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收拾黑心姐夫(二)
周安筆走龍蛇,寫下了一本關于他們松湖府新晉解元陳文的文章。書名就叫做《解元陳文的科舉路
希望給科舉路上的學子們一些啓發和借鑒》。
書裏講了陳文從小到現在的經歷,家貧,上不起學,還是他的啓蒙恩師王夫子惜才,破例免了束脩,這才有了學上。
兩年後,陳文父母先後因病去世,令陳文的求學路上更是雪上加霜。王夫子把得意愛徒介紹給了周家的家主周淵,周淵感其勤敏好學,給他和自己的愛女定了親。
當然,出于對女兒的愛護,周淵在定親前還是認真考校了陳文一番的。比如,成了周家的女婿後,周家當然會在財力上對陳文進行幫助,陳文再也不必為柴米油鹽所累,可以安心讀聖賢書。它日,你高中進士後,爾會何如?
說得直白點,你會不會升官發財後死老婆?
這也不怪周老爹多心,事實上,這種事哪朝哪代都不少見,有的學子因為家貧,讀不起書,肯定要找外援嘛,挑岳家的時候,都找那些家境相對殷實一點的。當然,這這不是什麽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也是人之常情了。
可是,有些人在岳家資助下,好不容易科舉上有所斬獲後,第一時間換老婆的。
當時陳文是怎麽回答的呢,“小生如有幸娶令愛為妻,必會當如珍寶,愛之重之。只要周姑娘沒有大錯,此生必不二娶。”
陳文不只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幾年後,陳文中了秀才,還是案首,也有一些女人主動投懷送抱的,陳文理都沒理,連正眼都不帶瞧那些女人一眼的。
後來陳文中了舉人,還是解元,明擺着前途無量,上門送女人的就更多了。
甚至還有一些鄉紳財主甚至一些小官暗暗表示,他們很看好陳文,願意以女許之,周家的商戶之女麽,可以休了。當然,要是陳文難舍舊情,留着她做妾也不是不可以。
陳文又是嚴辭拒絕。
“陳某少時家貧,屋無片瓦,當年父母重病,僅有的一畝地也被賣得一幹二淨。操辦完父母的葬禮後,除了一身債務,僅剩家裏的茅草屋了。如果不是岳家幫助,早就斷了求學路。大家也都知道,讀書可是費銀子的事,不說筆墨紙硯,就是去參加府試,就得一筆不小的銀錢。陳某能走到今天,固然是自己勤奮好學,但沒有岳家相助,絕對走不到今天。如今僥幸取得功名,陳某斷不可做忘恩負義,過河拆橋之事。”
也不是沒有人說,岳家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錢,大不了雙倍還回去就是了。
“俗話說,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沒有岳家相助,我現在會在哪裏說不定,但肯定沒有今天。各位不必再說了。陳某已有嬌妻愛子,家庭美滿,各位不必多言。”
陳文這番話傳到周家,周家上下也是欣慰不已,陳文之妻周娘子更是感動得眼淚直流。自己真是積了幾世的福分,才得了這麽好的夫婿!
“你我少年結發,夫妻恩愛。将來還要一起白頭到老的。不管外人說什麽,我對你的心意總是不變的。”
有人氣極敗壞,直接放話說,陳文之所以拒絕他們,只不過是覺得他們所處的地位不夠高,說白了,誘惑不夠大,不值得做一回小人。陳文中了進士之日,就是露出原形之時。他們等着看陳文高中進士後,是不是還能如今日一般。
陳文得知後,這樣安慰自己的妻子:“我的品性,又豈是那些蠅營狗茍小人可以诋毀得了的?今天我在此立誓,如果他日高中後就負心另娶,天打五雷轟!”
總之,他陳文堅決給那些小人看笑話的機會!
除了對妻子情深義重外,陳文對自己的岳父岳母也十分敬重,大舅子小姨子之子的面前也是禮數周到。要論玉隆縣第一好女婿,陳文要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對自己的啓蒙恩師王夫子,陳文也非常感恩。雖然中了秀才後王夫子已經沒有什麽可以教導他的了,他也會時不時的親自去探望王夫子一番,逢年過節的,更是各種節禮不斷。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王夫子就像我的父親一樣。沒有王夫子,就沒有今天的我。”陳文曾經這樣說。
在周安的筆下,陳文,偉,光,正,高,大,上,占全了。
不過他也不算全是瞎說。像定親前周老爹試探陳文,也确有其事。可憐天下父母心嘛,誰都怕女兒所嫁非人。更不希望做女婿的踏腳石不是。
陳文考中秀才後,确實有女人投懷送抱。只不過,送上門的女人都是一些家境貧寒的姑娘還有丫環之類的,說白了,還等着跟了陳文後改善生活質量呢。個別條件好點的就是一些小商鋪的老板的女兒侄女外甥女的,比起周家來,也是差遠了。這些人打的是撬得動就撬,撬不動,就做妾的想法。她們嫁妝比不上周月,做妾也不算太委屈。
陳文只要腦袋沒毛病,當然是會把這些野花野草的拒之門外了。周家對女兒的态度擺着呢,他現在還靠老婆的嫁妝養活,再用老婆的嫁妝納妾,好說不好聽啊,而且肯定會影響夫妻感情。這一影響夫妻感情,以後的變數就太大了。
所以,陳文拒絕并不代表人品就好,只能說他腦袋瓜沒有進水而已。
等陳文中了舉人後,盯上的人就更多了。其中不乏一些鄉紳地主的。當然,人家就不是想讓自家孩子做妾了,而是想娶周家姑娘而代之。甚至他們縣的縣令也表露過,只要陳文願意休妻,他也願意許以愛女。
先說鄉紳地主這一塊,這些人在當地說起來,也是一號人物,但是在官場上絕對不夠看的。對中了解元不出意外還會中進士的陳文來說,還不值得放在眼裏。再說,他們的財力還不如周家呢。還要背個忘恩的名聲,何苦來呢。
至于那位縣令的愛女麽……
話說,就在上一屆春闱,發生了一件震驚天下的大事,上屆探花趙志遠,風流倜傥,玉樹臨風,被安陽侯府榜下捉婿,許以愛女。要說這趙志遠,祖上也曾經闊過,只是後來經營不善,家族敗落,趙志遠就上不起學了。好在趙志遠祖父在世的時候,給他定了一門娃娃親,乃是當地的一家商戶。趙志遠就拿着當年的婚書找上門了,岳家并沒有嫌棄趙家窮,反而是痛快地認了這門親事。知道趙志遠善學,還資助趙志遠讀書。
趙志遠中了秀才後,岳家也如約把女兒嫁了過來,并陪送了豐厚的嫁妝。夫妻也算恩愛。只是,再恩愛,商戶也只是商戶,比起如日中天的安陽侯府來說,就差遠了。趙志遠權衡了一下,選擇了安陽侯府的姑娘。這時候,老家的原配就有點礙眼了。趙志遠也不願意擔個過河拆橋的名聲,就準備安排原配去世。到時候多哭兩聲就是了,不耽誤他表現情深義重。
安陽侯對趙志遠的決定狠狠地點了個贊。既然要許以愛女,趙志遠的原配确實是有點礙眼了,肯定是要處理一下的。于是,兩人一拍即合,安陽侯派出一支心腹人馬秘密趕赴趙志遠老家,送趙志遠的原配以及岳家人上路。
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反正就是最後這支人馬被趙志遠的岳家活捉了,直接送了衙門。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這種事,禦史臺第一時間就知道了,早朝上,火力全開,沖着趙志遠和安陽侯就去了。
官司都經了禦前了,又是事涉安陽侯這位重臣以及新科狀元,自然是大理寺,刑部,禦史臺三司會審。最後,證據确鑿,安陽侯和趙志遠被發配邊疆,安陽侯府被降為安陽伯府,爵位由原安陽侯的親弟弟接任。
有趙志遠這位前輩的事跡在先,陳文自然也要考慮下進退得失。他們玉隆縣縣令職位只是七品,無如意外,趙志遠一定會得中進士,很大可能還是一甲二甲之間。帝都又有榜下捉婿風俗,縣令家的姑娘又不是長得花容月貌,有什麽詠絮之才的,實在是犯不上。
帝都可是卧虎藏龍之地,榜下捉婿的人家,地位都不會太低。退一步講,就是帝都的七品官,也比外縣的七品縣令高半級。一個小小的七品縣令之女,真不一定值得他拆次橋。
至于王夫子麽,陳文的感激也不是假的,這些年的節禮确實也沒有斷過,反正都是妻子的嫁妝裏出,他還能得個好名聲,自然沒有不樂意的……
不管陳文心裏怎麽想的吧,現在形象确實非常正面也是真的。
夾帶完了私貨,還是要回到正題上。既然是科舉指南,總要有些對科舉有幫助的幹貨才是,不然哪有人看喲。
畢竟不是陳文寫的書,所以,一些讀書心得周安不好講太深了。周安講了一些考前心理之類的,主要就是要放松,家人不要給當事人壓力。壓力太大容易心理失衡,影響發揮。
另外,周安講了一下應考前陳文娘子為他所做的一些準備,以及一些考前注意事項,比如,吃食上有哪些忌諱,要準備哪些可進考場的工具,以及考前幾天的食譜,包括去考場帶什麽食物比較方便之類的。這些知識最起碼可以讓一些學子少走一些彎路。同時,也突出陳文娘子的細心體貼賢惠。
碼完後,周安放下筆,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陳文,等着接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