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京城事變
蕭明啓很是感激。
他恭敬道謝後,立馬退出了書房。
而平陽王看他走後,立馬喚了正躲在屏風後面的幕僚。
“蕭洛出國,此事你怎麽看?”平陽王問道。
他想趁着蕭洛不出國,把淩國攪渾。
“王爺,目前淩國由李慕和紀溫書暫為監國,李慕此人對蕭洛死心塌地。就算自家女兒被關了禁閉,也毫無怨言,根本不能從中作梗,而紀溫書此人心術很正,能力極佳,更不可能被我們所蠱惑。”這位幕僚曾經與紀溫書是同窗同學,能力極佳,但各為其主。
平陽王聽了,緩緩點頭。
可不搞點事情,他就是感覺不得勁。
“派人盯緊寧城,若是城中有差錯,那就踩上一腳。”平陽王向屬下吩咐道。
另一邊,蕭明啓回到府上後,立馬收拾包裹,騎上快馬出了世子府。
沒想到在門口,卻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影。
“你怎麽來了?”蕭明啓陰着臉問道。
擋着門口的正是他的大哥,蕭明金。
“三弟要出遠門,大哥自然要過來告別。”蕭明金一副溫潤謙虛的模樣,看起來弱不禁風。
但只有蕭明啓知道,他這個大哥滿肚子壞水。
盡管對二哥也沒有好感,但他最讨厭的還是這位大哥。
“哼!我才不需要你的道別。”蕭明啓沒好氣,牽動缰繩繞過他。
“聽大哥一句勸,不要為了兒女情長而耽誤了大事。既然你是為了聯姻而追聖女,那可別過于優柔寡斷。”蕭明金滿臉自信道。
似乎知道蕭明啓對草原聖女産生了真感情。
蕭明啓聽到這話,轉頭瞪目看他,“我的事與你何幹!”
說完,他揮動鞭子,空中揚起塵土,不一會兒,便沒了人影。
而蕭明金站在原地,目光陰沉。
果然被他猜對了。
他這三弟真喜歡上草原聖女了。
得到蕭明啓請示平陽王想去追尋草原聖女結成姻緣的消息後,蕭明金便打算搞事情。
若是真讓他與草原聖女結成姻緣,那自己争奪繼位的籌碼更少了。
所以蕭明金打算在蕭明啓啓程前去給他不痛快,随便在路上制造一些麻煩。
畢竟,聽侍從給出的消息,父王讓蕭明啓成功再回來。
那蕭明啓就不要回來了吧。
反正誰也不知道蕭明啓到底是追求不成功羞愧不敢回來,還是發生意外了呢。
而侍從急速通報蕭明啓當下動身,又讓蕭明金探出一絲不尋常。
于是趁着蕭明啓離開之際,自己跑過來套話。
他很了解這個弟弟。
而蕭明啓那樣回答,正驗證了他的猜想。
原來他這個弟弟墜入愛河了啊。
這樣更好辦,有更多的辦法來對于這個威脅到他繼位的人。
另一邊。
蕭洛等人還在趕路的路上。
馬車騎行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容缪一馬當先,先行他們一步回去,打算找單長老取藥,拿到藥後就能在中間點與蕭洛等人集合。
這樣一來,就能為黎解秋争取到更多的時間。
蕭洛坐在馬車內,看着雙目緊閉的黎解秋,心裏很不是滋味。
這一箭是她為了自己而受的傷。
蕭洛感到懊悔不已。
為什麽要他心愛之人去承受自己本該承受的痛苦。
正陷入痛苦的情緒時,一陣馬蹄聲傳來。
蕭洛耳朵靈敏,知道是自己手下有了作案之人的消息。
他撩開簾子,向馬車旁的手下示意,那名手下手一揮,大家把馬車都停到了路邊。
身後不遠處的手下追了上來。
“王爺,屬下抓到要犯了,是京城宿尚書派來的殺手!”
蕭洛內心本就有大概的猜想,這下得到手下傳來的消息後,與他所想相差不離。
他目光沉沉,眼裏閃過算計。
既然宿尚書完全不計後果,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為自己的兒子報仇,那便滿足宿尚書的想法。
送他們父子相見。
“京中布局如何?”蕭洛問道。
手下聽聞此事,湊近他小聲說道:“王爺,京中探子沒喲被除盡,只是那會兒嚴查很緊,他們沒辦法透露消息。如今得知,黎側妃是由宿尚書請陛下賜婚與王爺。”
“而先前布局之事,已經箭在弦上,并沒有被拔除。”
手下一通說完。
蕭洛轉動扳指,似乎在想些什麽。
過了一刻鐘,他道:“好,點火。”
留下這句話,他便把簾子放下。
“被抓之人一盡關入大牢,把他們的親人抓過來,當着面斬殺。”
“是。”
他從來就不是優柔寡斷之人。
相反,他為了上位,可以不擇手段。
在這時代,勝者為王,才能書寫勝利,才能創造自己想要的國度。
車隊繼續前行着。京城。
這幾日,京城人心惶惶。
當今聖上因為身體抱恙接連好幾日都沒上朝。
對貪污之事更是置之不理,讓朝中大臣氣憤不已。
一位年邁的大臣再也忍受不住,來到禦書房請柬。
可皇帝陛下連見面的機會都不給。
年過半百的老臣跪在大理石上,一個勁的呼喊:“當今皇上,昏庸無道,連丞相貪污之事都敢置之不理,可謂我大惠王朝哀已。”
大惠王朝由十一個國度組成。
其中,十個國度由王爺掌權,而地理位置最佳的國度則由皇上管理。
若是從中央便出現問題,那這些虎視眈眈的王爺們便會想盡辦法一吞而盡,到時候大惠王朝就要改命了。
所以,這位老臣才會如此心急。
丞相乃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被司聽監查到賄賂文武官員,貪污犯法無惡不作。
這樣的人居然沒有受到皇帝的一紙死狀。
只會讓那些站在丞相這邊的官員們更加嚣張。
到時候,大惠王朝便從京城開始潰爛。
這位老臣秉着豁出性命的結果也要請柬。
然而皇帝老兒卻窩在宮殿不出門。
老臣喊啞了嗓子,只好打道回府,打算找黎尚書商量對策。
這位與他同屬保皇派,不允許大惠王朝出事的老臣。
老臣來到黎府,黎尚書熱情款待了他。
“仁兄,這件事還請您不要着急,越是心急,只會讓聖上更嫌惡。”黎尚書勸誡道。
他內心也很焦慮,但如今時機不對。
只有等待,才能把丞相那夥人扳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