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主意
冉敏凝神沉思了片刻,這才揮了揮手對他說道。
“這件事,我會想辦法的,你回去後,找人查查寧波那邊,沈西彥這個時候進京,可不是什麽好事。”
“小姐的意思是,沈家有意重返朝廷?”
“這幾年先帝三番五次往寧波派人,都不見沈家有回京的跡象,這個時候……”
當年先帝可是拿宰相之位來許的,如今新帝登基,便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宰相之位早已落入馬太後之手,又怎會輕易吐出來。
這個時候,可不是好時機。
“這沈家三郎在外游學也有一段時間了,此番進京說不定跟寧波無關。”
章衛想了想,還是把心底的猜測說了出來,冉敏卻不敢大意,只交代道。
“不管是不是寧波的意思,在此人離開之前,我們都不可大意。”
章衛恭敬的點頭應了,這才提醒道。
“小姐身子還弱,還是多注意。”
冉敏也确實是累了,見他如此說,便搓了搓早已冰涼的手,站起身來。
“這幾日,暫時不要過來了。”
章衛點點頭,将冉敏送到石階前,再次叮囑道。
“小姐可不能在任性了,讓大家好擔心!”
冉敏看了他一眼,從他手中接過夜明珠,慢慢的上了臺階,蹑手蹑腳的将牆壁歸回原位,然後将手按在那個如意頭上,那石縫便慢慢的合了上來。
Advertisement
待一切都回複原狀,冉敏這才寬衣躺到了床上。
回到溫暖的被窩裏暖和了一陣手腳,她卻又睡意全無了。
為何非要她去參加宮宴?
眼下這個情形,除非上頭那位發話,她怎麽可能光明正大的離開這王府半步?
但既然他願意離開,那便說明眼下的困境已有辦法解決,大哥也是,每次有話都不好好說,總要說一半留一半,讓她猜來猜去的,豈不是浪費心神!
冉敏心中埋怨着自己兄長,輾轉反側無法入眠,此時,窗外傳來了一串腳步聲,正不緊不慢的往這邊而來。
她這王府的防衛一直是由大內的禁軍負責,尋常時候,連只蒼蠅都難飛進來,這麽晚了,除非是進了刺客,否則,尋常外人是進不來的。
恍神間,那腳步聲便已到了窗外。
冉敏一偏頭,便看到那道映在窗戶上的剪影,認出那人來。
他怎麽還沒回去?
她連忙調勻了呼吸,裝出沉睡的模樣,一雙眼睛卻緊緊盯着那道剪影,連大氣都不敢出。
她不喜歡沈西彥,那人看起來一副風輕雲淡,萬事不入眼的模樣,一雙眼睛就跟草原上的鷹一樣,仿佛一眼就能看穿心中所想,讓人無所遁形,她到底是心思重的,就怕一個不小心洩露了什麽,讓他抓住了把柄,那可是大大的不妙。
能避着點就避着點吧。
打定了主意,冉敏翻了個身,拿背對着窗外,閉上了雙眼。
第二日天光未亮,汴梁城便有人點起了爆竹,噼裏啪啦遠遠近近的響着,将冉敏從甜夢鄉中驚醒。
醒來後便靠在床頭,睜着眼,一直等到綠紗窗外露出白蒙蒙的光,這才起身,出了房間,站在門前的彩廊下,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清晨的空氣格外凜冽,只一口,便讓她全身都清明了。
此時,垂花門外拐進雪燕來,見到廊下清瘦的身影一怔,但很快又反應過來,垂頭捧着手中的一個木盤,慢慢的走過來,微微低了低身子。
“郡主怎麽出來了。”
冉敏聞言,沒有立刻回答,目光掃過她低垂着的頭,見她臉色平常,似乎并無任何不滿或是不甘,難得的竟能看出幾分恭順之意,暗暗點了點頭,然後望着她手中的東西,問道。
“這是什麽?”
雪燕連忙擡起頭來,答道。
“是肅王世子托丁大人送進來的,說是早上剛出鍋的,還有一壇子的屠蘇酒,想是怕郡主無心這些瑣事,這才特意備了讓人送過來,不過沈公子說,郡主如今還喝不得酒,所以,奴婢便按照郡主平日的喜好,選了幾樣清淡的拿過來,給郡主嘗嘗鮮。”
一聽是唐韻送的,冉敏淡淡的嗯了一聲,轉身便進了屋。
雪燕連忙捧着那幾樣還帶着幾分熱氣的點心,随在她身後進了屋。
冉敏邊走邊問道。
“丁大人進來的時候,可說過什麽?”
雪燕一頓,擡眸看了冉敏一眼,不知她此話何意,但見她神色自然,似乎只不過順口一問,便搖搖頭,答道。
“丁大人放下東西便出去了,就連沈公子要留他喝酒都沒答應。”
冉敏不禁奇道。
“沈公子邀丁大人一起喝酒?”
雪燕遲疑着點了點頭。
沈家這位三郎可不是什麽都能一起喝酒的。冉敏心底生起一絲狐疑,便面無表情的沖那張六足如意圓桌上指了指,交代道。
“你把東西放下,然後去廚房交代一下,準備幾樣像樣點的菜式來,午飯我要請沈公子過來吃飯。”
雪燕将手中的點心放在桌上,掀了掀帶着幾分媚色的眼睑,嗫嚅着說道。
“沈,沈公子好像吃不慣這邊的飯菜,這幾日,沈公子的飯菜都是沈歡一人打理,要不,奴婢跟沈歡說一聲,沈歡還是很好說話的。”
冉敏這才想窗外的那株紅梅,只覺得這沈西彥脾氣也太古怪了些,但既是自己要做東,總不好讓人家的小厮動手吧,這也顯得她沒誠意了,便擺擺手,說道。
“先讓阿香送些熱水進來,你去廚房看看還剩些什麽食材,我馬上過來。”
“郡主這是要自己動手……”
冉敏點點頭。
不論好壞,這也是她親手做的,就算他再刁鑽,總不能連她的一番心血也嫌棄了。
雪燕本還想勸兩句,身子一動,觸動膝蓋上的傷,便只得應聲退了出去。
片刻之後,阿香便送來了熱水,冉敏讓她将熱水倒入水盆,便揮手讓她退了出去。
她自己洗漱好了,又找了件绛紫色的窄袖小襖穿在外面,便慢慢的去了廚房。
除夕日,原本該是廚房最忙碌的時候,此時卻冷冷清清的,一排的爐竈,也不過生了兩個,加上近門口的熬着藥的小竈,也不過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