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章節
,青蓮擡頭望了一下通往臺頂的門,一方灰蒙蒙的雲色,反倒是珠簾內彌漫着柔和明亮的光彩。
青蓮極不願意的走進房間,不知為何,屋內的陳設讓他感到懼怕膽寒,空氣中揮散不去的血腥氣讓他感到難過心酸。青蓮低落着目光依王禮所言來到屋中陳設着竹篾的青瓷花瓶處,前次沒有留意,這是才發現旁邊與周圍一色幕簾後果然隐着一格靜室。
那一處靜室中并沒有置放夜明珠,只是點着兩盞油燈,因此比起外面要昏暗一些。狹長一室,盡頭處的供桌上點着兩盞長明燈,蓮花為座,蓮蕊為芯,滴不盡的相思血淚,一室長明。周圍都是單調的青白幕紗,只有在燈前供着的那一幅蓮圖上有些分明的色彩,才讓這裏算是有了些生氣的顏色。
青蓮走近,只見牆上挂着的是一副月下蓮青圖,一池淨水,月色無垠,青蓮初塵,同是白的顏色,在那畫者的筆下層層鋪開,水墨浸染,層次鮮明,池水中僅有一朵蓮花亭亭玉立,靜靜綻放,一抹凝碧翠色,沐浴着月華,讓人為之傾心傾意随而心靜心清。青蓮默默的注視着眼前的神來之筆,心中親切安定,右手不自覺的拂上臂環。
青蓮默默的跪在那一幅蓮圖下,算是面壁思過,因為剛才王禮告訴自己,這一靜室是瀾臺以前的主人用來思過的,每當他忤逆了先帝,都會被罰到這裏自省。或許是青蓮身上的傷疼的狠,一向善于察色的青蓮沒有發現素來平靜的老監說道此時眼中流露出的悲戚哀傷,歲月遙想,梓烨留給顏瀾這一靜室以思鄉思國,而顏瀾留給梓烨這一靜室以念人念情,日夜不計,晨昏不辨,王禮就隔着簾幕守候着靜室裏悲傷絕望的梓烨帝君,直至最後。
王禮還對青蓮說,若是身體受不住便不要勉強,皇上知道你身子不好,也不會太過責怪于你。想到此處青蓮端正的跪好,清淨心思,靜思己過,覺得王禮這般維護,自己更應該謹守規矩,莫要再生事端。
原本古井無波的生活,自從自己偷溜出府的那一刻起,這短短一月的時間發生了太多的事情,父親沉重的囑托,母親哀哀的眼神,兄長無力的懷抱,先生告誡的神色,還有那些宮中形形色色的事物,這一切讓青蓮備受疲累,因為被童屹接回童府後,青蓮已經習慣了平靜、淡泊,卻幸福的生活。
青蓮回想着入宮前欣欣期盼的心情,但是進宮這些時日,到現在留下的為何只是淡淡的哀傷?成長于彤楓樓的青蓮,早已習慣了揣人心思,看人臉色,雖然現在不用再為了清白逢迎着讨生活,但是青蓮的人生依舊是小心翼翼,為了父親展顏,為了母子相見,為了兄長釋懷,雖然一直是錦衣玉食的活着,但是青蓮每一天都過得都不容易。
若是身邊的人開懷,那青蓮自己也開懷,若是身邊的人愁緒,青蓮也會難過。青蓮就是這樣一個念情的人,因為他時時記着母親從小對他的教導,要做一個知恩念恩的人,要知道身邊的幸福來之不易。因此青蓮記着的是父親的教導而非打罰,兄長的相伴而非冷言,更何況是現在的嘉瑞,早已是青蓮在意的人了。
嘉瑞,難道你真的忘了,而我卻一直記得,不是在我最心憂難耐的時候你出現在我和先生的面前,早在那日遇禍我們就已相見,瑞嘉,不是嗎?本來此刻還尚算平靜的青蓮念及嘉瑞,一種深切的哀恸彌漫在心頭,那日街上被人侮辱,你也定是看見了,不是嗎,不然為何今日抱來琵琶又折辱一番?最後拂袖而去,留下一句罵言。
不對,不應該是這樣,從彈起琵琶的第一刻起,青蓮就沒有避開過嘉瑞的眼神,那樣深邃的眸子裏,揉碎了太多的情感,很多青蓮看不明白,但是其中的哀痛卻一直困惑着青蓮,不知為何高高在上的帝王富有天下,為何眉目之中還有散不去的哀愁,在小謝中談笑是這樣,在瀾臺上生死相握是這樣,在竹林指劍當天更是這樣,直至今日拂袖而去。
嘉瑞在青蓮心中最苦悶的時候來到玄英居陪伴他,談天說地,賞樂品茗。那時候的青蓮,母親不可見,父兄之遠離,青蓮一直小心的在嘉瑞身旁,為他那逼人的英氣所吸引,為他那隐淡的哀傷而疑惑,直至青蓮完全放下胸懷,不再擔心嘉瑞那日是否也看見自己受辱人前,珍惜着那短短幾日的相交,感覺實在是太過美好,哪怕到後來瑞嘉被識破了帝王的身份,青蓮心中都沒有怨過嘉瑞的隐瞞,因為命途多舛的青蓮一向記着的只有人家的好。
回憶着嘉瑞諸般好處,青蓮原本輾轉難安的心情也漸漸平定了下來,不再擔心自己将會失去那傾心相交的友人,因為只要自己還記着那曾經的情感,就定不會丢失。想通了此處的青蓮餘下來的思緒就只有那因循着嘉瑞的憂思,輾轉心頭,與君而憂。
乘霧
畢竟是跪着,有傷在身的青蓮久了自然是難以支持,不過之前王禮給青蓮飲用的那參湯此時卻提吊着青蓮的精神,讓他清楚的體味着此時每一分每一刻的痛楚。事實上瀾臺備有安神清寧的丸藥的,那是梓烨帝為了安撫遭受酷刑的顏瀾減輕痛楚而設,其實王禮大可以讓青蓮服食這養神的藥品,昏昏入睡也可推脫了此般受刑後零碎的折磨,但是猾王禮端上的卻是提神的參湯。
久跪的青蓮現在所有的情緒都已經不再,剩下的唯獨只有痛,滿身滿心,揮散不去。也不知自己跪了多久,在這靜室裏蓮臺燈長明,不知時辰,不辨天色。青蓮雖然很難受,但是卻不敢起身休息,生怕嘉瑞下一刻回來責怪王禮。但是今天所受非輕,從早上到現在青蓮可謂是經歷憂思悲恐,心力交瘁,況且從昨夜用食到此刻,青蓮只有剛剛才用過一些粥點,所以已經挺硬挺着跪了幾個時辰的青蓮早已體力不支,眼前重影,畫中之蓮無風自動,身子一個搖晃,青蓮便暈倒在地。
迷霧重重,置身其中茫茫然不知何在,一縷樂聲飄過,像是散落在迷蒙中的點點熒光,讓人在迷失前有了找尋的方向。也不知昏睡了多久,好像身上的傷也不怎麽痛了,青蓮躺在地上悠悠的睜開眼,心裏空落落的,只剩下了那若有若無傳入耳中的埙音,多麽熟悉啊音色啊。
不似那月夜所聞之孤寂清冷,讓人頓生悲情,而這一次的樂音卻是清和随人,本是低沉哀戚的埙色因循着吹奏人的心境,也變的澄明起來。青蓮慢慢的撐着坐起身子,側耳傾聽那散入的音色,作為樂者的青蓮被深深的吸引着,不是為了那音律,而是為了那音色。
梓烨為顏瀾所留的必然是療傷聖藥,為樂吸引着的青蓮慢慢的站起身子,扯着傷雖還有些疼痛,但是已不像那初受責時的那強烈,絲絲入耳的埙色牽引着自省待罪的青蓮邁開一步。王禮不是說不要勉強嗎?那竹林是瀾臺的景物,那我這幾日去竹林嘉瑞應該不會太責怪吧,我只是出去聽聽上次失落了的埙音,一會兒就回來,青蓮心中想着。
青蓮輕輕的掀開珠簾,追随着樂聲而去,作為樂師青蓮自是喜樂,但是一向禁足的他雖師承名家但很少能聽到別樣的音色,所以上次月夜瀾臺聞得的樂聲就一直深深的牽念在心中,可惜就在近處還是卻失落那樂聲,此時又聞得青蓮難免心中欣喜,青蓮偷偷的擡頭望了一眼樓上透漏出的暗沉的天色,想是入夜的吧,青蓮懷着僥幸的心思偷偷的下樓來,想着只要聽個真切就好。
青蓮扶着倚欄慢慢走下樓,各個室內的珠光溢瀉而出,但是樓道裏還是陰暗,四周寂靜無聲,青蓮小心翼翼的下樓,走出瀾臺,輕的似乎沒有驚動任何人。
青蓮倒退着步子跨出瀾臺門檻,輕輕的掩門而出,放眼四望,一片迷蒙,竟然是真的起霧了,眼前的湖水融入白色水汽中,在深沉的夜色中越發的感到幽遠。這幾日夏暖,雨時落時停,一夜無風此時竟下了這一場大霧來,天色深暗,靜瀾幽幽,向着四周不見的地方蕩去。青蓮分辨着樂音,一曲錦瑟,猶如年華,絲縷牽纏,繞着青蓮的思緒,一步步的又向那竹林處去。
由于夏水盈佩,那九曲長橋幾乎隐在水中,在夜裏隔着霧色更是不辨前路在何,但是青蓮仍然毫不猶豫的走了上去。青蓮就是這樣,平時可以默默忍受接受,但是只要是只要是為了自己心中在意的東西,就可以不計後果的去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