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高經理, 咱們是不是訂多了?”
晚上十點,大吉大運辦公室裏,徐強看着最新的訂單問。徐強是大吉大運華北區經理, 手上有七個三級渠道, 每天的礦泉水出貨量在五萬件以上。
大吉大運在華北市場有不少影響力,以前上過小衆礦泉水品牌。這些礦泉水市場認可度不高,能賣的上貨的還是王師傅,一汪山泉。他們就算購買小衆品牌, 也是一兩萬件, 現在完全是大手筆。
高虎正在查看近段時間賬單,聽完後擡頭:“賠不了本。”
“不是賠本問題。”這些水進價六毛, 就算按成本出售也不會賠本。只是不賠歸不賠, 利潤太薄了。
“是不是在想,我為什麽訂這麽多貨?”高虎放下手上工作問。
“嗯。”
“你看我有沒有變化?”高虎指了指自己。
徐強認真打量, 猶豫問:“染發了?”高虎四十七歲,兩側白頭發多,每月都要去理發店裏染一遍。
“染了!”高虎氣呼呼的瞪了他一眼:“再看。”
徐強盯着高虎的圓臉觀察,三十秒後驚奇發現:“你痘痘沒了?”
高虎肝火旺盛,前年下巴長了一排痘痘,他這兩年試過醫院美容,只是痘痘就像韭菜一樣反複生長, 非常影響外表。
“少了很多。”高虎滿意的摸了摸下巴。
雲山上周送來三件礦泉水, 他們本地礦泉水采購價2~5毛一瓶,雲山水利潤太薄, 他把礦泉水放到茶室就沒當回事。
前天下午, 有三個生意夥伴來茶室談生意。茶室水用完, 他把雲山水拆了泡茶。大家都是茶場上的老饕客, 一喝,對這次的茶水大肆誇獎。
經過對比發現,茶香的關鍵點是礦泉水。
Advertisement
未經煮熟的礦泉水清爽甘甜,經茶水一煮一泡,茶葉和礦泉水完美融合。
大家以前品茶時以談生意為主,這次是切切實實的品茶。現在王師傅,一汪山泉這些牌子賣得好,但還有一小部分顧客喜歡小衆品牌。茶室有不少生意夥伴是超市經銷商,大家核算完進貨成本,決定采購一些試試。
“你這痘?”徐強暈乎乎問。
“我回去泡了兩天金銀花,好了!”
高虎這兩天一直喝金銀花泡茶。他不确定自己下巴是金銀花還是礦泉水的功效,只是雲山金銀口感好味道好,他第一次喝出礦泉水味道的不同。
這麽一會,手機電話響了。
這是山原市海川超市打來的,高虎調整情緒後接聽:“王總。”
“你那水到了,先給我帶兩箱。”
“這水口感不錯?”高虎調侃問道。王總是前天喝茶的經銷商,前天定了兩萬件,走的時候又帶了五瓶。
“非常好!”王總不吝誇贊道。他上次回去把水放車裏了,這兩天沒事了就喝,每次喝完肚子一咕嚕,然後舒舒服服的上個洗手間。
“你說這水再便宜點兒,會不會有市場?”王總分析起來。
“山裏面采的,兩塊錢還高?”高虎反問。
現在市場上的兩元水大多是純淨水過濾水,真要比起來,雲山水是從山裏面采出來的,光成本就比普通水高一半。
兩人分析後得出:雲山水成本高價格低,就算不大火,也會有自己的小衆市場。
……
“老板,拿兩件礦泉水。”
“就是這個牌子的。”
……
就在高虎二人對雲山水量做保守估計的同時,八月九號上午,雲山礦泉水在龍南本地小火了。
小火的原因很簡單:有網友在超市發現雲山礦泉水,接着翻出雲山瀑布宣傳視頻,雙方一碰撞,直接把雲山礦泉水帶火了。
“我之前看過新聞,這麽快上架了?”
“上周去過雲山瀑布,風景非常好看!”
……
雲山瀑布有山有水不要門票,大家在橋上看瀑布時,都會注意到後面礦泉水廠。
現在礦泉水上架,大家有一種企業養成的感覺。而且雲山水質好喝有特色,不比那些馳名品牌差。
上午九點,秦寧正準備去村裏開會,王和平彙報道:“福樂多和幸福萬家打電話,打算多訂三萬件。”
“你去談就行。”
現在秦志吳曉蓮主要負責辣醬廠的事情,她和王和平操心礦泉水廠,福樂多和幸福萬家的單子就是王和平談下來的。
“我下午過去一趟。”王和平也不推辭。
九點二十,兩人來到村委會。
“村長,今天開什麽會呀。”
“是不是堵路的事兒?”
“用不用出去開會?”
……
八月的天氣較燥熱,秦寧到達時,村民正坐在村委會地上吹空調。
“不用出去,屋子裏開就行。”
村委會是個三百平的大屋子,大家摩肩擦踵的坐在地上,人多歸人多,屋子裏開着兩個空調不顯熱。
“這次開會主要有兩件事。”秦寧說出雲山旅游規劃。
現在雲山村有兩個發展方向。1,投資旅游公司,以雲山瀑布為中心點,後期可能涉及景區開發,餐飲住宿,環境改造等多個投資項目。這些項目在本村改造的同時,也有可能涉及外村投資。比如購買外村土地,建造住宿酒店等。
2,僅發展雲山瀑布。以雲山瀑布人氣,大家就算沒有集資分紅,在雲山橋下做生意也不會餓死。
“第一個發展空間大,第二個比較安穩。”要是一年前,大家肯定毫不猶豫的第二種,只是經過一年發展,大家眼界變開闊了。
“你說的這些景區開發,環境改造。要多少錢?”一個村民問。
“至少一個億。”秦寧保守估計道。
“咱們有這麽多錢?”
“咱們可以邊投資邊開發。”在秦寧計劃裏,第一計劃的前期投資來源于兩個廠子,後面則是開始盈利的旅游項目。
“發展的時候有人使壞怎麽辦?比如咱們在大汪村建酒店,他們攔着不讓運沙子水泥。”
“為什麽不讓運?”
“想多要錢啊。”
一個村子指向高萍:“前幾天高萍嬸子被打,他們也沒過來道歉。”
雲山村有90%村民都沾親帶故,上次高萍徐霞打架說不上誰對誰錯,但在雲山村眼裏,就是自家村裏人被欺負了。
“要是沒人攔着沒人使壞?”
“第一個不錯。”
其實村民們都傾向于第一計劃,前提就是能順順利利的進行項目。秦寧用小本本記下村民意見,接着說起第二件事:雲山大橋劃地出租。
雲山大橋是村集體産業,按照大夏國法律,村子有權對村集體産業進行劃分改造。
要是村民們同意,秦寧會向鎮政府提交申請,村子也會聘請專業的保潔和安保人員,讓大橋下面的地皮正規化。
“租給徐霞?”秦寧剛剛說完,高萍不開心的問。
“到時候會全鎮出租,租金會用于村集體建設。”
“其他都行,徐霞不行。”
高萍在橋下賣了半個月,發現橋下生意不是天天爆滿,這就像夜市,需要一種集群效應。她不反對橋下劃分,但反對徐霞。一想到徐霞,她就感覺自己頭發疼……
“你們什麽看法?”秦寧看向其他人。
“開不開發的都行。”
“要是開發了,咱們就得專業管理。”
……
除去高萍和徐霞打架,村民對橋下劃地沒有多少意見。
會議從九點二十開到十一點,秦寧又想起一件事:“之前農業院打電話,問咱們還做不做辣椒大棚,大家有做的在村委會報名。”
龍南農業院之前來村子講過辣椒知識,當時雙方談過辣椒大棚,對方也一直惦記着這件事。
秦寧說完,一個村民舉手:“要不要花錢?”
“農業院的指導不花錢,咱們大棚需要自己買。”村民們土地面積不一樣,這次辣椒大棚是自費的。
一畝辣椒大棚成本五千,大家算了一下,全都去王和平那裏報名了。
“全報名了?”半小時後,秦寧意外的看向報名單。
“适宜的環境溫度能提高辣椒産量,大家肯定願意投資。”
之前龍南農業院講授了不少專業知識,村民們聽不懂,但知道溫室大棚是好的,也都願意嘗試新鮮事物。
“有沒有報名學習的?”
當時送孩子們去市裏學習時,秦寧在村子提了教育計劃,只要是村民想學的,村委會都會資助學習。現在孩子們轉去了大汪村,但這個規定一直有的。
“有。”秦寧說完,王和平拿出一張單子。
自考大專,計算機培訓,小吃培訓……這裏面有零零散散的七項申請,每個申請後面都寫着學習原因。秦寧看完後問:“審核了沒有?”
“都挺符合條件的。”
村子規定,村民最多同時申請三項學習,只有學習完一項才可能申請第四項,這也是避免村民們浪費學習資源。
秦寧在學習申請後面簽字。這些都不是惡意申請,只要村民想學,她非常支持大家學習。
“這裏還有一份。”王和平拿出另一張單子。
“駕照?”秦寧看完信息後一愣。
村裏有173口人,現在單子上有65人申請駕照考試,其中年齡最大的52歲,最小的18歲。
“這個月申請的。”駕照屬于個人技能,他不知道屬不屬于教育學習,正準備向秦寧申請,秦寧今天主動問了。
“問問村民們想什麽時候學,咱們包個駕校。”駕照屬于個人技能提升,秦寧當然同意。
在接下來的兩天裏,秦寧向鎮政府遞交了雲山大橋的經營申請,接着聯系郭愛國,想安排徐霞和高萍把矛盾解開。
徐霞高萍打了一架,但兩人因小事而起,沒必要鬧這麽僵。秦寧做高萍思想工作,郭愛國做徐霞工作,兩人努力了兩天,雙方回應出奇一致:不可能調節。
“徐姑姑這人脾氣大了點,沒什麽壞心眼。”八月十二,郭愛國無奈打着電話。
“都理解。”高萍這兩天情緒低落,同樣沒什麽壞心眼。
兩人聊了幾句,郭愛國有些複雜:“我聽王主任說了,你們村交經營申請了……”
“咱們村有沒有大矛盾,人多了才熱鬧。”
秦寧遞交申請主要出于兩點考慮。第一,雲山大汪除了高萍徐霞打架,兩村沒有矛盾。第二,雲山村經營出攤的人少,雲山大橋要是想發展,需要熱熱鬧鬧形成集群效應。
不管從哪點考慮,她都會遞交申請。
秦寧想把高萍徐霞的恩怨先放一邊,等過段時間再試着調節。只是第二天一早,她開車去辣醬廠的路上,發現高萍徐霞挎着籃子在河溝裏洗衣服,兩人有說有笑看着不像前段時間剛剛打架。
還沒等她反應,電話響了。
這是一串陌生號碼,秦寧把車子停路邊點擊接聽。
“秦村長?”電話裏傳來一道年輕的男聲。
“您好?”秦寧有些疑惑。
“您好,我是黃元經紀人……”
秦寧想了半天,才想起,黃元是辣醬大賽時的綜藝演員。這通電話的目的很簡單:黃元接了一個夏音廣告,想來雲山瀑布取景拍攝。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