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異地
杜衡離開之後,林清一個人回到了工作的地方----B市的再保險公司。林清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間一室一廳的公寓。公寓的陳設非常簡單——林清把生活用品都放在客廳的白木櫃子裏,卧室裏除了床,就是一張書桌和一個超大的書櫃了。住在這裏,主要是圖的方便。雖然住房環境不甚理想,林清還是把屋子收拾得十分幹淨清爽——這一點讓屋子增色不少。秩序是天國的第一法則,林清喜歡讓生活中的一切都緊緊有條-----這樣比較舒心。
我們再來仔細看看林清的卧室。鋪着海藍色床單的木制的大床邊是一個黑色實木書櫃,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工具書和文學巨著,定睛看去會發現裏面夾雜着一些音樂評論------我們的小文藝青年有段時間很迷戀蕭伯納寫的樂評,迷戀那種發自骨子裏的幽默感。書櫃旁邊是一張木制書桌和一個大大的畫架——林清曾試圖模仿《泰坦尼克號》給杜衡畫露點的素描,不過畫師和模特都沒有電影裏那麽專業,每次還沒畫一半,兩個人就幹柴烈火滾到一塊去了——因此畫架一直沒有派上過用途。
精算師是一個單純的工作——大家的薪酬和升職是根據考試和工作年限來确定的,從來都不需要什麽勾心鬥角之類。所以部門裏面書生氣比較濃厚——這是一個全靠實力上位的行業。成為準精算師之後每多過一門就會加薪,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多薪水也會慢慢上調。
林清剛開始工作覺得壓力頗大-----可能是年輕人急功近利的心思作遂,林清總想着快點成功,等有了很多錢,就能為自己和杜衡打造一個美好的二人世界——為了實現這個目标,只有盡快把考試全考過了,再多多積累工作經驗,等工作上手了,再做做兼職,有了資本再自己開公司。不過目标定得太高容易讓人崩潰,那段時間林清暴瘦得不像樣子——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熬夜啃書做題,如是反複,考試是以高速全過了,身體倒是垮了。那段時間林清甚至覺得自己要麽會死于過分勞作,要麽會死于多方面壓力合起來的算計。
後來在杜衡的叮囑下,林清終于認識到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把身體愛護好了,事業才能可持續發展。于是我們暴瘦成非洲難民的某人開始增加食量,适量運動,增加生活情趣,終于恢複了正軌。這段高度緊張的生活經歷讓林清多了一個愛好——搜集各種舒緩神經的音樂DVD。
音樂對于人的身心具有确實的治療作用,根據研究顯示,某些音樂特有的旋律與節奏能使人的血壓降低,基礎代謝和呼吸的速度減慢,使人在受到壓力時所産生的生理反應較為溫和。
精神醫生波德斯基曾為症狀不同的患者開出的音樂藥方——肖邦《夜曲》能治療神經衰弱;莫紮物《劇場的管理人》可以用來治療精神憂郁;貝多芬《第入號鋼琴奏鳴曲》用于治療高血壓;而巴赫《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則适用于治療胃腸功能失調。
林清對各種各樣的音樂都有涉獵,他實在太需要舒緩壓力了。理論形式需要實踐來檢驗的,林清對各種名曲都一一作了檢驗——每天晚上睡前都會聽上一會。不久,他就在舒緩壓力這方面頗有些心得了。
情侶之間總喜歡把好東西和對方分享,林清的這個習慣直接導致很長一段時間,杜衡的郵箱裏都塞滿了林清發送的各種舒緩神經的音樂------這實在讓我們神經大條從來都只嫌太粗的杜衡同學風中淩亂不知如何是好。
慢慢地,林清适應了在工作上的節奏。生活變得較剛開始時輕松很多。林清思念杜衡的次數也多了起來。每次看到手上的佛珠,林清就會情不自禁地尋思——杜衡是不是也在想着自己呢。林清夜晚的時候時常會覺得寂寞——他有些想念杜衡摟着自己看書、睡覺的那段時光。有時候夜半驚醒,習慣性地摸向身邊,冰涼的床鋪,沒有渴望中的溫暖,每次都只能是以失望告終。
在這個高速率的時代,戀愛就像快餐面一樣廉價。生活中不斷上演着戀愛、失戀、再戀愛、再失戀的戲碼。人們每次戀愛都搞得像真的,然後突然之間又不是那麽回事了,接着又搞得像真的似的。我們的林清呢,他是否在寂寞的時候也想過放棄呢,想過找一個能随時能陪在自己身邊兩個人依偎着相互取暖的人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否定——我們的文藝小青年最擅長的就是自娛自樂,他從來都有辦法讓自己不寂寞。
為了讓情感有寄托,林清找個網絡文學網站,注冊了作者ID,開始了純粹為了寄托感情而寫文的寫手生活。實際上,林清剛開始寫文的時候曾深深驚訝于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網絡上大神的衆多。想當年普魯斯特在報刊上發表文學作品的時候由于父母健在,為了隐瞞自己的性向,專門把文章中自己深愛的男性改成了女性。而現在的耽美小說那真真是洪水猛獸,上天入地,只有想不到,沒有寫不出。不過我們的文學小青年從來不寫耽美小說,他寫的都是言情,玄幻,修真一類——只因為他的主角大都是以杜衡為原型的,而他實在不願把自己心愛的人和其他男人湊成一對。
關于林清小說的人物原型,那可有得說了。他習慣于參照杜衡來寫人物性格——即使一開始不是,最後也會不知不覺地把人物寫崩了使之走型變成杜衡的類型。本來這也沒什麽,不就是以自己愛的人為原型寫小說麽——這樣的先例不勝枚舉,很多著名的作家都是這麽做的。不過考慮到我們的文藝小青年的小說走的是種馬升級流路線,這就有點問題了。林清偶爾會把自己寫的小說發給杜衡,還特意強調自己是按照杜衡為原型寫的。杜衡每次收到林清以自己為原型的大作都要頂着天雷拜讀一番——修真的自己,娶了醜妻的自己,稱霸天下的自己,穿越的自己,重生的自己——擦,真不知道林清腦袋裏每天是怎麽意淫的,真受不了。于是,我們的杜大爺又風中淩亂了,只聽見‘嘩啦’一聲,那碎裂了一地的,是杜大爺堅守了二十多年的節操。
在保險公司的工作上了正軌之後,林清為了加快掙錢的進度,又找了份兼職——在某留洋機構教學,每個周末都忙得昏天黑地,簡直就是鐵打的人兒。看着銀行卡上的數字與日俱增,林清那是打從心底的滿意——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等有了足夠的資本,就按照計劃做期權投資賺錢,然後買房子,和杜衡過二人世界。
這天,林清寫了一篇日記,內容如下:“我真的很想念杜衡——想念他陪在身邊的每分每秒。以前在一起的時候不覺得有分離有多麽可怕——當時想着不就是分開幾年麽,又不是見不到了,兩個大男人,用得着小題大做,把這等小事放在心上麽。現在我才真切感受到,相思入骨的難耐滋味。為了讓自己盡量少想他,我選擇讓自己的生活忙碌起來。有時候工作忙了,心裏會覺得有些累,有些辛苦,不過一想到他一個人在國外,肯定更辛苦,對生活就一點埋怨都沒有了。我還是不會做飯,每天都要吃快餐和盒飯,好想念杜衡做的飯菜——以前同居那段時光真的好溫馨。最近在考慮要不要自己學着做——這樣子等他回來的時候也能吃到我做的飯菜了。”
林清終究是沒有學做飯——他覺得自己要是太有做飯天賦了,等杜衡品嘗之後,說不定會深受打擊,心灰意冷,再也不做飯了,那自己不就是成了扼殺天才廚師的罪人了麽——額,果然是意淫小說寫多了麽,林清你好像想得有點多了。
以上就是兩個分開之後林清的生活了。下面再來看看我們的另外一位男主角。話說杜衡剛來美國的時候還有種新鮮感——這裏的房屋比較矮,空氣比較新鮮,人少了許多,居民的性格也比較熱情,覺得挺神奇的。不過新鮮勁一過,就忍不住和自己以前的生活相比,覺得也就那樣吧,美國其實也就是地球上的一塊,沒什麽稀奇的。
由于沒有申請到寝室,我們的杜衡同學也在校外租了間房子——因為離學校有點遠,杜衡理所當然地開始計劃着攢錢買車。“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杜衡對林清那時相當的思念。和自己的愛人在一起的生活由于有感情的點綴,不管做什麽都覺得詩情畫意,色彩斑斓,現在一個人,總覺得缺點什麽,沒有那麽羅曼蒂克,也沒有那麽溫暖。
在美國的留學生,大家一路過來都是風塵仆仆,青年身,大叔心。同一個學校的同胞們都相互間有一定的了解。杜衡由于長得英俊帥氣,性格開朗大方,學習和生活能力都很強——所以人緣極好,好幾個還沒有歸宿的優秀女生都不約而同地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不過由于杜衡從一開始就明确表示自己是有家室的人了,所以之前對他有點興趣的女生都很識時務地另尋良配了。所以,我們的杜衡同學大部分時候都是一個人靜靜地做着自己的事。
杜衡時常會跟林清打電話,跟他說自己在美國的趣事。異國他鄉,不同的文化碰撞之下,确實是有一些趣事的。杜衡的很多外國同學都對中文表示了強烈的興趣,要求杜衡和他們早上和晚上都用中文打招呼,如是幾天,同一辦公室的那位狂熱的中國迷兄弟終于學會了“早上好”和“晚上好”。從此,那個志得意滿的哥們沒事幹就喜歡哼唧幾句——向其他外國同學顯擺自己牛掰的中文水平——聽着這位哥們詭異的發音,看着其他天真爛漫的外國同學崇拜的表情,杜衡那叫一個無語凝噎。還有一次,杜衡上了校車,隐約中聽到司機對自己嘟嚷了一句,不太真切,杜衡沒聽明白,就沒搭理。過了很久才反應過來,那位金發帥哥說的是“去哪裏”,杜衡瞬間淩亂了——果然,中文成為世界語言是指日可待的麽。
杜衡從來不會在電話裏告訴林清自己有多想念他——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想念。杜衡幾乎每隔幾天就能夢到林清,夢到林清在自己懷裏看書,夢到兩人一起上自習,夢到摟抱着在床上翻滾,夢到相攜着一起旅行,一起周游世界。不過杜衡不會說出來。他覺得這種思念放在心裏就好,說了又有什麽用呢,又不能像孫悟空那樣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裏翻到大洋彼岸把心心念念的人摟到懷裏,有什麽好說的呢,只會徒增傷感罷了。既來之,則安之,好好畢業了要緊。杜衡很快就把這種化思念為力量的想法付諸了實際,他在學習上下了苦功夫,愈發優秀起來。
杜衡每天都會查看自己的郵箱,每次看到發件人林清的時候,他的心都會顫動一下。他建了一個專門的文件夾把林清的每封郵件都保留了起來。不管林清發的是什麽,他都很喜歡看,只感覺郵件就像一條絲線,把兩人的生活聯系在了一起。他能從中了解到林清最近在忙些什麽,了解到林清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成長。兩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都很強,再加上之前幾年相處下來的默契,所以從來都不會出現溝通不暢的問題。
有段時間,杜衡發現林清給自己發了大量舒緩情緒的音樂,心理不禁有些擔憂----擔憂林清是不是生活壓力過大了。杜衡那幾天連着給林清打了電話,叮囑他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做點運動,找點渠道舒緩壓力之類。雖然林清從來不會跟他說自己生活中的辛苦,不過杜衡能感覺到大洋彼岸的那個家夥在為兩個人的未來不斷努力着。自己能做的,不過是講講趣事哄他開心,盡力為自己心愛的人舒緩一下壓力。杜衡只感覺距離讓兩顆心聯系得更加緊密了——兩個人都更加在乎對方,願意為對方着想。
不過在杜衡收到林清發給自己的種馬小說之時,還是有些驚訝——自己的老婆舒緩壓力的方式也忒匪夷所思了吧。不過杜衡的心裏仍然是甜蜜的——至少林清在寫文的時候想的是自己吧,看來他對自己也是相當想念的。杜衡沒事幹的時候時常點開林清的著作拜讀一番——每次都能被雷得七暈八素——這就是傳說中的神展開麽,自己的老婆果然異于常人。
杜衡讀了幾本小說之後對林清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怨念——能不能不要種馬了。林清很配合地轉了型,改為寫1v1童話——把《小王子》啊,《一千零一夜》啊,《安徒生童話》啊都穿插着改成了唯美的同人愛情故事。什麽“惡毒皇後也有春天”“穿越成醜小鴨的作者傷不起”
後面那篇還被寫成了升級流,杜衡拜讀了之後——小心肝再次被雷得一片一片的。不過凡事總有好的一面。雖然林清的文章很雷,不過他寫文這件事确實給兩人的生活都帶來了樂趣,為單調的生活增色不少。
再來看看異地的兩人在性生活方面的問題。考慮到現在這種異地處境,兩個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心照不宣地決定還是乖乖禁欲,不要随意點火的好。兩個人都刻意回避着談論和性有關的話題——從來都不會在電話裏或者郵件裏挑逗對方。這種事可不是望梅止渴就能解決的,随意挑逗,只會增加對對方身體的思念,弄得彼此都不好受。杜衡計劃好每年假期回國和林清一起旅游一次——這樣一年的辛苦才有個盼頭,相思的苦楚才有機會解脫,壓抑的欲望才能得以舒緩。
有時候杜衡一個人在路上會情不自禁地哼起了自己一直很喜歡的歌“這就是超時空愛情,沒有時間空間人物地點距離,上海北京廣州西藏蒙古的草原,胡同弄堂超市 pub 裏,再到紐約巴黎東京開普敦希臘的海邊”,哼着哼着,杜衡忍不住想到,自己也算是體驗了一把超越地域和時差的愛情——真是甜蜜而煎熬啊。還是中國的古詩寫得好——“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林清,此時此刻,你是不是也在想我。
作者有話要說: 還是沒人看,作者要堅持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