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家家雨(8)
汪鹽只是兩手揪住他腰上的襯衫, 卻是從他敞着的外套裏側穿過去的。
确實有點像……抱。
她再想收回手時,孫施惠扽一下她手臂,一只手再隔着外套按住她裏頭的手。
“順利嗎?”
“什麽?”夜風裏, 汪鹽稍微涼津津的體感,不明白他問什麽順利。
“退房租押金的事。”
“哦。拿回來了。”
“哦,你順利我不怎麽順利。”孫施惠牽絆住她,适應黑暗的眼睛, 已經能看到彼此的光明。
汪鹽已經知道前情, 便問他,“那個趙先生小舅子到底怎麽人家了?”
孫施惠輕“嗯?”一聲,問她怎麽知道的, “哪個不開眼的亂嚼我的事情。”
汪鹽聽他這麽說,立馬當真了, 什麽都不問了,才要收回手。
孫施惠笑了,笑着從他衣裳裏頭捉住她,“是老姚。我知道。看來上回我和他那番話,讓他領悟點什麽東西了。”
汪鹽這回不接他話頭了。
孫施惠不大快,問她,“你怎麽不問我,領悟出什麽東西?”
“沒興趣。到時候又被說不開眼。”她不肯他捉住她手,有人便變本加厲地捏得她生疼。
“老姚是爺爺都用慣的人, 可他這些年開車, 從不多嘴多舌。能跟你講我的行蹤, 确實是我上回提醒他的話他吃心了。他知道告訴你, 我非但不會生氣甚至還會沒轍, 因為多少要賣你這個新官上任的面子。”
Advertisement
“什麽新官上任!”汪鹽覺得他越說越離譜了。
孫施惠:“孫太太這個新官。司令官。”
他說這話時, 端正捏着汪鹽的一只手,晦暗裏,汪鹽看到他高她一頭的輪廓。他剛才也說趙先生那裏不順利了,汪鹽幹脆順着他的話問另一個問題,“爺爺昨晚試探我了,他覺得我答應你結婚,也許是在幫你搗鬼……孫施惠,是你已婚一旦達成,就可以提前預支爺爺的那份繼承了?”
“你怎麽說的?”
“我說當然。他問我,是不是真心嫁給施惠的。我說,‘當然’。”
“……謝謝你,汪鹽。也請你守住這一點就好,其他全不要你操心。這個家裏,一屋一瓦,一人一木,都不要你費半點心思,全不要為了我去和他們打好什麽狗屁關系。哪怕是爺爺、琅華,給你眼色了,你不好意思回嘴過去,就告訴我。”
“我現在就有件事想告訴你。”
“說!”有人痛快得很。
“你可以把我手松開嗎?”汪鹽突然沒好氣地說。
孫施惠這才不尴不尬地松了她的手,以為真的手勁大了。
汪鹽得了解禁,立馬掉頭往院子裏走,牛皮縫得腦袋。
到了吃飯的時候,外頭已經八點多了。孫津明說過來想吃頓便飯的,到頭來還得自己下廚。哪怕當着二叔的面,也直言調侃,真真逃不過打工人的命。
桌上有為孫開祥燒的雞湯煨獅子頭,高湯白底子,獅子頭也斬得綿軟、到嘴抿一下就能咽得地步。
再有一盤清蒸鲈魚,一碗腌篤鮮,切了一盤鹵牛肉,清炒了兩個時蔬,額外一道江湖菜就是水煮肉片。
孫津明燒的。他已然在廚房門口看到了施惠發那通無名之火,連拖帶拽地把鹽鹽拉走了。等他接過汪鹽那個攤子起鍋燒這道菜時,齊阿姨提醒津明,琅華和汪小姐吃法不一樣。
孫津明聽齊阿姨嘴裏某些字眼很紮耳,他不為所動地笑笑,再提醒齊阿姨,“汪鹽就汪鹽,不行鹽鹽也可以。您叫‘汪小姐’,這不是擺明了打施惠的臉嗎?”
齊阿姨諱莫如深之色,看一眼津明,才微微張口解釋,她只是不大熟悉汪、鹽。
孫津明眼見着點撥有人也不透的樣子,再不高興發善心了。只叫保姆去忙她的,這道菜他也會,他來善後。
結果,孫津明把兩個女人的所謂愛好摻和在一個海碗裏了。一半黃豆芽,一半綠豆芽。
泾渭分明地分開着。撥開下面的肉,一目了然。
都是忙了一天工作的人。四個人圍在八仙桌上,各有各的公筷。
孫施惠看到有人把兩個人的争執擱一個碗裏,專心怪津明,又有點看笑話的嫌疑,“你這不是成心的嗎?”
孫津明這個家夥毫無外人的自覺,哪怕琅華像只鬥敗的公雞盯着他,也無妨。他專心舀分他的獅子頭,全無偏私,給琅華也正經舀了一碗。嘴裏無心地說他小時候的閑話,他和秋紅就差兩歲,剛來孫家的時候,秋紅到底有情緒,不大謙讓津明。養父收工帶回一張燒餅,要他們姐弟分着吃,結果秋紅死活覺得爸爸偏心津明了,就覺得弟弟那一半大些。
養父接過秋紅的那半張餅子,二話不說,咬一口到嘴裏,問她,還嫌不嫌了?
秋紅不說話,又被父親咬掉一口。
成年男人的三口,那半張餅子算是沒了。秋紅哇呀呀哭起來,孫津明的母親,一邊繼女一邊自己的兒子,也是為難極了,幹脆要津明給姐姐。
養父不肯。他說他撕的一半一半,誰要覺得他偏心了,就來找他,他可以給你們,也可以收回。再鬧,就自己掙錢去買。
打那以後,姐弟倆再沒鬧過争東西吃。
津明的閑話話完,廳裏寂然,包括在藤椅上歇神的孫開祥。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汪鹽看一眼津明阿哥,她印象裏,他始終這樣十拿九穩的樣子,不幹己事不張口。今天難得,拿自己的閑事敲打別人。
是的了,每個人對于公平的意義,大概都是從父母的一碗水端平開始。
可是那只是一張燒餅。孫家這頭,是整個家業,整個宅子,整個工廠,整個見得到見不到抓起來都是表義着真金白銀的錢。
還有一個大家長關心體恤的愛與心。
汪鹽瞥一眼斜對坐的琅華,她始終不讨厭她。倘若說,孫施惠在這家裏,有些不足以朝外人道的疾苦,那麽,琅華只會比他多不會比他少。
千頭萬緒,總歸是一本家務經。清官難斷,外人更難斷。
汪鹽借着喝湯吃獅子頭,沉默思量,不期然看到邊上的孫施惠在盯着她看。
她垂眸看碗裏的湯,喝兩口,再擡起頭,還是與他視線撞上了。她剛想朝他瞪回去,孫施惠卻無端笑了,最後收回目光吃他的飯。
席間,孫施惠和爺爺說了下午去趙寅軒那頭的事。坦言,沒大方向談妥,對方不大買賬。
孫開祥只問對方傷情如何?
皮外傷。就是因為皮外傷,才有這挺腰子扯頭花的工夫。孫施惠擱下喝湯的碗,連聯絡誰出面都思量好了,就是得要爺爺親自打這通電話,怕才是更有力度,一錘定音。“我也不高興再去跑一趟了,聽那些車轱辘話,鬧得我頭疼。”
孫開祥即刻應下,說明天早上就打。卻不肯施惠就此丢手,“我聯絡好了,你終歸要事後再照應打點到。”老爺子的意思是,他出面,要施惠這通人情人脈就此別斷了。要對方知曉,這是孫開祥的孫兒。
桌上吃飯的人從善如流。這是他們爺孫商量正經事一貫祥和的場面。
下一秒,孫施惠卻又吃幹抹淨的嘴臉,說他的私事,“另外,我和鹽鹽在老宅成婚的禮算是落定了,後續擺酒我也在跟老羅接洽,菜單拟好了就開始通知發請柬吧。就是,鹽鹽這天天上班的,路也不短。她還是搬到我公寓那裏吧。齊阿姨,勞煩您這幾天方便的話,把我和鹽鹽的幾處行李再收拾出來。”
孫施惠才說完,廳裏所有人都意外的意外,沉臉的沉臉。齊阿姨更是膽戰心驚,被施惠點名,她不曉得這是不是變相的吃排頭。今晚廚房的事,一不如意,施惠發火了。
她始終覺得自己冤枉。
良久,只有孫開祥的聲音,“你的意思是,你們搬出去?”明明施惠年前才願意搬回來的,一個月而已。
孫施惠面不改色,四平八穩的聲音,“是鹽鹽搬出去。我……兩頭跑吧。”
汪鹽聽某人口裏關于對自己的安排,事先他全不跟她商量,才要說話。孫施惠在桌下按住她的手。比先前在院子外的力道,重了又重。
躺椅上的孫開祥還不曉得廚房那一段事故,但施惠的脾氣,他再清爽不過。
新興頭上的添喜,這一段時間施惠的回歸,饒是他始終不會和誰歡顏笑語,但多少是願意搬回來,陪孫開祥最後這一段。
根深蒂固的思想裏,再沒什麽比落葉歸根養老送終重要的了。
孫開祥先前跟琅華也是這麽說的,他一不允許他們姑侄反目,二不允許他們互相傾軋各自房頭的人。饒是琅華打定主意不成家,施惠和鹽鹽是過了明路正經意義上的夫妻,都說新婚三日無大小。
孫開祥朝琅華勒令,你就是頭剁下來,都得給我把今晚這頓飯吃完。
父親黑臉的話還沒過這耳旁風,施惠先在桌上發難了。
孫開祥早起就濃痰淤塞,眼下,急火攻心,廳裏鴉雀無聲之下,老爺子頻頻咳嗽起來。
汪鹽第一時間逼動了身子,孫施惠卻不肯她動彈,只叫齊阿姨打電話,通知特護和醫生。
椅子上的人擡手示意不要折騰,他一時半會還死不了。
聞言這個喪氣話,桌上外人不敢亂置喙。孫施惠不表态,琅華更是雷聲大雨點小,半句都不敢多說了。
孫開祥從椅子上起身,要往房裏去,津明幹脆擱下飯碗去扶二叔。
孫施惠依舊無事樣貌地端起碗吃飯,他卻是要嘗嘗什麽樣的肉片,鬧得今晚這樣不可開交。
汪鹽看他斯文慢待地用公筷搛起一筷子肉帶着黃豆芽,送到嘴裏,細嚼慢咽之後,點評,“很一般的口味。下次別燒了。”
汪鹽氣得恨不得把那海碗全扣他頭上去。
正要擡腳就走的,院子裏響起陣腳步聲,有人老遠就嚷孫施惠的名字,“孫施惠,你現在倒是會躲清閑啊。住到這鄉下來,适意得很,且忙到兄弟我跑斷腿。”
是馮家的馮茂辰。
來人聲音高調得很,一腳邁進廳裏,亮相也是乖張之樣。身後跟着幾個人,提得提,擡得擡,東西一應落地,馮茂辰說是來賀施惠新婚的。
“嗳,酒沒喝到你一杯,糖嘛沒吃到你半個,倒是連夜來給你送禮了。其他不管,先讓我看看新娘子。”
馮茂辰是馮家大房的長子,屬龍的,其實比孫施惠大了好幾歲了。但兩家交際的緣故,馮茂辰一向和施惠來往不淺。
私下大家也都喊他,茂兒。
眼下,桌邊的某人也起身跟汪鹽這樣介紹。
歸位的津明和琅華,茂辰是認識的。
來人不曉得一分鐘前,孫家這裏是個什麽天氣預報,只玩笑半聲又正經和新娘子握手,“弟妹,你好。”
汪鹽騎虎難下,又被孫施惠親昵地攬着,也只能配合他,和對方打招呼。
她稱呼人家馮先生。
馮茂辰不依,“好客套好見外呀。”
孫施惠同他打岔,“你少來吧,貴步移賤地有什麽指教?”
“我能有什麽指教你,不過是家裏派我來給你送禮。再問問你,你擺酒什麽日子,我等不到你的,下周可是要請你們先去喝酒了。”
馮家下周辦孩子百日加新居喬遷。馮茂辰的孩子彌月禮耽擱了,孩子黃疸太嚴重,好不容易養到百日,才全了這個禮。
請柬帶過來的是兩份,施惠和琅華。本該和津明沒什麽往來的,世故人世故禮。馮茂辰說要津明也去坐坐才好呢。
馮茂辰的到來,孫施惠待客,幹脆飯吃一半就丢下了。
先前的較量也暫時擱淺了。
等到把馮茂辰這厮打發走了,孫施惠再回他們院子。房裏,汪鹽還沒洗漱,在和父母視頻,孫施惠聽到聲音,俯身湊過來,和師母那頭打招呼,親昵之态,那頭看在眼裏。
又說到,他們明天抓緊回去。
陳茵稱好,說約了舅舅那頭一起吃飯。
汪鹽這頭說完想說的,最後推脫不早了,要父母早點睡。
挂了視頻通話,汪鹽情緒不佳地在躺椅上靠着。孫施惠守在邊上的凳子上,正好足夠的高度打量躺着的人。
他伸手來,幫她拂貼在頰邊的頭發,汪鹽不是沒痕跡地讓了讓。
有人明知故問,“怎麽了?”
“你下次要當着你家人的面吵架還是為難誰,通知我,我不到場。”
孫施惠笑着俯身來,問她,“你要到哪裏去?”
“我回我自己的家行不行?”
“不行。這就是你的家。”
“你早兩個小時前不是這麽說的,這不是我的家,沒有我的父母。”
“汪鹽,別鬧。你的潤物細無聲那套對他們不管用。有些人,就得這樣,不打勤不打懶,我就是要打打那些不長眼。”
汪鹽微微坐起身來,“孫施惠,你是吃黃豆芽的?”
“嗯?”
“你……我只是這麽多年沒發現。”
有人全不明白她在說什麽,卻也挨着她的視線,挨着她呼吸裏的熱氣,“汪鹽,答應我,任何時候都別和別人為伍,好嗎?”
“你不和我商量下,就提搬出去,爺爺會以為我牢騷什麽或者我父母……”
“不會。他很明白我要什麽。”
“我說開車路途遠不是那個意思,我父母也不會肯我們這個檔口搬出去的。”
“那麽,你願意住這裏嗎?”孫施惠問汪鹽。
汪鹽不答。
他卻反過來囑咐她,“哪怕很喜歡這裏,願意住這裏,都不要告訴他們。”
否則,“你永遠被他們捏在手裏。”
孫施惠讓她不要管這件事,順利搬走,于汪鹽通勤便利且會省很多心;
不搬走,“我也要捋捋有些人的舌頭。”
“你去看爺爺了嗎?”汪鹽先不管他的那套什麽博弈心理,就問他這小半天,客人都送走了,有沒有去看看爺爺。
“哄好你就去。你點頭了,我就去。”
汪鹽不理會他,孫施惠便湊過來,他提醒她,“明天三朝回門,你要和我吵着架回你娘家嗎?”
“你先去看爺爺!”
“那麽你還生氣嗎?”
“孫施惠,你不能這樣氣爺爺。”
“你說你不生氣。”某人嚴防死守這一句。
汪鹽被他車轱辘地問糊塗了,“我什麽時候說生氣的?”好像有又好像沒有。
某人要的就是這句,“不生氣就好。我去看爺爺,你也一起去,順便看看茂兒給我們送的禮。挑你喜歡的留着,再看着挑些能用的明天帶給你父母。”
兩個人去爺爺那裏坐了會兒,汪鹽委婉跟爺爺說了些,說施惠的脾氣,您比我清楚。
她一不能即刻否定孫施惠的顏面,二又不想爺爺真的氣着傷身,原本就朝不保夕地養身體。只好硬着頭皮話術了幾句,說他也是看我今天早上趕趟一般地來不及,其實路嘛,越開越熟練的。又是走高架,我再适應幾天,沒準就輕車熟路起來了。
“況且,新車本來就要磨合。”人也是。
孫開祥聽貓貓這麽說,倒也寬心不少。孫施惠一時沒吭聲,到底全了汪鹽的話語權。
勉強穩定了局面,汪鹽就要爺爺早點睡,已經耽誤了些時間,“您明天不是還要幫施惠打聯絡電話嘛,又要費一頓精神。”她在有意粘合爺孫倆。
大家長受用也點頭,他們臨走前,叫施惠把馮家帶給他的禮都搬走吧,也用不上,帶給鹽鹽父母,或者分給舅舅姨媽那頭。
那擔禮物上頭,正好有盒點心,是他們江南有名的諴孚坊出的。
孫施惠出來的時候,手裏拈着一塊糕餅。他說他餓了,墊墊肚子,吃了一半還有一半喂汪鹽嘴裏了,說她倒是會做現成的好人,“夫妻倆一個白臉一個紅臉是吧?”
他悄聲怪她,心思全被你給破功了,“笨蛋。”
汪鹽被他喂了半塊餅,都快要噎死了,只一心回房找水喝。
回到房裏,卸妝洗漱一通折騰,二人勉強才相安無事地躺下。
孫施惠已然建設堅守他的守則誠意,可是關了燈的汪鹽又開始她跳蚤模式了。一開始某人只是以為她認床得厲害,再挨了半個小時,孫施惠的左耳邊全是汪鹽窸窸窣窣的動靜。她像個蟲子似的在那蠕動,更像條蛇,不作聲卻有那蛇信子的聲音。
慫恿着人細聽,唆使着人逐漸放大對抗她的張力。
終究,有人難熬,輕且柔地挨過去,從她身後抱住她,只低低的聲音問她,“你要什麽時候才肯睡,嗯?”
黑暗裏,汪鹽聲音如蚊蚋,如螞蟻,她自己不覺,能啃噬人心的地步。
“孫施惠……我好癢。”
不等粉身碎骨的某人暧昧張口接她的話呢,汪鹽突然囫囵地坐起身,去拉她床頭黃銅燈的燈繩。
霍然地光明閃進迷離人的眼裏,孫施惠勉強定當他的視線,只見汪鹽跪坐在床上,很不耐煩地抓自己的後背和頸項處。
她重複她的話,好癢,她身上。
孫施惠也跟着坐起身,才要笑話着說幫她撓撓?
挨近一瞧,然後捉過她的手,不讓她抓了。因為他看到汪鹽脖子上起了一塊塊紅疹子般的東西,“我天,這是怎麽回事?”
汪鹽趕緊下床去看,衣帽間裏的落地長鏡前,她看清身上的東西,啊呀叫起來,“孫施惠,你剛給我吃什麽了?”
那裏頭不會有山藥吧,她山藥過敏。
始作俑者也被吓到了,鞋都沒穿地跟過來,“你先別叫……給我看看。”
作者有話說:
題外話說幾句:
故事開篇就已經排雷了,我之前也說過,只是個故事,看得下去就看,看不下去也請大家別浪費錢,十分感謝。
另外,也請大家和而不同吧。接受與不接受都有自己的立場,評論裏起了對立情緒的話,大家都覺得糟心,作者寫文也是。
開篇排雷的初衷也在這,只想安安靜靜寫個故事,無意跟任何人添堵。希望這樣說,大家可以理解。
感恩及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