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最後
稚連瑾快步上前接住了快要倒地的她,他自責的看着稚初,當初明明是他說的,若是稚初想做什麽,他都會支持她的,可現如今他卻無能為力。
稚連瑾深吸了一口氣,又望了望行刑臺,最終對身旁的人沉聲道:“去把王妃送回宮吧。”
又是一年寒冬臘月,往年每到這個時候,稚初都會和燕羽文上李青蔓那裏小聚一番。
前幾年因燕羽文四處游歷,沒能聚成,今年燕羽文回來了,可三人大概此生都無緣再聚了。
三個月前,楚和笙在太後和朝臣簇擁下登基,王妃稚初,因德行兼備,被封皇後入住寧坤宮。
稚初望着窗外飄散着的雪花,記憶又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眼前都畫面來回變換着。
她講手伸向窗外,晶瑩的雪花,繞着圈飛落到她的手上。
“已經是第五場雪了,今年又會是風調雨順的一年。”稚初看着手裏的雪花,笑着說道。
佩兒從一旁拿了割湯婆子過來,對稚初說道:“娘娘小心着點兒,可別凍壞了身子。”
稚初微笑着接過湯婆子,應了一聲。
門外傳來幾聲清脆的敲門聲,是太後派來的宮人,來送過年穿的新衣。
稚初溫柔的注視着窗外的飄雪,柔聲說道:“還有幾日便是除夕了,不知道你在那邊過得怎麽樣?”
佩兒聽見稚初的說話聲問到:“娘有何吩咐?”
稚初笑着遙遙頭:“沒事。”
接着她站起了身,拉了拉衣裳對佩兒說道:“我出去一下。”
佩兒想跟着一起去,卻被稚初制止到:“你在這兒幫我看一下今年送來的東西,我去去就會。”
佩兒有些擔憂:“娘娘……”
她話還沒說完,稚初便拿起一旁的披風披上,出了殿門。
佩兒望着稚初離去的身影,心中卻又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自打太子的事之後,娘娘雖然看起來跟往常沒什麽不一樣,卻總感覺哪裏不同了。那種格外的平靜感,讓人覺得十分不自然。
稚初特意挑選了一件深色的披風,套上帽子後很難辨認得出她是誰。
她特意挑選了人少的小道,雖然繞的路遠了些,但足以不被人發現,這條路她研究了好幾天,确保了萬無一失。
走了約莫一刻鐘,稚初到了她想去的地方,雜役房。
她憑着記憶,走到了雜役房的最深處,一所小院內。
院中是熟悉的男子,如同當日那樣在劈着柴,現在的他對于劈柴來說已經得心應手了,動作熟練,流暢。
稚初走到他的面前,男有些疑惑的放下柴刀,看着她。
稚初摘下帽子,緩緩說道:“賴文昂,別來無恙。”
男子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朝稚初鞠躬行禮:“小的,參見娘娘。”
稚初微笑着說道:“快起來吧。”
賴文昂問道:“不知娘娘此番前來是為了?”
稚初轉過身去看向了院落的四周,聲音柔和卻聽不出什麽情緒:“你進宮也有半年了吧。”
賴文昂望了稚初一眼,又連忙低下頭去:“回禀娘娘,小的是去年六月進的宮,到現在已有六個月,剛好半年。”
“是啊,你進宮的時候,還是夏天呢,現在轉眼間已是冬天了,時間過得還真快啊……”稚初感慨着說道。
稚初轉過身來看向他:“之前吩咐給你的事,你辦得怎麽樣了?”
賴文昂恭敬的答道:“全都辦妥了,娘娘。”
稚初滿意的點了點頭:“好。”說着她又從懷中拿出一個錦囊遞了過去,一邊朝回走一邊緩緩說道:“我罰你,也罰的夠久了,今年你還是回家過年吧,留在這宮中怪凄涼的。這最後一件事辦好後,我會安排人送你出宮。”
賴文昂驚訝的看着稚初離去的身影,拿着錦囊的手微微顫抖,他重重的跪在地上,不停的朝稚初磕着頭:“謝謝娘娘,謝謝娘娘,謝謝娘娘……”口中不停的說着,直到稚初的身影消失在了院中。
稚初剛回到殿內,佩兒便迎了上來,先是接過稚初脫下的披風,又命宮女拿了個湯婆子過來給稚初暖手,焦急的問道:“娘娘這是到哪裏去了,怎麽走了這麽就。”
稚初給了佩兒一個安心的笑容:“只是出去走走,不小心忘了時辰,看把你擔心的。”
佩兒剛想說話,就聽稚初說道:“對了,我記得你上次說過,喜歡我那只紅珊瑚的釵子。”說着稚初走到梳妝臺前,在首飾盒裏翻找了一下,然後将鮮紅的珊瑚釵子遞給了佩兒:“給,送你了。”
佩兒趕忙回絕道:“娘娘,奴婢不敢。”
稚初将釵子塞到佩兒手裏:“送你你就拿着,馬上就要過年了,權當是給你的新年賀禮。”
“娘娘……”佩兒剛想說話,邊被稚初打斷道:“好了,別說了,你去叫小廚房做些吃的來,剛走了幾步,現在竟覺得有些餓了。”
說着她便将佩兒朝門外推去:“快去,快去。別磨磨蹭蹭的了。”
佩兒為難的轉身看向稚初,嘴中還想說什麽話,卻被稚初直接推出了門外。
佩兒猶豫的看向屋內一眼,撇了撇嘴,快步朝小廚房走去。
稚初見佩兒走了,才重重的嘆了口氣,眉頭緊蹙的看着殿內。
除夕夜,楚和笙特意喊了稚老爺、夫人,和稚家幾兄弟一起入宮,巧的是,去雲游的稚連钰卻破天荒的回來了。
宮中上下熱鬧非凡,稚初雖面上看着歡喜,心中卻有些堵得慌,在大殿內欣賞了一會兒表演,就以身體有些不适為由,想出去走走。
此時宮中也就剩下稚家幾兄弟,和平日裏和楚和笙關系較好的幾位皇子,太後受不得熱鬧,早早的便回宮去了,還一同喊上了稚老爺和稚夫人一起前去敘舊。
楚和笙也知道殿內嘈雜,稚初待不習慣,于是便讓稚初先會宮休息,等這邊聚完他再去寧坤宮找她。
稚初剛離開大殿沒多久,稚連钰便找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