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進山
十畝地全部弄出來了,逸寧又盯上了山上,山上全是亂七八糟的叫不出名的樹,大樹少,灌木又多,趁着開春,雜草還小,他帶着彭小山與朱亮特意去山上轉了轉,看着這麽大一個山頭,就這麽荒廢着,心裏總是覺得可惜。
“你們說,這山上可不可以栽些果樹?”逸寧問。
“這麽薄的泥土,山石太多,能種什麽樹?”朱亮搖頭。
“就算能種,我們也不懂啊。”彭小山說的話更實在。
逸寧被這兩人打擊到了,想不到這兩從莊子上出來的人都說出這種話,他這個半吊子更沒有什麽好想法了。不過這麽大個山頭就這麽空着,總是讓他不爽,難道真的只能砍柴,一個山頭的柴,實在是燒不完啊。逸寧不死心的在山上轉,看着眼前一片嫩綠的小樹叢,忽然想起柿子樹,以前他到過一個小縣城去玩,城裏人家門前小小的一片土地都會種上一兩棵柿子樹,那土肥不肥就不知道了,但是四周都是水泥地,就剩下那麽一小塊土壤,那柿子樹雖然都不高大,但都能結滿果子,還長得枝繁葉茂,想來那柿子樹對土壤的要求并不高。
“去弄一批柿子樹苗來栽吧,選向陽的一面,撿草長得茂盛的地方栽,幸許能行呢。看能不先弄個二三十根試試吧。”逸寧說。他相信這山頭既然能長樹和草,就一定能長果樹。
朱亮和彭小山聽說柿子樹,愣了片刻,都樂起來,這麽大塊山頭,栽幾棵柿子樹也真沒多大問題,就算不能結果,也無所謂,砍了樹當柴燒也一樣,反正最壞也就指望着這山頭産柴了。
過了幾天,張雲山約逸寧和王青安去打獵,逸寧表示這回要跑遠點,主要是他想去遠處的大山頭上看看,能不能找到點新的東西。他家的山頭,他總想利用起來。
“行啊,咱們多帶幾個人。就去那邊。”張雲山指指遠處的大山群說。他心裏其實也很想進進大山,但是爺爺老覺得他還小,不同意他跑去危險的地方。這回有逸寧和王青安在,人多膽子大嘛,他打算不告訴爺爺,就偷偷去。
“那邊有沒有猛獸啊?”王青安不放心的問。三個人當中,他的身體最差了,雖然騎馬射箭他都會,但水平可差了。
“不要緊的,他們張家馬場的人還時不時去打點獵呢,沒聽說過有猛獸,再說了,我們也不需要進入大山深處,不過是在山邊上玩玩。”逸寧連忙安撫他。生怕他不敢去,連帶着張雲山都打退堂鼓。這可是他真正意義上的打獵呢,頭一次出遠門進大山打獵呢。可不敢讓王青安給弄流産了。
“怕什麽呢,有我們在呢,到時候我叫上老張頭他們幾個厲害的師父一起去。”張雲山興致滿滿的。
“先說好了,逸寧你要弄食物給我們吃。”王青安說,他最愛吃逸寧帶去的東西,趁機要求。
“行,所有人的吃食我全包了。到時候,保你們滿意。”逸寧滿口答應,不過是十個人的吃食,又只在外面住一兩個晚上,吃食很好解決。
“還要帶點厚實的大袍子,夜裏山裏冷。”張雲山提醒大家。幾人雖然不算是嬌生慣養的,但也是有多人侍候的小爺,哪裏敢随便在野地裏睡,沒得獵物沒打着,人到是凍病了。
到了約定的日子,張雲山帶着老張頭與兩個平時打獵水平高的中年人,逸寧帶着彭小山與朱亮,王青安帶着他的長随阿大。一行九人,還帶着兩只大狗一起出發了。這兩只狗可是張家馬場的看門狗,非常厲害,逸寧已經和張雲山說好了,等這狗有了小狗就捉兩只回來養在自己家的馬場裏看成門呢。
Advertisement
逸寧主仆三人的馬上帶了兩個大簍子和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其他的人的東西都很少,大家都帶了蓑衣以防下雨,而張雲山和王青安還帶了厚實的大棉袍。老張頭看着逸寧帶來的這麽多東西,不禁笑道:“劉小爺,您這是去打獵啊,還是去玩兒呢?”
逸寧卻沒解釋,只是跟着大家嘿嘿笑,心裏卻在說,我這要不是為了你們這群吃貨,我能帶這麽多東西嗎,有一簍子全是饅頭。逸寧前生可是個地道的驢友,野外生活經驗豐富,帶的行李物品可都是必需品,只是這個時代別說沒有便攜的帳篷和睡袋,很多露營的物品都沒有,弄得他不得不多帶了些東西。
一行人騎着馬花了個把時辰,才遠離馬場,小路漸漸難走,越走越荒,只見路兩邊的山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大半天過去了,再也見不到一點兒有人生活的跡象了。他們進入了一片無人的深山老林。除了老張頭三人外,其他人都有些累了,特別是王青安早就累得不行了,一個勁的叫道:“太遠了,這裏一個人也沒有遇上,晚上可怎麽辦?”他們出來是準備在外面過夜的,這個季節,雖然出太陽了,但晚上山上的氣溫很低,這裏也不可能找到可以借宿的地方。
“那邊有片竹林,還有小溪,要不就在那邊歇腳。”老張頭最有經驗,他指着不遠處的一處竹林說。以前他和幾個夥伴來這裏打過獵,平時也在這裏歇腳。不過他們身體壯,又吃慣了苦,在外面過慣了,晚上随便就可将就過去了,就怕逸寧幾個小爺受不住。
“好啊。這地方好。”逸寧看着這片竹林,象是看着一片寶山,現在正是出竹筍的時候,地上到處是嫩筍,逸寧馬上就給自己家的食鋪想到了一道新菜。奇味香食鋪今年的生意比去年差些了,畢竟他的那些菜,別人很容易學會了,得不停的推廣新菜,才能維持食鋪的生意。但他來到這個朝代,還真沒吃過酸筍,顯然這個菜還沒有人會做。這個年代沒有知識産權的意識,自己推出的新菜,很容易就被別人學會,也沒法子防僞,但酸筍就不同了,複雜多了,想學會不容易。
“趕了半天路了,累死我了,先弄點東西吃吧。”王青安一屁股坐在石頭上,累得直叫餓。
張雲山和逸寧看着他,都直搖頭,這家夥跟着來,不是為了打獵,完全是為了吃,當然他還為了來踏青,說要在山水間尋找詩興。
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逸寧,都等着吃他帶來的食物呢。逸寧很自覺的吩咐小山把簍子裏的東西都拿出來,又讓大家先去尋些柴禾來。除了王青安,所有的人都在附近撿柴,逸寧拿出簍子裏的一大一小兩只銅鍋子,洗淨打水,很快的大家都找來了大堆的柴禾,甚至還尋來了些野菜與蘑菇。
“喲,準備的真齊全啊,還能燒開水喝。”王青安高興的叫道,其他人也都好奇的看着逸寧,對于他的兩個銅鍋相當感興趣。這年頭,大家用的都是陶罐,帶在身邊很不方便,所以逸寧特意打了兩個銅鍋專門外帶着用。銅鍋雖然并不稀罕,但也不是普通人家能用得起,而且這兩只鍋還是逸寧特別訂制的,格外與衆不同。
“我特意打的,一個燒開水喝,一個煮食。”逸寧解釋。
“劉小爺想得真周到。”老張頭感嘆道。
兩個火堆很快就燒起來了,兩只打滿水的銅鍋架上去了,王青安忽然問:“沒帶杯子,怎麽喝茶水啊?”
逸寧笑着說:“我都準備齊全了。”他示意小山從簍子裏拿出一疊木碗來,發給大家,人手一只,還外帶筷子。小鍋子裏的水燒開了,小山幫着在家各自倒了一小碗水,又接着打水來燒。而逸寧卻拿出一包已經切好的腌肉,扔給鍋裏煮,很快空氣中就散發着香味了,逸寧又把蘑菇和一些野菜放進去煮,最後加上他帶來的自制調料,一鍋香噴噴的肉湯就煮好了。
“饅頭管夠,大家自便,可以烤着吃,也可以象我這樣泡在湯裏吃。”逸寧美美的喝了幾口湯之後,又掰了個饅頭泡在碗裏有滋有味的吃起來。
大家都學着他的樣子泡饅頭吃,王青安卻自己拿了個饅頭烤起來,烤的饅頭更加香一些,其他人都懶,只有他一個人烤饅頭。一鍋湯不夠,逸寧又煮了一鍋,九個人又消滅了小半簍的饅頭,才一個個打着飽嗝說吃好了。
吃飽了,也休息好了,老張頭帶頭砍了些竹子準備架起個棚子,有逸寧幾個小爺在,他也不敢讓大家露宿在曠野中過夜。反正這裏竹子多,可以随便砍,大家一會兒就紮了個竹棚子,四周圍上大家帶來的蓑衣,頂上也蓋着竹枝和一些大樹葉子,弄得密密實實的,基本上能遮風避雨,比露宿,要好得多了。
“天氣還早,我們可以進山看看,說不定還能有些收獲呢。”老張頭沖張雲山說。
“那就走吧。”張雲山和逸寧幾乎是同時說。
“我不去了,累壞了,我和阿大在這裏幫大家守東西吧。”王青安一點兒也不臉紅的說。
大家也不勉強他們,都跟着老張頭進了山。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