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素宴
翌日一早,镯兒就一個咕嚕爬了起來,快速梳洗了一番,就要出門。腳剛跨過門檻,遲疑了一下,又走回到屋子裏。
镯兒小心翼翼地把随身小布兜從懷裏取出,将那天江向歌送的盛着名為“面膏”的瓷盒子取出打開,對着銅鏡,小心翼翼地用手指尖兒沾了一點膏體,雙手搓開,以不甚熟練的動作抹在臉上。
面膏淺淡的香氣十分好聞,镯兒臉上冰冰涼涼的,只覺得肌膚舒展,水水潤潤的,镯兒竟覺得銅鏡裏的自己比往常好看了一些,對着鏡子美了半天,這才想起今日正事。
她來到江向歌房間,門照舊沒有鎖,江向歌不在房內,他已經昨晚和镯兒說過今日要出去,镯兒便輕車熟路的走進去,一路走到床前,貓着腰從床底拖出一個背蒌。
打開背蒌,裏面是滿滿的山貨,江向歌一路把這些背過來,卻并沒有去賣,有些果子本來是不太熟的,為了能用好的賣相賣上價錢,被特意放了幾天,熟的正好,此時又被拖上了幾日,摸起來已經有些軟軟的熟過勁了。
镯兒也是猛然想起這事,昨晚她和江向歌吃過晚飯,江向歌已經不複方才低落,兩人閑閑的聊着天,镯兒随口問了一下山貨,才知道江向歌并沒有去賣。
她急得不行,催促了幾下,江向歌神情猶豫,看似為難:“我實在是……有事脫不開身,這段日子有些事情要忙。”
江向歌卻突然眼睛一亮:“镯兒,不如不賣了,你将這些做了給我吃吧。”
镯兒一臉不敢相信:“什麽?”
江向歌笑道:“就當作是你進入知味樓的慶祝了,如何?”
雖然镯兒連連搖頭否定他的話“不如何”,但江向歌看樣子是真的有事要忙,也是真的不願讓镯兒獨自去賣。
好在江向歌并沒有背來多少,餘下的山貨要是趕回去還沒有壞,賣給走貨商倒也不能算的上虧本,镯兒抵擋不住江向歌念來念去,只得無奈答應了下來。
只不過,镯兒還悄悄生了個旁的小心思。
她背着那簍山貨來下到一樓正廳,打算借用一些客棧的廚房,昨晚江向歌在镯兒剛答應下來後就跑下去打點好了,一副生怕镯兒反悔的模樣。
前臺守着的店小二看樣子也是剛起床,暈乎乎的趴在櫃臺上睡眼朦胧,見到镯兒下來,想起昨晚自家客棧掌櫃對他有過的吩咐:“一定要把這小丫頭伺候的好好的”,一個翻身爬了起來,領着镯兒來到了後廚。
镯兒起來的早,這個時間正是客棧準備早餐的時候,夥食正把捏成圓球的饅頭放在蒸籠,镯兒反正也不急,等師傅全都忙完後才開始收拾。
Advertisement
那些山貨被镯兒從簍子裏拿出,師傅饒有興趣的湊過來,和镯兒攀談。
“女娃,多大歲數了?”
镯兒打了水去洗小地瓜上的泥土:“十三歲。”
師傅又問:“這些東西是你從地裏采過來的?上面還帶着泥咧,怪新鮮的。”
镯兒開心道:“是前幾天從山上采下來的,可不是正新鮮嘛。”
師傅也上了年紀,看着镯兒只覺得和自家小孫女一般招人疼,又沒有別的去處,有一句沒一句的和镯兒攀談着,說着話,這邊镯兒已經手腳十分利索的将簍子裏的果子、菜全數洗好,這會兒回過頭來問師傅:“面粉在哪裏?”
師傅指給镯兒,镯兒雙手用力将那滿滿的面粉袋拎起,并不是什麽上好細膩的面,卻足夠用了。
師傅看着镯兒毫不生疏的倒水和面,手法十分熟練,原本他還想留在這裏幫幫這女娃的忙,現在看來倒是用不上了。
最後師傅咂了咂舌:“你這女娃,個頭這麽小,還挺能幹的。”
這話卻正戳到镯兒痛處,眼瞧着小丫頭就嘟起了嘴,師傅見狀嘿嘿一笑,去探了探蒸籠裏的饅頭:“得咧,你先自己在這忙活,我去前面收拾一下。”
師傅一走,镯兒更顯得放松自在,她把面和的十分松軟,放到一旁,将方才洗好的小地瓜找了個小鍋蒸上,又去洗那金銀花,忙忙碌碌,腳不沾地,忙的小臉紅撲撲的。
本來只做江向歌的份用不了多少食材,但镯兒愣是硬生生的把簍子裏的所有東西都用了上,食物一大鍋一大鍋的做。
中途饅頭好了,師傅進來取了一次,嗅着鼻子問镯兒:“整個大廳都是你這香味,你做了啥?”镯兒靈動一笑,卻并不告知。
忙碌了一小個早上,镯兒終于做完了簍子裏的所有東西,她找了個大碟子,每樣都盛了一些,準備去送給店小二與夥食師傅,這兩人在镯兒住店這幾日對镯兒有過許多關照,镯兒心裏念着,此時正是回報的時候。
等在外面的倆人早就好奇滿滿,大廳裏飄着飯菜香氣,勾的人直流口水,此時見到镯兒出來,一齊湊了過來,镯兒把手中碟子向兩人面前一送:“吃嘛?”
夥食師傅也不客氣,嘿然一笑,随手拿起了一個被炸的金黃的丸子:“這是什麽,炸肉丸子?”一邊問一邊放入口中。
丸子表皮酥脆且薄,一口咬下去時響聲清晰,內裏十分柔軟,像是吞了一口雲朵,餡料并沒有因為外皮過油而變得過膩過硬,軟綿綿的一嚼,品嘗到的口感卻并不是師傅預想之中彌散的肉香,而是滿口的香甜軟糯。
镯兒笑眯眯的看着師傅:“炸地瓜丸子,怎麽樣?”眼瞧着師傅露出滿意神色,镯兒眉眼更是得意,這山裏的紅薯雖小,卻噴香十足,比起用心栽培,倒不如風吹雨打來的別具風味。
然後又指了指一旁的被淋着醬汁一塊兒沉紫色:“再嘗嘗這個糖醋魚。”
那小二一早從一旁摸出了一雙筷,舉了半天,此時終于找到機會,一筷下去,夾起一筷醬紫,放入口中品嘗。
酸甜十足,口味濃郁,一口咬下去是滿口的滿足,好吃是好吃,只是……
魚的味道在哪裏?
小二用筷撥了一下那糖醋魚,挑開韌性的外皮,見到裏面露出的是一塊兒黃綠嫩色,中夾黑籽,這才反應過來,露出恍然大悟地神色:“好啊,你這個小丫頭,還說是糖醋魚,原來是茄子!”
镯兒撲哧一笑,又叫他們去嘗其他的菜,不出意外,獲得的自然是滿口稱贊。
金銀花米餅、嫩白菜炒口蘑、素蘑絲,餘下的邊角料不足以做成一道菜的,被镯兒又做成了拔絲紅薯、白面芋頭。
镯兒見他們吃的滿意,心裏也有了個底,回了廚房把自己做的所有菜都拿了出來,師傅和店小二目瞪口呆的看着那足夠十個人吃的飽飽的食物:“你怎麽做的這麽多?”
镯兒不好意思的抓抓頭:“我是想拿出去賣。”
問客棧借了幾個大盆裝菜,又借了個推車,婉拒了店小二想要陪同的提議,镯兒獨自一個推着車來到了初到浔州城那晚時逛的第一條街。
路途雖說不近也不遠,小姑娘推着大車費力前行的模樣盡管是在這浔州城也是不多見,一路上镯兒吸引了不少圍觀的目光。
到了街上,出來擺攤的人并不多,镯兒随便尋了個空的攤位将推車推進去,向旁邊的賣擺件的攤位老板花了十五文買了一沓兒的油紙作包裝之用。又将各類食物一樣一樣齊齊整整的擺在了在面前,光是地瓜丸子就堆疊成了一塊鼓鼓的小包,金燦燦的,倒是招人喜歡。
镯兒清了清嗓子,對着過往人群張羅了起來:“瞧一瞧,好吃的飯菜咯!”
沒錯,镯兒做了這許多吃食,不單單只是為江向歌,亦有想出來售賣的成分在,這個念頭一直盤旋在镯兒腦海裏,所以昨晚江向歌提出的時候,镯兒看着那滿滿的一簍食材,心裏也打定了主意。
路上行人不多,镯兒賣力吆喝了半天,只堪堪圍過來四五人,并沒有人想要買,只是圍着想要看看镯兒賣的究竟是什麽。
但第一個說話的卻是方才镯兒買來油皮紙的那個攤主,他抱着手臂告訴镯兒:“白日街上不可吆喝,你要按規矩做事。”
镯兒臉一紅,拿了一塊兒金銀花餅給那攤主送了過去,那攤主理所當然的接了過去,小小的一塊兒餅捏在手裏并沒有什麽重量,他打量了一下:“這是什麽?”
常人所見的金銀花往往都是在曬幹之後,呈黃色偏多,镯兒這米餅卻是用的新鮮的金銀花梗,雖然也有些枯了,卻依然呈現着綠色,很少有人見過新鮮的金銀花,也不怪那攤主認不出來。
镯兒看着那攤主試探性的咬了一口,臉上逐漸由面無表情變成了有些享受。
镯兒自然知道自己做出來的菜是什麽味道,往常秋日她也會做這個來作磕牙用,炸面與炸米混在一起再撒入鹽巴,襯得金銀花格外鮮嫩清甜,這米餅雖硬,卻連牙口不好的奶奶都能啃上大半個。
那攤主也不是別扭的人,合了口味便誇:“還怪好吃的。”
周圍有正瞧着的人聽聞了這這句話,露出疑惑與想要嘗試表情,有說:“不過是家常菜式,好像誰做不出來一樣,怎麽能出來賣?”
有個老婦挎着籃,用手挑揀了一下,問镯兒道:“能先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