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會試(一)
鐘亦文預料的果然不錯,在他遞上拜帖之後,第二日就等到了江末江大人家中下人的通知,讓他隔日去江大人府上拜訪。
這個時候,鐘亦文他們已經全部搬到了京都的宅子裏。吳遠安也看得出來,鐘亦文怕是遇上了什麽事情,才會積極的給朝中大臣發拜帖。但是吳遠安卻沒有多問,在他看來,鐘亦文做事情自有分寸,肯定會拿捏好這個度的。
鐘亦文換了一身精致的青色外衫,還特地拿了一把裝門面用的紙扇,上面的圖案毫無疑問就是竹子,然後領着一模一樣裝扮的阿棋阿墨,乘着街市上門最多的時候,大搖大擺的出門。那模樣好像就怕人家不認識他是“竹君子”鐘亦文一樣。鐘亦文的效果是很明顯的,一來他的樣貌實在是太出衆,二來就是這拉風的打扮,不少人都在偷偷打聽這個人是誰。然後就有人跳出來說,這個人你們都不認識,他就是人稱“竹君子”的揚州鐘亦文,今年東部考區鄉試的解元,接着又是一通鐘亦文的知識的普及。
也有人懷疑說,這個人怎麽和碧游郡主私奔的那個書生那麽像?結果卻引來東部學子們的嘲笑,你們也不去打聽打聽,不說碧游郡主私奔的時候鐘亦文還在青州,這時間上對不上。就說鐘亦文這人,還要找人私奔,青州城內願意和他在一起的哥兒們能從青州排到京都來。那什麽碧游郡主,哪涼快哪呆着去?
不管外面的傳聞怎麽樣,鐘亦文這回招搖過市的效果卻是非常明顯的收到了。
等到了江大人府上,下人怕是早得到了安排,直接将鐘亦文帶到了一個小花廳。鐘亦文剛剛坐下,那邊一身便服的江大人就已經過來了。
江大人一進門就哈哈大笑了起來:“鐘解元,這幾月不見,似乎更加光鮮了不少啊!”
鐘亦文跟着陪笑臉:“以前在家中随便一點無所謂,只是來到了京都,加上要來拜訪江大人就不由自主的鄭重了一些。”
鐘亦文的這話,江大人自是不信的,但是他也不會當面揭穿。江大人接到鐘亦文的拜帖的時候,還真的是吃了一驚,特別是他的拜帖中跟着的是以前他給陳一諾的名帖。所以,江大人才會這麽迫不及待的接待了鐘亦文。當然,另一點不可否認的是,江大人對鐘亦文的才華非常贊賞。上回明月樓的事情,讓江大人算是跟着受益不淺。如今雖然他還是禮部侍郎,但是禮部尚書已經申請告老還鄉,如無意外,怕是年底之前就會離開。聖上已經表示會讓他來接替禮部尚書一職,他如今可是風光的很。
“我在鐘解元的拜帖中看到了我曾經給一諾侄兒的名帖,非常的好奇。說起來,我已經多年未見過他,他的阿麽是我的堂哥兒,原本的關系非常好。可惜我遠在京都,知道一諾侄兒出事的時候,已經過了大半年。如今看到跟他有關的東西,忍不住想要問一問!”
鐘亦文自然是不敢隐瞞,将他遇上陳一諾之後的事情講述了一遍,但是絕口不提為了磨煉陳一諾讓他去秋收的事情。
江大人聽完卻是笑了起來:“這個小子,還是像小時候一樣倔強。知道他現在過得好我就欣慰了。鐘解元,下回若是一諾侄兒來京都,你可千萬記得通知我一聲,可不能再像青州那樣,明明知道了我在那裏卻沒來見我!”
鐘亦文點頭:“我一定記着。青州的時候,怕也是一諾大哥擔心受人非議,加上後來兖州的事情,估計才沒有見江大人。”
“行了!”江大人擺擺手,“你不用替他說好話。我比你了解那小子的個性,倔得很。如今知道他在兖州,我也會讓人注意,不會讓他吃了虧的!”
鐘亦文代替陳一諾對江大人連連道謝。
鐘亦文今日拜訪江大人,雖然和江大人聊了很長的時間,但事實上大都分的時間卻都是在說陳一諾的事情。鐘亦文也沒有什麽意見,畢竟他來找江大人并不是真的要聊什麽國家大事,純粹就是為了一個和江大人交好的名聲。
Advertisement
江大人雖然足夠敏銳,但是他還真的沒有想到鐘亦文會和安樂王搭上關系,還是安樂王看上的冤大頭,要不然以他的精明程度怕是絕對不會見鐘亦文的吧。
從江大人府上回來,秦九就跑來提醒鐘亦文,宅子四周多了不少窺視的人。鐘亦文不知道這些窺視的人都是來自哪裏,但是他已經知道自己的高調讓人已經給盯上了,下回出門絕對要帶上大方他們。
在鐘亦文以為已經沒戲的時候,卻在五日之後意外收到了陸伯年陸大人的回帖。
去往陸大人的府上拜訪的時候,鐘亦文是更加謹慎,雖然還是一樣帶着阿棋阿墨招搖過市,但是身邊四個方位卻藏了四個高手,大方梅子以及秦九的兩個兄弟。四個人将他們保護的是嚴嚴實實,一路是小心了又小心,謹慎了又謹慎才終于到達陸大人府上。
等到下人将鐘亦文帶到陸大人的書房的時候,鐘亦文驚訝的發現陸大人已經坐在了書房內,而且書房內還有一個絕對不能讓人忽視之人。雖然這人一身普通裝扮,但是他端坐的姿勢,喝茶的儀态,包括舉手投足,都透露出一種氣勢,再加上他四十上下的年紀,鐘亦文還能猜不出他的身份。
鐘亦文心中一驚,立刻低頭給陸大人行了禮,回頭也給那人行了一個禮。
“鐘解元,我一直覺得你不是一個喜歡投機取巧之人,但老夫卻沒有想到會收到你的拜帖。”陸大人倒是開門見山,就差直接說鐘亦文你太令我失望了。
鐘亦文低頭又行了一禮:“時事所逼,不得已而為之。”
鐘亦文就不相信,這兩人會不知道自己來這拜訪的目的。他不是為了名利,更加不是為了其他不得見人的目的,就是想要借他們的名聲躲一下,有什麽好失望的。最失望的是他好不好,要不是現在離不了京都,鐘亦文真想立刻收拾包裹回家,一個舉人的名頭,足夠他在鐘家村混得風生水起。
陸大人看鐘亦文的臉色有點微變,倒是換了一個話題,不想将人逼急了,更何況,今天真正想要見一見鐘亦文的并不是他:“聽說上回在青州明月樓,鐘解元一舉得名,拿出了無數條治理兖州的方案,和朝中大臣們所建議的也多有相似,倒是讓人覺得鐘解元見識非凡,有才識。”
這事在套他的話哪,想知道他身後是不是有高人指點,不過可惜,那些還真的是鐘亦文自己的想法。
“我也是僥幸才能想到這些辦法。也是家中有朋友将兖州的情況告知過我,所以我才敢如此大膽的建議。若是其他學子知道兖州的實際情況,也能想到的。陸大人,你看朝中的大臣們不是也想到這些建議了嗎?”鐘亦文的最後一句話絕對是故意的,料定的就是他們不好意思說其實我們是抄襲了你的創意。
陸大人臉色一變,有點想要發怒的征兆。不過書房內的另一人卻突然幹咳了一聲,讓陸大人壓下了火氣。
鐘亦文也覺得有點糟糕,這個陸大人是不是火氣有點太大了啊!
鐘亦文不知道的是,陸伯年自認為清流一派,為官清廉,不營私不舞弊,不為名利,還有一點就是不妄言,鐘亦文的話已經觸到了陸伯年的底線,若不是還有人在,只怕他已經準備将人直接趕出去了。
“如今兖州随着這些政策的推行,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算是證實了鐘解元當初的見解有效。”陸大人停了一會兒才說道,“不知道,鐘解元能不能也給我們建議一下,這如今的南蠻地區要如何來治理?”
重點原來是在這裏,是想要從他這裏得到治理南蠻的方法。還說什麽治理,如今的南蠻還不是燕國的地盤呢,想要治理的地步應該還是先打下來吧!
鐘亦文在心中吐槽,但是嘴上說出來的時候卻要委婉很多:“南蠻地區和兖州有很大的不同,請恕我不管妄言。”
陸大人立刻露出一臉果然如此的表情,看樣子是相信了鐘亦文的背後是有高人指點。
“但是!”鐘亦文卻突然轉了一個口氣,“我以為要治理南蠻倒是可以比照拿下兖州的方式。以往兖州不也是游牧族的地方,局勢和現在的南蠻相比類似,幾代先皇治下才慢慢将兖州轉變成了如今的情況。直到當今聖上厚積薄發,一舉和平演變拿下了兖州,才能創下這不世之功。南蠻必定也可以如此!”
鐘亦文說完這話,雖然表面上看着的是陸大人,私底下卻瞄着另一個人,看到那人忍不住的笑意,鐘亦文知道他今天的這個馬屁是拍對了!
鐘亦文從陸大人家中出來的時候,只覺得後背都已經汗濕了,果然大領導的馬屁不是那麽好拍的,沒有拍在馬蹄子上是他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