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回了客棧後,羅四還專門約了時間,帶着宋朗旭去浩然學堂跟先生見了面。學堂的先生大致問了讀書進度後,點頭收下這個學生。
趙管家得知後高興的直念佛,打聽學堂的事使銀子也不管用,本地人當然更了解哪一所書院好。
“二少爺,我這就出門去買些禮物回來,總歸是學堂的先生,禮節不能丢。”趙管家興高采烈,盤算着要買什麽禮物。
“這些事情你看着辦吧。”宋朗旭把妹妹叫到身邊來,“今天去舅舅家,好玩嗎?”
好玩!宋朗月點頭回憶着,大舅母會低聲跟她說話,玉表姐帶着她玩棋,宛表姐帶着她打絡子,大家對她都很好。
“好玩就好,以後無事可以讓葉嬷嬷帶着你多去找表姐們玩。”宋朗旭叮囑着,只要是孩子,都需要同年齡的玩伴,不然以後在人際交往中容易拿捏不準方寸,朗月情況又特殊,更需要注意這方面。如果是親戚家的孩子,那就不需要額外擔心了。
趙管家插嘴說:“既然這樣二少爺,我們找院子最好找個離書院近的,來去方便。”
“對,價格不成問題,關鍵是地段。”宋朗旭覺得既然去了學區,學區房就必須跟上,節約路上的時間。
趙管家就照着這個目标去尋院子,剛巧他們之前聯系過的中人手頭有一套合适的院子,位置剛好在壽安伯府的外三條街,步行過去一盞茶功夫,除了面積小點裝修破點,沒毛病。
中人得意表功,這套院子剛剛挂出來,他就巴巴過來讓趙管家挑選,別的客人都沒這個資格
如果換成首都,這地段起碼也是個二環外,所以一點小毛病完全能接受。租下院子後,趙管家讓人進行簡單的修繕和打掃,選了個吉利日子他們就搬了進去。
到了這步,他們才算是正式在京城安頓下來。
宋朗旭撫摸着書本,這些日子他碰上不理解的問題,都記在筆記上,積累了一大堆問題,去了學堂總算找到詢問的渠道。
正式上學那天,天沒亮他就醒了,收拾整齊後換上特意準備的新衣裳,趙管家目送他踏進浩然學堂的大門。
趙管家看着二少爺的背影,眼裏泛起酸澀,少爺總算完成一件大事。
宋朗旭邁過大門後,最先看見右側的布告欄,上面用紅字寫着什麽,宋朗旭決定去提前了解同窗們。
布告欄分了四塊位置,也就是四個班,每個班大概有二十多人,一座學堂就有八九十人,數量不少。其中羅,蔣,程這三個姓氏就占了一半,剩下的占了另外一半。
這麽看浩然學堂應該算是貴族私人學校?而他就是半路來的關系戶轉學生?宋朗旭想到這兒,被自己的腦洞逗樂了。
“呀,你來了!”
背後突然被人一拍,盡管他已經提前出聲,宋朗旭還是被吓了一跳,差點蹦起來。
他回頭一看,羅恒景正讪讪的看着他,“不好意思,我以為你聽到腳步聲了。”
“是我看的太入神,沒事。但是景表哥下次別背後拍人,有些人不禁吓。”宋朗旭搖搖頭安撫心跳。
“你在看分班嗎?對了,你分到哪個班了?”
“不清楚。”宋朗旭搖頭。
跟在羅恒景身後的羅恒睿插嘴:“應該是丁班,剛入學的學生都在丁班,摸清進度後可能會調班。”
“謝謝睿表哥。”
浩然書院以甲乙丙丁作為排行,甲班進度最快,有人已經考中秀才,丁班最初級,多是初學。
“那我先去丁班了,兩位表哥再會。”宋朗旭揮手跟他們告別,去找丁班的位置。
羅恒睿看着宋朗旭走遠,回頭問道:“大哥,難得看見你對誰這麽上心。”
要是讓旁人知道,怕不是要氣死,多少人出花招想辦法,都沒能攀上未來壽安伯的世子,倒是讓一個八竿子打不着的小子搶先。
羅恒景奇怪反問:“有嗎?”
羅恒睿點頭。
“大概是投緣吧。”羅恒景才不肯暴露自己的目的,打着哈哈糊弄過去。
宋朗旭找到丁班,屋內才坐了七八個人,零零散散的打哈欠,聊天,甚至偷吃糕點,讓他有種夢回高中早自習的感覺。
不論在哪個年紀,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
他随意選了個沒人的位置,剛剛把書本放好,旁邊就湊過一個小子,“剛來上學?”
“是啊,還沒請教?”
對方把胸脯拍的啪啪響,“新生啊,找我就對了,我什麽都知道!”一股腦的就把自己的情況介紹的明明白白。
宋朗旭知道了他叫蔣學文,跟他年紀一樣,已經在丁班上學快一年,對整個學堂的情況了如指掌,哪個先生擅長什麽,脾性怎麽樣,他都知道。
浩然學堂的先生,也是三家人精心請到的,學堂的山長并不負責教課,只在臨考前指導考生,做臨時突擊拔高。而剩下的八位先生,各有各擅長的科目。
宋朗旭把這些東西都記在心裏,打算好好學習,萬裏征途,他終于踏上了第一步。
不多時學生來齊了,一位先生也到丁班課堂,翻開手中的論語,開始講解《勸學篇》,先讓學生通讀三遍,教導不認識的字,接着細細解釋其中的含義,最後再抽學生起來,逐句逐句讓他們背誦。
先背誦,再理解,看着是笨辦法,但對于打基礎來說很重要。
聖人之語已經固定在紙上,但每位先生都會有不同的解讀,所以先生是誰非常重要。宋朗旭一面跟着讀,一面自己思索,觸類旁通,一下子豁然開朗,懂了許多從前沒理解的問題。
解開自己的疑惑,那種搬開障礙的感覺非常棒,所以宋朗旭越學越起勁,在下課後主動湊到先生旁邊求教。
這位姓張的先生也同樣熱心,對于他的問題一一耐心解答,要不然快要到下一堂課的時間,宋朗旭還不想放人走呢。
旁邊的蔣學文目光十分驚恐,好家夥本來以為是個學渣,沒想到是個卷王。
失敬!
第二堂課就是習字,把頭堂課學過的課文抄寫一遍,字體務必要工整端正,如果有了墨跡或者錯字,整張紙都廢了,所以宋朗旭非常耐心,慢慢謄抄着,負責教書法的先生來回巡視,碰見誰寫字的姿勢不對,就停下糾正,一直到改正過來為止。
“字體是一切的基礎,日後讀書答題,跟人交流都少不了寫字,俗話說字如其人,所以要趁着你們年幼,務必把基礎打好,能省多少功夫。”這位李先生一邊教導一邊解釋,等巡邏到宋朗旭身邊時,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宋朗旭一僵,知道自己引起了李先生的注意,但這也是沒辦法,前世他學的是簡體字,用的是鋼筆,經過十來年早就形成固定模式,如今想要改過來,費的功夫精力,比初學者還要多。
他已經極力糾正,但還是瞞不過先生的眼睛。
李先生耐心極好,守着瞧了一會兒,每個新來的學生他都會多投入幾分注意力,宋朗旭自然也不例外。
宋朗旭極力控制手腕,争取寫的端正整齊,這份認真還能入眼一觀,李先生捋了捋胡子,總算滿意了些。字寫的差不要緊,就怕不僅寫的差還不努力,覺得自己已經夠用功了。
所以他敲了敲桌子,示意宋朗旭停下,然後拿起筆演示,“手腕應該這樣握筆,微微斜着,既不費力也能運用自如,然後再這麽運筆鋒....”
有他親自指點,宋朗旭就把姿勢改了過來,雖然一時別扭,但他知道長遠來看總歸是有好處的,養成習慣就省力了。
兩堂課後一上午就過去了,臨近中午,各家開始給小少爺們送午餐來,沒人送飯的就去飯堂吃飯,一葷一素一湯,味道一般勝在幹淨。
吃過飯就是休息,下午的課程就是騎馬射箭和琴棋,畢竟能來浩然書院的,多數是各家少爺,該有的君子六藝不能少,總不能學成個死讀書的呆子吧?
這些項目宋朗旭就沒學過了,只能照着先生的教導,老老實實當個初學者,按部就班的來,雖然慢但是學到東西。
宋朗旭非常珍惜能學習的機會,如果他自己找人去打聽書院,未必能尋到什麽好的,還白白浪費時間,而能進入浩然書院,就是一把攀登的梯子,他必須好好抓住,壯大自身,所以他如同一塊海綿被丢進水缸裏,拼命吸收着養分。
日子就這麽過着,很快過去二十來天,也迎來了宋朗旭的第一次月考。
浩然書院十日一休,一月一考,這樣才能把學生的進度摸得一清二楚,再針對性的提高。
“頭一次參加月考,緊張嗎?”鄰桌的蔣學文問道。
“緊張,也不緊張,把學會的東西寫出來就好。”宋朗旭坦然說,以前他個人自學,總是摸不清自己的進度,而有了同窗做對比,他才好了解自己,再一一改善。考試不是為了旁人,只是為了自己而已。
“唉,你日日努力,成績差不了。”蔣學文托着腮,他見證了這些時日宋朗旭的努力,“罷了,考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