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不希望她走
這次沒用跑的,即使是慢跑,也不能跑得太久,沈又夏特別注意自己的膝蓋和腳踝,這兩處可是絕對不能傷到的,所以也就是用了散步的速度。
畢竟是第一次進林子,還是小心些的好,隔不上幾棵樹,沈又夏就要在樹上做個信號,這是她經常戶外運動的經驗,特別是在陌生的地方,一定要找到路。
這山還真是不陡,幾乎沒有什麽大山坡,都是那種緩緩的坡度,人走起來并不是特別累,但中途她還是坐着軟墊歇了一會兒,不讓自己太疲乏。
大概是因為中間有了休息,又或者真是因為山坡太緩,沈又夏不知不覺地就走得有點遠了,然後她就發現,林子暗了,她立馬就停下了腳步。
林子暗了,就說明自己走深了,沈又夏可不敢随便冒險,畢竟這裏是她并不熟悉的領地,何況她也沒什麽趁手的工具,想要鑽山簡直就是開玩笑了。
她很堅決地轉回身,沿着自己做下的記號走出了林子,一路倒是很順利,這讓沈又夏放下心來,決定以後每天就從村子裏跑到山邊,然後在淺林子裏這邊散散步,再跑回去,一天的運動量足夠了。
只是有一樣遺憾的,山坡太緩,這就證明山不高,既然山不高,就肯定沒有懸崖一類可以攀登的地方,沈又夏有點不甘心。
她可是把工具都帶來了,想着既然是在農村,怎麽也能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訓練的地方,昨晚聽田支書說這邊有山,沈又夏還興奮來着,結果讓她大失所望。
對的,沈又夏是個攀岩愛好者,而且是個很有天賦的運動員,曾經代表學校參加過越野長跑和攀岩比賽,都獲得了比較好的成績。
跟普通的女孩子比起來,沈又夏的身體素質可不是一般的好,別人看到她人長得瘦小,就都會以為她很嬌弱,事實恰恰相反。
沈又夏若是動起來,那就是只小豹子,只是她很少顯露自己的這一面,就連爸媽也不知道女兒是個運動健将呢,也就是知道她有個晨跑的習慣。
想想,要不是她身體素質好,在被人大力的叉叉圈圈,還弄得滿身傷的情況下,能在第二天一大早就獨自帶着行李坐上火車麽,由此就可見一斑了。
又小跑着回了村委會,沈又夏照例燒了兩壺水,打算給自己泡個熱水澡,昨天看着田妞生爐火,她也學了個大概齊,起碼知道先放什麽後放什麽了。
按着田妞擺放的順序,把柴火和煤塊放好,然後點着一塊樹皮,等樹皮着起火來,就趕緊塞到爐膛的柴火下面,柴火就跟着一點點着起來了。
今天雖然也還是冒了些黑煙,但總算是把火生着了,對于自己的這個大進步,沈又夏還是很自豪的,這也算是自己對農村第一步的适應吧。
把自己洗了個幹淨清爽,又再換了一身衣裳,夏天就是這點好,衣裳好洗也好幹,把這一茬衣裳洗好晾曬上,早上洗的那幾件也幾乎幹了,除了牛仔褲還有些潮氣。
Advertisement
她并沒有急着把衣裳收起來,這麽足的陽光,讓衣裳曬一曬,穿起來肯定會更舒服的,所以沈又夏只是把衣裳拍打了幾下,翻了個身而已。
看看時間,也差不多到了飯點兒了,沈又夏就去了張老師家裏,張老師果然已經做好了飯菜,沈又夏幫着張老師擺好了碗筷,跟着張老師一家三口坐下吃飯。
“沈老師,等到下個月開學,就是你教我們了嗎?”張老師的孩子是個十歲的男孩,長得虎頭虎腦的,跟武大哥很想象,走丢都不帶認錯的。
他現在正仰頭看着沈又夏,眼睛裏帶着些好奇和渴望,上一次有新老師過來的事情他還記得呢,是一個男老師,只不過呆了很短的時間就走了。
“是呀,我下個月就能給你們上課了,不過呢,不是我教你們,是我和你媽媽一起教你們,我新來這邊,還有很多不懂的,還需要你媽媽教我呢。”
張老師就笑呵呵地看着自家兒子跟小沈老師聊天,也不插嘴,至于小沈老師說的需要自己教她,在張老師看來,純粹就是客氣。
小沈老師可是大學生呢,還是師範院校出來的學生,絕對的專業,哪還用得着自己教她,小姑娘就是謙虛,讓人看着就心生好感。
“那你會不會很快就走了啊,我喜歡聽新老師講課,可新老師總是講幾堂課就不見了。”張老師聽到兒子的這番話,表情有些黯然。
“我會盡量留下來的,如果不是出什麽意外的情況,我想,我應該能堅持教你們一年,但我也不敢把話說滿,誰都不敢保證會有個萬一。”
張老師也能理解小沈老師這麽說,“是呀,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誰還沒有個大事小情的呢,只希望小沈老師這一年裏能夠順順利利吧。”
用完了飯,張老師就跟着沈又夏一起回了村委會,反正現在大夏天的,也沒有什麽事情做,地裏的活兒不多,主要就是給田裏澆水。
武哥不讓她動手,讓她能趁着夏閑的功夫歇一歇,畢竟帶孩子們的時候是很辛苦的,所以她就過來陪小沈老師唠唠嗑,也省得小沈老師呆着太無聊。
本來環境就陌生,如果再讓她一個人呆着,張老師真怕還沒等開學呢,小沈老師就跑掉了,雖然相處也才一、兩天,但張老師很喜歡沈又夏,不希望她走。
兩人回到沈又夏的屋子裏,沈又夏趕緊搬了把椅子放在窗下,這裏多少能涼爽些,然後她就見張老師從她随身背着的小包裏,掏出一個千層鞋底來,上面邊插着粗大的針。
“咦,張老師,你還會納鞋底呢?”這樣的東西,沈又夏也只是在電視上是看到過的,沒想到生活當中還真能見到真的,所以就忍不住好奇的問了。
“是啊,咱們村子裏都是自己納鞋底子的,不然去外邊買鞋穿多貴,家裏有些舊衣裳、舊被面什麽的,洗一洗漿一漿,納鞋底子正好,又舒服又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