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到晚上9點,人們才慢慢各自回家。
瞧人走得差不多了,炸火腿腸攤子的生意也漸漸沒了,林初平三人才回租的小院裏。
這個時候人們還沒什麽夜生活。夏天9點多,路上稀稀拉拉的也就那麽幾個人,偶爾還有野貓野狗在路上竄去。
看大街上沒什麽人,林川心裏就藏不住了,他着急地說:“這下怎麽辦?真的有人學咱們做串串香了!”
林初平笑了下,他很淡定:“這不是串串香啊,就是純粹的炸火腿腸,況且就算是現在街上還沒出現別家串串香,估計要不了多久街上也會冒出來。”
淮省人們一般過年都要炸些東西。這些年來随着人們物資漸漸豐富,有些富裕點兒的家庭也會在過年過油時炸火腿腸。
林初平還記得前兩年農場生意好的時候,高繼東見他喜歡吃炸火腿腸,年前還專門搬了一箱給他過油呢,可把來玩的林初夏那幾個年紀小的孩子給高興壞了!
林山:“說咱們得加快步伐,趕緊把串串香的攤子更多的開出來,要不然市場就被搶占完了!”
今天見着的這個只會炸火腿腸,但保不準他們的湯鍋料也被人學了去。
林初平想了想,他這串串香就算是幹料湯料都被人破解了,人們一時間也想不着他腌肉的手段。而就算是這些都被人琢磨個透,他們還有農場做底子呢,林記串串香的物料永遠要比那些私人做的小攤子成本更低。
低成本也就代表着賣同樣的錢,可以有更高的利潤,拿這些利潤可以去改善攤子各方各面,比如說炸油常換、肉菜更新鮮……
總之,只要不是有人專門投資這一行,林初平他們的串串香攤子都是西田市串串香行業當中最賺的。
當然,這些林初平沒給兩個舅舅講。讓他們心中有點兒危機意識也是好的,現在市場還沒完全飽和,早點擴張攤子數量,趁早搶占市場。
快到租的小院裏時,林川就琢磨着說:“初平啊,我這邊物色了三四個人,感覺是靠譜的,能先讓這三四個人跟着你學嗎?”
林初平又去看大舅舅,林山也說:“我這邊現在就能挑出五個靠譜的人來。新招的這一批剩下幾個性子怎麽樣?我還把不準,得在觀察觀察。”
“行啊,你們回頭把人送來,我這邊也有幾個瞧着是個能擺攤的,到時一起培訓。”林初平說。
Advertisement
等到小院時,胡霞他們已經回來了。
見着林初平,胡霞就裂開嘴直笑:“小東家,我們一回來就瞧見院子裏又添了新東西,就知道肯定是你們來了!”
大智從屋子出來,高興道:“才發現,每個屋都有新風扇啦!”
工人們聽了,都極高興。
林初平道:“上次過來就看你們,這麽多人在這兒擠着,也不是個事兒。眼見這天也越來越熱了,就給你們各屋都添臺搖頭扇,不過回頭晚上你們可別對着一個處吹啊。”
這時候,晚上對着風扇吹出感冒、面癱、關節炎什麽的都還是輕的。
“放心吧。”有人大聲叫了起來,聲音要多雀躍就有多雀躍。
林山也說:“辛苦你們在這兒擠着住了,再過兩天我也在市裏物色物色找個小院,咱們大農場的到時搬出來。”
林山都這麽說了,林川也當場表态。
馬上就有機靈的工人問:“東家們!是不是又要招新人來擺攤了?”
林初平苦惱的點頭:“是啊,不過現在缺人手呢。你們要是有親戚,聰明機靈,也舍得甩下臉子,來市裏做這樣小生意的,也可以跟我介紹。”
這個時候,下海做生意的還是被人瞧不起。
那人就等着林初平這話呢,他立馬就說:“我有個表弟。已經讀完初中了,學習還挺好,就是家裏太窮了,他是老大,見不得弟弟妹妹們餓肚子也上不起學,就想找個工作幹幹。”
林初平:“可以,你回頭跟他說,讓他去農場裏找我。我先試着給他培訓,要是培訓能行的話,就出攤兒跟你們一樣,也做小老板!”
随着現在天氣氣溫升高,人們晚上出來散步的也越來越多了。光是晚上六點半後的那一波,就能賣好幾百根串串呢!
現在整個西田市都流行吃林記串串香,不光是小孩子們喜歡,就連大人喝啤酒、打牌什麽的,也喜歡炸上那麽一把當下酒菜吃。
甚至連去河邊約會的年輕大姑娘小夥子們,都會買上幾根,反正不能落了潮流。
7月剛開始這幾天,胡霞他們每個攤子每日營業額都穩定在120元以上,要是趕上哪天運氣好了,猛不丁的幾個攤子營業額還能蹿到150塊呢!
賣150塊錢的串串,出攤的兩個人一下就能拿15塊錢吶!
晚上睡覺前,胡霞他們都忍不住打自己的小算盤。這一天分紅拿七八塊,一個月30天,要是天天都能賺這麽多,那不妥妥的工資就兩三百了?
劉曉娟問起院裏多出來的那些汽水的事兒。
林初平:“這不是夏天了嘛,我看有不少人買了咱們串串吃後,也會去附近的小賣部買汽水喝。幹脆就進了一批汽水回來,咱們自己也賣。”
林初平:“當時剛出攤兒的時候,我本想着一個攤子派一個人。但想想現在社會治安不好,而且萬一生意忙起來手忙腳亂,老收錯錢也是個麻煩事兒,當時一個攤子就配了兩個。”
胡霞趕緊說:“對對!我們才出攤時是不熟練,做什麽都手忙腳亂的,那時候兩個人感覺還剛剛好,但現在做熟了之後發現一個人好像也能顧得過來。”她說這話,是想單飛。
可不是?一個攤子提成10%,兩個人就只能對半分了,要是自個兒管一個攤子,那可就是現在的收入兩倍。想想一個月要真能掙四五百,胡霞她都敢往市裏買房子!
不光是胡霞這麽想,她這一開口,也有其他工人嚷嚷說自己可以單幹。
林初平笑了下,搖搖頭:“再等等吧,等社會治安好起來,到時大家再一人一個攤子。”
雖然新聞上說4月份開始全國就啓動又一輪的嚴打,但西田市作為一個地級市,政策多少會有些延遲,中央的嚴打還沒打到這邊來,市裏仍舊不太平。
就比如說,在文化路附近擺攤的那幾個工人,可都親眼見過兩個幫派血拼,拿着大砍刀砍人,血流一地,腸子也流一地……
就算是那些沒在文化路附近擺攤的工人,回來也聽說了。現在一回想,心裏毛毛的。這會兒小東家說社會不太平,他們也不敢嚷嚷說單幹了。
串串香生意好,不少人都明裏暗裏打探他們,有的還蹲在他們攤子附近數每天他們能賣多少根簽子呢!
要真是自己一個人單幹。就像是現在晚上9點收攤,大街上黑燈瞎火的,走到沒人的地方被人拉去搶劫了都是小事的!
接着林初平又說回到汽水:“我看大家攤子都有空的,就批了這些汽水。還定做了一批手推車,這有做好的四個手推車,剩下的明天也都能做好,回頭你們每天出攤時也都推着手推車一起。箱子裏做有保溫,你們每天在冰櫃裏多凍點冰疙瘩,放在箱子裏冰汽水……”
交代完這些,林初平又收收賬,差不多就快10點了。
“今天晚上有搖頭扇了!”
林初平睡前還聽隔壁有人這麽激動的嚷嚷,他笑笑,打算等下一批人過來擺攤了,到時專門物色個阿姨給他們做飯打雜。
第二天一早,林山林川兩人果然結伴去找院子租了,林初平沒跟他們一起,他打算在市裏再逛逛,捎帶一些材料也不夠了,得補充一些帶回去。
雖說改革開放已經過去十來年,但作為一個內陸落後小城市的西田市,市裏經濟改革進程還是很慢。
走在破舊的街道上,林初平頗有些感慨。
“這是我在上海的親戚給我帶來的紗巾,瞧,漂亮吧。”
“花紋比咱們在百貨大樓買的,要漂亮得多呢!”
“真好看……哎,你們聽說沒?現在去日國老賺錢啦,在外面随便幹個洗碗刷盤子的小工,賺得都比咱們在國內多多啦。”
“真的嗎?日國那邊這麽有錢。”
“嗨!漂亮國那兒才有錢呢,不過太遠了。我有個親戚就跑去日國了,今年過年時候,你們是不知道呀,那穿金戴銀的,還給家裏修了棟兩層的平房呢。”
“呦!兩層的平房啊,那不小別墅嘛?”
耳邊傳來人們三三兩兩的議論聲音。
這個年代,還是國外的月亮圓的年代。林初平想想後世他重生前那陣子,人們正在力挺民族品牌,力挺國貨呢!
恍如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