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瘋了
王大人沒有回房,而是轉身去了王二夫人的院子,王夫人這麽發瘋似的說是王二夫人害的她,一定有其中的原因,他得去确認一下。
到了院內,卻沒見王二夫人的身影,婢子端了一杯熱茶放到王大人面前,恭敬道:“老爺,側夫人去佛堂了,您稍坐片刻,她應該很快就回來了。”
王老爺詢問道:“佛堂?她去佛堂做什麽?”
婢子答道:“今日側夫人去探望了夫人,側夫人見夫人的狀況不太好,于是便去了佛堂幫夫人祈福。”
王老爺面色有些難看:“哼,她倒是有心,怕不是貓哭耗子假慈悲吧。”
婢子聽了立即跪了下來:“老爺,老爺您誤會側夫人了。”
王老爺怒道:“誤會?若不是她害的,她又怎會去佛堂為夫人祈福?她這是怕夫人沒了孩子,我責怪于她吧!”
婢子紅着眼睛連連搖頭:“老爺,冤枉啊,老爺,我家側夫人從未想過要還夫人。”
王老爺看了她一眼,不再吭聲,不過是一個婢子,她又知道些什麽,王二夫人想害夫人,又怎會告訴她。
婢子見老爺不再作答連忙接道:“老爺,老爺,奴婢說的都是真的!不信的話奴婢有證據!”
說着婢子連忙去櫃子裏翻了翻,拿出了兩個盒子。
王老爺冷眼看她,心想,不過一個小婢子,想玩兒什麽花樣。
婢子将盒子放在桌上,然後打開來給王老爺看,那兩個盒子裏分別放了一個四周有許多孩子的彌勒佛,和一件小孩的衣裳。
王老爺看着盒子,神情有些緩和。
婢子說到:“這佛,是側夫人前些日子從寺廟裏求來的,想着這幾日就給夫人送過去,側夫人說,夫人得了孩子十分歡喜,之前側夫人和夫人有過過節,希望将這個佛像送過去為夫人祈求母子平安,順便緩和她和夫人的關系。”
王老爺的眼神漸漸柔和了起來。
Advertisement
婢子又接着說:“這衣裳是側夫人親手做的,她說想的夫人的孩子生下來的時候,給夫人送過去,可老爺你是知道的,夫人之前從不會做衣裳,而這件小衣裳看起來普通,确實側夫人熬了五日做出來了,先前側夫人做了好幾件,都不滿意,最終做了這件,側夫人覺得滿意了,才放進了盒子裏。”說着婢子又從櫃子裏拿出了一個框子,拿框子裏堆着像小山一般小孩的衣裳。
王老爺有是一時失神,難道是自己錯怪她了,畢竟那日,他卻是親眼看着她在做女紅的,他還記得她繡的花紋,和這件小衣裳上的一模一樣,雖然不是那麽精致,但是看的出來,是她用心做的。
王老爺喝了熱茶定了定神,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麽,擺了擺手:“你先下去吧。”
婢子答道:“諾。”
婢子剛走出去沒一會兒,便聽見門外傳來聲音
“你怎麽出來了?”
婢子答道:“是老爺讓小的出去的。”
門外沉默了片刻,就聽王二夫人說道:“這樣啊,知道了。”
門被王二夫人緩緩推開,她穿着一身灰白色的布衣,面色憔悴,腳上許是因為在佛堂跪久了的原因,步子有些虛,進門的時候,不小心被門檻絆了一下,向前倒了過去。
王老爺眼急,一把拉住了她:“小心。”
王二夫人低着頭不敢說話二人坐到了凳子上,接着是漫長的沉默
過了許王老爺才緩緩說道:“今日究竟發生了何事。”王老爺的語氣平靜,聽不出情緒。
王二夫人低頭道:“今日大夫人在院內散步,不知道發生了何事,便開始腹痛不止,接着……接着就見紅了,我趕過去的時候,大夫還沒來,我也不知道原因是什麽,但是……”
“但是什麽"王老爺追問道。
“但是大夫人卻一口咬定是我做的,我一時也不知道怎麽解釋,只好去了佛堂為大夫人祈福,祈求大夫人平安。”王二夫人認真答道。
“當真?”王老爺又問道。
王二夫人點點頭,不再說話
"桌上這些也是你要送給夫人的?”王老爺指着桌上的盒子問道。
王二夫人又點點頭。
王老爺嚴肅的表情松了松道:“我知道了,你先休息吧。”
王二夫人道:“是。”
從那日起,王夫人的屋中總傳來哀嚎聲,連夜不斷,大夫診斷後是因為王夫人失了孩子所導致的,過幾日就好了,可數月過後,都也不見好轉,而且王夫人的身上總是彌漫着一種奇異的味道,誰也說不上是什麽味道,像汗味兒,卻又帶着腥臊。一個月後,王大人實在受不了了,便命人将夫人送回了老家靜養。
而至于王夫人變成這般的原因,還要從稚初那裏拿了香回府之後說起。
那日,王二夫人将香先拿回了自己的屋內,她記得她屋裏有一個錦囊,是春節的時候大夫人送的,她還記得那錦囊和大夫人屋裏的一樣,她因為嫌棄,于是将錦囊丢在了櫃子裏。
幾番尋找之後,王二夫人确實在櫃子裏找到了王夫人送于她的錦囊。
她将稚初給她的香料悉數倒入了那個錦囊中,然後讓婢子帶了一床蠶絲被去了王夫人屋裏,假借換被子為由,将香料放入大夫人的房中。
運氣好的事,王夫人并沒有發現那香囊不是她的,用了稚初給的更純淨的香料,王夫人沒出幾日,果然小産了。
當然她做的不止這些,先前月芙樓得罪了她,她自然不能就這麽放過月芙樓,所以在王怡第二次回府的時候,她悄悄拉過王怡将王夫人去月芙樓的事告訴了王怡,又把這異香之事也說與了她聽,後來王夫人發瘋渾身異味難忍,也恰好證明了這一點。
但這件事稚初先前是從未知曉的,直到王夫人被送走才聽說了。當日後稚初去質問王二夫人的時候,王二夫人卻無所謂的笑着讓稚初不要自責,不光除了王夫人,還幫稚初讓月芙樓樹了敵,一石二鳥,何樂不為。
王夫人的事并沒有影響京中夫人們去月芙樓的熱潮,這件事就像一個小插曲,半月後便無人再提及了,城中還是如同往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