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放下得自在
才一出門,張無忌就看到飄在不遠處的熟悉身影,不由大喜:“蘭舟?!你這是去哪兒了?”
宋青書自不會告訴他自己的去向,于是信口胡說:“剛看到一個可疑的身影,就追過去看了眼。”
“是什麽人?”
“采藥的童兒。”這個話題就此帶過,宋青書輕輕敲打了一下面前的任務面板,對少年道:“此間事畢,我們是不是也該考慮離開了?”
張無忌微微吃了一驚:“怎麽,你想離開?”
宋青書道:“不是我,是‘我們’。你畢竟不是胡青牛,也不是明教中人,一直留在蝴蝶谷,難免會有正道中人認為你與魔教勾結。如此這般時間一長,與你的名聲不利。”
張無忌本就不在乎名聲,他一個少年,眼見一年後或許便會死去,旁人如何說卻又與他何幹?可張了張嘴不等反駁,卻又聽宋青書道:“便是你不在乎,總要考慮你爹娘的,你娘如此艱難才洗去邪道中人的名頭,若是傳出她兒子又與明教走得近,難免旁人不會多想。”
“……說的也是。”張無忌不得不承認宋青書所說之事極有可能發生,他有些煩躁的撓撓頭,思索片刻卻又釋然,“也罷,這裏畢竟不是久居之地,若是我娘找來,發現我病沒治好卻要死在這裏,肯定會傷心的。我們換個地方前去居住,她看不到我,自然會以為我外出雲游尋找醫治之法,拖上幾年她的思念之情也就淡了。”
他的這番想法聽得宋青書直皺眉:少年此刻的狀态比之過去消極許多,實在有些糟糕。他心中輕嘆,道:“定居之事不忙,眼下倒有另外一事。”他說着目光望向屋中,“你紀姑姑如今已被殺害,她女兒便只能孤零零一個人活在世上了。你讓她怎麽辦?”
張無忌道:“何時需要我去擔心?師兄不是說要送她嗎?”話雖如此,想到楊不悔如今只有孤身一人,剩下的話語便都咽下未說。宋青書聽出他口是心非,忍不住輕笑,道:“總之還要問問你那師兄,若他執意獨自去送,你我當然不必淌這趟渾水。但若他開口相邀,我們便一同去送那小女孩去找她父親也不錯。”
張無忌聞言大奇:“你知曉不悔妹妹的父親是誰?”
宋青書微揚起頭,做莫測高深狀:“自然知曉。待你去問你師兄時,不妨同他說一聲,可知昆侖山坐忘峰如何找尋?”
對此張無忌滿心疑惑,到了夜裏給陳一建送藥之時想起此事,便試探着問了問對方。誰知陳一建在聽到“昆侖山坐忘峰”六個字時明顯吃了一驚:“你怎麽知曉這個地方?!”
張無忌見他反應有異,詫然反問:“你真知道?”
陳一建驚疑不定地盯着少年的雙眼,他自己是穿越而來,知曉的自然比旁人多,但張無忌這一世根本沒像原著中那般在紀曉芙臨死前陪在旁邊,又怎麽會知曉這件事。他沉默片刻,才道:“不錯,我知道。是紀姑姑死前告訴我的,她說不悔的父親便是在昆侖山坐忘峰,讓我持着信物帶不悔去找他。你又是如何得知?”
張無忌自然不能說是宋青書告訴他的,稍一遲疑,便聽宋青書在旁道:“跟他說是紀曉芙告訴你的,也曾邀請你去送不悔。”
張無忌吃了一驚,忍不住想:“蘭舟這話分明便是讓我騙人,可是為何又要欺騙師兄?”不由得有些不悅。他不想跟師兄說謊,卻又不想說出蘭舟的存在,躊躇片刻才道:“是紀姑姑……”到底還是選擇了宋青書那番說辭,只是說完之後臉色顯而易見暗了下去。
宋青書在旁看的冷哼:這小子就這麽不情願跟他“師兄”說謊麽!便陰陽怪氣道:“怎麽,不高興了?想跟你師兄說我的存在?”
陳一建也恰好道:“她邀請過你?!什麽時候?我怎麽不知道?”
兩個人的聲線重合到一起,詭異地竟給張無忌一種說不出的微妙感覺。他愣了愣才反應過來,含糊道:“就是臨走之前……師兄,你現下打算怎麽辦?帶不悔妹妹去昆侖山麽?”
陳一建打了個哈哈:“當然,我既然受人之托,就該忠人之事。倒是無忌你……你的身體不太好,還是留下來好生修養一下比較好。”心中卻大為緊張:倘若張無忌真的提出要跟他一起走,他還真沒理由拒絕。畢竟他一向忌憚對方的主角光環,若張無忌真的執意跟随,哪還有他的戲可唱?
張無忌卻不知師兄心中所想,倒為對方的體貼頗為窩心。對比只會逼迫他做違心選擇的蘭舟,遠近親疏立顯。他本就是溫和的性子,見狀便順着對方的話道:“師兄說的是。我也正打算找個地方好生休養,你和不悔妹妹此行定要小心,早日平安歸來!”
陳一建頓時松了口氣,笑道:“那是當然!你就等我好消息吧!”說着心中比了個“V”字,很為自己剛剛的機敏而點贊。宋青書在旁冷眼看着他的反應,心中越發确定他有些不對勁:若是以往,這人肯定不會如此迫切地想要将張無忌推開,言語之間也透露着不希望別人跟來的意思,他在打什麽主意?
事情看來就這麽說定了,張無忌從陳一建房中走出來,才看向一直在旁雙手環胸一副若有所思模樣的宋青書:“你為何非要我跟師兄說謊?”
宋青書斜睨他一眼:“怎麽,替你師兄抱不平?”
張無忌皺眉道:“我不喜歡這樣。師兄待我一直很好,這兩年來也始終陪在我身邊,我想不出有什麽要對他說謊的必要。”
“你就沒感覺到,你的好師兄是想踢開你嗎?”宋青書早知道張無忌是個脾氣軟糯的爛好人,聞言很是怒其不争,“他話裏話外都透着想要獨自送楊不悔離開的意思,對他來說,你也許就是個累贅!”
“你別胡說!”張無忌有些愠怒,更多的卻是隐隐的恐慌。他不是笨蛋,陳一建态度上的轉變他都看在眼裏,而且不若宋青書旁觀者明,在他看來,師兄對他一直若即若離,時而親近非常,時而又陌生的很,這種态度讓他有些心慌,雖然勉強可以歸咎為“離魂征”的緣故,可之前兩種性格的師兄明明都和他相處很好——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
他不敢細想,也不願繼續與蘭舟争論此事,匆匆便回到自己房中,甚至顧不得就說謊一事繼續向對方興師問罪。宋青書看着他倉皇離去的背影微微皺起眉,并沒跟過去。他心中也有些煩亂,既為對方親近陳一建而懊惱,又有對陳一建反常行為的提防,任務什麽的,倒被他抛諸腦後了。
******
這件事既然說開,本該就這麽定下,然而讓兩人一鬼沒想到的是,原本預定好的事情卻被楊不悔激烈反對所打亂了。不悔原本就比較親近年齡相差不多的張無忌,之前娘要帶她離開時就有些不高興。如今娘已經不在了,她說什麽也不願離開張無忌,就算心中有着對素未謀面的父親的憧憬,也抵不過陌生人相伴的恐慌,無論陳一建如何勸說,她都不肯與他單獨上路,只顧用一雙可憐兮兮的眼睛盯着張無忌瞧。
張無忌被她看得心軟不已,又受不住小姑娘再三哀求,最終只能妥協,同意陪着他二人一同上路前往昆侖。其實少年心中也很希望能跟着師兄一起出門,他只有一年左右的壽命了,能夠多和師兄相處一段時間也是好的。倘若他真的死在外面,也有師兄能替他收屍。
對于這個結果,唯一覺得不滿意的只有陳一建了。明明已經改變了的路線又回歸原著,怎能讓他不又驚又怕?這件事再度向他證明了張無忌主角光環如何閃亮,他心中忌憚之餘,越發升起幾分不服輸來:他就不信他不能改變原著的路線!只要跟在張無忌身邊,總會有辦法改變的!
于是待兩人傷愈,三人一鬼就踏上了前往昆侖的道路。蝴蝶谷距離昆侖山路途何止萬裏?這一路上三人奔波勞累,個中辛苦實在不足為外人道也。他們碰上了各種突發狀況,部分仗着陳一建武當三代首徒的身份以及張無忌、宋青書的醫術混過去了,更多的還有各種突發狀況。若非陳一建對這段劇情有着殘缺不全的記憶,規避開幾處殺身之禍,幾人恐怕會走的更加艱難。
如此過了大半年,衆人終于來到了昆侖山下,機緣巧合遇見昆侖掌門何太沖,救了其小妾的性命,惹上其正房班淑娴的追殺,卻又恰巧被路過的楊逍所救,順利将楊不悔送到楊逍手中。其過程之驚險,奇遇之巧合,讓宋青書十分驚嘆,更讓陳一建心中嫉妒不已。若他知曉自己的引領反而減少了張無忌的彎路,更化解了不少殺身之禍,成就其主角光環的一部分,只怕會更加怨念。饒是如此,他心中的郁卒也早已與日俱增,只是被他強壓下去不曾表達出來罷了。
作者有話要說: 過度的一章。關于送不悔妹妹的詳細就不在這裏多寫了,于兩只無異。至于楊左使的戲份也就暫時一筆帶過,親們可以自行将原著情節帶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