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三.來了!真正的對手!
接到了皇帝大人的最新指示後,清廷開始刻意減少使團物質上的待遇,負責接待的官員們也不再滿面笑容,而是變的冷冰冰的。這一切,都因禮儀之争而引起。馬戛爾尼決不可能在這個問題上退讓,三跪九叩?那是對他個人,以及對他所代表的英國的嚴重侮辱!使團所有人對馬戛爾尼的決定表示一致擁護,他們決心與這群清廷官員一直耗下去,一直耗到對方的大人物不得不出面調解為止。
“紳士們,根據我們先前在印度獲取的資料,福康安正在趕往紫禁城的途中。我猜,我們這次的對手極有可能就是他。”
“什麽?福康安?他不是在兩廣嗎?”
喬治陷入深深的思考。當年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與法國争奪在印度的利益,這種争奪越來越慘烈,最終導致了整整七年的戰争,最後,東印度公司侵占孟加拉,并消滅了那裏最後的一股反抗勢力,至此印度才徹底淪為英國的囊中物。自古以來,印度、尼泊爾、西藏就存在着密切的貿易往來,彼此間的文化上也存在許多共通點。東印度公司順着這條貿易路線,慢慢将手滲透進尼泊爾,緊接着,又長年活躍在西藏地區。當年在西藏宣布《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并代表皇帝建立金瓶掣簽制度的,正是這個福康安!況且他曾任廣州總督,不像一般的清廷官員,對外國一無所知。據說這個人聖寵無以複加,那麽,他的态度,極有可能就影響到遠在承德的乾隆本人的态度!萬一他反對通商……
馬戛爾尼拍了拍喬治的肩膀,道:“我知道你在想些什麽,這個福康安确實有點難搞。但這同時也是一個機遇!想想看,我們這些日子以來受到的待遇,假如我們能設法把這個福康安争取過來,那麽,他将是幫助我們打開中國大門的最有力的突破口!沒有人會拒絕利益。來,紳士們,讓我們好好考慮,怎麽跟這個福康安打交道吧!”
馬戛爾尼的話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使團其他成員,大家一掃連日來的低靡之氣,紛紛獻上錦囊妙計,這個說可以出讓在一點在印度的土地,那個說他們無權代替女王出讓殖民地,哪怕是一寸一毫,不過倒是可以試着用進口到大清帝國的商品關稅來打動他。說來說去,離不了一個“利”字。馬戛爾尼敢在自己的同事面前打包票,是因為他多日來發現了清廷的一個慣例,無論是什麽樣的任務,他們絕不會只派一個人,至少得派兩個。乾隆絕不可能讓福康安獨自一人與英國使團周旋,他至少還會給福康安再派一個副手。而這個人,就是萬一拉攏福康安不成的另一個保障。馬戛爾尼的猜測是正确的,在接待英國使團這件事上,乾隆确實委派了不止一個人,現在,另兩個人正在自己的家裏打磨轉圈。
“英吉利……哦……”和珅來回踱着步。他本身有一個洋人小妾(大家都忘了洋妞瑪麗嗎?)商人的敏銳觸覺又使他投資了一點出口生意,雖然全程都是交給廣州的官員運作,自己不必出面,而且數額也不是很大,但帶來的利潤卻十分吓人。他本人倒是不反對通商,不過這一切還得建立在皇帝老子不反感的前提之下,畢竟,要是丢了頭上這頂烏紗帽,就是有再多的錢也沒保障不是?
另一邊,福長安在自家院子裏喝茶納涼,心裏還想着白天的聖旨。接待洋人哦!雖然他家裏有不少西洋小玩意兒,不過還真沒跟洋人打過什麽交道。好奇心占了上峰,這些洋人到底住哪裏啊,他們平時吃什麽呢?他們的國家是不是什麽都沒有啊?還有,聽說他們的君主居然是個女人!真是笑話。福長安咪着眼啜了口茶,溫潤的茶水在喉間打了個轉才吞下去……
“我說福老四!!”和珅熟門熟路的走了進來,猛地裏一聲差點沒把福長安嗆死。“大晚上的你喝什麽茶裝什麽風雅嘛。來來來,咱們把明天的活合計合計。”
“……有什麽好合計的,聖旨上明明白白寫着我是副手,我給你跑跑腿就成了,一切事你拿主意,我聽你的。”
福長安眨巴着眼睛,一臉的無辜。
“哼,你變精明了啊。懂得置身事外了。”
“屁話。要精誰精的過你?”
這一問一答來的極快。和珅自己伸手拿了塊糕點吃,腮幫子一鼓一鼓的:“聽說皇上連下十幾道聖旨催你哥進京了啊。我看這事咱先拖着,等老三來了再跟那群洋人攤牌。你看怎麽樣啊?”
“得,你還吃上瘾了……平時在軍機處吃着內務府的不夠,什麽時候我大街上買來的糕點也能入你和大人的眼了啊?這是誰餓着你了還是你肚子通大海啊?還十幾道聖旨呢,你是欺負我不識字不懂數數?……我告兒你,到時別想把一切都賴我哥頭上啊。我可盯着你呢。”
“哼。”和珅恨恨的吐了一口點心渣子,“德行!你們富察家的有免死金牌,老子可沒有!我很珍惜我這顆頭的!還想再多活幾年看我孫子出世呢。”
Advertisement
“別扯淡了你。”福長安無奈至極的揉揉太陽穴,爾後又加一句:“等我哥來了,不準跟他吵架幹仗。——別忘了聖旨黑紙白字寫着你才是第一經手人呢,是好是壞都跑不了你吶。”
“……”
和珅搶過福長安的茶杯,仰脖灌了半杯子的茶。
“今兒理藩院的人已經跟我說了,英吉利使團在北京落腳的地方打掃過了。我去過看,覺得還不夠‘僻靜’。這樣吧,先讓他們在城郊的廟裏落落腳,等把為皇上賀壽的禮物全部運上來,你三哥差不多也就到了。這段時間要是英吉利的人還鬧,就讓理藩院的人陪着他們在北京大街上轉一圈。你看怎樣啊?”
福長安遠遠的向他拱了拱手:“我算服您類和大人。”
亦日,英國使團的禮物裝了整整三四十輛馬車,徐徐駛進四九城。使團的馬車跟在最後面。這是使團頭一回踏上清國的首都,雖然沿途的挫折不斷,但這并不影響他們對紫禁城這座夢之都的向往。年輕的喬治先生學着他們的馬車夫,側身坐在車廂前面的木板上,不斷向圍觀群衆揮手致意:“你好!你好!”人群像潮水般湧來,到處都是人頭,但這種擁擠在英國紳士看來,與清國其他地方的熱鬧又是有所不同的。北京城的老百姓似乎永遠帶了一種慢悠悠的節奏,宛若一切皆在掌握。英國車隊在過城門的時候,遇到了兩名騎馬的滿族少女。她們像男人一樣跨腿騎在馬上,雖然都穿着男裝,臉上也薄施脂粉。為首的一個戴着一種帽桅帶流蘇的小帽子,正騎在馬上好奇的望着使團。斯當東先生有些激動,他立刻躍入馬來,沖到兩位姑娘的馬前,紅着臉用蹩腳中文說道:“漂亮!”也不知那兩位姑娘究竟聽懂了沒有。對方向他報以善意的微笑,撥轉馬頭走了。
使團善良的馬車夫幾乎快被吓死了,事實上,在斯當東先生向那位姑娘走去的時候,他就跳下了馬車,在灰土飛氣揚的地上結結實實磕了三個頭。
馬戛爾尼他們并不知道,他們在城門口偶遇的這位少女,正是固倫和孝公主和她的女仆,也就是他們計劃中必須要拉攏的那位“和相國”的媳婦。
使團的禮物進了城,就由理藩院派專人接手。皇帝對這批禮物十分重視,在英吉利使團還在路上的時候,就下了好幾道旨意給沿途的官員,要求他們務必當心禮物的運送,保證英人的禮物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損壞。
過去,來自大洋彼岸的西洋鐘表及各種小玩意給這位皇帝帶來了極大的樂趣,那麽這次,使團又将給乾隆帶來什麽樣的驚喜呢?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