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什麽?!”
原本正在屋內悠閑喝茶的唐遲遲聽到唐二魚轉述的話後,吓得跳了起來,“爹,你說譚大将軍要來提親?!”
“是啊。”
唐二魚的表情還有些恍惚,“剛剛譚管家前來,說譚大将軍失蹤的事情傳了出去,然後那些海賊們便有些不安分。”
“所以大将軍要先行一步,前往處置。”
“讓我去送一送。”
“爹雖然覺得奇怪,但還是去了。”
“結果他就說他有急事需要趕去處理,但是請我放心,他定會禀明了父母,遣媒人前來提親,遲遲啊,這,這……”
唐二魚手足無措,他是完全沒想到譚大将軍會突然這麽說啊,乃至于他當時被那話吓了一跳,根本就沒有反應過來,也就沒有開口拒絕。
待人都走得沒影兒了,他才在周圍的恭賀聲中撿回了心神,越想越不對勁,于是急忙趕回來和女兒商議。
唐二魚雖然沒想着要把女兒嫁給譚大将軍,但對方鄭重其事提出‘提親’的事情之後,他的心思又複雜起來。
那可是譚大将軍啊!
愛民如子,護了北方一片安寧的譚大将軍!
女兒嫁給了他,雖然要去那讓人擔憂的高門大院,但若是拒絕的話,萬一這是女兒的好姻緣,就此錯過了怎麽辦?
後面他能找到比譚大将軍這人更好的女婿人選嗎?
雖然他覺得自己的女兒千好萬好,對父母孝順,對弟妹疼愛,不但性子良善還有一門好手藝能夠養家糊口。但平心而論,錯過之後遲遲恐怕還真的找不到比譚家更富貴,比譚大将軍身份更貴重的夫婿了。
Advertisement
“遲遲啊,你是怎麽想的?”
唐遲遲沒有滋味地喝了一口茶。
自己是怎麽想的?
她還能怎麽想?她還覺得譚大将軍這人腦子是不是有問題呢,不然在島上的時候明明她爹已經跟他說過了,不要讓人知道兩個人在島上的事,誰知道他那顆能分裂出兩個人的腦袋瓜子是怎麽理解的,居然想到要請媒人來提親。
唐遲遲确認般再問了一次,“爹,你在島上的時候是怎麽跟他說的啊,你不是說他答應了會下令不讓別人提起那事的嗎?”
“說了啊。”
唐二魚也百思不得其解,“爹跟他說,為了你的名節着想,請大将軍下令,你們兩個人在荒島的事不能外傳。”
“其他人爹也悄悄說了,還打算回頭補一份禮呢。”
“那沒道理啊……”
唐遲遲一只手搭在桌上,整個人都沮喪地趴了下去,實在搞不明白怎麽好好的‘誰都不要說’突然就演變成了歡天喜地版的提親。
現在要怎麽辦?
他人都走了,也不能追上去跟他說‘我不喜歡你,你不要來我家提親,我是不會嫁給你的’之類的話。
……
另一艘船上。
從京城趕來的承恩公譚父一看到譚子舟,眼眶就濕潤了,“好,我兒果然洪福齊天,爹就知道你定會平安無事的!”
“哈哈哈!”
“爹。”
譚子舟看到承恩公後眼睛亮了一下,然後抿了抿唇,給他抱拳行禮,“孩兒此次讓您擔心了。”他知道,若不是心中擔憂至極,他爹是不會抛下母親,千裏迢迢從京城趕過來的,并且還瘦了許多。
“對了爹,娘她……”
“你娘還不知道。”
譚父擺擺手,“你娘近些年憂心過多,身子不太好,所以你這件事我并沒有告訴她,免得她擔心過度病倒了。”
“不過你大姐知道。”
譚家大姐除了是譚子舟的親姐姐之外,還是臨朝聽政的太後,所以譚大将軍失蹤的事瞞不了她,也沒有人敢瞞。
譚父當初一得知消息,就火速進宮禀告了。
父女二人抱頭痛哭了一場,然後譚父就尋了個借口,連夜離開了京城,準備親自前來尋找兒子。誰知等他趕到江州,兒子也被找到了。
譚父把京城的事簡單地說了一遍,然後就詢問譚子舟這段時間的經歷。
當得知他當初意外被風吹倒的一根柱子砸到了海裏,還受了傷,不由得憂心萬分;當得知他落水之後仍被海浪裹挾着翻來覆去,不由得氣憤不已;當得知昏迷之後被人救了,他開懷大笑,說要好好謝謝人家。
當得知救人的是個姑娘,兩人還一路同行,互相扶持,最終在一處荒島上暫住養傷,等待救援的時候,他遲疑了。
“這位姑娘……”
“爹,”譚子舟正色道:“唐姑娘有勇有謀,聰慧過人,而且她知道兒子的病情後也沒有表露出嫌棄之意,因此兒子想娶她為妻。”
“好!”
譚父大贊,“這才是我兒!”
“莫說救命之恩當湧泉相報,單單她與你一路同行,你便不能不管不顧,姑娘家的名節可不是小事,合該妥善安置。”
“若是你已娶妻,彼此無意,當由我這個做父親的将她收為義女,将來給她尋個穩妥的人家。如今你既然沒有娶妻,你們又兩情相悅,那正是一門好親事!”
“哈哈哈。”
“臨走之前,你娘還想給你相看呢,等她知道了這樁喜事,定會歡喜。還有你大姐,她憂心你的婚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譚父對這樁婚事滿意之極。
他們家是寒門出身,夫人也是尋常人家的女兒,在大女兒沒有進宮之前,譚家只是京城常見的小官之一。
所以譚父對兒媳婦的家世沒有什麽要求。
夫人那裏的畫冊之所以都是高門貴女,那是因為那些畫冊都是大女兒給的,尋常人家的女兒到不了大女兒跟前。而與他們家往來的尋常人家,要麽沒有合适的人選,要麽就是早已成親,要麽就是擔心兒子有朝一日會戰死沙場,不敢答應。
再後來兒子回來了,但又有了那樣的病……
總而言之,拖到現在他們對兒子的婚事完全沒有了挑揀的想法,只想着是一個性情好的女孩兒就行,娶進門來能夠夫妻和睦。
而救了兒子的那位唐姑娘,譚父雖然沒有見過,但從兒子的描述裏,他知道那是一位膽子大、性情良善而且能幹的女子。
不然也不會救下兒子,兩人更不會在荒島上生活得不錯。
至于對方會不會同意?
這個譚父還真的沒有考慮,在他看來,對方能夠救下兒子,一路上還對他照顧有加,那應該是對兒子有意才是。
所以他道:“那我回去就跟你娘說,讓她找個媒人替你提親去。正好你的聘禮這些年來也陸陸續續,準備得差不多了。”
譚子舟沒有異議。
不過他又道:“爹,聘禮的事不急,我想先請大家封她為縣主。”
“縣主?”譚父詫異了,“這又是為何?子舟啊,唐姑娘雖然救了你,對我們家有恩,但她救的是你而不是你皇帝外甥啊。”
“縣主是有食祿的,不能随意賞賜,哪怕你大姐答應了,朝中重臣也是不能答應的!若你擔心她的身份太低受人欺負,可以成親之後再給她請封诰命。到時候,有一品诰命在身,其他人也不敢難為她。”
譚子舟卻是搖頭,湊近了譚父耳邊低語了幾句。
譚父表情變化了好幾次,最後驚道:“此話當真?!這事可不能胡說,你大姐對江南那些人處處忍讓,就是因為他們掌握了制鹽之法。”
“唐姑娘……”
“那位唐姑娘她真的?”
譚子舟默默點頭。
“好!好啊!”譚父雖然做了半輩子的閑官,但對于朝中之事還是知曉幾分的,其中就有堪稱朝廷命脈的鹽。
而鹽商的富庶,天下皆知。
究其原因就是他們掌握了制鹽之法,所以歷朝歷代對鹽商都只有籠絡的,長此以往他們便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勢力。人一旦有了錢,下一步所求的大體離不開權勢,之前的雙王謀逆以及後面的懷王逃走,後面就有江南鹽商的影子。
朝廷雖然殺了一批,但還有一批隐藏在了暗中。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大女兒對他們不是沒有想法的,只不過時機未至,而兒子所說的曬鹽之法,很顯然就是那個‘時機’了!
譚父站了起來。
“若曬鹽之法真的有效,莫說是縣主,就是公主也是封得的。”他想了想,轉頭向譚子舟道:“不過為了唐姑娘的安全着想,還是不能大張旗鼓。”
“這樣吧,我現在就進京跟你大姐說這件事,然後讓你娘進宮,以唐姑娘這次救了你為名,讓你大姐封她為縣主。如此雖然我們家會挨禦史的罵,但唐姑娘這邊是安全了的。不過你也要跟她說一句,這件事絕對不能外傳。”
譚子舟也跟着站起,“多謝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