚生孩子了,多幸福。
但現在說一個學期才兩塊錢?
那誰家拿不出兩塊錢?孩子們現在又不能下地,反而整天的在村子裏頭瘋跑,他們下地幹活還要操心他們出個什麽事兒,家裏還得有個老的看着點兒。
不如讓他們去學校裏頭,有老師看着,還能學點東西。
“哎,騰飛啊,你這馬車是以後天天都去鎮上還是就今天啊?”
嬸子們腦子轉的快,立馬就想到,要是能有馬車早晚接送的,去鎮上讀書也是件挺輕松的好事兒,還能讓這孟家的小子掙兩三個錢,一舉兩得。
都是一個村裏的,不都是得互相扶持嗎?
“要是嬸子們需要,我天天去都行。”
在其他人面前,孟騰飛雖然腼腆,卻也是一個乖巧懂事的樣子。
倒不像是在曹雅寧面前那樣,動不動就紅臉的害羞模樣。
裝!
曹雅寧在心中更是肯定了這小子有貓膩。
“那敢情好啊,村支書不是天天動員咱讓孩子們去讀書嗎?今兒咱們就把這事兒跟支書定下來。”
幾個嬸子合計讓自家孩子去鎮上讀書,順便把孟騰飛這馬車接送的事兒定下來,總不能陳立群那小子讀個書全村子支持,到了他們這兒,村裏一點兒表示都沒有吧?
要是能讓村裏出面,那這麽多的孩子,不管是讀書還是坐車都能便宜不少呢。
他們合計他們的,倒也沒人去問曹雅寧陳家把她趕出來的事兒。
其實這事兒,明眼人都看的清楚,就是陳家狼心狗肺。
利用完人家就踹。
但陳家也不知道是怎麽的,明明都是老弱病殘,可這些年,愣是也沒人敢去怎麽樣他們。
反而也只能是旁觀着,還總是不由自主的聽着村支書的幫着他們家。
心裏雖然厭惡,但頂多只能遠離着。
眼看着現在雅寧這孩子自己立起來了,還把幾個小的都送去讀書了,他們當然樂見其成。
這孩子不願意多說,他們就不多問,能有個什麽幫得上的,幫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