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回鄉抗日
那麽哈爾濱到平谷這條線上一定發生了大事?否則上面也不會召集小原去開會。
平谷地區的物質輸送到哈爾濱主要靠鐵路,這條鐵路最早是俄國人修建的,後來被張作霖收回,張家投入了大筆資金進行擴建和延長,就把平谷地區納入其中。鬼子侵占東北之後,主要的目的在于攫取東北的資源,比如礦山,糧食,木材,皮革等等,鐵路是主要運輸工具,平谷的物資絕大部分是從鐵路運走的,因此鐵路沿線的安全就顯得極為重要。
可是鐵路經過的地區不僅僅是城鎮,還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是原野,為了這些地區的安全,鬼子在沿途建造了一些小站,這些小站都有武裝,是為了防備小股部隊或者老百姓破壞鐵路而準備的,其實一直是聾子耳朵擺設,因為并沒有人打過鐵路的主意。
但是最近這條安全路線不再安全,沿途小站不斷遭到不明身份武裝的襲擊,幸虧這部分武裝只是襲擊看守小站的軍人,奪走槍支,沒有破壞鐵路,否則影響更大。不過下一步他們會幹什麽就沒有人知道了,所以哈爾濱方面非常驚恐,這條大動脈如果癱瘓絕對是日本方面受不了的,這就有必要召開一次軍事會議,進行全面協調部署,各個地區的駐軍至少要保證鐵路沿岸的安全和暢通無阻。
那麽這股部隊來自于哪裏?是何方神聖?
此事說來話長,要費些口舌了,因為沒有人會想到這支部隊的領軍人物是孫國華。平谷縣城淪陷之後,孫國華在史岳峰的救援下,僥幸保住了生命,帶着剩下的半個排的人馬,一路流浪着離開平谷,至于下面的路怎麽走,孫國華自己也不知道,但是有一點他清楚,就是不能投降鬼子,要繼續抗日。後來聽說馬占山在齊齊哈爾和鬼子幹起來,他就帶着殘破人馬,長途跋涉去了齊齊哈爾,哪裏知道等他來到齊齊哈爾,那裏的戰事已經結束,連馬占山去了哪裏都不知道。
這一下孫國華懵了,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麽辦?手下的人就主張出關找部隊,因為在關外還有東北軍的大部隊,但是也有人反對,他們覺得東北軍把大本營都丢了,就是找到大部隊也不可能打回東北,少帥是不主張抗日的,那就不如留下來和日本人死磕,不管怎麽說,這裏是故土,就是死也要死在家鄉的土地上,總比流落他鄉做孤魂野鬼強。兩種觀點争執不下,最後就等着孫國華拿主意了,畢竟他是這支部隊的最高長官。
孫國華骨子裏的愛國情結很重,何況還有家鄉忠魂在召喚,感覺作為軍人,當家鄉淪陷之時不能戰死沙場已經是恥辱,再做逃兵就更丢人了,所以他就斬釘截鐵地對大家說:“國土淪陷,黎民塗炭,孫國華不能保家衛國,逃離家園已經是枉活于人世間,就是死也要死在黑土地上。”
“長官,話雖然這樣說,我們這些人在哪裏安身立命?沒有經濟來源,沒有後方,招新兵也沒有武器裝備,總之除了我們自己什麽都沒有。”有人說。
“長官,我們聽你的,你說怎麽做我們跟着?”
“回平谷,那裏是我們家,再說我家裏還有些錢,動員我父親拿出來抗日。”孫國華慷慨激昂地說,一幅壯士一去不回還地決絕。
就這樣,孫國華帶領他的殘兵回到了平谷,只是從見到孫不良的那一刻起,孫國華就知道自己的大夢做不成了,孫不良非但不肯拿出錢來,也不讓他抗日。
“老四,揀了一條命回來算你運氣,呂團子他們都死了,東北軍在東北沒有了,你還抗什麽日?日本人勢力非常強大,連少帥都遠遠地跑了。跟我老老實實地在家裏待着,脫下軍服,不願意給日本人幹就幫我打理孫家的産業,我也需要幫手。”
“爸,我是軍人,你讓我脫下軍裝做順民還不如讓我去死。再說了,我手下還有一幫弟兄,他們怎麽辦?”孫國華沒有想到孫不良是這樣的态度,對抗日如此消極,立刻就急了。他本來是抱有希望回來的,否則抗日在哪裏不能抗日,何必跋山涉水,長途奔襲回到平谷?
“怎麽辦?爹死娘嫁人,個人顧個人,現在都什麽時候了,你還想着他們?祖墳都哭不過來還有心思哭亂墳崗子?我看你是上軍校上昏頭了,讀書讀到腿肚子裏了,難道不明白大難臨頭各自飛?”孫不良氣勢洶洶地說,他這個人本來就自私絕頂,除了自己和家裏人誰都沒有。孫國華要抗日就等于在害他,因為他所有的財産都在平谷,如果日本人知道他兒子抗日,不但財産會被沒收,可能老命都保不住,因此說什麽他也不會支持孫國華抗日。相反他還希望孫國華給鬼子幹,這樣他在朝裏就有靠山了。
“爸爸,做人不能太自私。在此國難當頭的時候,是個中國人就應該肩負起民族責任。這些弟兄都是和日本鬼子死戰後留下的,你不願意幫他們,還說出這樣無情地話來,我都替你害羞。”孫國華聽見孫不良如此無恥地話,哪裏還能夠忍耐得住,大聲地斥責起孫不良來。氣憤讓他的眼睛裏出現了濕潤,因為他就是不明白,一個人怎麽可以沒有國家,沒有民族,怎麽可以無情地對待愛國志士?在他讀過的歷史和文學著作中,受到歷史尊重和頌揚的是岳飛,文天祥,是關天培,鄧世昌,難道他老爸不是中國人?
Advertisement
“好啊!長大了,有本事了,敢于斥責你老爸自私了。兔崽子我告訴你,孫家的萬貫家財都是這樣自私來的。別給老子講大道理,老子走的路比你過的橋還多,你裝什麽大瓣蒜?至于你的那些兄弟死活應該由政府來管,他們是為政府拼命的,我孫家沒有責任管他們,這樣簡單的道理你都不明白,還給老子上政治課,簡直就是混蛋透頂。”孫不良同樣大聲地說,他肚子裏的氣性一點不比孫國華少。
孫國華面對這樣的老爸,除了苦笑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了,清楚就是說到天黑也不會說服孫不良的,因為從骨子裏說,兩個人是兩股鐵路跑的車,走的不是一條路。他手下的那麽多人還餓着肚子,這才是最實際地問題,但是指望在孫不良身上拿到錢是不可能的,他無情到不肯管一頓飯的地步,怎麽可能拿出真金白銀?
“爸,既然你不願意管我們,我只能走了,至于我今後是死是活跟您老沒有什麽關系了。古話說的好,忠孝不能兩全,您保重吧!”說完孫國華真的站起來要離開了。
“你站住,往哪裏去?”孫不良雖然自私透頂,沒有絲毫地民族感,愛國心,但是孫國華畢竟是他最心疼的小兒子,感情肯定是有的。而且他知道這一分手父子之間可能就是永別,因為孫國華要去和日本鬼子作戰,東北軍幾十萬人都不堪一擊,孫國華這一去還有活路?
“我去哪裏不用你管,反正你也不準備要我這個兒子了。”孫國華賭氣地說,他當然希望孫不良能夠回頭,只是他明白,這樣的概率極低,因為孫不良最愛地是他的土地,店鋪,銀元,為了保住這一切,兒子算什麽?
“混賬,我不認你做兒子沒有用,你要是被日本人抓住或者打死,日本人會認的,所以你不能走,如果你手下的弟兄不願意走也可以留下來,條件是放下手中的家夥,做個老老實實地老百姓。”
對于孫不良來說,能夠做到這一點已經是最大限度了,當然他這樣做是為了孫國華。只是他不明白,讓孫國華和他手下的弟兄放下武器當順民還不如殺了他們。因此他的話剛剛落地,孫國華就像被火燭燒灼了一樣,頭也不回地走出大廳,他已經無法忍耐孫不良的無恥和冷酷。快要走出大院的時候,一個姓蔣的長工跑了過來,塞給他一個布包,告訴他是他媽媽給他的,裏面是十塊大洋。孫國華心裏一陣溫暖,他知道媽媽在家裏沒有地位,這些錢或許是她一生地積蓄,眼淚不知不覺就淌了下來。但是他沒有回頭,硬着心腸走出了大院,因為那裏還有弟兄在等着他。
孫國華來到孫家堡外的野地裏,把家中的情況對手下的弟兄說了,人人都感到喪氣,白排長是孫國華之外的第二大官首先說話了。
“長官,事情既然這樣我們也不能等死,眼前最重要的,我們要找個落腳的地方,因為我們只有活着才能夠打鬼子是不是?”
“你說的不錯,有什麽辦法就和弟兄們說說?”孫國華從白排長的話音裏聽出了門道,就着急地問。
“我有個本家在黑風山幹绺子,可能還是當家的,我們是不是投靠他們,先找到落腳的地方?然後再想我們的路。”白排長說,眼睛卻緊緊地盯着孫國華,他知道孫國華心裏正統觀念很強,一向瞧不起绺子,他自己還帶兵打過绺子,怕孫國華會不同意。
孫國華果然一怔,因為他想了很多方法也沒有想過上山落草。但是他畢竟不是拘泥于某種套路思維的人,明白眼前的處境十分險惡,再不找到落腳的地方,這些人的體力也會透資,意志力是不是能夠經受住考驗也難說,眼前的出路本來就窄。
“說說你那個本家的情況?”
“我那個本家原來是挖煤的礦工,一次礦難僥幸活下來,但是和他一同在井下采煤的弟兄大部分都死了,而這次礦難可以說是人為的,因為在這之前已經有了征兆,他們要求過停止采伐,或者加裝安全措施,礦主都沒有答應,結果就發生了礦難。按道理說由礦主主觀願望形成的礦難,礦主應該按照最高規格全額賠償,結果因為礦主後臺太硬,要按照一般性事故來賠償。
我那個本家本來就脾氣火爆,當時就帶着死難礦工的家屬闖進了礦主辦公室,和護礦隊發生了沖突,結果護礦隊吃了虧,礦主就調來了警察,我那個本家和另外幾個領頭的,都被以破壞生産,聚衆鬧事地罪名抓起來,每個人都判了徒刑,當他們出來之後礦難當然按照礦主的意願解決了。礦主有錢有勢,他們當然鬥不過對方。我那個本家咽不下這口氣,就和一部分死難礦工的家屬組成了報複團,在一個沒有月亮的晚上偷偷地潛入礦主家裏,不但殺死了礦主全家,還砍死了兩個保镖。這一下禍闖大了,他們只能外逃,就跑到河北當了兵。哪知道幾年後他們帶槍開了小差,回到黑風山落草,當起山大王來。”
說到這白排長停住了,眼裏露出了羨慕地光芒。做绺子雖然名聲不好聽,但是可以殺富濟貧,自由自在,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相比于他們四處流浪,有家不能歸,有國不能投的日子算是天堂了。
“這樣說你這個本家做绺子也是逼上梁山造成的?”孫國華輕聲地問,眼裏閃爍着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的震撼,因為過去他認為做绺子的就沒有好人,除了殺人放火的,就是偷盜懶惰的。
“這個絕對沒有問題。我這個本家是個熱心腸,直性子,很有狹義心腸。如果說他有毛病就是脾氣不好。眼裏不揉沙子。”白排長說。
“你們多久沒有聯系了,你能夠保證他們會接受我們?”孫國華這話等于說同意去投奔黑風山了,但是提出了新的問題,因為他們是有實力的隊伍,他還在東北軍中做過軍官,很多绺子心胸不寬,不喜歡他們這種類型的人加盟,怕的是喧賓奪主,因此孫國華的擔憂不會是無的放矢。
白排長一怔,他的确沒有想過後一種問題,這個包票沒有辦法打。但是他眼珠一轉立刻說:“孫連長,我不能打包票,要是有更好的去處可以做另外選擇,我也不願意做绺子。”
孫國華感覺到了白排長這話裏将軍的味道,雖然心裏不舒服,但是知道白排長找到了他的軟肋。的确,他孫國華有更好的去處就帶他們去啊!他家有條件收留他們,但是老爺子見死不救,根本就不願意抗日,這不是沒有辦法他才提出這個主意的。否則正牌的國軍不當當绺子,那不是吃錯藥了?
“好,白排長,就按照你的辦法,我們去黑風山。”
雷排長滿意地站起來,帶頭走去。
七
黑風山的确是個安全地帶,它處在哈爾濱,阿城,平谷三地的中間,介于三不管的地帶,目前日本人并沒有涉足這一地區。山下的黑風鎮離黑風山也有幾十裏山路,因為交通不便,在張作霖主政的時候,這裏就處于無政府狀态。也就是說,如果黑風山绺子不給政府找大麻煩,政府也從不理他們,任憑他們自生自滅。那麽他們靠什麽生存?收保護費,就是說這方圓十裏八裏地界的安全由他們負責。當然除此之外他們也下山搶劫,不過都是去遠離黑風山勢力範圍之外的地方,绺子也知道兔子不吃窩邊草的道理,他們需要保護自己的“子民。”
黑風山是總稱,這座山面積很大,山丘也多,白排長的本家雷金桐的绺子只是占據了黑風洞一小塊地方,因為他們一共不到百人的隊伍,用不了太大地方。之所以選擇了黑風洞做巢穴,因為黑風洞是天然形成的洞穴,冬暖夏涼,裏面地形複雜,即可以平時休息,遇到危險也可以躲避,生人進入洞穴很容易迷路。
黑風山山下的村子不多,沒有大村子,住戶大都靠狩獵采集山貨為生。當然也有部分農民在半山坡上種糧食,不過那要看老天爺的眼色。遇到風調雨順的年景就會五谷豐登,如果遇到大旱就慘了,顆粒不收。相比之下游牧,狩獵風險要小,因為這一帶都是大山,野獸很多,偶爾還可以看見東北虎,當然,沒有獵人會主動去尋找東北虎。當地人極為愚昧,封閉,大多過着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生活,很多人直到死去也沒有出過大山,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黑風鎮。當然如果你勤快,大山提供的食品,菌類食物足可以維持家庭生活,這就是關內的人為什麽說東北地區人容易活下去的原因。土地肥沃,野生食物衆多。
就東北地區自然條件來說比日本本土優越太多,因此鬼子觊觎這片土地已經百年多了,一只餓狼盯上肥羊,不用想也會知道結果。
孫國華他們走進雷金桐的地界,立刻知道這是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安全是安全了,可是想抗日就難了,因為山下有鬼子的地方只有黑風鎮,剩下的村落鬼子根本就沒有光顧過,一句話:好多山裏人并沒有見過鬼子,在這樣的地方發動群衆抗日難度會非常大。
“白排長,這裏好像不适于抗日。”
“是,孫長官,當地百姓很封閉。不過這裏是避風港,能夠讓我們喘口氣休養生息是不是?”白排長回答,他明白孫國華的意思,是說這裏遠離抗日前線。不過他認為,眼下他們的首要任務是活下去,積蓄力量,不是沖鋒陷陣打鬼子。
孫國華沒有接話,感覺自己和白排長在某些問題上對不上夾,那就見到雷金桐再說,因為孫國華在不知道雷金桐的政治态度之前不好下定義。
雷金桐的外表的确如白排長介紹的那樣,看起來粗豪,講義氣,對他們的到來很是熱情,當時就命令夥房準備上等夥食,還搬出來當地産的《高粱燒》來招待他們,雙方的談吐也很熱烈,情緒看起來十分友好。但是孫國華發現,他提到他們這些人到來如何安置的問題,對方并沒有回應,心裏立刻就有了陰影,因為這讓他想到了《水浒傳》裏的王倫。
當初晁蓋他們到梁山,王倫就是這樣做的。如果雷金桐在粗豪地外表掩蓋下小肚雞腸,不能容物,他們是很難住下去的。還有,在他們談話的時候講述死守平谷縣城和鬼子拼命的壯烈情景,雷金桐的反應十分平淡,根本就沒有顯示出對于愛國英雄的欽佩,贊賞,這更讓孫國華不安。因為孫國華明白,他之所以留在平谷并不是因為眷戀家庭,離不開故土,是為了打鬼子,為死去的兄弟姐妹報仇,如果這個大題目雙方不能合拍,合作是不可能的。
吃完飯已經是夜晚了,孫國華根本就沒有睡意, 就找到白排長,讓他去探聽雷金桐的心聲,看看雷金桐會如何安置他們。結果白排長去了不一會兩個人一塊回來了,原來雷金桐也想和孫國華談談,知道他們的想法,問問他們的打算。
“孫連長,你們能夠來到我的小寨是看的起我,我是十分感激的,尤其孫連長大名鼎鼎,是平谷地區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抗日英雄,平日請都請不來,這一次不請自來的确給小寨-添色增光,雷某表示感謝。”
雷金桐這番話說的文質彬彬,哪裏是绺子的談吐,立刻讓孫國華感覺到了不一般,因此孫國華絲毫都不敢輕視對方,說話的調子放的很低。
“雷大當家說的哪裏話,在黑風山一帶誰不知道雷大當家的大名?小弟率領的殘兵敗将無奈之下投靠大寨,深深感到了大當家的熱情,當然要借着大當家的大樹來乘涼,還望大當家的海量收容。”
“哈哈哈,孫連長客氣了,當着真人不說假話,孫連長帶來的兵雖然不多,可是各個是在戰場上殺出來的精兵強将,遠不是山寨土包子可以比的,這一點自知之明我還是有的。而且你們人手一支快搶,不像我這裏,多數人還在用大刀鳥铳,戰鬥力是不能相比的,山寨如果有你們加盟,毫無疑問力量會大增,我當然舉雙手歡迎。不過——”雷金桐說到這打住了,留下個意味深長的“不過,”留給孫國華去思索。
“當家的想知道我們的主張?”孫國華問。他當然知道雷金桐想了解什麽,也不會隐瞞自己的觀點。
“這個我已經猜到了,那麽我們兩家合并就不能有兩個主張,是不是?”雷金桐說着瞥了孫國華一眼,話又打住了,只是要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清楚,那就是一切要聽我雷金桐的,你們不能另搞一套。這也就是孫國華最擔心的,兩個人尿不到一個壺裏,他們是外來的,按道理強龍不壓地頭蛇,應該聽從對方的主張,問題是這個主張如果偏離了方向孫國華是不會妥協的,因為在原則問題上孫國華不會讓步。
“雷大當家的能夠告訴我,你們的主張是什麽?”
“保境安民。”雷金桐回答。
“雷大當家的,在日本鬼子侵占中國,到處燒殺搶掠的情況下,雷大當家的如何保境安民?”孫國華當然聽的出雷金桐話中的弦外之音,立刻逼問了一句。
“你說的情況我沒有看見,至少日本人沒有進入我們這個地區,就是黑風鎮有日本人,也不過只有三個,他們率領皇協軍在那裏駐紮,但是我感覺日本人主要是在做生意,對我們這一帶沒有騷擾。因此我們是各幹各的,井水不犯河水,我覺得這樣做挺好,我沒有必要去惹日本人。”說到這雷金桐打住了,不過眼睛看着孫國華,似乎在說:“願意打日本人是你們的事,和我們黑風山沒有關系。”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當侵略者進入我們的國土,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拿起武器來保衛自己的國家,難道雷大當家的不這樣認為?”孫國華雖然對雷金桐糊塗言論氣的夠嗆,還是想說服對方。
“孫連長是讀書人吧!懂得的大道理多,當然肚子裏有許多愛國真理,只是孫連長可能不知道,我手下的這些人都是粗人,他們沒有文化,也不懂那麽多大道理,我也不知道打日本和我有什麽關系。我本來是個規規矩矩地采煤的礦工,之所以走上今天的路是被礦主逼的。當年我們吃盡苦頭,受盡委屈,求告蒼天,沒有人管我們,當地政府官員都是一群混蛋,讓我們有冤無處申,我們上山為匪都是拜他們所賜。所以你們今天讓我和日本人作對憑什麽?對于我和我手下的人來說,誰和我們過不去我們就和他過不去,我們本來就是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那種人,東北政府和我們沒有任何關系,所以我不能抗日。”
看見雷金桐理直氣壯地說出這番話孫國華只能感到氣沮,知道對這樣的人講道理是沒有用的,他們的理智局限在身體的承受部分。天下興亡他們不在乎,只要自己存在就可以,什麽祖宗的宗廟,民族的恥辱壓根沒有。孫國華明白他不可能和這樣的人一同共事,因為他必須要國家,要民族的尊嚴。雖然孫國華明白他們之間很難走在一起,他還是想給雷金桐講清道理。
“雷大當家的,國家是什麽你好像不大清楚,民族是什麽你也不太明白。只要我們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國家就是我們的父母,你之所以能夠活下來長大,是這塊土地生産的糧食養活了你,你呼吸的是中國的空氣。你走到哪裏也是中國人,這個就是民族情結。當然了,父母也有不是的地方,就算父母某些地方做錯了,你可以埋怨她,生她的氣,甚至可以不理她。但是看到父母被外人羞辱,蹂躏你不可以無動于衷,因為她是你的父母,是因為有她才有了你,是她讓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孫國華這番話義正辭嚴,是雷金桐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因此雖然他對當地政府深惡痛絕,對這些官員失望之極,還是不能不受震動,因此就沒有反駁孫國華的話,掏出香煙抽出一支,先是遞給了孫國華,然後自己也點燃了,狠狠地吸了一口。
雖然雷金桐沒有說話,但是一直在察言觀色地孫國華,看出他的話打動了對方,決定趁熱打鐵去說服對方。
“雷大當家的,你說日本人的實力沒有進入這一帶,所以你們之間相安無事,但是你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麽?是不是日本人怕黑風山,不敢進入?還是你們之間私下有默契?”
雷金桐一怔,不明白孫國華為什麽這樣說,日本人連張學良都不怕會怕他黑風山?這是笑話,因為雷金桐自己明白黑風山的力量有多大。至于說和日本人有默契更不可能,至少日本人從來沒有找過他,就是說,日本人并沒有瞧得起黑風山的武裝力量。随後就疑疑惑惑地問:“孫連長,我不明白你的話,你怎麽會認為我會勾搭日本人?”
孫國華聽見雷金桐這樣問,知道他沒有聽明白自己的話,就說:“雷大當家的,我是想告訴你,日本人沒有進入你的防區是有他們自己的不得已的原因,并不是大發慈悲,也不是不想進入,不過是時間早晚的事。”
“我還是不明白孫連長的話,什麽叫他們自己的原因?”雷金桐說。
“鬼子突然發動了918之後,面鋪地太大,兵力自然就不夠用,所以暫時地,不太重要的地方只能放棄。他們的主要兵力都聚集在大城市和交通線上,當然沒有兵力來到黑風山,這是其一。其二,鬼子侵占東北的主要目的是搶掠物資,他們的狗爪雖然沒有進入黑風山上,黑風鎮不是被他們占領了,這樣一來并不耽誤他們收集物資。如果黑風鎮聽命于黑風山,鬼子就會出兵攻打黑風山,信不信?當家的?”
孫國華這番話的分量是很重的,尤其他提到了黑風鎮,雷金桐當然知道黑風鎮的分量。如果黑風鎮在他手裏,黑風山就會富的流油,手下的弟兄都會用上大槍,他當初也打過它的主意,最後還是放棄了,因為他明白,一旦真的惹惱了日本人,不用說得不到黑風鎮,連黑風山也保不住。張學良的東北軍有幾十萬人,有飛機大炮都打不過日本人,他的這點人馬還不夠給日本人填牙縫的。所以他知道孫國華說的對,日本人之所以沒有更進一步的确是因為兵力不足,不是日本人玩仁慈。
那麽話反過來說,就算事實如此,在日本人沒有增加兵力之前,黑風山還是安全的,犯不上去遭惹日本人,就是說自己不主動攻擊日本人,日本人也不會來找黑風山的麻煩,放着安定生活不過,為什麽非要激怒日本人?這樣一想雷金桐原本打開的心扉又關閉了,告訴孫國華,他的話雖然有道理,但是他還是不想遭惹日本人,至于這個局面能夠維持多久到時候再說,只要日本人不進入他的領地他就不會主動出擊。
聽完雷金桐的這番話,孫國華知道他的心思白費了,雷金桐是屬于小富即安的那種人,災難沒有降臨的時候不會冒險,當然也不能跟他談國家民族,因為這個人的大腦裏根本就沒有這種東西。既然走不到一起,只能分道揚镳,捆綁不是夫妻。孫國華明白黑風山是不能待了,因此在談話結束的時候就把實情告訴了手下的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