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喲,賈老夫人,你這閨女可端的是嫁得好啊!雖說已經沒了爵位可承襲,人也是漢軍旗的,可堂堂探花郎,配你閨女可是綽綽有餘呢!瞧瞧,屋子裏的夫人們哪個不羨慕賈老夫人?”一對眉毛直飛入鬓,雙眸大而有神,鼻子英挺,嘴唇厚實,身上的衣着也是華麗張揚,這位李夫人,夫君是兵部實權人物,曾經也想把自家閨女配給探花郎,可奈何下手晚了,被賈老夫人奪了去,自此以後,專門跟賈老夫人作對。
賈母說來是侯爺夫人,門牌上雖然挂着國公府,可那只是因為沒有除去那牌子,京城裏頭這般幹的,還真不是一家兩家。只因那輔國公還真不是太高的爵位,上頭的三等公、二等公、一等公、超等公,貝子、貝勒、郡王、親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一大堆呢!
所以,這小小的國公府沒有換個牌子也不是那麽打眼了,只要沒人說,主人家也沒犯什麽大錯,誰會去糾結這個?
只是,賈母偏偏還就看重自己的身份,覺得自己一個侯夫人,怎麽也比這老女人的正二品诰命來得高貴,所以,知道這老女人曾經跟自家女婿的老娘提過,想把閨女許配過去,人家老娘想了想沒同意,張口就諷刺開來。
“承李夫人貴言了,這都是小女的福氣,上天恩賜的姻緣。要不老身常說呢,這姻緣啊,天定,可不是誰想強求就能強求得來的。女兒家的姻緣啊,還講究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是古禮,也是規矩,那起子送上門的,沒半點子規矩的,哪個喜歡?哎喲喲,瞧我這張嘴,該打該打!”賈老夫人作勢打了打自己的嘴巴。可話裏諷刺意味十足。
誰不知道,這李小姐,在當初偷偷地随着自家丫頭出門看狀元榜眼探花郎游街的時候,一眼就看中了風度翩翩卓爾不群的探花郎,一雙妙目緊緊地盯在人家探花郎身上,眼睛都不眨一下,臉上的紅暈也慢慢的暈了開去,煞是誘人啊!
這本沒有什麽,當初偷偷帶着丫頭,去看人游街的姑娘家也不止這李小姐一個,只是,這李小姐有個毛病,她先天性心髒不好,這小姐對探花郎可是一見傾心,臉紅了心就開始不規則的跳動,這跳呀跳的,等看着這探花郎人快走遠了,身影也快消失了,就扒窗子邊沿,似乎想留住人,招人家回來的樣子。心上人快沒了蹤跡,這李小姐心急如焚,鼓跳如雷,心髒一個負荷不了,人就暈了過去。
不暈還好,這一暈,丫頭一驚呼,就成了大新聞。羞得整個李府都沒臉見人了。回頭李小姐就跟她娘鬧,要嫁給探花郎,李夫人也就違了常例,請了媒婆跑林府探問去了。
京裏傳得最快的是什麽?流言啊!李小姐因為看了探花郎就喜歡的暈倒的流言可當下就傳得人盡皆知了呢!現在這李家居然還厚臉皮的來探問親事。林老夫人的老臉一下子就紅了。這林老夫人可是最最講規矩的人,什麽三從四德,《女戒》、《女訓》、《女論語》根本就是口常談,最見不得哪個姑娘家不守姑娘家的規矩,幹些不知廉恥的事兒了。當下就鐵青着臉一口否決了李家請來媒婆的請求。還跟人家說,自家兒子是訂了親的。
這花兒可沒有半點子虛,林家祖上跟賈家還有些交情,雖然後來慢慢淡了來往,可因為林家世代單傳,到了林如海這一代,連爵位都沒了傳承,所以顯得落魄。好在林家還是世代的書香門第,林家子弟個個都是詩書滿腹的人物,只是,林如海這一代,爹爹去的早,扶持幫襯不了兒子多少。是以,林如海進京趕考的時候,林老夫人就讓兒子來賈家走動走動。
這賈代善自己也是個學過文的,學問雖不說頂好,倒也都能明白一二,看人也十分的準。跟林如海談了許久,愛得不行,這還沒考試呢,就跟林老夫人談起了親事。直接讓賈老夫人派得力的人去談林老夫人的口氣。
本來對于賈家的包衣身份林老夫人是不太滿意的。自家是漢旗軍,比起包衣來說,端的要高上許多不是?
可林家一來人丁單薄,自家兒子長靠自己,想入仕闖一番名堂,不能沒有外家幫襯,就是科考,有了外家指不定算計的人也會少很多不是?再有,賈家現在到底也有個侯爺的爵位,而賈老夫人,更是奶過當今,身份較之旁人可是要高上許多,賈老太爺也不是個渾人,各個層面上還算吃得開,自家老爺還沒走的時候,就跟她談論過賈代善,說這人是個通透的人,不輕容易給自己招惹禍事就對了。
各個層面一考慮,當下替自家兒子拍了板,兩家幾下裏就定了親,考慮到雙方子女年紀都不大自家兒子也不知道能不能一次過關,于是,就定在了賈敏十七歲的時候過門。
這麽一來,李家可不就是晚了嗎?
媒婆的回話李夫人還沒說什麽呢,李小姐就不幹了。只跟自家老娘說,就是當妾當平妻她也願意。李夫人是既心疼又有氣,自家閨女怎麽就這般死心眼呢?那林如海不就是皮相耐看些嗎?哪裏就多好了?可女兒喜歡,還要死要活了,不得已,正準備再讓媒婆說說,自家閨女願意入門當平妻,這事兒就走露了風聲,讓得寵的姨娘曉得了消息,給捅到李大人那裏去了。
Advertisement
這李大人一聽,那還了得?這李大人雖是個武夫,可到底是血性漢子,禮義廉恥等等的東西是明白幾分的,自家嫡出的閨女,哪裏能當了旁人的妾?平妻二字說得好聽,可矮了正妻一頭,可不就是個妾嗎?這話傳出去,他還不得被那些個同仁給笑死?怒從心頭起,幾十年第一次,李老爺扇了李夫人一個響亮的耳光,“閨女犯渾,你一個當家夫人,怎麽也跟着犯渾?咱們這樣的人家,嫡出的閨女是能給人當妾的嗎?你還要你家老爺在外面做人不?閨女這念頭你趕緊回去給掐死了,趕明兒就找媒婆,給閨女相看個人家,早些出嫁吧。對了,不能嫁在京裏,遠些兒子吧。嗯,嫁回老家去吧。”
流言他後來派人查了才清楚,當然,是在那寵妾的暗示下才去查的,畢竟,這檔子丢份子的事兒,沒幾個會當着人家當事人的面兒說事。其實吧,大夥兒自事情發生後都在用異樣的眼光打量着李大人的,只是,李大人是粗犷漢子,根本就沒往心裏去,只怕還會以為自己魅力值上升了,大夥兒更瞧得上他了呢!是以後頭一查,弄清了事情始末,才會立馬想到,把這惹禍的源子給嫁得遠遠兒的。
“老爺,妾身這輩子可就這麽一個閨女,咱們人都在京裏,你怎麽可以把閨女嫁回廣州去?這般以後妾身想閨女了可如何是好?老爺,您這不是要了妾身的命嗎?”是的,這李夫人有三個嫡子,可閨女就只有這麽一個,所以才會萬分寶貝着,疼着。而這個閨女身子還不好,就更讓人心疼了不是?
“閉嘴!都是你寵出來的,還敢在這裏說事?事情就這麽定了,人選你甭管,回頭爺自由安排。”李老爺被李夫人吵的頭疼,知道讓李夫人去張羅這事兒估計一時半會兒是成不了事,于是,當機立斷,自己拿主意了。
沒多久,這李小姐就從通州坐上了南下的船,後來又乘了海船回廣州嫁人了,婚事還是李老爺廣州的爹娘辦的。人,卻不是一等一的大戶人家。李老爺想着,自家閨女這般了,只怕一時半會兒還不會對那探花郎忘情,嫁給低的,好拿捏,女兒以後日子也好過些。大不了自己往後多幫襯自己女婿。說來,李老爺也是心疼女兒的呀。
李小姐離開後,李夫人心疼得跟什麽的,還大病了一場。現在知道跟林府定親的居然是一個包衣奴才家,自己一個正經官家居然還比不上一個包衣奴才,而自家閨女因為有心疾,身子也弱。這人嫁了整整三年了,都還沒個子嗣,雖說女婿家身份家事比老爺低,閨女婆家也都不敢得罪閨女,可到底沒有子嗣,閨女婆婆再也忍不下,直接給女婿塞了四個通房,沒幾個月就有兩個坐了胎,據說還有個是男胎呢!只把閨女氣得又大病了一場。李夫人這邊是心疼的要死,這當口知道賈家嫁閨女給林家,人就不請自來了。話卻每一句好話。
只是,賈老夫人她也氣,林家人丁單薄,女兒嫁過去,沒個兄弟妯娌什麽的幫襯,女婿也就不知道能走到多遠,早就本家出了五服,是幫襯不到林家這邊來了。在這講究宗法的時代,這女婿在賈老夫人看來,真不是個好選擇。再有,這林老爺早早去了,女婿以後就只能靠自己,也靠自家老爺幫襯,賈老夫人就不高興。而頂頭上女兒的婆婆,林老夫人還在呢!有她壓着自家閨女,自家閨女以後日子能好過?尤其這女婿,還是林老夫人一個寡婦好不容易拉扯大的,這林老夫人還不得見天兒盯着女婿房裏的事兒,使勁給女婿塞同房妾侍,給女兒添堵呀!
這般想來,賈老夫人是萬般的不滿意啊!
現在李夫人,可正撞賈老夫人槍口上呢。
只是,到底是喜慶日子,旁的夫人一看這架勢,當初的事兒也鬧的風風火火的,傳的世人皆知,所以,她們也都明白些就裏,幾下子就把話頭子岔開,拿着十裏紅妝賈家富貴說事。賈老夫人不好當着賓客,在女兒的婚禮上鬧,這點子輕重緩急她還是明白的,當下也就不去跟李夫人計較,與一旁的來客白話起來。
唯有王夫人,一旁看了半天熱鬧,卻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往下走,心裏那叫一個洩氣啊。她可就想看賈敏那個小賤人吃癟呢!如果賈敏的婚禮讓自家老娘她的婆婆鬧出事來,這才是打賈敏的臉,讓她的婚禮出狀況啊,可現在……
得,又有婆子來禀事了,王夫人趕緊出門,回頭看着跟人寒暄的賈老太太,王夫人眼神裏晦暗不明。哼,咱們走着瞧。
嘿,感情今兒這李夫人是王夫人遞了帖子才來的呢!李夫人本來可不想來參加這膈應人的婚禮,賈家帖子到的時候,李夫人一想,就以為賈老夫人來炫耀來了,當下氣不打一處來,讓人備了厚禮,就在婚禮招待客人這日來了現場。只是,後來的事态發展,也沒有讓她自己讨了好去就是了。
至于賈元春……,她也在招待自己的小客人呢!此時正一個頭,兩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