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你本身就是山賊,你一出生就是個山賊!”
“當年故意扮作被山賊搶掠重傷的商客之子,蒙騙傅家老爺夫人收留你做義子。”
“甚至那年傅家老爺夫人去訪外祖家時出意外,也是你通知山賊提前埋伏的!”
裴文德滿臉震驚和不可置信。
“是不是很震驚我怎麽會知道?”
劉瀚文咬牙,盡力讓自己的聲音不要因為怒火而變得模糊,他要讓所有人都清清楚楚聽到真相。
“我該慶幸我學了醫,那天雨夜救回來一個從懸崖上摔下來的人!”
“這人可在堂下?快快請上來!”
縣令從劉瀚文的話裏捉摸到什麽,察覺這可能是一個立政績的好機會,十分激動。
人群裏依言站出來個十八歲少年,他臉上還帶着傷疤。
裴文德看見他,臉上血色盡退。
原來這是山賊裏負責後廚夥食的阿坤,他一直是山賊裏面地位最低的,不夠狠也不夠兇,整天被人欺淩。
阿坤無父無母,不知是被山賊擄掠上山的,還是父母是山賊但是死了。
那天他被山賊們丢下懸崖,又被劉瀚文救起。
劉瀚文也是因為他那天看見裴文德,渾身戰栗,追問後才知道裴文德竟然是個山賊!
擔心傅芸秀安全,又苦于沒有證據,只能隐忍不發,按耐不動。
Advertisement
從那以後他處處留意裴文德的動向,那天看他行蹤鬼祟,才會跟上去,聽到驚天大陰謀。
甚至那天在傅芸秀面前的争吵,也是裴文德計劃裏的一環。
他故意激怒劉瀚文,讓他在傅芸秀面前動手打人,平日裏又在傅芸秀面前灌輸劉瀚文是個沖動易怒的小人的觀念,逼迫劉瀚文再也不踏進傅宅。
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劉瀚文對傅芸秀的上心,讓他擔心會妨礙自己的計劃。
他的一切籌謀就是要讓傅芸秀死得意外,然後立個遺囑,順其自然地繼承珍寶閣。
本來是準備讓傅芸秀病逝,可要自然,就太慢了,而且半道由跑出個劉瀚文,難免他看出什麽,才改變計劃。
事情真相大白。
裴文德被判處死刑,明日午後處斬。
此外縣令也開始着手安排兵馬,根據那被劉瀚文救好的少年的敘述,畫出的山賊們所在的地形地勢圖,準備将山賊一鍋端了。
突遭大變,得知自己這麽多年竟活在欺騙之下,甚至對殺父殺母的仇人信任有加。
傅芸秀心神劇震。
王娉婷和費初喻見她不好,又把她接到清泉寺休養。
差不多半年時間,身體便恢複健康了。
再後來回到家中,甚至能打理接管珍寶閣的生意,後來被人人誇贊繼承了父親的經商天分,十分能幹。
而劉瀚文也在多年後開了自己的藥堂。
這些都是很多年後的事了。
當林昭得知此事,頗為感慨,他這寺中來往的香客都有自己的故事。
林昭還收留了在這個故事中扮演着頗為重要的角色的人——長毛大師。
如今要叫長毛師兄。
他在清泉寺參學挂單。
林昭第一次見長毛師兄頗為驚奇。不僅僅是因為他是第一個敲響寺廟大門的真人和尚。
還因為他行事作風頗灑脫不羁,不拘小節,看起來就是個修行有點敷衍的中年和尚。
系統卻判定他的天賦為佛緣深厚。
長毛大師不愛打理收拾自己,也不在意入口的是什麽,他經常一個人到處轉悠。
在寺廟裏轉,在村落鄉野裏轉,在縣城裏轉……
唯一靜下來的時候,是在鐘樓當值和念經的時侯。
長毛大師和學子們也很合得來,在他們溪澗邊高談闊論時,總會發表一兩句具有禪意哲學的話。
他有時還會和在一塊小孩玩。然後玩得比小孩還認真還開心。
那天林昭在看見,長毛大師帶着咚咚和他的小夥伴嗆嗆一塊在廢棄的後院探險尋寶,後面還墜着個小尾巴小米。
一大三小一會從破漏的大缸裏弓着身子鑽出來,一會又鑽進某個房梁倒塌的屋舍,嘴裏不停驚呼,好似撿到什麽寶貝。
仔細一看,就能發現他們撿到的都是些什麽破舊生鏽的燭臺,沾滿蛛網的菩提珠子,髒兮兮的木簪子……等等。
咚咚和嗆嗆開心地哇哇大叫,小米嗅嗅鼻子也跟着汪汪叫。
長毛大師的灑脫随性,在後院裏就是個大災難。
看見農田裏在架子上晃蕩的青瓜,看也不看腳下,一腳踩在一棵蘿蔔苗上,手一伸長,将青瓜從藤上拽下來,把架子都拽傾斜了。
不二看見了氣得去打他,他就跑,一大一小就在後院裏追打奔逃。
不二跟林昭告狀,林昭就罰長毛師兄去鐘樓當值,不讓他出來禍禍辛苦種植的農田作物。
除了不二之外,善通作為一個AI也很頭疼長毛師兄。
他時常嫌棄熱了,就直接從井裏打了水往身上一澆,然後啪嗒着濕漉漉的鞋子,沾了泥巴,又踩進廚房找水喝,留下一個又一個黑乎乎的腳印。
廚房是善通的地盤,他十分愛惜,看見了很是不爽,又只能自己清理幹淨,長毛是不會理睬這些瑣事的。
這幾個師兄弟,唯一喜歡長毛的也就只有不色了。
因為長毛常常被罰鐘樓當值,他一來,不色就不用怎麽當值了。
比起困在鐘樓裏當值,不色還是更喜歡去到處化緣,可以跟不同的人打交道。
長毛倒是到哪裏都自得其樂。在鐘樓當值吃饅頭就醬黃瓜,敲鐘看經書也頗為舒暢快樂。
不色常常去化緣,獲得各種解鎖裝飾的物品道具。
林昭便将大殿的天王泥像也換成石雕的,燭臺和燈架也換成了更高等級的銅制燭臺和六方燈架。
寺廟聲名鵲起,香火旺盛,他還想把天王殿右邊的鼓樓也修好。
于是便又找了周員外,消息一散布出去,沒幾天就有大工找上門了。
還是上次那隊,這次大工頭領跟林昭請求,把他的那份報酬換成大白蘿蔔和大白菜。
林昭聽了不禁納罕,自己當然不能只給人幾棵蔬菜,工錢照給,大白蘿蔔和大白菜也給。
雖然寺廟的香客們對自家寺院的蔬果都很瘋狂癡迷,但林昭還是沒有實感,覺得這些蔬菜多麽不同。
想着,不就是吃的菜麽?
現在有人寧願不要辛苦做工的工錢,也要大白菜大白蘿蔔,這才讓他意識到大白菜大白蘿蔔的價值遠超他的認知。
他不知道,清泉寺的一棵大白蘿蔔在外面如今已能賣上十兩銀子的高價了。
只不過清泉寺除了偶爾贈送,其餘都用作日常齋食。
林昭送了所有大工一筐大白菜大白蘿蔔,修建完鼓樓,他打算把後面的大雄寶殿也修好。
大雄寶殿不比鐘樓鼓樓,可能修葺周期要更長,耗費時間要更久,還是早點着手修葺好一點。
修建鼓樓花了五百兩銀子,又交了五百兩修建大雄寶殿的定金,林昭錢箱又只剩下一百多兩銀子了。
某個晚上,喝茶喝多了睡不着,他突然想起那天那名貴婦人的話,踱步到大雄寶殿。
月光如水照在殿內,亮堂堂的,林昭找了半天沒找到什麽寶貝,懷疑自己腦子是不是被驢踢了,大半夜不睡覺來尋寶?
笑死。
下一秒,他真的差點笑死。
看看他找到了什麽?一個檀木小寶箱。還是上了鎖的。
随手撿了塊磚頭把生鏽的鎖敲掉,林昭打開。
亮滢滢的一排銀元寶。
裏面還有一張字條,林昭放到月光下看——住持空拂的私房錢。
林昭:……
據他所知前任住持名字就叫空拂。
既然如此,他就繼承笑納這一百多兩銀子了,總歸都是要用到寺廟建設上的。
鼓樓修建要兩月後才能修好,大雄寶殿動工到完成可能要到明年六七月了。
林昭想着不若先把寮房和僧寮的裝飾擺設,及其他用具換好一點的。
僧寮的被褥全部升級成藍白色的棉被褥,柔軟舒适,提高僧人的睡眠質量。
寮房裏的床榻換成帷幕大床,簡陋書桌換成紅木書桌,椅子也換成紅木靠椅。
矮櫃換成多抽屜的組合櫃,便于不同物品的存放。
書架換成更穩固結實的。燈臺也換成更穩定安全的。
老舊臺盆換成嶄新的紅木臺盆,高起的架子可以挂毛巾。
老舊屏風換成設計比較靈活的多扇印花屏風。
最後擺上一盆精致美麗的紅梅盆栽。
上面的擺設一色都是紅漆的,整齊和諧。
地面再鋪上淺棕色的木地板,牆上再開兩扇通風的棕色木窗,整個寮房就跟完善了。
這些都是趁學子們每月下山回家探望親人的時候,給更換的。
他們再回來,看見大變樣的寮房,都驚呆了。
除了李文遠,這些學子出身大多不差,家裏房間條件比寮房還要好,但為了讀書也願意忍受清苦的環境。
這群學子并不全是當時跟林昭預定寮房的闊少爺,而是闊少爺族裏讀書比較有希望的那群人。
把更好的讀書資源給族裏更有希望的人是這個朝代百姓的共識。
能更好讀書的寺院書桌在他們看來就是一種讀書資源。
因為接受了最好的資源,所以簡陋的環境學子們也能承受,當然如果能有更舒服的環境,他們也不會自讨苦吃要換回簡陋的。
所以出于感動,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又給寺廟捐了一波香火錢。
林昭見底的荷包又漲漲漲,漲回了八百多兩銀子左右。
看着寺廟建設得越來越好,他十分舒心,周身溢滿了祥和安寧的氣息,大家都說住持近來參透禪意參得更通透了。
就在這樣舒心的日子裏,皇帝陛下飛來一封密信。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