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肯定會有驚喜
沈又夏低頭看了看自己腳上的鞋上,知道這邊是農村,所以為了出行方便,沈又夏并沒有帶涼鞋過來,而是只帶了兩雙運動鞋,一雙布鞋,可是随便哪一雙,都是五百塊錢打底兒的。
“嗨,你不用跟我們比,你又不會在這村子裏長住,我們全村都穿這樣的鞋子,誰也不會笑話誰,等你回了城市裏,有這樣的鞋子也沒有機會穿啊。”
讓張老師這麽一說,沈又夏覺得這腳都沒地兒放了,她可沒想着自己有什麽可比別人高貴的,只是,農村和城市的消費确實是有差別的。
“張老師,咱們學校只有一個班級,那是教幾年級呀,有沒有課本什麽的,我先翻翻看,也算是先預習預習,備備課。”不想再談鞋子或者消費了,沈又夏挑起了新話題。
“有,有,有,等你晚上過去吃飯的時候,我拿給你,不過可不只是一個年級的課,咱們整個村子裏的孩子都在這一個班裏上課,自然是多大的都有。”
“我們得從一年級一直教到五年級呢,小沈老師,可能你不習慣這樣的教學,但是沒辦法,咱們這裏的環境不允許一個年級一個班。”
“你也看到這裏的環境了,沒有那麽多的教室,也沒那麽多的學生,更沒有那麽多的老師,只有一個班級還能好帶一些,要不然,就算是有多餘的教室,我一個人也看不過來。”
兩人就這麽有一句沒一句的閑聊着,也不知道張老師怎麽就擡頭看到了窗子,“咦?小沈老師,你這小窗子邊上弄的什麽呀?”
沈又夏自然知道張老師指的是什麽,“我昨晚想要開窗通風,又怕不安全,畢竟這個院子裏只住着我一個人,所以沒辦法,我就只能弄了那麽個簡易的措施。”
沈又夏倒沒覺得這事兒有什麽不能說的,自己可是個單獨小姑娘,多考慮些也是應該的吧,只是沒想到,把張老師逗得咯咯笑個沒完,好半天才算是把笑止住了。
“小沈老師,咱們這裏敞着門兒睡覺都沒關系的,我向你保證,絕對的安全,你可以放一萬個心,咱們滄洱村裏絕對沒有偷雞摸狗、扒窗望門的壞家夥。”
“就算是有些孩子淘氣,玩野了闖進門,也不過就是些孩子們的打打鬧鬧,絕對跟安全是挂不上邊兒的,你剛來還不了解環境,所以會擔心,這個我了解,不過我再保證一次,晚上開窗絕對沒問題。”
原來只是以為這裏是村委會,晚上不會住人,才沒有在窗戶上裝欄杆,現在才知道,滄洱村竟然是可以夜不閉戶的,可真是讓沈又夏長見識了。
想想城裏的高樓大廈,就算是住在五樓、六樓的住戶,都要在窗戶外面裝上防護網,以防止小偷翻窗進去,跟眼前純樸的農村比起來,真是讓人覺得很慚愧。
“張老師,對不起,不是我把咱們村子裏的人想得太壞,實在我們那裏家家都裝欄杆,我是習慣了那樣的生活,倒忘了咱們村子裏人的單純質樸了。”
“瞧小沈老師說的,你沒過過這樣的日子,又是個單身的小姑娘,擔心些才是正應該的,不過咱們村子裏的人你放心,絕對沒有懷那樣歪心思的。”
Advertisement
沈又夏聽到張老師又強調了一遍村子裏絕對安全,就趕緊起身把小窗子邊上的小刀和樹棍都摘了下來,看來,自己想要融入這個村子,還是需要些時間的。
“對了,張老師,我看村子那邊是有山的,但是山勢看着很緩,不知道再往深裏走一走,有沒有懸崖之類的,或者是陡一點的山坡也行。”
沈又夏還是惦記着自己的攀岩大計,就算是沒有懸崖,有陡峭一點的山坡也行啊,練練爬山也算松筋骨了,不然這腿腳可就硬了。
她還想着,如果這座山裏真沒有懸崖、陡坡之類的,那就得想辦法去周邊的村鎮走一走了,找一個有山有崖的地界,哪怕每周只訓練一次也好,這個運動可不能扔下。
“有啊,只要往山裏多走走,懸崖峭壁多得是。”張老師邊納鞋底邊回答沈又夏,回答完了才想起來問一句,“小沈老師,你問懸崖幹啥?”
“噢,沒啥事,就是随便問問,我印象中的大山,就應該是懸崖峭壁、松石林立的,結果遠遠看着咱們這邊的山,完全沒有大山的氣勢嘛。”
聽到小沈老師這麽說,張老師也就只當是小姑娘的好奇了,“咱們村是地勢高,等你進了山林深處,你就會發現,這一片山可是重巒疊嶂,山勢險峻,很有看頭呢。”
聽到張老師這麽解釋,沈又夏就明白了,滄洱村是個海拔高的村子,所以它眼跟前的山看着是緩的,等到進了林子深處,就會有些斷崖之類的出現,也就是說,過了斷崖陡壁,那一邊才是真正的大山。
又或者說,從那一邊山裏往滄洱村這邊來,看到的就是懸崖峭壁,所以滄洱村才是名副其實的大山,這麽想來,滄洱村應該算是就在山裏的,怪不得來一趟要折騰這麽久。
想着這樣險峻的山勢,沈又夏心裏就浮出一片火熱來,自己在家裏練習攀岩,大多數都是室內的,那種手工的岩石、突起完全不過瘾。
她倒也跟着幾位攀岩愛好者,湊堆去過幾次室外的山上,可那些都是城市周邊的小山,也沒有什麽真正的懸崖斷面,偶爾有個小斷層,攀起來跟室內的也差不上多少。
現在聽到張老師說起這邊的山,竟然用了重巒疊嶂這樣的成語,看樣子是自己走得還不夠深啊,往深山裏走一走,肯定會有驚喜。
張老師直到呆到了該做晚飯的時間,才收起了鞋底子要走人了,沈又夏趕緊直接就跟了過去,總吃現成的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跟過去,多少搭把手也好啊。
結果一到了張老師家裏,就被她家的大兒子給纏上了,原因就是沈又夏在中午吃飯的時候,教小武同學背了首唐詩,還是一首他學過的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