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定風流
(四)
“這……”周國公搓着手,賠着笑,“解元若是覺得不妥,那此事就算了,我們與淩家再商議解決的法子便是。”
程詢目光灼灼地看住他,直言不諱:“商議什麽?不娶汪家閨秀了,換一家?”
周國公期期艾艾地道:“今日這件事,解元是清楚的,淩家閨秀那樣的品行……我周家如何都不可能明媒正娶,但犬子做出糊塗事又是實情,我們只能想折中的法子。”
程詢卻道:“一事歸一事,淩小姐品行如何,我不清楚,只知道你家世子輕薄了她。”
“解元何出此言?”周國公睜大眼睛,“長興侯、英國公、徐夫人和廖大老爺這才剛走,要不是淩家閨秀……”
程詢擡手,食指輕輕一晃,“我不記得這件事,國公爺也不該記得。”
黎兆先輕輕一笑,“那事兒已經翻篇兒了。國公爺,謹言慎行,當心我給你扣一個污蔑兩位世子和兩家閨秀名聲的帽子。”已經有定論的事兒,誰都再無置喙議論的餘地。
舒明達颔首,“的确。錦衣衛的記性一向最好,也最差,國公爺此刻起就要學起來。你想說的那件事,已經沒人認賬了。”
周國公面上一窘,會過意來,“是是是,我失言了,一定謹記,再無下次。”
程詢說回先前的事,“把汪家的人請過來吧。橫豎今日無事,容我開開眼界。”
黎兆先附和,“沒錯,請來吧。你們商議了那麽久才拿出的章程,若不試試,連你們自己都對不住。”
舒明達一笑,“我今日甚是清閑,而且一向是看戲看到散場。”
看起來像是沒必要如此,直接壓着周國公打消這種心思就行,但是,黎兆先與舒明達明白程詢的用意:汪家不同意的話,周國公就算再恬不知恥,也不會再嘗試這種手段,便不會再有倒黴的門第;汪家萬一同意的話,也無妨,随他們去就是了,日後被他們捎帶着尋麻煩,也不能叫苦。
“好。”周國公道,“如果汪家同意此事——”
“我給你們道賀,送一份豐厚的賀禮。”程詢一笑,“如果汪家不同意——”
Advertisement
“那我再不會起這種心思。”周國公正色保證。
程詢颔首,“那就好,煩請您去安排。”
周國公轉身出門,過了好一陣才回來。程詢不難想見,他必是前去敲打淩家了,但是,汪家應該不會同意。
在他印象中,淩家與汪家雖是姻親,卻少有同心協力的情形。前世淩婉兒入宮之後,汪家很多年裏沒沾過她的光,最終也沒被她和淩家連累。
夜幕降臨,室內掌了燈。
周國公喚下人擺上酒席,又問道:“二少爺回來沒有?”他的二兒子今年迷上了道學,十天有八天住在道觀之中,也是能把他愁死的一個孩子。
“回來了。”下人即刻回道,“二少爺已經更衣,匆匆忙忙去了後花園,代替世子應承賓客。”
“那就好。”酒席擺好之後,周國公起身請三個給他出難題的不速之客入席。
酒是陳年梨花白,入口味道絕佳。黎兆先對程詢道:“前兩次一起吃飯,我就看出來了,你酒量頗佳,今日雖說是在周府,也得跟我多喝幾杯。”
程詢就笑,“不能喝,敢喝。”
舒明達則笑道:“出色的文人、将領,只要能喝的,便是千杯不醉。”
黎兆先颔首笑道:“我亦有同感。”
周國公忙道:“三位若肯賞臉,今日務必要喝得盡興。”
“多謝。”三人齊齊端杯向周國公。
席間,汪家大老爺、大太太到了。至于汪二小姐,今日本就在宴請的名單之中,也來了,此刻就在後花園,只需派人請來便可。
周府下人進門通禀之前,一名錦衣衛先一步來告知舒明達。
周國公心裏很不痛快:舒明達的用意,定是不給汪家與淩家商量的時間。在自己家裏,事态卻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思發展,叫個什麽事兒?
萬一汪家不答應,便是極為反感、氣憤,日後少不得把這件事宣揚出去。如此……哪一家還肯把女兒嫁給周家世子?
忐忑間,汪家三人走進門來。
過了一會兒,淩家大老爺、大太太也由人請過來。
汪大老爺不明所以,行禮後問道:“不知國公爺喚我過來,是為何事?”
周國公起身笑道:“是有一件事要商議。……”
“得了,這事兒還是由我來說吧。”黎兆先把話接了過去。在場衆人,他地位最高,擺明了是喧賓奪主的行徑,也沒人敢挑禮。
“……那就勞煩王爺了。”周國公很不情願地應聲。
黎兆先輕描淡寫地道:“周家有意與汪家結親,有意為世子求娶汪二小姐。”沒錯,他是故意這樣說的。
汪氏夫婦當下只有驚訝。
汪二小姐卻是身形一震,立時到了母親身邊,頻頻搖頭,臉色都有些發白了。
“怎麽回事?”汪大太太關切地望着女兒。
“娘。”汪二小姐湊近母親,微聲言語幾句。
汪大太太先是愣在當場,随即望向淩大太太,“周世子輕薄了你的女兒,可是實情?”
汪大老爺聽了,幾息的工夫之後便反應過來,擰了眉,冷了臉。
淩大太太走到汪大太太面前,二話不說,先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是這樣的,……”
“別聽她說。”汪大老爺語聲雖輕,卻透着冷意,他望向黎兆先,“王爺,此事因何而起,煩請您受累,告知下官。”
“好。”黎兆先颔首一笑,言簡意赅地把周文泰做的好事告知對方,又說了周、淩兩家商議的結果。至于別的,只字不提。
汪大太太緊緊握住女兒的手,避開淩大太太幾步,說話時,嘴唇直哆嗦,“你的女兒出了事,就要我的女兒陪着你們倒黴?啊?憑什麽?”
淩大太太膝行到汪大老爺跟前,“哥,我實在是沒法子了,不如此,婉兒怕是……只有出家、自盡的路了。你是看着她長大的,救救她,好不好?周家世子一向不是糊塗的做派,只這一次行差踏錯而已,日後一定會改過的。”
淩大老爺走到汪大老爺跟前,深施一禮:“這件事,汪家若肯應下,淩家日後定會當牛做馬地報答這份恩情。”
汪大老爺先後凝視着他們兩個,随後冷笑,“要我們施恩?那我們虧欠女兒的,是你們能夠幫忙彌補的?我們養育女兒一場,就是為了讓她被你們利用?再者,我實在是不明白一點:有錯在先的是周家,是他們對不住你們的女兒,怎麽你們卻像是欠了周家的?——這難道不是你們被周家要挾了麽?”
淩大老爺有苦難言。
淩大太太則道:“哥,這世道就是這樣啊,你當真是不明白麽?消息已經傳揚出去,在後花園的那些公子、閨秀都聽說了。如果周家不肯收留婉兒,那她還有活路麽?人們的唾沫星子就能把她淹死。不這樣的話,她怕是要尋短見的……”
“那就去告周家!”汪大老爺斬釘截鐵地道,“不管怎樣,你們都不該打我的女兒的主意!”
淩大太太哽咽道:“就算鬧到聖上面前,這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兒啊……”
“那是你自家的事,與我們無關!”汪大太太說着,看向夫君,“單從我這兒,是寧死都不會同意。老爺要是顧及着兄妹情分勉強我們母女,我們兩個就去廟裏度過餘生!”
“我怎麽會答應?”汪大老爺瞪了她一眼,退後一步,對淩大太太道,“不管如何,這事情太荒謬,我斷不會答應。兄妹情、父女情,說起來是不相伯仲,但你同意這種荒唐的提議,便是先一步不把我當回事,我怎麽待你都應該。”
汪二小姐輕輕扯了扯母親的衣袖,“娘,我們回家吧,好麽?”她語聲顫抖,方才有多害怕,可想而知。
汪大太太微聲說“別急,別怕”,随即帶着女兒先後對程詢、黎兆先、舒明達行禮,“這件事,還請三位給我們母女做主。”在這檔口,她對夫君的信任有限。
汪二小姐知道,自己被喚來,便是有人要當面詢問态度,盡力讓自己冷靜了一些,語氣堅決地道:“這事情,我寧死也不會答應,還請程解元、黎王爺、舒大人做主。來日姑母若舊事重提,我會在她面前斷發,遁入空門。”
“不需如此。”程詢溫聲道,“來日此事若有反複,你不妨請令堂派人傳話給我們,不論哪一個都可以。你們也說了,是荒唐事,那又何須為這等是非為難自己。”
母女兩個當下聽出,他與黎兆先、舒明達亦不贊同此事,長長地透了一口氣,千恩萬謝。
汪大老爺則道:“不論如何,這一趟總算是沒白來,好歹看清楚了姻親的歹毒面目。”他亦對黎兆先等三人深施一禮,繼而道辭,“小女受了驚吓,還請三位容我失禮,先行告退。”
三人同時起身,親自送他們走出暖閣。
周國公、周夫人變成了霜打的茄子,徹底蔫兒了。
淩大老爺、淩大太太自知再無轉圜的餘地,索性豁出去了,前者道:“小女的事,周府看着辦吧。”
“我不明白,”黎兆先道,“你們為何寧肯女兒做妾,也不願她受到應有的懲戒,遁入空門?難不成是想着,她就算做妾,也能有扶正的一日?”
——很明顯,淩家就是這樣打算的。
淩大老爺忙否認:“不敢,不敢……”
程詢不屑地牽了牽唇,“你們敢不敢,我們不知道,但之前那些事情,你女兒的過錯,還沒給出交代。”
徐家、廖家今日來到周府,不方便與淩家算賬,卻并非沒有這打算——一事歸一事,你淩婉兒就算之後遭遇再慘,先前禍害他們女兒卻是事實。
此刻,程詢索性讓淩家當場給出交代。
“我也是不懂,兩家都避重就輕,到底是把誰當成了傻子。”黎兆先道,“淩大老爺,你近日做過什麽事、托過哪些人,不會不記得吧?為何這般忙碌,也沒忘吧?要不要我為這種是非,進宮與皇上說道說道?”
長興侯、英國公受淩家所托,上午把他絆住了大半天,應該是各自的兒子有把柄落在了淩家手裏。而到了下午,兩個人的兒子丢人丢到了他跟前,他們起初見到他,真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随後的态度,不難讓他看出,他們已經看清楚形勢且做出了選擇:在他和程詢、舒明達跟前有個交代,日後呢,怕是要不遺餘力地收拾淩家。
周家、淩家還想在整件事中周旋,實在是太不明智,不知是不是徹底亂了方寸的緣故。
淩大老爺沉默半晌,行禮道:“那……就請三位給我指條路吧。”
程詢和聲道:“淩小姐遁入空門吧。”
“沒錯。”舒明達說道,“好的寺廟,錦衣衛知道幾個。至于周國公父子,日後若再有行差踏錯之處,放心,我一定會知會禮部、禀明聖上。”
兩對夫婦這才明白,三個人不是來看熱鬧,根本就是來整治他們的。
還能如何?不論怎樣的門第,也絕對惹不起程府、黎王府和錦衣衛。
沮喪之後,四個人俱是黯然稱是,淩大太太則有別的請求:“能不能讓小女在家中過完年再去寺裏清修?”
到這會兒,舒明達已經失去了耐心,涼涼地道:“這話可就有意思了,合着誰犯錯受罰還要看日子?照你這麽說,我若是除夕夜在京城遇見匪盜,還要留着他們過完年再抓麽?”
“……妾身知錯。”
舒明達說道:“明日我便派人去淩家領人,是活的就去寺裏,是死的也無妨,驗看之後,随你怎樣發送她。”
“……”淩大太太淚如雨下。
黎兆先站起身來,招呼程詢和舒明達,“走着,去我那兒。酒不會比這兒的差,而且保管你們不會看到反胃的人和事兒。”
程詢與舒明達笑着起身,與他相形走出暖閣,離開周府。
飯後,一家人坐在一起說話的時候,廖大太太問廖文哲:“聽外院的管事說,下午你跟老爺去了周家?”
廖文哲笑着點頭,“是。臨時起意而已,爹與我談起周府建在湖上的水榭,甚是精妙,我當下就想去看看,爹今日興致很好,親自帶我去看了一眼。”
“哦。”廖大太太雖是這樣應着,卻仍舊滿眼狐疑,“碧君、怡君怎麽當下就跟着你們回來了?宴請不都是到晚間麽?”
怡君幫哥哥圓謊:“本來就是您替我們應下的,不得不去罷了。爹和哥哥過去,我們自然要跟着回來——這總不失禮吧?”
碧君聽出妹妹的用意,立時附和:“就是這麽回事。大冷的天,誰耐煩在周家花園的居室進進出出?一個不小心,便要染上風寒,何苦來。況且,怡君已經定親了,娘本就不願意讓她去,可不就順道跟回家了麽?”
兄妹三個這樣一番說辭,打消了廖大太太先前沒來由的疑慮,随即卻瞪了碧君一眼,“在我跟前,就數你能說。在當時,我都不用看,就知道一定是怡君的主意。——你在我跟前兒再有出息又有什麽用?日後多長點兒腦子成不成?多跟怡君學着點兒。”
這是碧君不會反駁的話。她嫣然一笑,“我會的,日後盡力學。”今日的事對她而言,是少見的風波,若是沒怡君陪同……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這還差不多。”廖大太太舒心地笑了,“學遇事的章法要緊,教怡君針線也是要事,你可別只是做樣子。”
“哪兒能啊。”怡君忙道,“我會裁衣了,這兩日正在學縫制,只是針腳還不大平穩。等我學會了,給你們做新衣服穿。”
廖大太太笑意更濃,“但願我們能盡快穿上。”
“一定的。”怡君神色認真,“做衣服而已,又不是繡花——說起來,繡活可難了。”
“不是告訴你了,摸不着門道只管問我,找你姑母也行。”廖大太太打心底暢快起來,“等年節的時候,得空了就只管去找你姑母,我不攔着。對了,別家可不行,你……”
“唉,我知道的。”怡君啼笑皆非。她定親了,母親不允許她去別家串門——每日都要聽幾遍,頭疼死了。
廖大太太笑出聲來,“曉得就好。”
廖大老爺一直笑笑地坐在一旁。眼下這情形總歸不錯:兒子聽從自己的吩咐,小女兒因為親事得了妻子的看重,長女比之以往,反應也快了一些。
事實應該正如妻子喜滋滋與他絮叨過的:是程詢與程夫人相中了怡君。如此,程家的地位應該能維持下去,甚至更穩固。
通過今日程詢的态度,他已看出了苗頭。
這樣的話,妻子那句話應該沒說錯:怡君有福了,廖家也跟着有福了。
程詢回府時,天色很晚了。
蘇潤已經洗漱過,正歪在寝室臨窗的大炕上看書。
程詢進門請安,随後賠不是:“遇到點兒事情,絆住了。”
“沒事。”蘇潤笑着喚程福,“把你家夫人備下的羹湯取來。”
程福稱是而去。
“你娘記挂着你。”蘇潤道,“跟我說了,等你回來,不需回內宅見她,但一定要把羹湯喝完。”
程詢笑起來,“遵命就是。”語畢,坐到炕幾另一側。
“你每日裏忙忙叨叨,有空讀書用功麽?”蘇潤有些擔心,“迎來送往不可免,卻還要打理家中庶務,忙得過來麽?”
“您放心,應付得了。”程詢道,“鄉試之前,也是這般情形。”
“那我就放心了。”蘇潤坐起來,呷了一口茶,“怪不得你娘說,你閉着眼都能考個名次。”
程詢哈哈地笑起來,“這可就太擡舉我了。”
“家裏家外的事情,都跟我說說吧?”蘇潤擺出長談的姿勢,“你娘已經告訴了我一些,可我想着,她知道的,應該只是一部分。”
程詢颔首,“是得跟您說道說道,指望着您給我做主呢。”
蘇潤忍俊不禁。
這一晚,對于周文泰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漫長且痛苦的一夜。
曲終人散後,他被帶到父母面前。
周國公神色頹然地把種種事情的結果告訴他,末了道:“你死心吧,再怎麽惦記淩家那個孽障,都沒用了。”
“怎麽會弄成這樣?”周文泰傷心不已,“她……她居然要遁入空門了?”
“沒錯,明日錦衣衛會親自把人押到寺廟。”周夫人失望地看着他,“日後你好自為之,再出岔子,你連世子的位子都坐不了了。”
“我……我得去見她!”周文泰拔腿向外走去。
“給我站住!”周夫人喝道,“你傻,你癡,我跟國公爺認倒黴便是。想要走出周府,是不能夠了。”
“……”周文泰僵立片刻,随後回身跪倒在母親面前,“娘,我只有這一個心願,您就幫幫我,行麽?給她一條活路,行麽?”
周國公再也忍不住怒氣,沖過去把他踹翻在地,“你想給她活路?誰又給周家活路?!”
周夫人硬着心腸道:“你怎麽還不明白?那女子的品行已非叫人不齒可言。若非如此,長興侯世子與英國公世子怎麽會那麽爽快地對她落井下石?我跟你交個底吧,她就算遁入空門,也落不着好——那兩個敗家子被她利用卻沒成事,怎麽肯放過她?長興侯與英國公又怎麽肯放過淩家?這種時候,你再與她見面,便是不顧自己安危,更是把周家滿門推到風口浪尖上。”
周文泰掙紮着起身,跪回到她面前,卻沒言語。
“最重要的是,她今日親口說的,就算周府明媒正娶,她也不稀罕嫁過來,寧可自盡或者出家。”周夫人嘆息一聲,“在我們眼裏,她不配做人,可在她眼裏,你卻是她到了絕境都看不上、不肯嫁的人。你是傻,但在她眼裏也傻,這就可笑了,卻是實情。到這地步了,你要是還鬼迷心竅,那……你就自尋出路去吧。為一個女子執迷不悔的兒子,我真要不起了。”
周文泰難以相信聽到的這些,但是,擡起頭來,對上母親夾雜着失望、心寒、擔憂的眼神,便不得不相信了。
他緩緩地垂下頭去,想了很久,輕聲道:“我……總該跟她做個了斷。”
了斷?她都沒把你當過一回事,了斷什麽?周夫人氣得轉臉看着別處,不搭理他。
周國公想一想,卻道:“随你,日後随你怎樣。等會兒我就把看着你的護衛撤掉,任你随意出入家門。只一點,你記住,若再為那女子做什麽事,就不用回來了。”
周夫人落了淚,“沒錯。你若是能舍下至親,舍下世子的地位,還不顧家族安危,那你就去吧,想做什麽做什麽。但是,不需再回來。”
“……”周文泰似被點了穴一般,一動不動地跪在那裏,很久。
周國公與周夫人黯然地起身回房。
更鼓聲讓周文泰回了神。他慢吞吞地站起身,緩緩轉身,一步一步,堅定地走出去。
淩婉兒垂着頭坐在窗下的椅子上。
淩大太太流着淚,親自給她收拾到寺廟裏用得着的一應衣物、用品。
母女兩個都明白,淩婉兒遁入空門是定局,不然,淩家的禍事只有更多。
“娘,”淩婉兒哽咽地道,“您現在,特別恨我吧?——讓您和爹爹傷心,還讓你們顏面無存。”
淩大太太手勢一頓,眼前一片模糊。她擦了擦眼淚,轉到女兒跟前,“我怎麽會恨你、怪你?要說錯,也是我和你爹爹的錯,沒好生看顧你。眼下我只求你好好兒地活着,不管在哪兒,都好好兒地活着,知不知道?”
“……”淩婉兒凄然一笑。好好兒活着?怎麽可能?不知會有多少人對她落井下石。她這樣的人,若是一帆風順,一生都能将很多人控制在手中,一旦身敗名裂,那些人便會往死裏踩踏她。
沒人能容她清淨度日。
但是,這些又怎能告知母親,怎能給母親雪上加霜。
于是,她點頭,“我曉得。我會的,不管怎樣,都要活下去。”
淩大太太抽泣起來,把她攬到懷裏,“我和你爹爹,定會盡力為你周旋。還沒到絕路,我們不管到何時,都不會不管你。”
“嗯!”淩婉兒再也不能控制情緒,低聲哭了起來。
淩大老爺走進門來,看了母女兩個片刻,道:“周家世子來了,一定要見婉兒。”
淩大太太皺眉。
淩婉兒則是面色轉冷,“能見的話,我就見見他。有些話,我理應跟他說明白。”
有些話,你早就該跟他說明白吧?——淩大老爺這樣想着,卻不想讓女兒更難堪,點一點頭,“那你就去吧。他此刻在外院等着。”
淩婉兒走到外院,示意随行的丫鬟止步,獨自走到周文泰近前,揚着臉,睨着他,“你來做什麽?”
周文泰看着明顯憔悴失色的她,輕聲道:“我來,是想問你一句話。你當着家母的面兒,說寧可出家、自盡,也不稀罕嫁我,是真的?”
淩婉兒定定地凝視着他,過了一會兒,忽然揚起手來,狠狠地給了他一記耳光,恨聲道:“這一巴掌,是因你今日自作聰明趁機羞辱我。”反手又是一耳光,“這一巴掌,是因我對你的容忍已經到了極限。你若不是出自國公府,我會理你?我會應承你這麽久?每次看到你這蠢貨的臉,我就膈應得要死!”
長長的指甲,在他臉上留下了幾道深深的血痕。
第一巴掌,周文泰猝不及防,第二巴掌,他能躲卻沒躲,動也不動地受了,随後,在森冷的夜風之中,定定地看着她,眼神越來越絕望,也越來越冷淡。
淩婉兒目光灼灼地回視着他,“蠢貨。今日不管如何,我都是遁入空門的下場。都到這地步了,你卻偏要添亂,偏要再幫着別人羞辱我一番。你還是個人麽?口口聲聲的喜歡,就是這樣的做派?”
“那你能怪誰?”面頰上有血珠滑落,周文泰擡手擦了一把,“你若早讓我死心,怎麽會有今日的事?你若在事前如實相告,我會被你利用、害得父母蒙羞?”
“哦,敢情是來跟我算賬的啊。”淩婉兒居然笑了,“那我告訴你,你自找的!活該!”
“是,我是自找的。”周文泰磨了磨牙,“今日種種,往後我都會設法查清楚,若一切正如程解元、黎王爺、舒大人看到的那樣,那麽,淩婉兒,我告訴你,日後你別說遁入空門,就算你死了,我也會把你挖出來鞭屍!——你怎麽對得起我?!你跟朱鴻、顧景年一直來往不斷,是不是也不清不楚的?!”
也是難得,到了這時候,他居然還在變相的争風吃醋。
淩婉兒譏诮地笑了,“那是你該管的?與他們不管怎樣,我樂意,你沒資格幹涉。
“眼下我也知道,我也好,家門也好,都要因今日是非被人落井下石,但是,沒你周家什麽事兒——就算被人踩踏死,我都無話可說,但若吃你周家一點點虧,淩家便要将你們告到聖上面前——從上到下都是敗類、人渣,無恥之極!
“往後,不要說周家也是自身難保,便是還有餘力仗勢欺人,淩家也斷不會容着!你們今日給淩家的羞辱,已經不能再多。再恬不知恥,淩家定要與周家魚死網破!”
周文泰聽了這一席話,當下做不得聲。
“你給我滾!”淩婉兒擡手指着朱紅色大門,“再不滾,那我就在遁入空門之前與你糾纏到底——你找上門來輕薄我,淩家全部下人都能作證。”
“好,好。”周文泰極緩慢地點了點頭,“就當我以前眼瞎了!竟認識你了這般——”惡毒的話,到底是說不出口。
“誰又沒眼瞎?!”淩婉兒怒目以對,“早知你這樣蠢,我會搭理你?!”
周文泰面色漲得通紅,轉過身形,疾步離開。
翌日,淩婉兒在錦衣衛“好心護送”下,踏上遁入空門的路。
程詢得到消息,帶上幾色禮品,去了廖家。
京官除了禁軍、錦衣衛等要職,都放假了,如廖文哲這種差事,平時輪流值班,也清閑許多。——父子兩個都在家中,聞訊後,相形去迎。
與廖家父子敘談片刻,程詢歉然地對廖大老爺道:“昨日的事,後續的細枝末節我已知曉,想當面告知二小姐。再者,昨日事情的經過,也還有一兩個不明之處,想請她當面告知——沒別的意思,就是想做到心裏有數,把事情完全梳理清楚,這樣一來,我才能與您細說原委。”
廖大老爺欣然點頭,“她上午大抵都在書房,你只管去。我命人備下一桌酒席,等着你細說由來——今日午間,可是如何都不能走了,要留下來用飯。”
廖文哲用力點頭,“萬望解元賞光。”
這就是擡舉自己了,程詢自然明白,欣然點頭,“榮幸之至。”
過了一刻鐘,他在外院管事引路下,來到內宅的小書房院。
怡君先前就得了消息,已經等在廊下,見到他,溫然一笑,恭敬行禮。
管事當即道辭離去。
怡君與程詢先後走進小書房。
夏荷、款冬索性連茶點都不張羅,徑自守在門外——需要的話,二小姐自會吩咐。
走進室內的程詢,除掉大氅。
怡君就站在他面前,适時地伸手接過,疊起來,抱在懷裏,輕聲問他:“你怎麽今日就來啦?”
程詢就笑,“你說呢?”
“你不說,我怎麽知道。”怡君的素手輕撫着他大氅上毛絨絨的領子。
程詢擡手刮了刮她鼻尖,随即展臂把她帶到懷裏,用力地抱了抱,柔聲問:“昨日,害怕沒有?”
怡君赧然地推開他,轉身把大氅安置起來,“也怕過吧?但是你和黎王爺、舒大人去的正是時候,便不值一提了。”
“昨日去得晚了些,幸好沒耽誤事。”再晚一些,事态會變成什麽樣,誰都不敢斷言。
“所以,我就特別感謝你啊。”怡君回身望着他,盈盈一笑,“提醒在先,鼎力幫襯在後,這恩情太重了。”
程詢笑着落座,“那你不妨想想,如何答謝。快些想,我回外院之前,就要收到謝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