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席後圍談
華将軍府這頓飯倒是吃得放松, 蘇府桌上的其他幾人都是京城內和他們家頗有交情的。
同上一頓宴席相比,這回蘇眠月倒是難免緊張許多。
她心頭始終記挂着送過去的糕點,自然也食之無味。
那日看到甜酒釀, 她就生得一計。
既然南瓜派這類甜點如此受歡迎, 她何不直接在此基礎上改良。
于是她便将南瓜換成了芋頭,酥松的撻皮上鋪一層芋泥, 再鋪一層溫熱的甜酒釀。最後面兒上鋪滿小小的珍珠丸子,撒上桂花蜜。
即便還未嘗,但看賣相都知味道差不了。
甜酒釀帶着酒氣,這個冷天吃下最是暖身子。那珍珠丸子若不是她工具有限, 時間也不多,否則她還想挨個灌點兒鹹蛋黃餡進去。
其他的, 桂花千層糕,桂花紅糖麻薯, 枸杞桂花糕等等此類, 雖說多少受了許其的影響, 更偏向中式點心些。但她也或多或少加了自己的巧思,
這桌上的餐宴還未完全結束,就有下人端走收拾着, 陸續上着糕點。
蘇眠月略有些緊張地候着,可上桌的卻不是八珍館的點心。
除了一些她沒怎麽見過吃過的,其他如棗泥酥餅, 松子百合酥, 佛手酥,琥珀白果……還有她再熟悉不過的桂花糕, 大多都是市面上常用來當噱頭的宮廷糕點。
糕點一端上來, 香甜的氣息就逐漸掩蓋住了方才飯菜的味道。
蘇眠月還未入口, 光看品相就知這禦芳閣的确比外面那些打着幌子冒充皇家禦用的店家要更專業精致些。
就這賣相而言,各個都像是機器标準化生産的糕點,做工精巧別致,品控把握一流。
她之前也不知從何處聽來的說法,說是越基礎簡單的點心,越能看出甜點人的功力。于是看着桌上形形色色的點心,她最後夾了一塊再日常不過的桂花糕。
Advertisement
剛入口,粉糯細膩的口感就讓她略感意外。
桂花糕本就是松軟油潤的吃食,但再松松軟軟,糕體也會有顆粒粉狀。
可口中這道卻粉狀細膩,入口即化,米香油香裹挾着桂花香。再拿起手中的糕點一看,松軟的糕體雪白細膩,兩層糕點之間夾着晶瑩軟糯的桂花蜜饴。
蘇眠月皺皺眉頭,在其他人看來這桂花蜜饴或許算是點睛之筆,不過以她的口味,如此精心烹制的綿軟糕體,中間夾雜着黏牙的饴糖,多少突兀了些。倒是讓入口前的細膩成了襯托。
“如何?”
蘇眠月轉頭,竟見蘇曉宛破天荒地關心起自己。
蘇曉宛看着她,開口道:“方才我聽其他人說,這次是八珍館和禦芳閣的糕點,你手中那塊不是八珍館的吧,如何?”
蘇眠月見她如此好奇,一時間也沒在意她為何轉性。
“糕體潔白松軟,如初冬寒酥。甜味始終,不膩不油,不齁不柴,的确出色,還好我沒做。否則我沒把握能做得比他們好。”
“只不過這內餡略顯多餘,若換成軟花蜜或許會更好些。”
蘇曉宛點點頭,爾後又突然笑了一下道:“這桌上都是禦芳閣的吃食,華府倒是個會安排的,全都吃飽喝足,誰又會吃八珍館的糕點。”
蘇眠月一聽,也有些愣住了。
“你是不是聽說了什麽?”
“也沒聽說什麽。”蘇曉宛喝着手中的杏仁乳酪,若無其事道:“不過只聽說人家動了點小手腳。”
蘇曉宛平日裏就好交際,今日一來也同三兩小姐聊着。豈料說着說着,便看見有人鬼鬼祟祟往院後走去,她一時好奇,才跟過去聽到宋家人的對話。
蘇眠月看着眼前琳琅滿目的糕點,頓時心如明鏡。
這禦芳閣,不敢得罪華将軍府,也怕露出馬腳被查處端倪,自然不會在她的吃食上動手腳。
但是收買人心更換糕點上臺次序卻不難,眼下主桌宴客并不像他們這般吃得快,已經有許多賓客正在嘗甜點,要等華夫人發現其他人早就大快朵頤,再換也來不及了。
蘇眠月看着那些細致考究的糕點,瞬間就沒有了再試下去的食欲。
她頗有些着急,連忙四周回頭打量着,卻發現院後戲臺子已經有戲子在候着。
想來這華府愛聽戲,宴席過後,便是吃茶賞戲,品鑒糕點的環節。
蘇眠月感到有些力不從心,她千算萬算,倒是未想過禦芳閣還能如此算計她。
想來那日見宋公子一副高傲自大的模樣,她還一直以為禦芳閣根本就沒有将八珍館放在眼裏。如今再看,對方對她倒是忌憚得很。
正當她手足無措時,忽然華夫人就吩咐下人安排賓客,暫離此地稍作休息,片刻後戲臺将開唱。
這話無疑讓蘇眠月松了一口氣。
原本吃飽喝足的賓客就想着離席走走,華夫人此言一出,不少賓客就開始散落府中各處,烤着香爐消消食。
她連忙起身,剛想去同華夫人稍作解釋,豈料身旁的奴仆正端着她所出的酒釀桂花撻。
蘇眠月有些愣了愣,繼而才發現這些閑散着落座的賓客身邊都擺放着八珍館的甜點。
“蘇姑娘,我們夫人請您去一趟。”
蘇眠月轉身,見一女使正恭敬地對她行着禮。
她點點頭,便跟着那人,一路來到了庭院。
雖然衛将軍府邸也大,但那種大是給人可以直接在院後練習射箭的那種寬闊。可華府庭院格局複雜,讓人如進仙林,也如步入迷宮。
剛踏進這庭院,蘇眠月就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菊。
庭院中倒是不乏賞菊人,華夫人一行人就坐在院中的亭臺內。
蘇眠月深吸了一口氣,慢慢走上前。
“華夫人。”她擡頭,竟也看到了荀夫人:“荀夫人。”
除了這兩位夫人,桌上還坐着另外兩位婦人。只是那二人她并不認得,便只能默默低首下腰行禮。
“不愧是國公府夫人挑中的人選,瞧這眉眼如畫的模樣,恰如出水芙蓉,的确同聞小侯爺相配。”
旁邊其中一個夫人開了口,另外幾人便說笑着,氣氛一時間還有些融洽。
蘇眠月有些迷茫,她微笑着,只謙虛道謬贊,反倒讓這群夫人們更加熱切。
“來這兒,坐這兒。”
荀夫人一如既往待她如自家女兒,招呼她往身邊坐。
蘇眠月一坐下,才留意到桌上擺着的,正是八珍館這次出的幾道糕點。
華夫人笑道:“荀夫人自不必介紹了。這位是李夫人,這位,你叫茗姑姑便可。”
蘇眠月乖巧地叫着兩位夫人,那二人也微笑着點頭,很是一副和氣模樣。
“恰好我們幾人在此處賞菊,看着端上來的糕點,煞是好奇。蘇姑娘,不介意同我們幾個說道說道吧?”
蘇眠月還未開口,荀夫人就笑道:“正是,怎的說得如此官方官面兒客套的。”華夫人啞然失笑,說着便又調侃起來,倒是一副熟稔的模樣。反倒是一旁兩位夫人,始終微笑着,卻未多言。
“月丫頭,你只管随便說說,這糕點倒是別致的,若能聽其中巧思,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
蘇眠月點點頭,便從自己手邊的糕點開始說起:“這道是桂花柿餅豌豆糕。豌豆糕軟糯清香,柿餅又正當季。二者都是香軟彈牙的吃食,兩兩結合好事成雙,取好事發生之意。”
那豌豆糕嫩黃如鵝毛,柿餅又橙紅透亮,泛着晶瑩的光澤。
切塊的豌豆糕上覆着一層柿餅,面上又刷了一層點綴着桂花的蜜醬,煞是紅火喜慶。
四位夫人品嘗着,華夫人和荀夫人臉上自然是欣慰的神情,另外二位夫人倒是情緒不外露,只默默點了點頭。
“這道,是枸杞桂花水晶糕。枸杞味甘性平,滋潤養目。小女聽聞華公子常年駐守于西北,而枸杞又是西北名産,同金秋桂花相襯,取紅火富貴之意。”
這水晶糕也費了她不少功夫。
原以為按馬蹄糕的方式制作便可,豈料馬蹄糕始終有濁色,難至“水晶”這一程度。于是她便尋遍了京城,總算找到了木薯粉。她不知費了多少心思尋找比例調和,才做出了剔透的質地。
糖漬好的桂花和枸杞摻進調好的生漿內,蒸制出來時就像天然鑲嵌在其中的琥珀一般。枸杞的紅更加油潤鮮豔,桂花的香,也恰如其分妝點着甜糕的香氣。
這枸杞桂花水晶糕光是賣相就實在精巧別致,更別提入口的甜蜜桂花香和帶着回甘的枸杞,可謂色味雙絕。
蘇眠月看那四位夫人的神情,那一直不露聲色的二人臉上終于有所松動,她自己心中也暗自松了口氣。
接下來幾道她介紹的時候倒是更加自如了,幾位夫人也會邊聽邊問,倒是真給她一種自己在辦什麽品鑒大會的錯覺。
幾道下來那兩位夫人臉上也終于露出欣慰的神情。
她心裏始終提醒吊膽,隐隐覺得這出并不簡單,整得有如入職面試一般,讓她不得不斟酌用詞。本是無心之舉,也能稍作修飾賦予深意,再重新傳達出別樣意境來。
“不過我倒是好奇。”華夫人問道:“這幾個糕點,為何都與桂花有關?”
蘇眠月一愣,投其所好自然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不過選桂花,她也的确別有考量。
“小女聽聞,華将軍與夫人甚愛桂花。如今又是桂花尤在的季節,便想着以桂花為題,專為華府做一輪金桂佳肴。”
她笑了笑,看着滿園的菊花,說道:“自古秋來盛贊菊,卻常忘秋桂之美。菊能忍夏敗之苦,桂又何嘗不能?比起菊的淡雅,桂志更高遠。不甘其蕊小,便以香取勝,溢之千裏。丹桂飄香,蟾宮折桂。在此秋日華公子載譽而歸,若能以桂花相迎,表其德,頌其功,再合适不過了。”
此話一出,幾位夫人皆有些訝異。
連在一旁角落默默聽着許久的宋炎,神色也不如方才自若。
作者有話說:
這章發得匆忙,有錯別字見諒,歡迎捉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