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6章
下午上課時,小郡王沒有出現。
課間小歇的時候,祁株親自為每名同窗送上個巴掌大的雕花木盒,說是英國公府老夫人專門準備的賠禮,為開學第一天驚擾到衆人道歉。
原本衆人即使覺得祁株可憐,也沒打算摻和小郡王和祁株之間的事,早就暗中做好冷着祁株的準備,此時卻不得不念着英國公府的面子收下禮物,對祁株的疏遠也不知不覺的緩和許多。
紀新雪打開雕花木盒,是三條蘇繡的帕子,分別是以正紅、銀紅和石榴紅的素彩絹為底,繡樣皆是鸾鳳。
前排白氏姐妹手中拿着的帕子皆是草綠、黛綠、鴉青之類的底色,繡紋分別是祥雲和如意。路氏姐妹拿出來的帕子則是鵝黃和秋香色,繡着卧貓和長毛獅子狗。梁大娘子手心閃過寶藍色,繡紋看得不太清楚,依稀能辨認的出來是盛開花朵的模樣。
這種摻着金銀絲線,在陽光下會閃過光芒的素彩絹大多來自江南。
早些年,紀新雪還能每年見到一匹王府供給他的份例,從前年開始,紀新雪就再也沒看到過這種料子。
據說是吐絲的蠶死了大半,絲絹産量驟減,王府僅有的素彩絹都是宮中賞下,直接入嘉王的私庫,并沒有賞給後院。
這等賠禮就算是在紀新雪眼中,也能算得上稀奇。
李金環、施宇和張思儀的木盒中是明顯來自同一塊料子的白玉扳指,扳指上的紋路各不相同,尺寸剛好能貼合每個人的手指,可見英國公府老夫人準備賠禮時的用心。
祁株見學堂內的氛圍變得輕松起來,露出松了口氣的表情,又從桌子邊挂着的布袋中拿出兩個雕花木盒。
他将其中一個木盒放在小郡王的桌子上,然後打開另外一個木盒,拿出與李金環等人手中幾乎一模一樣的扳指套在手上。
李金環等人見狀,也紛紛将白玉扳指戴在手指上。
虞珩和祁株的父親自從發妻襄臨郡主過世後,就外放在袁州,正好是施宇的父親袁州刺史的下屬。
施宇想起還在袁州時,祁伯父對他的照顧,還有到長安後,英國公府送到他住處的重禮,有意引祁株說話,“那日只是誤會,怎麽值得老夫人如此費心的準備賠禮?反倒顯得我們這些小輩拿大。”
其他拿到好處的人也都不吝啬在此時說幾句好話,紛紛符合施宇。
一時之間,倒是有些對祁株衆星捧月的意思。
紀新雪在一片歡聲笑語中蓋上雕花木盒的蓋子,再次感嘆英國公府,或者說這位英國公府老夫人是有多不待見小郡王。
如果他沒記錯,開學那天,姜院長對小郡王說,是英國公府的人拿英國公的名帖來國子監找祭酒,以小郡王的意願為借口,将小郡王從寒梅院改成寒竹院。
英國公和國子監祭酒同朝為官,下朝說句話的功夫,就能将意思傳遞給祭酒,絕不會目下無塵到連幾句話都懶得親自與國子監祭酒說。
用英國公名帖對祭酒傳話的人,十有八九是英國公府老夫人。
這也是姜院長和學堂的人都覺得小郡王蠻橫不講理,故意欺淩祁株的根本原因。
命人來國子監傳話的人是小郡王的祖母小郡王對這個結果不滿意,卻找祁株算賬。
任誰來看,都大有問題。
那日小郡王當衆說出祁株搶了他寒梅院的名額。
姜院長為了表示國子監的公正,回小郡王,是英國公府的人拿着名帖來找祭酒,做實祁株的說法。
如此一來,便只能是小郡王的錯,否則便是英國公府和國子監皆錯。
小郡王也是在那個時候,才徹底失去寒梅院的名額。
他若是得知自己莫名其妙的從寒梅院的學生變成寒竹院的學生後,沒怒氣沖沖的來寒竹院找人算賬,而是去找國子監祭酒。
國子監祭酒親耳聽到小郡王的說法和拿着英國公名帖的人說法截然不同後,必會在權衡利弊之後,選擇讓小郡王如願。
畢竟英國公再怎麽是焱光帝的寵臣,如何風光,小郡王都是安國公主唯一的後嗣。
武寧帝、乾元帝、建興帝三代帝王皆屢屢加恩于安國公主,要不是焱光帝實在混不吝,小郡王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是名正言順的襄臨郡王。
只要小郡王別想不開去造反,哪怕他公開辱罵英國公,把‘不孝’二字貼在腦門上,二十加冠時也能等到他的恩封聖旨。
如此前提下,無論小郡王和英國公府有什麽矛盾,國子監祭酒都只會和稀泥,誰有理就站在誰那邊,絕不會真的将小郡王當成八歲孩童糊弄。
可惜天潢貴胄的小郡王終究還是沒長大,只知道用武力和錢財開路,橫沖直撞的和困難硬碰硬,笨拙的努力,讓日子不那麽難受,卻不知道該如何憑會投胎的本事享受生活。
寒梅院名額之事已經徹底過去,且不說小郡王和祁株誰說了真話,誰說了假話,英國公府老夫人又在其中扮演什麽角色。
只從結果上看。
小郡王被罰,甚至要坐輪椅來上學。
祁株卻在養病後,遵循英國公府老夫人的意思,給學堂同窗賠禮,還是英國公老夫人親自準備的重禮。
禮越重,越代表英國公府對祁株的重視,同樣也會讓早就開始上學卻從來都沒有提過那日打架連累同窗之事的小郡王越尴尬。
紀新雪扪心自問,如果他沒有奇特的經歷,真的生來就是嘉王府的縣主。面對除了長的好看、有錢有地位之外,找不出任何優點的虞珩,和雖然沒有虞珩好看,但也能稱得上可以,開學第一天就‘莫名其妙’被嫡兄欺淩,家中長輩卻很明事理的小可憐祁株,他也會覺得……虞珩更順眼。
深覺自己正在與學堂脫節的紀新雪惆悵的嘆了口氣。
“縣主為何不高興,可是不喜歡盒子裏的絲帕?”坐在紀新雪前方的祁株不知道什麽時候轉過身來,面帶關切的望着紀新雪,“祖母那裏還有些聖人賞下的各色素彩絹,針線房也長年供着江南來的繡娘,縣主可自選喜歡的花樣告訴我,最多五天就能做出新帕子。”
“不如每種顏色都新做一方帕子如何?以縣主的風姿,再珍貴的帕子也只配被用一次。”祁株緩緩低下頭,仿佛是不敢與紀新雪對視。
紀新雪眨了眨眼睛,突然有種熟悉的感覺。
這是……被人炫富炫到臉上?
不行,這等事頻繁發生,讓嘉王的面子往哪放?
紀新雪轉動手腕,用毛筆杆挑起祁株的下巴,不許祁株躲閃他的目光,滿眼認真的道,“我沒有不高興,只是在想盒子中的帕子剛好與阿姐新做的馬面裙不同色,可以拿去給阿姐配裙子,也許同材質的東西放在一起,看上去才會更漂亮。”
話畢,紀新雪特意擡手捋了下鬓角,露出手腕淡藍色的琉璃手镯。
在虞朝,琉璃自存在起就是貢品,唯一的來源是皇帝的賞賜,遠比只是價格奇高,幾年前被擺在店鋪售賣過的素彩絹珍貴。
望着祁株越來越紅的臉色和張嘴半晌都說不出話的模樣,紀新雪心下十分滿意。
知道羞愧就好。
感覺到學堂內突然變得寂靜,紀新雪下意識的擡頭看向門口,原以為是博士來上課,沒想到是頭戴八寶冠的小郡王。
似乎察覺到了學堂內的氛圍與上午不同,小郡王停在門口警惕的環視一周,才再次邁動腳步。
雕花木盒在原本空無一物的桌子上極為顯眼,小郡王自然不會看不到,他沒急着落座,而是拿起雕花木盒看向四周,“這是誰的?”
對上小郡王目光的人不約而同的移開視線,誰都不肯回答小郡王的問題。
虞珩臉色轉冷,擡手就要将雕花木盒扔掉。
“阿兄!”祁株猛得從座位上站起來,“這是大家都有的東西。”
虞珩眉眼間閃過毫不掩飾的厭煩,“誰是你阿兄?叫我郡王。”
祁株臉色慘白,半晌都沒說出話。
虞珩卻完全不在乎祁株的想法,虧得他心情好,才沒立刻與祁株計較,而是看向坐在他身側的張思儀,“嗯?”
聽見有人說話,悄悄擡頭查看情況的張思儀恨不得照着腦門給自己來一下。
讓你好奇心重!
張思儀苦着臉站起來,正好完全擋在虞珩和祁株之間。
他看清小郡王手指間把玩的白玉扳指後,無聲吞咽了下,在祁株祈求的目光下鬼使神差的開口,“這……對,我們都有。”
頂着小郡王冷淡的目光,張思儀的眼睫狠狠的抖動了下,咬着牙堅持已經說出口的話,“我們的桌子上都有一模一樣的木盒,女郎的是帕子,郎君是白玉扳指。”
“你看,我們已經将白玉扳指戴在手上了。”施宇舉起手。
前排的小娘子也配合的舉起屬于自己的雕花木盒,讓虞珩能看到雕花木盒中的手帕,大聲附和張思儀和施宇的話。
此刻衆人的想法出奇的一致。
讓小郡王安靜下來,不要再欺負本就很可憐的祁株。
虞珩緊皺的眉宇逐漸舒展,由滿臉不快恢複往日裏的面無表情,擺正手上把玩的白玉扳指往手指上套。
“他們還有件事沒告訴你。”紀新雪的目光掃過衆人突然慘白的臉色,落在正擡頭看他的小郡王臉上,盡量做到與虞珩一樣面無表情,“這些東西都是英國公府老夫人為同窗們準備的賠禮。”
‘啪’
白玉扳指被狠狠慣在地上,瞬間支離破碎。
作者有話要說:
紀新雪:從未見過傻到專門揪老虎尾巴的人!
#別當幼虎不是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