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烽煙再起
各種跡象顯示,1931年的東北大地注定要出大事,只是誰也想不到,這一次白水黑山發生的大事最終會改變中國人的命運,會讓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土崩瓦解,會使一個貌似強大的虛弱帝國,被彈丸小國日本蹂躏長達14年之久。
中華民族到了必須改變自己的時候,鬼子的大炮就進入了黑土地,鬼子的無差別屠殺讓中國人猛醒了,否則沉睡中的中國人還在拼命地內耗中厮殺不止,城頭變換大王旗不過是禿子換成了和尚,本質上就是軍閥混戰。
平谷地區的兵匪大戰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同樣震動了朝野,不但哈爾濱将軍府被震動了,奉天的少帥也憤怒了。張家雖然發跡于綠林,此時已經是政府形象的代表,要是允許綠林這樣的胡鬧下去,就不僅是丢臉那麽簡單,很有點和綠林同流合污地嫌疑。在北平以養病為由,其實玩得十分潇灑的少帥下了死命令,對于平谷地區地匪患必須鏟除,首惡者要嚴懲。少帥既然下達了命令,那就是聖旨到了,如此看來一場大戰不可避免了。時節已經進入了晚夏,秋天就要來臨了,戰争的到來将要給這到處是紅高粱和玉米地的大地上,增添血紅地色彩。
在平谷縣城的司令部裏,一臉懊怒地呂團長狠狠地瞪着雞蛋大的眼睛看着占旭剛,就差抽他的耳光了。因為呂團長實在弄不明白,他手下的第一戰将,有一個整營兵力的占旭剛,盡然會敗在土匪的手下,這話要是傳出去,東北軍的臉是丢盡了,別說少帥發火,就是他也受不了。
“他娘的,你算是把老子的臉都丢光了。你說,我怎麽處理你?”
“團座,請給我一個改正錯誤地機會,這一次我不把平谷的绺子連根拔出,提頭來見。”占旭剛臉色漲紅地說,他心裏的憋屈別提多大了。大江大河不知道過去了多少,小河溝裏硬是翻了船,真是窩透了心。
“你先回去,詳細地寫個報告。”呂團長揮揮手說,他實在不想再和占旭剛說些什麽了。至于這件事情怎麽處理,他需要想想,畢竟占旭剛是他的愛将,立過很多戰功,兩個人的私人關系也不錯,只是不作處理上面無法交代,這讓他頭疼。讓占旭剛待罪立功,到是挽回影響地一個辦法,問題是,他要是再演砸了,那就神仙來了也救不了他,這同樣是一步險棋。
東北軍雖然是政府軍,但是和很多地方軍一樣,在這支軍隊裏,殘留了較多地江湖習氣,軍官們做事情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國家,政府,是朋友之情,江湖道義,并不是國家利益。因此做起事來,不是從大處着眼,而是帶有強烈地私人感情。這樣帶有宗族色彩的軍隊有時候戰鬥力會很強,但更多的時候會誤事,可惜當時的很多中國軍隊都屬于這樣一種私家軍類型的。呂團長是舊軍人出身,骨子裏就充滿了江湖性。
“報告!”随着一聲大喊,門口出現了孫國華。
“進來。”看見孫國華,呂團長的眼睛突然亮了,自從發現了孫國華這個人才,把他調到了團部之後,呂團長很快就感到身邊缺不了他。這是個有文化有個性的年輕人,非但思維機敏,還有霸氣,軍隊中這樣的人是難得的人才,将來的前程不可限量,他決心好好地雕琢他。
“怎麽樣?查出原因沒有?”
“查到了,團座。”孫國華說着話,走到呂團長面前。“卑職認為,占營長的失利,主要有兩條。一是輕敵,二是急于求成。”
“好,他娘的,找到原因就好,你具體說說。”呂團長臉上露出了笑容,顯然對孫國華的辦事效率很是滿意。
“團座,占營長只帶了半個營的兵力去剿匪,一開始就選擇了硬碰硬地打法,直接攻擊飛虎山。如果平谷地區只有飛虎山一家土匪,占營長能夠拿下山頭。只是他忘了,平谷地區的绺子有一兩千人,他們之間是有矛盾,有時候矛盾還很尖銳,但是說到底是唇亡齒寒地關系。官軍去剿飛虎山,別處的绺子不會坐視不理。對敵我力量判斷不明首先就失了戰略先機,仗焉能不敗?你在前面攻山,別人在後面搗亂,腹背受敵,這個仗怎麽打?”
孫國華因為是本地人,首先對平谷的绺子有着基本認識,加上他做事情仔細認真,親自進入了大戰地區,說出的話自然就是有的放矢。
“他娘的,我就說占旭剛那小子犯糊塗,對敵情不明就發動進攻,他還不服氣,他就不明白好虎也架不住群狼。驕兵必敗是古訓,他就敢忘了,拿半個營的兵力就想吃掉上千的绺子,太不把豆包當幹糧了。绺子打仗雖然囊點,可是也不都是豆包。你要挖人家祖墳,人家能不拼命?這麽簡單地道理都不懂,王八羔子。”呂團長說着說着氣就大了,看那架勢,占旭剛要是在身邊,準能抽他一頓耳刮子。
Advertisement
“如果擺開架勢正面打,绺子就是人多,也不會是東北軍的對手。過去绺子和咱們作戰,都是狼上狗不上的,從沒有齊過心,也不知道這次怎麽了,像是改性子了,很是齊心,所以怪不得占營長會吃敗仗。”見呂團長又要發火,孫國華趕緊滅火,他個人對占旭剛的感覺不錯,覺得他是個真正的軍人,不想火上澆油。
“算了,不提他娘的占營長。你說說,接下來的仗該如何打?反正上面發話了,一定要滅了平谷地區地绺子。”呂團長似乎也覺得責怪占營長對戰争的勝負毫無意義,既然孫國華找到了失敗地原因,說不定他的肚子裏已經有了章程。別看孫國華年紀輕輕,人小鬼大,說不準會有好辦法,不管什麽辦法,只要能夠剿滅绺子就行。其實就呂團長的性子而然,和土匪作戰他是不願意打的,覺得殺雞不該用牛刀,只是這一次上面催的過緊,不能不打,因為上面不幹。
“團座,下官認為,打仗的關鍵不在于用兵多少,首先應該是戰術對頭。團座你想,如果我們去的人多,绺子準會被吓跑,這幾百裏大的山林,哪裏不能藏身。再逼急了,他們可以逃出地界,我們就等于是趕鴨子了,還是不能消滅他們。這樣的打法就是把一個團的人拉出去也沒有用,在那茫茫地林海裏,一兩千人進去不等于是往大海裏扔了一把米?”
“摁,你說的有道理,在山裏打仗和平地上是不一樣的,是要考慮多一些。”呂團長并沒有和绺子打過仗,聽見孫國華這樣說,才感到事情不那麽簡單。這些绺子各個滑的像個泥鳅,事情不好拔腳開溜,你還真地拿他們沒有辦法。“孫參謀,依你說,用什麽方法即能抓住绺子,又不讓他們開溜?”
“團座,我是這樣想的,先把平谷地區大大小小地绺子所在地的位置搞清楚,派出一支小部隊,比如一個連。先吃小股的,這樣鬧出的動靜不大,可以起到麻痹绺子的作用,大股的绺子不一定會跑。等到把小股绺子收拾的差不多了,他們才會感到威脅,但是這時候晚了,我們這個連的部隊會纏住他們。然後旅座再出動重兵,堵死他們逃跑的路線,如果最後把刁得勝和高大昌的绺子圍住,就會一舉殲滅。”孫國華在講出這番話時,臉上的表情是輕松地,顯得信心十足,似乎勝利的大門已經打開。
呂團長雖然對他的話比較深信,但是有了占旭剛的前車之鑒,他不能不謹慎。要知道,占旭剛的打仗能力他是知道的,在過去的作戰中,占旭剛是他手下的一張王牌,可是這次也失了荊州,如果再一次失利,那就不是屬下無能,而是他用人無能,識人無能了,因此他不能不慎重。
“或許你講的有道理,但是戰場形勢是千變萬化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很多,在你襲擊小股绺子的時候,他們逃跑怎麽辦?大股绺子來支援怎麽辦?到那時,打又打不贏,撤退又丢人,會叫绺子看笑話,上司也會說我們無能。這次的行動再不能一舉湊效,上峰不會饒了我們,打仗不單純是打仗,這裏還有別的因素。”說到這呂團長沒有往下說,也沒法說,只能靠對方去領會了。
孫國華雖然不知道呂團長所指的別的因素是什麽,但是他對自己的方案很有信心。在他看來,只要按照他的辦法去做,收拾平谷的绺子不再話下。另他稍稍地感覺不安的是,一向豪氣沖天的呂團長,因為占旭剛吃了點小虧就謹慎了,在他看來實在是用不着的事。
從綜合實力來講,绺子和官軍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根本不具備對抗的本錢,占旭剛的失利是他的驕狂自大造成的,和雙方的兵力對比無關。此外孫國華本人有着極大的私心,想借這個機會,顯示自己的實際作戰能力,這樣能夠得到迅速提升,機會難得。對于當兵的來說,在太平盛世裏如果不打仗,當兵的就沒有前途,要想提升的快,就要戰場上見真章。
而剛剛從軍校畢業的他,缺少的就是實戰能力,沒有實戰經驗和戰功,你在部隊中就沒有威信,即使此刻有賞識你的上司提拔你也很難服衆,那麽以目前的局勢,拿绺子做對手是最合适不過的。
孫國華基于對绺子的了解,知道绺子當家的指揮能力,戰術能力都很一般,至于武器裝備和東北軍更是無法相比,只要制定出合理地戰略戰術,擊敗他們易如反掌。他相信,只要給他充足地時間,給他一個連的兵力,他就會全殲平谷地區的绺子。
但是孫國華也明白,他沒有真正的帶兵打過仗,在呂團長心目中,還是個紙上談兵的角色,所以他必須用有力量的話語說服對方,在呂團長信服之後才可以主動請纓,争取把出兵的主動權拿到手。因此,雖然他心裏面很急,說話的時候面部表情卻沒有表現出來,在呂團長說完話之後,他故作沉思了好一會才開口說話。
七
“團座,我是這樣想的。就目前形勢而然,绺子得到了意外地勝利,一定會驕傲,會産生輕敵的想法,甚至會覺得官軍也不過如此。這些绺子的素質本來就不高,一旦出現這樣的情緒,信心就會膨脹。如果我的估計不錯,很多绺子還沉浸在勝利之中,根本就沒有去做打大仗的準備。尤其是那些小股的绺子,他們就是想到了我們會出兵,也不會認為我們首先對準的目标是他們,因此會特別大意。
此刻我們的行動只要做到了隐蔽,突然,擊敗他們,生俘他們就是瞬間的事情。只要确定了他們的山寨所在地,一個晚上的偷襲,就可以解決大部分小股绺子,然後秘密地封鎖消息,再出其不意地對大股绺子進行合圍。我想,整個戰鬥不用一個星期就可以結束。”
見孫國華說的這樣篤定,呂團長瞪大了眼睛,臉上不覺露出欣喜地神色。如果事實真像孫國華說的,一星期就可以全殲平谷地區的绺子,那不就是天上掉下的大餡餅?毫無疑問,孫國華這個計劃是誘人的,呂團長動心了,決心賭一把,打仗麽,本來就是賭博。
“孫參謀,看來你信心十足,說明功夫沒少下,說的也在理,要是我把這次平匪的指揮權交給你,你敢不敢幹?”
這才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孫國華還沒有提出要求,呂團長就把天大的蛋糕送了過來,這樣的好事他怎麽會推掉?要知道,對于每個有志向,有才華的人來講,重要的不是自己的智商能力,是抓住機會的能力。
在戰場上立功、受獎、提升的機會本來就有限,競争者又趨之若鹜,你放棄了一次機會,很可能就會失去很多次機會,所以有好多人寧願冒險,也要去争取機會。孫國華費盡心機,用盡唇舌去說服呂團長,等的就是機會,眼前機會來了,他如何能不激動?
“團座放心,我保證完成任務。不全殲平谷的绺子,甘願軍法從事。”
孫國華臉色通紅地說,口氣異常堅決,眼裏的目光中充滿了信心。他明白,此時他必須給呂團長留下必勝的信心,否則事情很可能有變。要知道在軍隊中,很多領導者在用人上,更多相信的是戰場指揮官擁有的實戰經驗,而孫國華缺少的恰恰是這致命的一點,要想彌補這一缺陷,只有用你的信心去感染對方。
最後孫國華贏了,看見這樣的目光,聽見這樣的語氣,你無法不相信他。呂團長滿意地拿出煙鬥,點燃了煙,狠狠地吸了一口。
“好,事情就這麽定了。”說完這句話,他自己也長出了一口氣,事後他也為自己的大膽識人而感到驚訝。因為中國歷史上出過趙括,馬谡這樣紙上談兵的“天才,”最後留下的是笑柄。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他居然敢把指揮權交給一個沒有上過戰場的指揮官去指揮,算是破天荒了,在他一生的軍事生涯中,也是絕無僅有的。“你需要多長時間的準備,需要什麽條件?”
“我要搞清所有的绺子住在什麽地方和他們的行動規律,需要十天到半個月的時間。發起進攻到結束戰鬥,需要三到五天,一共給我二十天時間就足夠了。至于別的條件,我只需要騎兵連。”
“一個連的騎兵?”呂團長反問道,感覺兵力單薄了,雖然騎兵連在他的部隊中戰鬥力最強,但是必定人數太少,孫國華要面對的,是一兩千绺子,兵力十比一還不到,他感覺有些冒險。“你可想好了,打仗不是兒戲。”
“團座是怕我的兵少,是吧?”孫國華笑了。“其實我的兵并不少。在整體上看來绺子比我的人數多多了,但是在每個局部戰役上,我的部隊都占有絕對地優勢。我要的是突然,快速,這一點只有騎兵能夠做到。而且在山地作戰中,騎兵有着無可比拟的優勢,它的強大火力和迅速移動,使它容易抓住戰機,戰鬥會進行的幹脆,利落,對于後面的戰鬥不會産生負面影響,所以我才要騎兵。”
“你講的有道理,就依你。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在你發動進攻前,我會命令占旭剛的營悄悄地靠過去,在你需要支援的時候,給你做後盾,你只管往前沖就是了。”
“團座英明。有了占營長的這個營,绺子就是插翅也難飛了。”孫國華見呂團長如此慷慨,拿一個營的部隊給他做預備隊,自然是大喜過望,臉上的興奮再也掩飾不住了。到現在為止他心裏明白,平谷绺子命運已經掌握在他的手裏,他們是在劫難逃了。而他通過這一戰,将确定他在呂團的軍事指揮地位,這當然是令人興奮的。他沒有靠老子錢財的幫助,而是憑着傑出的思維能力,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地位和榮譽,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做一個真正的軍人是他兒時的夢想,現在機會到了,他沒有錯過。
那麽孫國華的推斷正确麽,平谷地區的绺子真是一幫扶不起來的阿鬥?
是的,孫國華的判斷基本上是正确的,平谷地區的绺子意外地擊敗了官軍,的确沉浸在狂歡之中。在他們的軍事生涯中,不要說打敗半個營的官軍,就是半個連的歷史也沒有,基本上是官軍來了拔腿就跑,官家走了拿老百姓出氣,典型地雷公打豆腐——專揀軟的欺。這一次是真刀實槍地幹,整整消滅了官軍一個排,受傷的還不算,可以說是歷史性地勝利,他們有理由慶祝。
在這次戰役中,獲益最大地是飛虎山。他們不但守住了山寨,經過錢維民的大肆吹噓,聯軍抗敵變成了飛虎山以獨家之力擊敗了官軍。試問在平谷地區,哪路绺子有這樣的實力?于是更多的無賴,流氓地痞無業游民紛紛來投,僅僅幾天功夫,新入夥的匪徒就有幾十人之多。不但戰鬥中遭受的損失得到了補充,實力較之前更勝了,山下有錢的財主、商人也紛紛地送來錢財,為的是不受襲擾,得到保護。
當然,清醒的人不是沒有,史岳峰就一天也沒有沉醉。回到蘑菇嶺之後,立刻把師兄弟召集到了一塊,召開了緊急會議。飛虎山的勝利,為蘑菇嶺的開山立窖贏得了時間,贏得了機會,但是史岳峰并不準備利用這個機會去撐起大旗,甚至不準備大張旗鼓地招兵買馬,在別人看來的機會,他恰恰不這麽認為。
雖然史岳峰的想法遭到了師兄弟的反對,連一向支持他的富加寬也不理解,但是他固執己見,絕不松口,雖然感覺說服他們費力,還是拼命地要說服他們。因為史岳峰看見的不是形勢大好,而是巨大地危險,他覺得在危險來臨的時候,最好地選擇是偃旗息鼓,韬光養晦。他的理由是官軍吃了這樣的大虧絕不會善罷甘休,那麽報複就是必然的。為了不成為官軍報複地靶子,現在就不要樹旗,偃旗息鼓就不會引來官軍注意。
随後史岳峰對衆兄弟分析了官軍的力量,感覺平谷守備官軍雖然兵力不足,但是只要戰術對頭,平谷绺子還是難以匹敵。在強大的官軍隊伍裏,你不能相信所有軍官都是蠢材,為了不成為官軍打擊的目标,那麽“緩稱王,”不動聲色去做工作就是最好地選擇,最後史岳峰說服了師兄弟,暫緩樹大旗,先看看風向再決定下一步走路。
毫無疑問,史岳峰的決斷是正确的。歷史已經證明,真正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不是教科書裏能夠教出來的,本身的天賦,善于讀書和生活歷練占有極大地成分,這樣人的嗅覺總是異于常人,他們往往在水平如鏡地湖面上,能夠窺視到冰山底下湧動的暗流,能夠看到平靜地水紋下面正在泛起的萬丈波濤。史岳峰的天賦,悲慘地生活遭遇,豹子張和公子乾的訓導,使他成為了這樣的人。
在飛虎山戰鬥結束後,他第一個想到的,是官軍要進行報複,心裏明白那将是一場無比猛烈地風暴,是他們無法抵擋的。是的,他們曾經擊退了官軍的進攻,但那不是憑的實力,是僥幸,是對方的失誤。
僥幸可以有一次,但是絕對不會有第二次,史岳峰也不會幼稚地相信,戰争可以靠僥幸去打贏。悲催地人生經歷讓史岳峰明白,這一次無論是占旭剛領銜,還是換成別的指揮官,官軍都不會去重複過去的錯誤。一旦憑實力硬碰,平谷的绺子根本不堪一擊,而戰場上的勝利是要靠實力說話的。
當年的諸葛亮雖然計謀超群,在長坂坡也只能遭受大敗,因為他沒有曹操擁有的軍事實力。史岳峰理智地預見到,下一次官軍來襲,绺子一定要大敗,所以下一步怎麽走,目标設定十分關鍵。蘑菇嶺的優勢在于,因為沒有開山立窖,官軍不可能把他們作為打擊的目标,就是說,只要他們繼續隐藏,就可能躲過這一劫。
史岳峰也想過,應該把即将到來的危險告知別處的绺子,最後還是放棄了,因為他明白,在勝利之後說出警戒之類的話,不會有人聽,他在平谷地區的绺子中還沒有足夠地威望,而且绺子本身的素質決定了,當他們沒有看見的東西擺在面前,你想讓他聽你的,除非你是這一帶的老大。他不是,一個沒有開山立窖的绺子,連真正的土匪都不是,別人憑什麽會聽你的?
既然管不了別人的事,那就管好自己的事,這就是史岳峰的人生信條。
這次的戰鬥有幾件事情給史岳峰的震動是巨大的,可以說是進入了骨髓的,使他真正明白了什麽叫打仗,什麽樣的軍隊叫軍隊,在山裏作戰什麽樣的士兵戰力最強。過去公子乾也曾告訴過他這方面的常識,他感覺是聽懂了,現在才知道是紙上談兵。
別人告訴你的道理,有些東西一定要經過殘酷地現實去檢驗,最好是你耳聞目睹,親自參與,那樣才會有不一樣的認識。這一次的切膚之痛是占旭剛騎兵的反擊,一共不多的騎兵部隊當他們反擊的時候,為什麽就形成了風暴?绺子遭受打擊後,為什麽立刻就變成了散兵游勇?這才是他對這次戰争的真正領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