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養殖之路(3)
在郝家吃了一頓好的,胡綏特別的滿意。
他父母也是個工作狂,胡綏剛剛出生不久,他父母的工作都到了要緊的時候,兩人經常是早出晚歸的,自己的生活都顧不太過來,更別說是小孩子了。
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胡綏經常吃不飽肚子,加上他天生味覺比較發達,如果肉類沒有處理的特別幹淨,他總是可以聞到殘留的腥味,這也是郝父勸他吃魚的時候他那麽的勉強的原因。
沒想到郝雲同志做飯很有一手,食材都處理的很幹淨,很神奇的,他竟然沒怎麽聞到魚腥味,最重要的是郝家的菜沒有特別的辣,要知道這地方為了祛除濕氣,做菜就很喜歡放辣椒,一旦沒有了辣椒做出來的菜就沒有什麽味道。
胡綏剛來的時候,還是想适應的,不想在這裏吃了幾頓飯,胃就受不了了,後面只能自己敷衍着做,可以說這麽多年下來郝家的飯菜是最合他心意的。
蹭了一頓好吃的,胡綏心裏有些過意不去,今天特意起大早去買了一塊肉,他之前不太喜歡吃肉,覺得腥,手裏肉票倒是存下了好幾張。
郝爸把一塊肉遞給郝雲:“小雲,這是胡書記帶過來的肉,你中午把它做了,做飯的時候裏面多放些大米,菜也多做兩個,我請了胡書記在咱家吃。”
看到肉郝雲眼睛登時就亮了起來,連連點頭,中午做飯的時候更是特意炒了好幾個不怎麽辣的菜,昨兒晚上吃飯的時候她就注意到了,這個胡書記可能身體不太好,不太能吃辣,而且對于菜也比較的挑剔。
昨天她做魚的時候特意花了些功夫,把魚身上的腥筋給揉搓了出去,這樣處理雖然費事,但是做出來的魚肉基本不會有什麽腥氣,吃起來還有一股子鮮甜,果然她做的紅燒魚胡書記就很喜歡吃,雖然吃飯秀秀氣氣的,但是下筷子卻穩得很,每次吃的時候都會下意識眯起眼睛,臉上竟然還有一個若影若現的酒窩。
郝雲覺得她似乎發現胡書記總是板着臉的原因了。
而昨晚同樣是用魚做的湯,對方就不怎麽喜歡了,每次夾菜都避過去。
按理來說這人不太能吃辣,最喜歡的應該是那些湯才對,沒看郝爺爺就吃的很歡快嘛。
還是後來的時候郝雲靈機一動,用來做湯的豆腐是跟村裏人換的,這戶人家平時也沒怎麽做過豆腐,處理起來就不太熟練,做出來的豆腐有股比較明顯的豆腥味。
農家能吃上兩頓豆腐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家裏人都沒啥感覺。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郝雲今天還專門去買了一碗豆腐回來,這次買的豆腐是隔壁村的,他們村有一個聯合豆腐作坊,不僅僅可以讓四裏八鄉的人去換,還能夠和縣裏的工廠進行交換,做出來的豆腐味道是一絕。
中午的菜得到了大家的贊揚,胡書記拿來的肉有一斤,平時郝家肯定不舍得一次全做,但是這會兒是要招待胡書記的,所以郝雲全部切了,做了一個簡易的水煮肉片,顧及了胡書記的胃,裏面放的辣椒不多。
Advertisement
還做了幾個素菜,地裏的白蘿蔔菜也可以吃了,之前撒菜籽的時候有些密,現在正好間出一些來吃掉,剩下的才能長成大白蘿蔔。
昨天捉回來的魚有三條大的,昨天做了兩條,今天就做了一個酸菜魚片,因為調料不多,郝雲也只是稍微用油炸了一下魚骨頭,這樣熬出來的湯汁才會是奶白奶白的,至于起鍋後就沒有再去淋一層油了,雖然有些不足,但香味還是很濃厚。
這個菜郝雲還是在末世的時候學的,她們那時候的學校就不像是現在,學習的都是文化知識,她們學習更多的是生存技能,畢竟末世大環境一般,就算是在基地裏面,也需要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積分才能生活,老師會教學生如何在簡略的環境下求生,如何搭建房子,如何做飯……
郝雲所有的內容都聽了,但是最感興趣的還是做飯,畢竟所有的老師裏面,只有教做飯的那個老師是長得白白胖胖的,一看就不愁吃喝,而這種生活就是郝雲最想過的。
收拾完後,郝雲想了想,還是決定約着胡書記去看一下自己養的雞,畢竟這些雞崽子都是胡書記自己出的錢。
這個事情還是郝爸後來說的,現在村裏賬面上錢不多,胡書記在和大家商量的時候,大隊長和會計都不太願意,畢竟村裏人沒有大型的養殖經驗,現在大家的日子也是勉勉強強,一點風險都承擔不起。
但是胡書記覺得越是艱難,越要走出一條路來,隔壁的牛頭村之前和甜水村一樣窮,甜水村是靠山,那牛頭村就是靠水,他們那地方有一口有名的甜水井,後來他們村就是靠着這口甜水井做出了比市面上更好吃的豆制品,一下就讓村裏人的日子過得好了。
所以胡書記決定先自己出錢買些雞苗,看看郝雲這邊是否可以按照她計劃上說的來。
郝雲:“胡書記,我這邊養的那些雞已經長大不少了,您要和我一起去看看嗎?”
胡綏剛剛吃完飯,整個人都很放松,聽到這話更是沒有拒絕。
郝雲怕家裏養這麽多雞崽子惹人眼紅,就專門養在郝家的後院,還拿一些樹枝做了籬笆,郝家養雞的場地并沒有太大的味道,郝雲每天都會定時定點的打掃衛生,保持雞圈的幹燥和衛生,減少雞群得病的可能。
胡綏一看就愣住了。
“這是我買回來的小雞仔?”他的聲音有些飄忽。
要知道自己把雞仔拿過來也還沒有一個月,他當時還用手量了一下,小雞仔子都沒有巴掌大,這會兒怕是有一斤了,特別是郝雲家養的和自己帶來的加起來有五十多只,這麽一大群看起來壯觀極了。
“叽叽……叽叽叽叽……”
雞群一看到郝雲來了,就覺得是吃飯的時間到了,頓時就擁了過來,叽叽喳喳的,特別的熱鬧。
郝雲扔了一把菜葉子進去,才回答胡綏:“對呀,這些看起來小一些的就是您送過來的,之前帶了四十只過來,現在已經過了二十二天,還有三十八只,每只差不多都有一斤半了,剩下的兩只太弱了,沒養活。”
正常來說鄉下的土雞破殼一個月就能夠養到一斤,郝雲待這些小雞又上心,每天不是蚯蚓就是新鮮的菜葉子,偶爾還會磨一點的玉米粒碎給它們吃,更是噌噌噌往上長,這接回來還沒有一個月,最大的一斤一斤半了,最小的也有一斤,看樣子是真的養住了。
胡綏了解的沒有郝雲透徹,但是他最近天天在村裏走動,自然也看到了其他人家散養在院子裏的雞,多數都沒有郝雲這裏的好。
他這時候隐隐有種感覺,郝雲之前的計劃是真的可以的,甜水村也可以擁有一個自己的項目了。
胡綏特別的高興,左臉的酒窩又露了出來。
“郝雲同志,你在這方面有經驗,我也就不多說什麽,你這邊有什麽困難都可以和我說,我會盡全力配合你的。”
郝雲也很高興,得到領導支持就可以施展拳腳了,她當即就表示:“感謝胡書記的支持,暫時是沒有什麽困難的,雞食方面,我們最近捉了一些蚯蚓,在家試着養起來,這樣到冬天的時候,小雞也能夠有得吃,衛生方面我也很注意,雞群得病的可能性不大。”
郝雲這段時間照顧雞群是很辛苦的,不過通過自己親自養雞,對于雞的習性方面也有了一些經驗,等到後面母雞孵化了小雞,就可以着手找一個領頭雞,然後把雞群教給領頭雞管理了。
就拿現在來說,他們家養了五十六只雞,養在後院就差不多要二十多個平方,每天打掃衛生很是辛苦,關鍵是雞屎到處都是,打掃的時候一不留神就會踩到,那等到後面養幾百只雞,幾千只雞的時候,每天打掃就是一個大工程。
如果有只領頭雞,它會帶着雞群到固定的地方吃喝拉撒還有産蛋,那養雞的人就輕松了,每天早上到固定的地方撿好蛋,再到固定的地方清理,喂食,這樣養幾百只和幾千雞區別也就不大了。
想到這樣的幸福日子,郝雲忍不住笑了起來。
“郝雲同志,你怎麽了?”
美夢被打斷,郝雲疑惑地看過去,只見胡綏更加疑惑的看着自己。
郝雲忍不住打了個哈哈,趕緊轉換話題:“我想到咱們村後面可以養幾百只雞覺得特別的高興,聽說牛頭村用他們的豆制品和縣裏的工廠換了好多物資,不知道我們後面養起雞來了是不是也可以去換呢?”
這個事情胡綏也清楚,他點了點頭說:“現在各地方對于肉蛋都是比較缺的,如果你這邊的雞孵化成功了,我就去縣裏打報告申請在咱們村辦一個養殖場,到時候也去縣裏各工廠談談,我覺得沒有問題。”
“哇,這個好,我們如果可以換一些布料或者水果罐頭啥的就好了,看來我要更用心的養雞,争取咱們的養殖場早些辦下來。”說着還做了一個握拳的動作,表達自己的決心。
胡綏看到郝雲這個樣子,忍不住想鼓勵的拍拍肩膀,後來又覺得不太合适,就改為:“郝雲同志,如果這次你孵化成功了,那你就說咱們養殖場的大功臣,不僅僅工資上漲,我個人還獎勵你五斤的肉票。”
昨天就聽到她和弟弟在那裏嘀嘀咕咕說家裏沒有肉票都買不到,這樣的獎勵她應該會喜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