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太子主動要權
容铮柔和着表情道:“燕兒問。”
“你是否後悔遇到我?”千秋燕說這話時, 連雙唇都忍不住在抖動:“若是就此失蹤,留在一個無人認識你的地方,安心過你的小日子。也許就不會經歷這些。”
容铮微微一詫, 她很快展開笑容道:“如果沒有遇到你,我或許真的會成為這個世界的孤魂。事到如今不說後悔, 倘若我沒有遇到你, 也許會這樣渾渾噩噩,賣着油炸包,然後同樣冷漠地看着比自己渺小的人在自己面前死去。”
“這樣的我,和現在的我。你又會選擇誰?”
千秋燕瞬間沒有了遲疑,她知道時光不會倒轉回去, 她亦毅然而然回答容铮:“當然是現在的你。”
此生有她一句話已經足以。
次日的早朝。
容王的忌日一過,武帝果然立即恨不得要打發五皇子和遼國公主離開京城。
只是臨走前, 遼國公主必須見武帝一面,武帝答應了。
之後便是這一見,武帝上早朝的時候,他的臉色已經沉的發黑, 當下就決定答應遼國公主再派一人護送迎親隊伍。
作為被嫁出去的燕國皇子, 怎麽都覺得, 臉上無光。
慕容甫上朝的時候,他站在衆皇子身後, 眼神帶着濃濃的憤怒。再看向安然無恙被排除在外的慕容祁,他雙拳頓時并握。
果然, 父皇還是選擇庇護老九!
再看向為首的太子,她站在官伍裏,只要她沒吭聲,慕容祁也十分低調的樣子。
慕容甫又憤恨起來, 老九真是會裝模作樣!
直到,武帝看向了慕容甫:“老五。”
“兒臣在。”慕容甫不情不願地站出來。
“三天後,你就跟随公主回遼區。”武帝幾乎沒有猶豫,甚至沒有感情将這個兒子送出去。
慕容甫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接下去,他本來就心不甘情不願的。
武帝在等他的回複,沒有等到,他瞬間皺眉,隐約要發火的樣子。
這時,容铮終于有了動靜,她拘禮道:“啓禀父皇,五弟第一次娶親,難免會緊張。”
武帝的視線這才落在容铮身上,等沒有了被父皇注視的壓力,慕容甫想起太子對自己的承諾,他終
于下定決心站出來拼一把:“兒臣遵命!只是兒臣第一次出外,怕是以後都不能再回來。可兒臣的母妃。。。”随即他拿起袖口擦擦眼角。在別人看來是已經在落淚了。
武帝為了讓他心甘情願過去,便承諾道:“安貴妃自然由朕照顧,你若是想念她,以後随時可以奏請回京。”
只是奏請回京而不是随時回京。看起來武帝是想老五徹底打發在遼區了。
而那邊又有可能随時随地發生暴動。
大臣們一時間都心知肚明,安國公這一邊是徹底沒有争儲的希望了。安家這邊的官員也跟着心灰意冷了。
他們集體在宮殿跪請陛下收回成命,好幾天,跪倒了一批人,都沒能撼動陛下的決心。
慕容甫最後一絲對父親的期待,瞬間化為泡影。
他眼神空洞無光:“諾!”
武帝滿意地點點頭,随後開始擇選迎送的官員,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不必要時刻,太子卻站出來了。
容铮請示道:“兒臣身為兄長,願送五弟下南鏡。”
話音落下,仿佛一塊巨石砸進湖面,激起了巨大的水花。
就連千秋拓被她的舉動搞得往後差點倒下,要不然葛秋扶着,他已經摔在地上了。
“陛,陛下,太子殿下乃燕國未來儲君,東宮之主,理應留在朝廷輔佐陛下。”千秋拓抖着雙手激動道:“南鏡迎送,還是由老臣代勞就可。”
武帝也轉向了千秋拓:“丞相也是燕國大臣,文官之首,理應待在朕身邊輔佐。”
但他卻只口沒說太子下南鏡的事情。含糊其辭,也沒有反對。
千秋拓一聽,心都涼了。
他看向容铮,容铮卻回以他一個放心的眼神。
千秋拓哪裏敢放心,他好不容易找到的孩子,豈能讓她自降身份去那種地方,還可能遇到危險。
然而容铮依舊堅持道:“為使遼國繼續臣服燕國,重視與五弟的聯姻,唯有孤這位兄長最适合穩固雙方和平的橋梁。”
武帝沉默了。他掃向底下的臣子。
大臣們即便不站在容铮這邊,但他們都是大燕國的臣子,太子如果自損顏面,連他們在國外都會覺得丢人。
于是他們團結起來紛紛進言:“此事萬萬不可!
陛下,太子殿下乃龍儲,怎麽和自降身份。”
“雖說是誠意,但遼國未必接納,他國早已對我大燕虎視眈眈。”
“陛下,決不能讓太子殿下出京。”
“太子殿下年紀尚小,不懂國事,還請陛下多加三思。”
大臣們難得意見一致,不分太後派保皇派。甚至連皇室的成員都站出來了。
原本看起來像是小事一般,卻在容铮的請示,和武帝沒有明确拒絕的态度,将事情推向高拔,眼看氣氛開始焦灼起來。
武帝終于猛地拍下桌,他掀了一地奏折,冷喝道:“太子,朝堂之上語有言失,使其大臣陷入混亂!你可知罪!”
容铮彎膝跪下:“兒臣有罪。”
話出,武帝反而沒有那麽生氣了,他直接甩袖,讓歡公公宣布退朝。
“太子,随朕去明正殿。”
然後武帝态度不明地扔下群臣,這不是他第一次固執已見了,大臣早就見怪不怪,但是這件事真的是驚動了不少人。
慈明宮都被驚動了。
華太後這會兒并沒有心情理會容铮,但容铮要遠離京城去一個距離此處上千裏的地方,而且還是那個頗有争議的南鏡。
她便蹙眉與吏部尚書沈立林道:“太子此舉是她自己的意思,還是聯合慕晉深做的一場戲?”
沈立林道:“姑姑,侄兒怕的就是這點。如果真是太子自己的意見,我想,她日後不容小觑。”畢竟能在朝廷上逐漸給自己打拼出幾分話語權,已經不簡單了。哪怕是接了這檔子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只要辦成了,那就彰顯了她的優秀,哪怕沒有辦成,也沒有敢恥笑她。但也因此讓太子在衆臣心裏慢慢地積威。日後待厚積薄發,将不容小觑。
眼下比起太子去南鏡有争議,沈立林卻察覺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他最後深深道:“姑姑,太子已經長大了。想必陛下都已經注意到她了,我們再不出手,怕是會将太子推向陛下那邊。到時候我們的損失可就大了。”
“而且太子未嘗不可培養成我們沈家...。”
他話還沒有說完,華太後卻以強硬的态度拒絕道:“她要去便去,哀家就放她自由。但哀家絕不能讓慕晉深的孩子再延續那
個位置。
“可是。”
“再等等,很快了,哀家很快就要找到那孩子了。”眼下華太後比起容铮,她對在外的容王世子更為關注。不過對待養了十年的孩子,華太後還是不免多說一句:“是時候該讓太子知道慕晉深的手段。”
“那逆子比哀家更危險百倍。”
沈立林只好妥協了。但他認為,此舉無疑是将太子推向火坑。
此時此刻,明正殿內武帝已經坐在禦座上,他沉着臉對着跪在地上的太子,好一會兒了。
容铮自始至終堅持道:“南鏡需要孤親自去為我大燕調和敵外勢力。否則會折損。”
“你是怎麽知道朕的打算?”武帝此時此刻十分沉靜,沉靜到令歡公公感覺害怕,可偏偏太子殿下今天不知道吃錯什麽藥,偏要堅持下南鏡。
南鏡那邊到底有什麽,才會吸引太子殿下去?
歡公公想不通,又急在心裏。
容铮這次卻選擇大大方方暴露自己,這是一次冒險,也是富貴險中求的機會,她必須掌握她甚至如實道:“父皇邀請楊将軍回京,不就是為了震懾遼國。”
“往年楊将軍都不得旨意回來,今年卻已經回來半個月,而将軍留在京城确實給遠在千裏外的南鏡一份震懾。”
并且這份震懾已經令遼國沒有繼續擴張遼區,甚至,遼區的遼人紛紛選擇讨回遼國,眼下已經大批大批撤退,哪怕軍隊還留在那。
這份屬于遼國的恐慌已經十分明顯說明,他們很怕楊忠義打過去。
而武帝的目的就是在此。
他也沒有辦法立馬收回遼區,一雪前恥。
武帝從來沒有像這一次,沒有任何表情,平靜的仿佛無人之境,他就這麽盯着太子。直到太子說完。
他深深地閉上眼睛,朝殿梁方向擡頭,當舒緩口氣,這是他的一個調整習慣。誰也不知道,唯獨歡公公清楚,陛下已經下了什麽決心。
就連歡公公都覺得心驚,陛下他從來沒有像今天對一件大事果斷地作出決定。
當武帝慢慢低下頭睜開時,他深邃的眼睛審視着容铮,毫無情緒:“你真的已經打算好了?哪怕危險?”
容铮決定道:“哪怕再水深火熱,孤也得去為父皇争取時間。”
話落,武帝再沒有猶豫,他誇道:“好,很好。朕決定讓你去南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