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對決!唐二VS柳莊!
“俗話說得好,以棋識人,棋盤雖小,但內含乾坤,變化萬千。坐照通幽、若愚守拙,以退為進,攻守兼備,深藏不漏,虛懷若谷,天下之大,也不過方寸之間,人生之長,局中一子罷了。”
宋知府興之所至,搖頭晃腦說了半天,我聽出來什麽意思了,左右棋品如人品,我這種不會下棋的,那就等于沒品。救命呀!我還不想第一局就撲街呀,那以後的就不用比了吧。
“須知弈棋也需要一個相得益彰的環境,不如二位随我來後花園,小湖之畔,涼亭之上,倒也算上風雅了。”
說罷起身帶我們去後院,我跟在後面抓耳撓腮,怎麽辦怎麽辦。突然瞄到小路一旁垂手而立的掃地小厮,主意上來了,偷偷摸出一塊碎銀塞到他手裏,悄悄在他耳邊遞話:“快去找你家小姐,就說唐詩有難,叫她速速來後花園裏救我!”那厮卻傻傻的立着不動,難不成是聾子,天要亡我呀。
待走了許久,回首見那路邊沒了人影,懸着的心方才安了一點。後院假山奇石交疊,奇花異草叢生,倒也是用心打理過的。但此時哪有心思欣賞,只想着待會的棋局怎麽應付過去。
四角涼亭,名曰林間,實在雅致。下人早已備好了瓜果小吃,亭子正中的方桌上已放置了棋盤棋子。我和柳莊相對坐了。柳莊拱了拱手道:“那愚兄就獻醜了。”說罷就從棋簍中摸出一枚黑子,就要落下。
“且慢!”我叫道,“我突然有點口渴,不如,我先飲點茶水可好?”眼下只有先拖着了。
這時有丫鬟斟茶過來,我端着細細品着,心裏焦灼的數着數。不多時,聽得院外踢踢踏踏有人疾奔而來,我的心突然就安了,慢慢了喝完了茶。擡頭就看到宋辭着了男裝,已到了拐角之處。
“辭兒,你怎麽來了?”宋知府話帶不悅。
“聽說兩大才子為了妹妹在這裏比試,這樣的盛事,辭兒可不想錯過喔!”她甜甜的笑着走了過來。立到宋知府身邊:“父親也真是的,這麽大的事,也不告訴辭兒一聲,我也好來做一個見證呀。”
宋知府瞥了我一眼,“哼!不告訴你,你不也知道了嘛!時候不早了,兩位還是開始對弈吧。”
柳莊聞言不再客氣,穩穩的落了一子,我拈起白子,卻不知道下在何處。宋辭上前一步,拍拍我左邊肩膀說道,“我還是站在唐兄旁邊,給你打氣好了!”
我抓耳撓腮,她偷偷遞了個眼色過來,我頓時悟了,還是我娘子聰明,連忙将棋子落在黑子的左邊。接下來就方便了許多,但凡柳莊落下一子,宋辭就會偷偷觸碰我左邊或者右邊的臂膀,我便依方向貼着他的棋子放置。雖然沒占的什麽便宜,可也不至于落後許多。過了不久,倒也看出來些門道,不過是圍追堵截,吃子落子罷了。
許是小動作太多了,宋知府看在眼裏,咳了幾聲道:“辭兒,你還是站在我這裏,一同做個見證的好。”
這招釜底抽薪用的真妙呀,我頓時失去了主心骨,一時手忙腳亂,真不知道如何下起了。
“若論起下棋呀。還是我林表姐厲害,平心靜氣,斟思細琢,瞻前顧後,統觀全局,我估摸着,杭州城裏不見得有誰能是她的對手。”宋辭突然說道。
宋知府淡淡應道:“不見得吧,改日有空,倒要找她過來比試一下。”
我再傻,也知道宋辭在提醒我,要靜心思慮,當下不在煩躁,只用心研究棋局,慢慢也覺得有幾分趣味,雖然不斷有白子斷氣被提走,但是偶爾贏得幾枚黑子,心裏倒也欣喜。
畢竟棋藝懸殊,盞茶功夫,我便不敵柳莊,敗下陣來。柳莊起身拱手道:“承讓!”眼裏滿是欣喜,他已向着勝利前進了一大步,而我,已失了三分之一的勝算。
“柳莊好棋藝呀,這唐詩嘛,還有待磨練!”宋知府道,“此局柳莊獲勝!”言罷還別有用意的看了宋辭一眼。
雖然早已預知了這個結局,心裏還是很委屈,恨不得找個角落大哭一場,但眼下絕對不能失态,強作歡笑,“恭喜柳兄!”
“不過才第一局罷了,勝負未蔔,唐弟不必客氣。”
宋知府又約定明日一早來宋府進行第二場比試,我弱弱的應了,想要同宋辭敘上幾句,都被宋知府遣送了出來。
柳莊遲疑道:“唐弟,這宋家小姐,雖說是我們一同見到的,不過你不是不怎麽喜歡嗎,怎麽會?”
拜托!那時候我把她當情敵了好伐,我怎麽知道會一步步踏入她的溫柔陷阱,萬劫不複呢。
“不過,這宋小姐,我也是志在必得,絕不會讓于唐弟的,我們,明日再比吧。”柳莊倒也決絕,甩甩袖子走人了。
老爹忙不疊的湊過來,一個勁兒的問我,宋知府是怎麽說的,是不是已經同意把唐詩許給我了,這些聘禮怎麽處置呀,要不要送到府上去呀。我只淡淡應了一句,“搬回客棧吧!”便失魂落魄的走了回去。
晚上躺在床上,我強迫自己睡着,不管明天面對的是什麽挑戰,我都要養足精神,全力以赴。因為押上的是我和宋辭的幸福,我不能再輸,也輸不起。
第二日早早去宋府報到,不料柳莊比我還早。宋知府用完早飯,看我倆嚴正以待,很是滿意。點點頭道:“這第二局嘛,我已經想好題目了。管家!”
老管家聞言上堂來,一人給了一個沉甸甸的布袋,乖乖隆迪東,還真是重。打開一看,更是咂舌,一百兩紋銀呀。
柳莊不解道:“大人這是什麽意思?”
“聖上慈悲,以萬民蒼生之福祉為己任,我等更應該體恤民情,造福于民。兩位且拿這一百兩銀子出去,各自用在城中窮苦百姓身上,看誰做的善事更大,誰贏得的贊譽更多,便是誰贏了。切記,只能動用我給的這一百兩銀子,若是動用外力,形同主動退出。”說罷還看了我一眼,眼神裏的東西我看懂了,怕我用老爹的銀子作弊呗,連忙拱手道:“學生謹遵大人教誨!”
“去吧,一日為限,晚飯前回府。”
這宋知府真是有錢,不過一場比試,居然拿出兩百兩紋銀,轉念又想,事關宋辭終身大事,倒覺得兩千兩也不虧了。出了府門同柳莊告辭,兩人分頭行動。
一路上看道路兩邊衆生芸芸,心裏揣摩着一百兩銀子該用在誰身上。要是給那群孩子們買包子,這錢足夠一年的量了吧。不過幾個蓬頭小子身上帶這麽些銀兩,只會是禍不是福。自己也原打算有朝一日有了錢,就建個住所收容他們,但這一百兩,不過是杯水車薪。該做些什麽好呢。
大街上熙熙攘攘,車水馬龍,雜耍的、叫賣的、兜售的,不絕于耳,倒也是一派盛世太平之象。穿過長平大道,往西街走去,零零星星有人蓬頭垢面,攜兒帶女,滿面倉惶之色,好奇問詢,原來錢塘江上游連日暴雨,已成洪災,淹沒了周邊數十個村莊。村裏父老不得已,只得舉家逃往杭州城裏避難,期盼洪水早退,好回鄉重建家園。
心中暗嘆天災人禍,旦夕禍福,誰都無力抗拒。有心将手裏銀子分與他們,但無奈銀子太少,根本不夠塞牙縫的,回頭還是讓老爹弄幾個粥鋪施粥與他們吧。
心裏身上都沉甸甸的,我繼續往西六街行去。前面一個老妪年近七旬,佝偻着身體端着一個大罐子吃力的迎面行來。因為行動不便,那罐子随時都要掉下來。連忙上去幫她拿起。“老奶奶,我幫你拿把,你這是往哪裏去呀?”
老太婆擡起滿臉滄桑的臉旁,渾濁的眼睛裏有了幾許笑意:“真是好心人呀,家裏沒水了,我去打點水回來。”
“那你家裏人呢?”
“唉,別提了,我那老伴和兒子,都是短命鬼,留下我一個孤老婆子,孤苦伶仃呀~~~”說着說着就要掉下淚來。心裏暗罵自己真是多話。
“那你打水幹嘛要去東邊呀,附近沒有水井嗎?”我趕緊找話,把那一頁翻過去。
“我們西六街呀,原來是有一口老井的,數百年來,街坊們都靠這一口水井過活,可不知怎的,前一陣子突然渾濁起來,水桶放下去,撈出來得有半桶是沙子。近些時候,索性連水都沒了,可苦了我們了,每日都要去東六街取水呀。”
這杭州城繁榮昌盛,從西六街到東六街,得有一裏路遠,每日裏來回,還負着重重的水,心裏不由對這老婆婆多了幾分憐憫,怎麽辦,這一百兩銀子要不要給她呢。
傍晚回到宋府,柳莊早已回還,廳裏坐着和宋知府談笑風生,極為融洽。哎呀,早知道就不在外面晃悠那麽久了,連忙上去打了招呼。
宋知府微笑道:“喔,唐詩也回來了呀,那二位不妨說說,今天都用這一百兩銀子,做了什麽善舉?”還好,居然還等我,
柳莊起身說道:“近日洪澇肆虐,兩岸百姓苦不堪言,學生尋得城內流浪失所的難民30餘戶,每家分三兩銀子給他們暫時安頓。餘下的嘛,施舍給了一個姑娘。這位姑娘在街頭哭泣,願意賣身葬父,實在是大義,學生便給她買了口薄棺,讓她安葬老父。”
宋知府颔首,“不錯,那唐詩呢?”
“我,我挖了一口井。”成敗在此一局,我還真摸不清楚宋知府打得什麽算盤,只好走一步是一步了。
“喔?一口井?”宋知府饒有興趣的問道。
“是的,一口井,我觀西六街百姓傾城出動,往東六街排隊汲水,來往反複,細加聞訊,原來西六街的水井年久失修,已取不出水來。而西六街多是貧民聚居之地,一時也湊不出那麽多銀子來修口新井,百姓苦不堪言,我就順手請了個挖井的,用那些銀子給他們挖了口井,以免他們奔波之苦。”
宋知府聞言,居然也眉開眼笑,“呵呵,柳莊分銀子給難民,保他們一時安穩,是為治表;而唐詩能尋得根源,挖土掘井,造福于一方百姓,可謂功德千秋,是為治本。進來錢塘江水患不斷,朝廷剛撥下來十萬兩銀子,用于安頓災民,疏洪抗澇。我等為官的,凡事該表本兼治,不過眼下洪水迅猛,我已先遣人去下游修築河道,分洪減排。至于災民嘛,也陸陸續續設置安置點,開始布粥舍飯了。”
“你二人能體察民情,把銀子用在刀刃上,我很欣慰,不過這是比試,也要分個勝負,這局嘛……“說罷又去摸他的胡須了。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上,都這個關頭了,還打馬虎眼,快說吧,生死就在你一言之間了。
“唐詩勝!”他颔首看着我說道。不知怎麽的,我覺得那眼神裏,居然多了幾分贊許。
作者有話要說:
看最近來了不少新看官,強忍住不去渣游戲,更新一番,大家快為我點贊,我可以打滾賣萌求收藏嗎^^
因為趕着寫的,有點粗糙,文鄒鄒的,希望大家看着不會生厭。下章回歸正常水準,敬請期待:名偵探唐二!
明天真的不更新,不呀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