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
序章
蓬萊一戰,歐陽少恭的身形淹沒于熊熊烈火之中,失了輪廓。雖不認命,卻也無可奈何死後化為荒魂消散于天地之間。
歐陽少恭感受着烈火灼燒皮膚的疼痛,思量着這般痛苦及不上渡魂之痛。若是如此,也好,再也不用受渡魂之痛折磨,再也不會經歷被視為異類痛苦,寡了親緣情緣的千年孤寂,苦不堪言!然則,當歐陽少恭思及所活千年全然沒有為自己而活過,全然沒有痛快暢游天地,心中不免又生出了些遺憾。
歐陽少恭疲憊的閉上了眼睛,微微勾起唇角,喃喃自語:“百裏屠蘇,倒也十分有趣。如若不是此番……又該是……怎樣……一番光景?”
此後世間再無歐陽少恭。
躺在悭臾龍角旁的百裏屠蘇,枕着風晴雪的腿閉着眼睛,靜靜地感受着生命再一次的流逝,心底卻是從未有過的平靜。
悭臾始終是記得和太子長琴之間的約定,帶他騰奔禦風一覽山河風光。然而百裏屠蘇終不是那位善于撫琴的上古仙人。
如若不是龍淵部族撕裂了太子長琴的魂魄鑄劍焚寂,之後的一切便不會發生罷。歐陽少恭也不會苦痛千年渡魂,偏走極端。如是一副溫文如水的相貌,出塵若仙的氣質,定然不是大奸大惡之徒所能擁有的。
千年痛苦的記憶,着實是非常人所能忍受。若是得以輪回往生,喝下那一碗孟婆熬制的湯藥,忘記前塵也不會落得如此苦痛不堪。
傳說,人若是到了将要死亡之時,會看到自己一生所遇大小事情會如走馬燈似的回放。
然而百裏屠蘇卻驚詫的發現,他所看到的是歐陽少恭千年來的生平。歐陽少恭苦痛千年的命輪一幕一幕展現在了百裏屠蘇的眼前,除去詫異,更多的是憐惜。他此刻方才覺得自己從來沒有了解過歐陽少恭,之後也再無法去了解。
百裏屠蘇與歐陽少恭既為一體,此刻他所見的是歐陽少恭的生平如看走馬燈似的在眼前回放,也就是說歐陽少恭這一次真是在蓬萊熊熊烈火之中化為塵土。
百裏屠蘇無意識的流下了眼淚,終是不舍。
風晴雪輕輕為百裏屠蘇擦去眼角的淚水,哀嘆道:“蘇蘇,我定然會想出法子,讓你活下去。”
執念再強又能如何,終是化作一抔黃土。
悭臾将百裏屠蘇一幹衆人送離蓬萊,回不周山途中忍不住回到祖洲中的瑤山,再次懷念一次好友太子長琴。眼睛金黃,通體漆黑的悭臾,看着本應該熟悉的山水,無奈何再也找尋不到曾經的痕跡。千年,滄海也能變桑田。
所剩時日不多,越發的喜歡回憶。即使是悭臾也無法成為例外。
回到不周山龍冢,悭臾卻驚詫的發現有一靈體在它的龍冢附近盤桓不散。雖靈體還未寧成型,卻給了悭臾一種熟悉之感。悭臾雖時日無多,助一靈體度化成人型卻也是十分容易。悭臾決定趁着自己還有能力,助那靈體一臂之力,待讓他在最後時日裏伴着自己也不會是十分孤寂而終。
然而,靈體成型之時,悭臾才真正成為所謂的目瞪口呆之狀。那人形分明與太子長琴無異。悭臾深入探查了靈體一番,原來是歐陽少恭執念未散,硬是留住了荒魂,在飄蕩的過程中亦是吸收了不少靈秀之氣重新補全凝聚了靈體。然而悭臾卻沒有探查到這樣并未凝聚結實的靈體會飄蕩如此之遠,從蓬萊至不周山的原因。
人形靈體似懂悭臾的疑惑,開口道:“這是一切苦痛的起源之地。”
悭臾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沉思良久方道:“你便叫做辛來如何?取自辛盡甘來,也有重新來過的意思。”
人形靈體似是十分開心,道:“如此甚好。”
悭臾又問:“辛來是否會撫琴制藥?”
辛來思忖片刻道:“不知,但可一試。”
此後幾日辛來便每日為悭臾撫弄悭臾靈力凝出的琴,悭臾每每望向辛來,從會想起當日太子長琴與他撫琴的場景。倒也覺得十分惬意,一時忘記今夕是何夕。
又過了數日,悭臾終究不忍自己身死之後,作為靈體存在的辛來只得飄蕩于天地之間。而塑肉身之事唯有大地之母女娲方能做到,便決定求助女娲,願女娲能為他重塑肉身。
女娲望見辛來,點了點頭便同意了此事。
“汝與太子長琴頗為有緣,太子長琴之罪本也終結。汝既得太子長琴之藝技,又得青玉壇丹芷長老之醫術,吾為汝重塑實體,望汝日後多行善道。執念放下之刻,三魂凝聚,七魄歸位便可入輪回,與常人無異。”
辛來忍不住問道:“若是執念始終無法放下,辛來又會怎樣?”
“一切皆有因果。遇到有緣之人,執念自會放下。”
辛來只覺陷入睡夢之中,再醒來之時已經回到了不周山頂,悭臾也失了蹤跡。辛來狠狠的掐了自己的胳膊一下,鮮明的疼痛感讓他知道自己現在已經擁有了實體,不再是飄蕩的靈體。這番經歷,倒也讓他頗有收獲,只是悭臾已經化為塵土,不免感到悲傷落寞。悭臾與他而言,既是朋友又對他有恩。
有了實體,也便有了饑餓之感。辛來在林子裏找尋野果時,發現一只受了傷的靈猴,恻隐之心泛濫,救下了靈猴,此後靈猴便時刻相伴與他左右,倒也少了些寂寞。
閑來無事之時,辛來便帶着猴兒擇木制琴,不久之後,辛來便做出了一把伏羲式古琴。
一日辛來撫琴,不慎被瑤琴崩斷的第六根弦劃傷手指,靈猴擔心的看着他,他微微一笑道:“弦斷有誰聽?莫不是你聽了懂?六弦文聲主少宮,不若以後用少恭作字如何?”
靈猴似聽懂了他的話一般,拍手跳着轉圈。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