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點點星(29)
次日一早, 汪家就鬧哄哄的人聲。
是陳茵牌搭子裏頭的一個,帶着外甥及其一個同學上門,說笑的口吻:汪老師不肯收補習費, 個麽要他們給你磕頭的哦。不然怎麽說得過去呀。
汪敏行當着孩子的面,向來一絲不茍的嚴肅,說錢不需要,頭也不需要, 只要将來惹是生非的時候別說我是他們的老師就阿彌陀佛了。
這話引來一陣發笑。
一齊笑的, 還有床上的孫施惠。
他睡迷糊了,手機裏定好的鬧鐘也沒聽得見。這下好了,外頭一屋子人, “我連裝都不必裝了。”
汪鹽下半夜有點痛經,天擦亮的時候她才睡踏實的。這會兒孫施惠說什麽她都不高興聽。
他在她身後再問她, “這麽吵,你睡得着嗎?”
睡着裏頭朝牆的人囫囵點頭,說她習慣了,習慣了周末外頭總像開茶話會一樣。
“我不習慣。”孫施惠牢騷,說吵死了,這哪是家啊,菜市場吧。
汪鹽幹脆反問他,“你去過菜市場嗎?”
沒有。這是句大實話,身後人挨過來, 滿懷抱她。他夜裏那陣草草沖了個澡, 可是沒衣裳替換, 幹脆光着膀子睡的, 孫施惠把下颌抵在汪鹽的臉頰處, “也許七歲前去過, 不過記不得了。”
一會兒的工夫,汪鹽被他擁得出汗,她再追問他高考結束去鎮江找他生母的事,“為什麽想去找她們?”
孫施惠久久沒有回答她,就在汪鹽要放棄不想為難他時,擁住的人沉默裏出聲,“大概哪哪都不如意,想發洩一下吧。只是,她們沒有認出我來。”
“你是這麽覺得的?”汪鹽扭過頭來看孫施惠。
“不然呢?”
“你太小瞧一個母親的眼力了。”汪鹽告訴孫施惠,小時候幼兒園開始,媽媽每回去接她,無論是班級裏還是校隊裏,媽媽總能一眼認出鹽鹽。
再大些,有段時間兒童走失和拐賣新聞正盛,汪鹽就腦洞小孩地問媽媽,我要是走丢了,你們會記得我嗎,會認出我嗎?
媽媽幹着家務,牢騷他們爺倆就知道吃了睡,眼裏啥活都沒有,再聽到鹽鹽問這話,沒好氣地說,你就是化成灰我也認得,別小瞧你媽。別人我或許看不準,你是我身上掉下來的,屁股一掇,我就知道你屙得什麽屎。
隔了十年,汪鹽替孫施惠複盤,那會兒,在面店裏,施媛肯定認出他來了。
包括他的阿姐,但是不相認或者不挑破,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辛酸或者苦難。
也許作為一個母親,她是當真羞愧了,因為當年她實實在在放棄了一個孩子。
拿自己的骨肉換了一筆對她們來說還不錯的報酬。而對孫家而言,牛毛細雨,不值一提。
這也許就是孫施惠最耿耿于懷的地方。
他不肯和過去和解的原因,僅僅因為,失望當年他母親那麽輕易地與孫家達成共識。
“是失望我站在她們面前了,也沒感悟到那種所謂不管不顧的親情本能。”
“我時常想,如果我是個女孩,爺爺還會不會要我,或者,我留在她們身邊,會不會有阿姐過得好。”
“或許,我再陪你回去一次!”汪鹽試着建議道,她說如果孫施惠一直放不下的話,她再陪他去一次鎮江,“你難出口的話,我幫你說。”
某人苦笑了聲,“我難出口的話,到你這為止。”至于其他人,他老早看淡了。
父母恩情,有恩才會有情。也許,他這輩子父母情緣注定涼薄,到頭來,他也不過修得個不該不欠,如此了賬罷了。
今天周末,但孫施惠沒多少休假的工夫。他從床上起來,抓那件恤衫套的時候,一臉懊糟的嫌棄,說他得回去換衣裳。
汪鹽被他說的心裏空落落的,也跟着起來了。
她才坐起來,就直覺不好,因為夜裏沒有安心褲那種,這會兒,一動身,床單上沾到了,“孫施惠,都怪你!”
床畔的人覺得她無理取鬧,“怎麽怪我了,我幹什麽了,就怪我。”
于是,二人一大早又別苗頭起來了。孫施惠洞開房門那一瞬,外頭言笑晏晏,陡然間看到房裏冒出個身高腿長的男人,吓了一跳。
孫施惠站在門口,朝房裏人說什麽的好性情,“你上學那會兒我就懂你的頻率了,夏天穿長褲,一準來例假了。”
汪鹽聽他琢磨這個,在裏頭罵他,“變态吧,沒事琢磨別人的經期,難怪成績那麽差!”
門口的人笑得邪性,“我再怎麽差,也不會缺你吃缺你喝,不耽誤我兢兢業業納稅。哦,那些為民為國的貢獻就留給你的狀元去報效吧。”
汪鹽全不氣餒,幹脆拿話噎他,“你再怎麽酸,他也是狀元。”
孫施惠不聲不響把門推到牆角的門吸上,再正經不過的顏色出來與廳裏一行人打招呼。他還沒洗漱,但站在這不大的老房子裏,足夠的壓迫感。
那牌搭子張阿姨老早聽說汪家結得親家是個有錢人家,剛上樓時還納悶這樓下怎麽有那麽好的車子,這會兒這姑爺冷不丁地冒出來,倒是一切都說得通了。
人家好模樣好教養地同他們外人打招呼,又歉仄睡晚了,還沒洗漱,要他們先聊,他少陪了。
張阿姨看着這俊俏又不失風度的姑爺朝那鳥籠子大的洗手間去,一時豔羨也怪陳茵,“噢喲,你姑娘女婿在,怎麽也不說一聲的啊。倒是我們吵吵哄哄的,不像話。”
“他們臨時回來住一晚而已,吃過早飯要走的。”陳茵這麽說着,還是不大放心施惠,怕他找不到洗手間的東西。
走過去給他拿新牙刷,新毛巾的。
也提醒他,“待會兒,昨天的事一句不準提啊,外人在,你老師要臉皮的。”
孫施惠一手撐臺盆,一手刷牙,嬉皮笑臉朝師母,吐掉嘴裏的泡沫,追問道:“老汪早上起來說什麽了嗎?”
“說什麽啊,說你們兩個一對癞皮狗。”
孫施惠笑納,再逗師母開心,“這還差不多,有教無類,一碗水端平,我喜歡。”
陳茵相看幾眼施惠,終究還是偏心的覺悟。這是這些年來攢下來的偏袒,她也看得明白,唯獨施惠面前,鹽鹽才任性,才回回嘴不饒人。陳茵是母親也是女人,太懂這有恃無恐才是莫大的安全感與底氣。
趁着施惠洗漱的空檔,陳茵再念叨了幾句,無非是夫妻那點事。陳茵不怕施惠怪她啰嗦,只拿出丈母娘的款來,要他們別年少輕輕的一味全憑心性來,再警醒施惠,你們男的永遠不知道女人這方面要挨什麽苦。
總之,生孩子這事,要麽不生要麽好好計劃。
陳茵告訴施惠,昨晚鹽鹽被她爸爸那樣板着臉地訓斥,也沒改口,她說成年人的事情,她不癡不傻,确實自己也有責任。不存在孫施惠一個人攬責的情況。
汪敏行氣得更是團團轉。
“你別看你老師平時斯文講理的啊,當真他女兒受了委屈,施惠,你不信就試試看,他但凡能走得動道,都不會輕饒了你。”
孫施惠從冷水裏拾起臉來,認真聽取師母的話和警鐘,“是,我知道。十年前我就領會過了。”
那頭,汪鹽換好衣服,抱着髒床單進來,問他們說好了沒,好了,輪到她用洗手間了。
孫施惠接過師母手裏的新毛巾,擦臉上的水,漫不經心道:“快了,等我把最後一樁事說給師母。”
什麽事啊?陳茵忙問。
再一聽施惠說完,扭頭就去怪鹽鹽,沒個影子了,嘴裏沒譜。他不孕不育你落着什麽好,啊,瞎說八道!
早上,汪家餐桌被暑假補課的學生占了去。
汪鹽和孫施惠洗漱後,在廚房裏吃的早飯。孫施惠大概昨晚餓着了,一早端着稀飯碗,喝得比誰都香。倒是汪鹽,學會了某人少爺那副作派,她不想喝粥,正好家裏剩一塊芝士杏仁吐司,她放在她原先買的吐司爐上烤。
結果,不知道是不是那芝士片太厚了,卡在吐司爐裏頭,加熱了也跳不上來。汪鹽揿上頭那個取消鍵也沒用,只見那芝士片越烤越香,差不多都要冒火了。
孫施惠走過去直接拔了插頭,罵她是豬。外頭汪老師在那計時讓學生做卷子呢。
廚房裏兩個人沒個安生,汪老師這才發話,“你們什麽時候回去,早點走吧,家裏作不下這麽多人。”
外頭,伏案的兩個學生,一男一女,只覺得汪老師家的女兒和女婿好有趣,那麽大的人了,烤個吐司都能冒煙。
最終,上午九點不到,汪鹽同媽媽說,床單她手洗過了,擱在洗衣機裏漂呢,要媽媽待會好了幫着曬一下。他們預備回去了。臨去前,孫施惠同老師打招呼,說他可能有段時間不能過來了。
一來這段時間确實也忙,他是忙裏偷閑過來料理停當這段家務事;二來,某人渾歸渾,但交代起正經事半點刻不容緩的謹慎,這兩天他雖說沒歇在家裏,但爺爺丁點風吹草動他都知道,孫施惠同老師沒什麽遮捂和馬虎眼,“爺爺怕是熬不過這個夏天了。”
外面酷暑難當,一身濡汗的人相約回了孫家,即刻就像掉進了冰窟窿裏。
他兩天沒露面,仿佛壓了多少塵一般的事務。
頭一樁就是阿秋約和尚師傅念過經的壽材,雖說火化,但是老爺子一味強調,入土為安的那些章程,他全要做到。
施惠才回來,阿秋就跟他絮了這樁事體,再提醒施惠,缺個瓦匠師傅。正式下葬那天,要有個開封的禮儀,從前的舊墓,就是要個瓦匠契墓最後一塊磚的。
孫施惠重新洗漱後,換回一身正裝,身子抵在明間沙發上,面目隐晦的神色,聽阿秋這些他鬧不明白的舊俗,手上滑着火機,煙叼在唇上,遲遲沒點火。終究人淡淡出聲,“好。”
阿秋再問,“那麽爺爺的壽材是你去請回來,還是就先奉在寺裏?”
“先奉在那兒吧,到時候我再去……”孫施惠猶豫了下,順着阿秋他們信佛人的口吻,“請。”
再有就是白事的解穢酒。也得提前約辦好。
孫施惠答阿秋的話,“這是年前就和老羅定好的。他哪怕紅白事撞了,也會替我忙這裏。”
剩下的都是些拿錢辦的事,孫施惠叮咛阿秋,“你照舊簽帳,不能簽的就找汪鹽拿。”
說完這些,沙發上的人略坐了坐,便起身去爺爺院裏了。
這裏停了中央空調,全靠不斷化水的冰來納涼。
孫施惠在邊上的圓杌凳上坐着,床上的人微微阖眼,嘴半張着,出氣比進氣的動靜大。富芸芸要喊床上的人睜眼,施惠擺手,他也不說話,就這麽無聲無息地陪坐了許久。
富芸芸也沉默了許久,終究不倫不類的祖孫倆話起家常來,“你和金錫一點不像。”
孫施惠擡眼看這位祖母,她俨然年紀到了,但談吐眉眼還脫不掉稚氣的舊式小姐,再聽她補充,“我是說模樣。”
“你母親該是個真正意義上的大美人。”
孫施惠不置可否,“美人也遲暮了,我也記不大清爽她真正年輕時候的樣子了。”
“你爺爺說,你剛來的時候一味地戀家。”
“是不習慣。”
富芸芸跟着點頭,“孩子最怕的就是不習慣,等他習慣了,又一切都晚了。”
孫施惠瞥一眼目光到富芸芸臉上,只見她蕭索的笑意,随即沉寂下來,在這個家,她始終局外人的自覺,哪怕孫開祥的身後事,她也從不多嘴一句。只觀望床上行将就木的人,才微微嘆一口氣,告訴施惠,“你爺爺到時候過了頭七,我就打算走了。”
施惠晦澀的面上,終究松動了些,“您這個年紀,還去哪裏呢?”
富芸芸莞爾,“琅華多大,我就和你爺爺分開多少年。我早習慣一個人了。”
孫施惠面上不表,但油然地生出些唏噓,唏噓也許女人最大的宿命真的是遇錯一個人。
貪圖榮華富貴要被不齒;放棄一個她一己之力難養活的孩子要被不齒;清醒得想及時止損也要被不齒。
倒頭來,頭一個往她們心窩上插刀子的就是自己的親生骨肉。
訇然間,孫施惠信服了汪鹽的那句話:也許她們是真的羞愧了,也一定會在人頭攢動裏,第一眼認出自己的孩子。
日曬到正午,昏暗的房間裏,氣若游絲,施惠定定看着爺爺出神許久,才鎮定出口,“琅華這個人,嘴上不說,但實實在在個花架子,被爺爺寵壞了,她不大經得住事的。汪鹽也勸我,不準提這宅子分家的事,就是你們女人間更能懂口是心非吧,爺爺這一程辛苦您照料,不是您,我在外頭也沒這麽定當。我倒是希望您能留下來,哪怕不住在孫家,我另外給您找地方。讓琅華有個想頭吧,不談愛不談恨,有個想頭,人不容易消極。”
富芸芸踟蹰的目光盯望施惠。
對面人依舊吝啬不大有笑意的一張清瘦面孔,他人起身往外頭去,床上的人忽而混沌地開口,喊誰的名字,“施惠……”
門口的人旋即回頭,在床沿上坐下,他喊了聲爺爺,靠枕上的人,良久都沒睜眼,最後喃喃幾聲卻不是他的名字了,是他的父親,“金錫,金錫……”
他的一雙兒女,一個是金,一個是玉。
可惜,終究都沒什麽金玉般的好下場。
7月22日,大暑。
黃歷上,諸事不宜。
汪鹽這天正好調休在家,也是因為爺爺一天沉重過一天。
孫施惠即便大事務上不出遠門,但終究扔不開的兩手忙。【看小說加QQ群630809116】
汪鹽幹脆要他去,她拿年假抵幾天。
正巧她父母那頭過來探望,這半個月,汪家父母幾乎隔天都來看一眼爺爺。
老爺子也全糊塗了,汪敏行問他,還識不識得他。孫開祥只恹恹地笑一聲,他怎麽不記得呢,春來家的小子,讀書好,品相好,要你等等我們家琅華吧,你又不肯。
汪敏行把從前答複老爺子的話再搬出來,“怎麽等得了啊,我等琅華長大,我都三十了。”
老爺子再問敏行,“你爸爸這一向忙得很,都不來了?”
床邊的人忍淚,“是啊,忙他那些頭疼腦熱的病人呢。”
“治病救人會得福報的,施惠不就是得了你爸爸的濟。我這還有個事要求你汪老師呢,臭小子擱在別人的班上,我怕沒人勒得住他。”
汪敏行朝老爺子搖頭,“不行,我管不住你家這頭沒籠頭的馬。”
“汪老師,我和你爸爸一輩子的交情,我信得過他,自然也信得過你。你就當體恤他沒爺娘的緣分,也體恤我們沒翁婿的緣分吧。保不齊,咱們能結別的緣呢!”
邊上的陳茵聞言都跟着擦眼淚了,汪敏行不聲不響地握着老爺子,幾滴熱淚掉在枯骨一般的手上,終究應下了這如父如友的托孤。
孫家多少日子了,腳步聲輕得比落針還靜。
這陡然地外面響起什麽聲響,風聲鶴唳般地叫人心驚。
是本家三房頭上,按輩分是孫施惠的叔叔,做貨船生意的。之前端午,家宴上會過面的。
不知道忙匆匆出了什麽事體,一路磕磕絆絆沖進來,與孫施惠同輩的那位三堂哥,莽張飛一般地說找施惠。
幾發電話都沒打得通。
保姆說施惠還沒回來。
他冒失得要找二爺爺。
這些日子,明眼人都曉得老爺子是個什麽境況了,孫施惠又輕易不肯人上門。房裏的人油盡燈枯的光景,哪裏禁得住這樣莽撞人的告急。
汪鹽沒等這位三堂哥踏進院門門檻,就把人攔住了,推脫說施惠不在,有什麽事跟她說。
先前端午席上,這位三堂哥喝酒出了酒疹子,還是汪鹽好言相勸,不肯孫施惠再由他喝下去,那會兒,這個堂兄弟還是和顏悅色得很。
眼下,卻一副彼一時此一時的翻臉。他急得直跳腳,說他父親開船到貨的埠頭出了事,他無論如何要見一下二爺爺,求二爺爺救救他父親。
汪鹽勢單力薄的女生氣力,哪裏攔得住一個跑碼頭的男人身膀。
只能和他曉之以理,“爺爺現在你和他說什麽,他也聽不分清了。你有什麽事,要麽等孫施惠回來,要麽自行想辦法。”
當初孫家幾個房頭得到信,說施惠要結婚了,娶得卻不是什麽門當戶對的人家。年年家族會上,多少人豔羨施惠就有多少人不服氣,說來說去無非是他那不光鮮的身世。
加上孫施惠又從來不買賬他們這些本家親戚,爺爺顧忌着血緣,他可不顧忌。
這些年,孫開祥因為喪子的痛,明裏暗裏地貼補了多少這幾房本家侄子侄孫,但輪到施惠上來作主了,這位老小子卻六求不認得很。家族生意上,這些年,除了一個孫津明,施惠一個本家人都沒提攜。
升米恩鬥米仇。
怨就是這麽積下來的,他們幾房通過氣,無非是老頭一走,施惠這個反骨頭堅決各房點燈各房亮了。
沒準還會追繳這些年老爺子借出去的錢。
現下聽這位門不當戶不對的堂弟媳說出口的話,更是證實了他們的猜想。
真是一個被窩裏睡不出兩樣人啊。
施惠這個反骨祖宗六親不認,連娶的老婆也這麽冷嘲熱諷的。
走投無路的人,急得暴跳如雷,撞得汪鹽跌跌拌拌,她不想胡攪蠻纏,只要阿秋去給孫施惠打電話,“但是爺爺這裏,我是絕不會肯你進去的。”
三堂哥一味求助告急,再看到汪家父母在,口口聲聲,他就是想見一下二爺爺,你們不能見死不救吧。“怎麽你爹媽能見能說話,我們一個姓的本家卻不能了。”
這話明顯就是失智的胡攪蠻纏,汪鹽眼見着他聽不進去,幹脆斷喝他,“你敢!再朝前,我就報警了!”
紅了眼的人才禁不住這樣的挑釁呢,說話間,就要掄拳頭的樣子。汪敏行也過來想幫着勸,豈料被忽而走近的某個力氣打斷了,
只見琅華拿着只比車子還貴的包,劈頭蓋臉就朝動手動腳的人砸過來,有一下還砸在汪老師背上,琅華砸完某個不識相的外人,丁點不心疼她那大幾十萬的包,幹脆扔一邊去,沖一個姓的本家罵街一般的嘴臉,“她爹媽是孫施惠的岳父母,你是誰!”
“是當真覺得我爸死了,這裏就沒人了是吧!”
作者有話說:
順利的話,還有一章正文完結,或者兩章(取決于我的啰嗦長短。)
實在不行攢攢一起看啊。
前面評論區回複過,之前的故事正文算完結,但這篇整體的結束點放在番外裏啊,橙黃橘綠時停在番外裏。
以上,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