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進學
時間過得飛快,三年時間過去了,逸寧長高了一頭,身體非常壯實,行事更加有風範,一點也不象個八歲的孩子。花了三年的時間,逸寧基本上是撐握了自己的生活,梅香等人也很聽他的話。這一年京裏并沒有人來接逸寧回京,根本就沒人安排逸寧的生活,因為王氏又懷上了,劉家人哪裏還顧得上逸寧。
“太過分,他們竟然根本就不管主子了。”梅香沒有盼來京裏的消息,又氣又恨的低罵道。
“這可如何是好?”其他人更是驚恐不定。一個八歲的孩子,長輩們竟然會丢手不管,他們還真沒想到。
“我在這裏生活還自在一些,出了孝,我也該進學了。去打聽一下。”逸寧笑了笑,吩咐王管事去打聽進學的事情。大家一向知道小主子是個有成算的人,這回見他一點也不在意,還能安排自己進學,也就放下心來各司其職。
逸寧其實寧願在澤縣生活,沒有長輩的管束,自己私底下想幹點什麽也方便,但是他知道自己必須得進學堂讀書,這将是他正式進入這個社會的第一步。
青芽書院,在澤縣非常有名,這裏只收五歲到十六歲的孩子,一般考上秀才的學子就會被青山學院介紹到更高一級的學院去讀書。如果十六歲都考不上秀才,也不用在這裏讀書了,夫子們都不收了。
青芽學院分有三個班,啓蒙班,初級班,高級班。逸寧已經八歲了,不适合啓蒙班,但要進入初級班,就得考試,又有一定的難度。
“小少爺,我打聽到,進入初級班是必須考試的。”王管事回來報告,打聽的結果。
“知道考試科目嗎?”逸寧問道。
“不甚清楚,只知道考試科目是看夫子們的喜好。”王管事很慚愧的說,他很怕逸寧會考不上。畢竟逸寧沒有經過正式啓蒙學習,雖然會讀書寫字,但大家心裏都認為他還差了些。
“哦。”逸寧淡淡的應了一聲,也不是很在意,他還不相信自己這個前世的大學生,連個初級班都進不了。這裏的初級班了不起就是小學高年級的水平。他這幾年也沒閑着,早就自己看過蒙學的一些基礎書籍,至于蒙學必學的幾本書,他都大致背了一些,至于書畫棋類也多少會一點。
逸寧在朱亮和王小山的陪同下去報了名,考試的時候,卻只有他一個人能進去。提着自己的書籃子,逸寧象是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好奇的四處張望。青芽書院,規模比較大,環境也不錯,不愧為澤縣最好的學堂。
考試處三三兩兩的坐着一些學子,大多數和逸寧一樣,都是沒有在這裏經過啓蒙教育的,有的是家裏給請過夫子,有的是上過私塾,只有極少數是啓蒙班沒考過的學子。這一類,算是比較笨的學子。
逸寧長得比同年紀的人要高大成熟一些,夫子看到他時,還有點不相信他只有八歲,不過作為上科探花郎的兒子,大家還是私底下做過一點功課的,知道他來澤縣三年是為守母孝,但是他沒有回京城,卻在這裏上學,讓大家都有點好奇。所以逸寧在還沒有真正進青山書院學習時,就已經成了這裏夫子們觀注的對象。畢竟探花郎的名頭,還是很好用的。
考試時,逸寧借助現代所學的知識有驚無險的通過了考試,正式獲得了入學資格,很快就成了青芽學院的一名學子。
作為初級班的學子,所要學習的功課相當多,逸寧第一天就有點蒙了。這裏所教的禮,樂,射,禦,書,數六大科,并不是他所熟習的,不過好在他也不想考科舉中狀元,進學也不過是為了獲得一些資源,接交一些朋友,為以後的生活打基礎。畢竟作為科舉官宦家庭出身的孩子,不進學有點說不過去,而且作為一個小孩子,學堂可謂是他了解和适應這個古代社會的最好途徑。
Advertisement
在學堂裏逸寧通過觀察,注意上了兩個人,一個叫王青安,一個叫張雲山,兩人都十一歲。王青安的父親是澤縣的一個小官,張家在澤縣也算是大戶人家,聽說其祖上全是武将,以前也很有名氣,只不過近二十年來已然沒落,現在的張家也只剩下一些祖産,生活算是不錯。逸寧接交朋友目的性很強,背景身份和學識人品都要考慮。所以過了一個月,他才選擇了這兩個人來交往。至于寒門學子與纨绔子弟都不在他的考慮之列。
王青安學識不錯,溫和有禮。張雲山高大壯實,讀書卻差了一些。但是兩人都屬性子大方的人,其家庭在澤縣有一定的基礎,在這裏與衆學子關系都還不錯。逸寧最喜歡他們這一點共性,所以三個人很快就打成一片,成了好朋友。
進了學,有了交際,逸寧就開始籌劃自己以後的生活,以前那種閉門造車的方式很顯然不适合了。休沐時,他也會和王青安張雲山一起去外面玩玩,多了解一些外面的世界,盡可能的讓自己快速融入這個社會。這一切都需要錢財,所以不過外出了三次,逸寧就多花了五兩銀子,這還是因為他會省,并且兩個好朋友也同樣不是出手闊綽之人,但他每月的月例銀子也是不過三兩,這樣下去,可不得坐吃山空。
逸寧主仆每月的花銷都有定例,劉家根本就不會再多拿一個子給他們,一切多餘的支出全靠最開始帶來的幾百兩銀子,這三年下來,銀子早就花了大半,所以他不得不考慮怎樣賺些錢。可是一個才八歲的小少爺,想賺錢也是不那麽容易。更何況他在這裏無權無勢,只有一個虛名。在古代賺錢也不容易,他也不可能去那裏打工,做生意也有很多顧忌。而他本身又沒什麽私産,沒銀錢做什麽事都不方便,以後還有大量的交際應酬,那幾兩銀子,還真經不起花。
青芽書院的學子分為住讀和走讀兩種,離得近的基本上走讀,就象逸寧與王青安,張雲山一樣。每天早上來,晚上回,中午在學堂吃飯。講究的人家還會送飯來,逸寧和兩個朋友卻寧願在學堂吃,雖然這裏的飯菜不算好,但逸寧不想麻煩家人,而且在學堂吃飯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聽學子講八卦。這些八卦既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又讓逸寧了解了不少事情。所以每到吃飯時間,逸寧都張大耳朵,過濾着自己需要的信息。
作者有話要說: 木有人看啊,好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