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祝殿下與陛下永結同心!】
知道症結在榮樂王身上,有幾位在朝名儒得到消息後,當場就沖向了翼王府。
趙羽知道自己在捅馬蜂窩,只是沒想到馬蜂來得這麽快。她無意以短攻長,任人引經據典,待來人都說累了,才硬邦邦的說道:“陛下是至尊,無論何時何地何人,都不可竊居陛下之上。諸位都是先學前輩,本王還以為你們有何高見,沒想到竟固執于男女之別,不思君臣大道,實在令人失望!送客!”
衆位名儒哪怕官位不顯,也因名望在身,頗受時人推崇,何時受過如此怠慢?他們在趙羽油鹽不進時就積攢着怒氣,礙于皇夫的身份又不好發作,等到趙羽端茶送客,領頭的緋服老者捶胸頓足,悲嚎道:“夫婦之道,人倫之始!以陰僭陽,乾坤必亂!殿下不循禮經,臣請殒命于此!”說罷,就作勢撞向了殿柱。
死谏?!趙羽一驚,出手把人拽了回來。
“殿下若執意亂婚姻之禮,我等也有死而已!”其他幾人見死谏就是榮樂王的命門,也紛紛擺開了架勢。
“慢着!”趙羽怒喝一聲,突然想清了關竅。這幾人都穿着官服,若真的肯為“男尊女卑”而死,君天熙成為皇儲時,他們就該死谏了,哪裏還能在君天熙手下當官?
“你們口口聲聲說男女夫婦,不過是想逼本王騎到陛下頭上。若是想死,外頭有的是柱子,少在本王面前鬧騰。不忠之臣的血,本王看了都嫌污眼,別髒了本王的房柱。”趙羽冷笑一聲,直接拂袖而去。
髒?幾位名儒面面相觑,聚在殿柱前撞也不是,不撞也不是,竟不知該如何下臺了。
趙羽離開會客的大堂後,派人留意着後頭的動靜,得知幾人果然消停了,她撇撇嘴自回羽園。後來一群在野的名儒也陸續趕來了翼王府,趙羽索性不讓他們進門了,她走出大門揚聲道:“本王想清楚了,大婚儀注的确不用重新修改。皇後者,匹嫡皇帝。本王将與陛下結為夫妻,理應稱皇後。納後禮的儀注都是現成的,何必舍近求遠?本王打算上表請陛下改皇夫為皇後,大婚都遵照祖宗的國婚儀注施行。”
死寂。
翼王府前這麽大的動靜,鄰居早就關注上了。加上有心人想借民意逼迫君逸羽就範,連許多老百姓都聽到了消息,跑來皇承區看熱鬧。聽說榮樂王要自請改當皇後,人人目瞪口呆,連蟲鳴都似乎凝固了。
榮樂王說要當皇後?他是男人嗎……
“這是本王的‘請改皇夫為皇後表’,各位都是禮學大家,不妨幫本王看看,可還有失禮之處?”趙羽揮手,一名宮人手捧奏表,走下了臺階。
衆位名儒沒有見識過如此無恥的套路,回過神來後,氣得胡子都快抖掉了。奏表,自然是沒人看的。倒是有位心直口快的忿然問道:“殿下是要以婦人自居嗎?”
“本王不才,只有微薄的護國拓土之功,若為婦人,想來也不算埋沒。”說到這,趙羽一拍腦門,抱拳朝天,“錯了錯了,婦人中有陛下那樣的千古聖主,小王遠遠不及,不敢自誇。”
有幾位年紀大的老先生,太陽穴突突直跳。譏男子為婦人,向來是極為嚴重的侮辱,這一位,竟然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偏偏他還是威名煊赫的榮樂王,真讓他以婦人自居,全天下男子的臉都要跟着丢盡。
榮樂王的身份真是好用啊。将階下衆人的發作無門收入眼中,趙羽大發慈悲的下了逐客令,“納後禮是現成的國禮,無可争論,也定不會失禮,各位可以安心回去了。”再說下去,只怕有些老翁翁要氣暈了。
“且慢!且慢!殿下且慢!”看到趙羽真的打算派人去送奏表,衆人連忙阻攔。榮樂王這個不要臉的架勢,是真的不介意當男皇後啊!有他在前面頂着,陛下大可順水推舟。真讓他當了男皇後,男行內事,女行外事,其他禮法非得跟着全亂套不可!他們這些勸阻不成反而逼出了一個男皇後的人,也都會成為天大的笑話!
趙羽已經抛出了殺手锏,懶得再浪費口水了。她命護衛從人堆裏撈回了自己的奏本,正準備派人入宮,結果慕晴剛好來了。
“奴婢參見皇夫殿下。”
“平身。慕晴你怎麽來了?你來得正好,我有份奏本,幫我轉呈陛下。”
“殿下三思呀!普天之下,從沒有男子為後的道理,您本會是名垂青史的人傑,若為此事留下污筆,豈不可惜!”
“天下也沒有成婚之時還要屈居人下的天子,陛下本該是萬古流芳的聖君,若為此留下缺憾,豈不可惜?”趙羽故意鹦鹉學舌,笑眯眯的說道,“陛下拟用‘皇夫’的封號,就是給足了本王顏面,本王又怎能不顧惜陛下的顏面呢?既然沒有兩全之法,自然該以陛下為先。本王心意已決,各位請回。”
“陛下聽說有人在翼王府鬧事,特派奴婢前來查看。”慕晴趁機道,“諸位若為大婚儀而來,此事已交付政事堂,大可上書言事,何必來煩擾皇夫殿下?陛下有旨,若有人在翼王府吵鬧,以犯上罪論處。”
為什麽找上皇夫殿下?因為他是始作俑者呀。況且,比起政事堂的宰輔,還是年輕人更易勸服。本以為少年得志的榮樂王必有傲氣,以男兒尊嚴定能打動他,誰能想到他竟然甘願屈居婦人的位號!
君天熙擔心我……君逸羽呀。她一開始就沒提改儀注,也是不想君逸羽承擔這些壓力嗎?趙羽看着慕晴趕走人群,心中暗懷感慨。
等人都散走後,趙羽将奏本遞給慕晴,一派輕松的笑道:“讓陛下放心,他們若是不想出個男皇後,就只能改儀注了。”
“殿下辛苦了。”慕晴拜禮端肅。她剛才在街角,看到了君逸羽與諸儒的對峙。略去幼時不提,眼前這位主子其實承天二十五年才從師門回京,後來與陛下不過數月相處,陛下就看中了他。從前慕晴一直不知陛下為何動心,方才她卻恍惚有些明白了。
君承天自從意識到女兒有了自己的治國思路,就對朝政徹底撂開了手,不過他一直保持着對朝局的關注,尤其近期的大婚,更是他放在心尖的要事。得知君逸羽提出修改儀注,君承天站在幫女兒正名的角度,自然是支持的,只是深知背後的阻力,難免為君逸羽捏了把汗。結果他這還在想主意呢,就聽說君逸羽搬出了男皇後以退為進。君承天險些笑岔氣,還讓禦醫跟着緊張了一番。
萬沒想到,女扮男裝還有這等好處,虧得羽兒想出這麽促狹的法子!不過,她本就是女兒家,當皇後也是應該的呀,哈哈哈。君承天幾乎能想見外頭的震驚,也因此更覺痛快。他的熙兒明明不輸任何賢君,卻因為女兒身吃盡了委屈,這回他倒要看看,那些腐儒是拿出天子應有的大婚儀,還是接受“男皇後”。真要讓羽兒當皇後,以後一切禮典都按皇後的規矩走,那倒是一勞永逸了!
政事堂接到修改大婚儀注的任務後,頭痛無比,本已召集辯論人才,做好了與禮學家舌戰的準備,結果榮樂王一封“請改皇夫為皇後表”,讓最固執于男女尊卑的禮學家,也變得出奇的好說話。幾位宰輔同為男子,見此情形,也不知該哭該笑。
數次易稿,陛下從無異議,但是一送進翼王府,換來的就只有榮樂王的“天子配偶還是應該叫皇後。”最終,新出臺的女帝大婚儀,除了保留“皇夫”的名號,其餘程序與前代的納後禮幾無區別,榮樂王這才勉為其難的接受了皇夫的稱號。
經此紛争,朝野算是看出來了,皇帝皇夫實打實是一個鼻孔出氣。官員立場不同,感想不一。民間男子想罵榮樂王不是男人,想想他的功績又罵不出嘴;想罵榮樂王不該把媳婦捧在頭上,又覺得至尊本就在天下人之上。唯一不用糾結的,大概只有閨閣女兒了。據說,玉安以女客為主的幾家茶樓,如今最火熱的一出說評,就是“榮樂王五請為後”。
外間是罵是贊,趙羽無暇關心。經儀注一耽擱,本就緊張的大婚準備工作,忙得她腳不離地。緊趕慢趕,才在四月十五前學好了全套大婚儀禮。
君天熙的上一任丈夫在世時只是親王,死後才追封皇夫。民間從未見過皇夫儀仗,又是第一次見識女帝大婚,再加上皇夫是身懷傳奇色彩的榮樂王,是以,四月十五這日,玉安又是傾城出動。
奉迎皇夫的正副使未時從皇宮出來時,外間早已是一片歡天喜地,仿佛整個京城都在辦喜事。尤其儀注之争,讓榮樂王在萬千婦女的心中,不知不覺成了理想夫婿的模版。許多粉面桃花的少女,真心誠意的希望天家夫妻恩愛美滿,以寄望自己将來的美滿婚姻。
趙羽借着男子身份的方便,不用怎麽化妝,辛苦半個月後,這一天倒是難得睡了個懶覺。飽睡一頓,又用了頓豐盛的午餐,年輕的身體滿血複活。想到今天之後就能解放,她更是精神抖擻。
換禮服,接聖旨,別父母,登龍車。
翼王府坐落在皇城北部。為了從南邊的正門入宮,需繞城半圈。皇夫禮車所過之處,歡聲雷動。其中少女清脆的祝福,格外引人注目。
“祝殿下與陛下永結同心!”
“祝殿下與陛下白頭偕老!”
“殿下與陛下恩愛萬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