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傅家把地裏所有的莊稼收了, 新翻了地,又種了春季作物後,就開始幹集體的活, 要上工賺工分掙口糧了。
今年, 傅有田和傅有糧兩個頂梁柱另謀出路,不能再上工, 傅家的兩個孫子傅小餅和傅小米得繼續上學,傅小馍已經六歲多了,也要去學校, 傅小飯還可以再等一學期。
所以傅家能賺工分的就只有傅家二老、李秀芝、傅冬月這四個大人, 和幾個孩子課餘的幾個工分。
要擱平時,這麽幾個老老少少的工分是絕對養不活一家子的, 但一來家裏還有老多的糧食,哪怕兩年不上工也夠吃了, 二來, 傅有田去年學了幾個月車, 已經可以上手,他師傅說今年下半年就可以讓他來試着拉貨,到時候就可以拿錢回家, 第三,傅有糧每個月可以拿回二十塊錢, 這可是實打實的錢,比賺了工分再去兌錢和票要實在多了。
所以,哪怕傅家現在上工的人不多, 一家子也沒有半點憂愁。
傅老太從櫃子裏拿了兩塊錢給傅冬月:“帶你三個侄子去學校把名報了,讓他們趕緊去學校待着,別在我眼前晃,煩死了。”
“嗳。”傅冬月接過錢,數了數:“娘,臭小子每人學費五毛錢,還剩五毛,是給你帶回來還是咋的?”
傅老太說:“你送他們去了學校後,去供銷社買三斤鹽回來。”
“那也還剩五分。”傅冬月勾了勾手指頭算了數,再說。
傅老太把在地上爬啊爬的傅小雨抱起來,揉了揉小丫頭柔軟的頭發說:“看看有沒有紅頭繩,過個把月你侄女要過周歲了,到時候給她紮個紅頭繩喜慶喜慶。”轉念想到什麽,她又給否了:“算了,一月份總理沒了,全國還在哀悼中,還是不紮紅頭繩了,給她買塊糖甜甜嘴兒吧!”
傅小雨知道今年是多事之秋,總理同志沒了,元帥也會病逝,領袖同志也要仙去,唐山還會發生大地震,巨大的天災,只可惜她還是個不足一歲的黃毛丫頭,哪怕知道歷史,也還是什麽也做不了。
如今是一九七六年了,已經是十、年、動、蕩的尾聲,最是混亂的時候,熬過這兩年,新的時代就要來了,到那時候,大家的日子就會好過多了。
好在她們這離北京很遠,哪怕有再大的變動,對他們的影響也是極慢極小的。
“嗳!”傅冬月把事情一一記下,轉身就走。
“冬月。”傅老太喊住她:“可千萬別再和人打架,你也老大不少了,到時候找不着婆家,老娘還得養你一輩子,那多隔應人!”
傅冬月:“……”
Advertisement
她是娘親生的嗎?別是溝裏撿來的吧?
等傅冬月走了,傅老太找出背帶,将傅小雨背在了背上:“寶兒,我們去隊委看看今年在哪養豬,奶也得賺工分給我寶兒買吃的穿的,可不能餓着我的寶貝乖乖喽。”
傅老頭和李秀芝早早就帶着傅小馍去隊裏上工了,傅老太還沒開始上工,就在家帶傅小雨。
傅小雨摟着傅老太的脖子,笑嘻嘻的喊了聲奶,逗得傅老太笑彎了腰。
她已經十一個月了,還有一個月就滿周歲,已經能喊爸、媽、爺、奶、哥哥,其它的話像飯飯、菜菜、糖糖也會說了,再就是拉粑粑,拉尿尿這兩樣還表達得不清不楚。
在黃土山,十一個月就能說這麽多話的孩子不多見,所以傅老太走到哪裏都會帶着傅小雨,在那些老頭老太太面上可算是出盡了風頭。
誰人不知老傅家生了個頂聰明的閨女,長得白白淨淨,五官精致,又特別愛笑,對誰都是笑嘻嘻的,只要看到她,再多的煩心事兒也沒了。
因此,傅小雨不但在傅家深受寵愛,在外面也很受歡迎。
這不,傅老太剛走到村子,就有不少老頭老太太來逗傅小雨,手裏要是有個把糖也會很舍得的給塞到她手裏,傅小雨都會回以一個大大的笑,再加一個麽麽噠,完全不嫌棄他們是老人。
老人們雖然丢了口袋裏的糖,但被哄得身心舒暢,一致覺得,要是他們家裏也有這樣一個惹人疼愛的寶寶,估計能活到百八十歲。
可是誰有老傅家好命啊?
不過轉念一想,老傅家待人厚道,一家子人都是實城人,從不占別人便宜,就拿上次方芳的事情來說,方芳都在外面偷人了,傅家還滿足她的要求,讓她帶走一個孩子,好在傅老二那兩個小子也是懂得好賴的,真跟了方芳那樣的媽走,以後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這事一出,四鄉八村沒有人不說老傅家好的,不少人家的姑娘都想着嫁進老傅家,可是一想到老傅家窮得家徒四壁的,又歇了心思,人再好,肚子也得填飽啊!
傅老太到了隊委時,傅小雨的小衣兜裏已經塞滿了糖,她都有些懷疑她奶走哪都帶着她不為別的,就為了收糖,不然,為啥每次回去看到她滿兜的糖樂得都合不攏嘴?
進到隊委房子,裏面已經有兩個養豬的老太太在,也和傅老太一樣的心思,來問問今年在哪裏養豬。
黃土山生産隊下面有三個村子,既老傅家住的光榮村,傅愛月住的烏沙村和另一個和平村,去年是在和平村養的豬,養了三頭,每個村要出一個人去養豬,年底每個村分一頭殺來分肉。
劉三河正和幾個隊委幹部在商量,傅老太就在外面和兩老太太聊天,內容自然是圍繞着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傅小雨,兩老太太也是頂喜歡傅小雨的,奈何兜裏沒帶糖,年都過老久了,幾家人屋裏還有糖啊?
“哎喲,咱們小雨又長高了,這閨女将來肯定老高了。”成老太是烏沙村的,村子隔得近,又常和傅老太在一起養豬,沒少見傅小雨。
張老太是和平村的,也點點頭:“那指定是,閨女爹媽那身高是他們村裏頂一頂二的,閨女哪能不高?”
“女孩家家的,太高也不好,将來不好找對象。”傅老太心裏老得意了,嘴上卻這樣說。
成老太說:“哪怕啥,去部隊裏找啊,那些當兵的小夥子個個跟大樹似的,老高老壯實了,咱閨女一看就是不凡的,就得配那不凡的軍人。”
“就是就是。”張老太忙應喝,問傅老太:“你家有軍不是在部隊當官了嘛,讓他給介紹幾個優秀的不就成了。”
傅老太想了想說:“倒是有一個,就是上次有軍帶家裏那小子,他一直嚷着将來要娶我家小雨來着,他爸還是有軍有領導呢。”
“那挺好的,你們就偷着樂吧,有軍現在是官,對方這官上加官的,指不定将來有多大的出息,你家小雨就跟着吃香喝辣喽。”張老太笑起來。
傅小雨一頭黑線,真是頭腦簡單的小老太太喲,軍嫂哪是那麽好當的,她可不想當軍嫂,不打戰還好,一打戰,整天擔驚受怕,指不定哪天就成了寡婦,Oh,No!
“今年在咱光榮村養豬,明兒個我就讓人把豬欄給修一修,抓幾頭豬崽回來。”劉三河開完會,出來把結果和她們說了。
三個老太太點點頭,成老太和張老太都各自回去準備去了,傅老太問劉三河:“那弄假糧票的人找着沒?”
“還沒呢,嬸,不瞞您說,最近我這頭都大了,您說是誰這麽缺德,用假糧票禍禍人,咱生産隊這麽多年可還沒出過這事呢!”劉三河拍了拍額頭,煩得很。
傅老太想了想說:“指不定是別的生産隊的,咱這的人都是老實本分的,誰也沒那缺德心眼子。”
“也許吧,真希望快點将那混賬東西找出來,要不然那麽多糧食油的,都得咱們隊上給分攤了,這日子本就過得緊巴,還攤一批糧可就沒法過了。”劉三河眉頭都擰成一團了。
傅老太也是憂愁,一邊帶着傅小雨回家一邊罵起來:“真是個壞了心腸爛了肚的禍害兜子,為了個人私利害得我們大家日子都法過,要是找出來,非得扒他一層皮不可,忒壞了。”
傅小雨撓了撓頭頂,沒想到撓到一撮頭發,這才想起自己現在留了頭發了,不是小光光,遂作罷,暗想,到底是誰弄了假糧票呢?希望這顆老鼠屎快點找出來!
傅冬月把三個侄子帶到學校,報了名,就把他們扔給了老師,一身輕松的去了鎮上,排隊買鹽,一邊百無聊賴的看着前面的售貨員接過一個人的雞蛋,再換算成錢,給稱份額的鹽,那人拿着鹽走了,另一個人向前,遞給售貨員一袋土豆。
因為鹽和香煙是由國家專營,所以農民生活上與國家形成的最大的交換就是鹽和香煙,農民沒有錢,通常只能用雞蛋等農産品換購鹽和香煙,雞蛋兩三分錢一個,鹽每斤要一毛五,所以五個雞蛋才能換一斤鹽。
而煙當然是劣質香煙,一毛四分一包,哪怕這麽便宜,農民也舍不得抽,他們一些人抽的是自己種的土煙,一些人買更便宜的煙絲抽,五分錢一斤的那種,勁特別足,抽一口絕對辣得嗓子眼痛半天,這樣的煙一般适合老煙民抽,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就不覺得辣了,讓他們抽好煙,還覺得勁不夠呢!
傅老頭就是抽五分錢一斤的煙絲,而且并不是經常抽,心煩或者是有喜事才會抽一鍋。
傅冬月捏了捏手裏的五毛錢,好在三哥每個月可以拿回二十塊錢,不用再拿家裏的雞蛋或者糧食來換鹽了,手裏輕松了不說,面子上也有光,以前她拿糧食來換鹽,看到別人家拿錢,總覺得丢人。
“白霞,來這裏。”突然,傳來一個人壓低聲音的喊聲,因為喊的是白霞,傅冬月很敏感的聽見了。
她順着聲音的方向看去,見不遠處的拐角處有個男人在朝一個地方招手,那男人她認得,是供銷社裏上班的人。
她朝男人招手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白霞左顧右看作賊一般小心謹慎的跑了過去,兩人接了頭,小聲說着什麽,然後白霞從身上拿出一包什麽東西,兩人神色都變得緊張起來,看了看沒有人注意他們,進了拐角去了。
傅冬月有種直覺,白霞和那男人定沒幹好事,不行,她得去看看,想到這,她隊也不排了,快步往那拐角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看能寫幾更,就看大家熱不熱情了,嗷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