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醒
“當家的,茹寶溫度可算降下來了”,聽着耳邊喜極而泣的聲音,周顧青感覺自己頭疼欲裂。
是車禍後被搶救過來了麽?不然怎麽聽到有人說話。剛要深想就覺得腦袋要炸了,沒多久又陷入昏迷...
“田大夫說就看今晚了,我們今天多守着點,我抱着茹寶,你再去換一下帕子。”
轉頭抹去眼角的淚水,邊說趙忠祿邊接過李氏手中的女娃。雖是一家之主,這時也不由慌了心神。
“嗯,我們多看着點”,李氏哽咽的說着,“老天爺開開眼,保佑我們茹寶平安度過今晚”
然後轉身用溫水浸過帕子,仔細給小孩擦剛冒出的汗,再小心換上幹燥清爽的衣物。
夫妻倆就這樣守着懷中虛弱的娃娃,片刻不舍得離開,生怕就是這一錯神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天色逐漸泛白,孩子的溫度沒有再升高,漸漸回歸正常,二人這才稍稍舒了口氣。
但是終究沒敢完全放心,田大夫說過,得等人完全清醒才算熬過去了。
迷蒙中意識漸漸回籠,周顧青慢慢睜開眼睛。
剛開始還不太适應房間裏的光亮,閉上眼睛舒緩一會兒,再次睜開時,才覺得好受了些。
眼睛是沒事了,但是眼前的情形卻是讓人非常錯愕。
她旁邊有個青年漢子,看起來也就二十四五歲的樣子,頭發在腦後束起,穿着一身青灰色的衣服,此時正驚喜的看着她。
“素娘,快看,咱們女兒醒了!”
趙忠祿興奮的大喊,然後小心的看着媳婦懷中的小孩,軟軟的頭發貼在額頭上,嘴唇還有些泛白,雖然看着有些虛弱,但好在溫度已經降下來了。
而且人也清醒着,接下來只要好好注意保暖,不要再着了涼就好。
“嗯嗯女兒好了,老天有眼,老天有眼。”
婦人說着又把小孩深深的摟了摟,幸好沒出事,不然可讓他們夫妻怎麽活啊。
之後還不放心,又仔細的檢查幾遍,确定孩子的精神頭不錯,便忍不住又落下淚來。
實在是這次的風寒來的太急,溫度燒的又高,幾次都怕孩子挺不過來。還好,還好,終究是過了這個檻兒。
周顧青瞧着二人的反應,再看看屋內的環境,木桌木椅木櫃子,還有兩人的穿着打扮,與現代人毫不相同,就覺得情況不太對。
想着他們口中曾喊茹寶,便試探着說了句:“茹寶頭暈~”
出來的聲音卻是奶聲奶氣的,吓了她一跳,她這是怎麽了?怎麽一覺醒來變得這麽魔幻啊....
“小茹寶頭還暈?沒事沒事哦,等過會兒就好了,娘親抱抱”,說着便抱起小孩在房中踱起慢步,還不時輕拍着女兒後背,希望這樣能緩解她的痛苦。
“當家的你去将藥煎了,等天大亮了再去把孟平和孟安接回來。”
“嗯好,等會兒我再來替你,先不忙着做朝食”,趙忠祿說着已走到門邊,小心的打開一角走出去,以免寒氣一下子沖進來。
看着二人一連串的行動,周顧青失落的将下巴磕在婦人肩上。終于可以确定,事情大條了。
如今的她俨然成了個短手短腳的小小孩,有了新的父母新的家庭,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
想想也是,那麽嚴重的車禍,怎麽可能還搶救的過來呢?
只是她的父母應該一時還接受不了自己的死訊。好在哥哥前年結婚,生了一個小侄子,應該能稍稍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不至于沉溺悲傷太久。
唉,人這一生,意外防不勝防,善始善終有時候都是奢望.....
只希望那個撞了她的人能有點良心,把該賠的賠了,好歹沒人財兩空。
想到再也無法回去,終究還是沒忍住,埋頭哭了出來。
“茹寶怎麽了,還是難受麽?”
“哦哦快了快了,爹爹馬上就把藥熬好了,然後痛痛就飛走了。”
察覺到小孩的嗚咽聲,李氏以為是高熱的後遺症她受不住,不由得輕聲安慰,動作也更加溫柔起來。
哭了一場,到底才剛生了大病,人還很是虛弱,漸漸的又困乏起來,沒一會兒就歪頭睡了過去。
等再次醒來,外面天色已經大亮,環顧四周,房中只有兩人。
床前坐着趙忠祿,正在眯眼打盹。
兩眼放空,無奈的想着,如今這番情況,她絲毫無力逆轉,現代終歸是回不去了.....
除了好好生活,還能怎麽辦呢?
整理一下原身不多的記憶,小娃娃叫趙貞茹,小名茹寶。前兩天貪玩受了寒氣,發了一場高熱沒抗過去,然後因緣巧合之下就讓我來到了這裏。
古代的醫療條件是真不好,只一個發燒便能無情的奪人性命,她也挺不幸的。
唉!如今我也回不去,她也再無法生還。
既然這樣就更該好好珍惜,為兩人的份努力活下去,孝順好她的爹娘和家人。
那麽從此,這裏就再沒有周顧青,只有趙貞茹了。
下定了決心,周顧青便看着守在床前的人,喊出聲:“爹。”
“嗯?”,趙忠祿磕了一下,然後醒轉過來。
“茹寶醒啦,頭還暈麽”,說着便去拿放在火盆旁邊的衣服,這是怕衣服放在別處沾上了寒氣再穿的時候會凍着。
“不會,好多了”,從被子裏伸出兩條胳膊,方便穿衣服。
許是這次風寒着實吓壞了原身爹娘,他給趙貞茹裹了裏三層外三層,差點成了個球,兩條胳膊只能架在兩邊。
穿好衣服後,趙忠祿便抱着女兒出了房間來到正廳,穿過正廳連接後堂的左邊側門,再過一道門就到廚房。
李氏正在廚房忙着做飯,竈是常見的土竈,有兩口鍋。
靠着廚房左牆壁的那口鍋(裏鍋)會稍小點,右邊靠近竈口的鍋(外鍋)更大一些。
鍋裏正煮着米粥,此時飄着白茫茫的水汽,不時能嗅到吹過來的米香味,讓人食指大動。
“當家的,你去大哥家把兩小子接回來。”
李氏接過他懷中的女兒,然後放在竈口旁的小靠椅裏。現在火小但暖和,也不怕煙會嗆着孩子。
“茹寶,該餓了吧,馬上就可以吃飯了。”
茹寶坐在小靠椅裏晃蕩着兩條小短腿,看到旁邊有個小火爐,煨着的瓦罐裏散發出苦澀的味道,裏面應該是藥吧。
繼續四處打量,整個廚房還挺大,開了兩處門,一處就是剛剛後堂到廚房這有一個大門,另一個是廚房右邊牆壁那到後院開了個小門,看李氏剛才出去舀過水,家裏的水井應該也在後院了。
竈臺對面靠牆放置着一張長案木桌,上面擺放着砧板這些常用的廚具,桌下的橫杆上有一些木盆,除此之外廚房裏還有一個大櫥櫃,以及兩個水缸和幾個陶罐。
“娘,火小了”,竈口裏的點點火苗明滅不定,茹寶有些擔心它下一秒就滅了。
“沒事,粥已經好了,現在不用再加柴火。”
抽空過來瞟了一眼,李氏繼續給手裏的大芋頭削皮,等會用來炒個芋魔絲,就着粥喝剛好。
芋頭去皮洗淨切成薄片,再切絲,切好後放盆裏洗去澱粉,然後将洗好的藠頭切碎作為輔料。
從櫥櫃裏取出一個小陶鍋,用來盛粥,然後把大鍋洗幹淨,等會就可以炒菜了。
先小火将鍋內水控幹,再挖一點豬油,等油化開了倒下藠頭,爆出香味。再把芋頭絲倒進鍋內,反複翻炒,九成熟的時候放适量鹽,翻炒均勻就可以出鍋了。
“好香啊”,茹寶吸吸小鼻子,想吃!
“小饞貓,等爹和哥哥回來再吃”,将芋頭絲盛好放在一邊。
李氏把竈膛裏的火給撤了,将裏面燒完的火石給鏟到火盆裏,可以用來烤火取暖。
“妹妹!妹妹!”
聽到有人在喊,茹寶轉眼瞧過去,就看到一個小胖墩正飛速跑來。
後面跟着趙忠祿,懷裏還抱着個小豆丁,只不過更小一些,看着到和原身差不多。
“小皮猴,別鬧你妹妹”,李氏輕拍了下孟平,把火盆移開些。
“該吃飯了,孟平孟安到大廳去,別都擠在廚房”
正廳有一張四方桌,配套有四條長凳,此時上面擺着五個陶碗。
“我去把飯食端來”,放下懷裏的孟安,趙忠祿去廚房把粥和菜端出來。
“娘,我自己吃”,茹寶掙紮着要下地,想要掌握吃飯的主動權。
“好,小心點別燙着”,見女兒這會精神已經好了很多,李氏給她的碗裏夾了些青菜和芋頭絲,便不強制要喂飯。
家裏的小孩早都已經會自己吃了,農家人是沒有時間總是追着孩子喂飯的。
茹寶嘗了口芋魔絲,藠頭的香味濃郁,還帶點甜,口感脆爽,很開胃。再喝口粥,熱熱的喝進肚子裏很舒服。等一碗全部喝完,她就已經差不多飽了。
“妹妹我們出去玩”,孟平一放下碗就爬下凳子,想拉着小妹和弟弟出去,雖然他是三個孩子裏最大的,已經六歲,但還是喜歡玩鬧。
“不行,你妹妹的病還沒好,這幾天都不能出去。”
趙忠祿忙拉住大兒子,這個皮小子,真是一刻也閑不住。
“那我和弟弟去,就在大伯家和钊哥、正哥玩”,仰頭看爹,孟平眨巴着大眼睛,一邊還拉着弟弟孟安,小腳悄悄踢了下,示意他一起說。
“對啊,爹,我們就在大伯家玩,很近的”,孟安被慫恿,“而且就玩一會,等會就回來陪妹妹。”
“你們快去吧,待在家也是搗亂,兩個小祖宗。”
李氏沒奈何的看着兄弟倆,笑罵道:“過去和你爺奶問聲好,告訴他們茹寶已經好了,不要擔心。”
兩人于是拉着手就跑了。
作者有話要說: 年齡提示
女主茹寶:一開始三歲,馬上過完年四歲
大哥趙孟平:六歲,馬上過完年七歲
二哥趙孟安:四歲,馬上過完年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