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難得糊塗
杜子銘親自照看魚塘,親力親為割草喂魚等。唯一麻煩的就是水源的問題,井水不能直接養魚。為此杜子銘特意深挖了個蓄水池,引來的井水放蓄水池幾天,才放進魚塘,平時的雨水也可以蓄到這個池子。
韓丹鳳笑他,“為了養魚,你真是操碎了心。”
杜子銘兩手一擺,“沒辦法,誰讓某人怎麽都讨好不了,就好吃鮮魚。”
韓丹鳳的笑容凍住。自從滿了十六歲,杜子銘的追求算是擺到了明面上,什麽珍貴的首飾,京城時新的衣服,或者是直接送莊子鋪面,韓丹鳳一律不受。只有這活魚,韓丹鳳就沒一次拒絕過。
杜子銘投其所好,對魚塘看得更是緊要。
養魚的書給了杜子銘,醫學的先拿給嚴哲驗證,做糕點的書就給了大寶。
大寶如獲至寶,睡覺都要拿着這本書。超市已經走上正軌,他把超市丢給喻氏看,他就天天窩在吃食鋪,有客人的時候招呼客人,沒客人了就研究糕點。
有時候做得不那麽對味口的,就拿給家人或者村上的小孩子們吃,畢竟糧食珍貴。那段時間,李家村的孩子都喜歡來他們家。
皇天不負有心人,幾個月過去,一百種糕點他已經做出三十多種,丹鳳也趁機飽了口福。
大寶做的糕點,深受客人喜歡,很多過路的人吃了,走的時候還要打包帶走。這段時間,孫林隔幾天就拉一車孫鄭氏做的提籃。孫鄭氏在提籃上下了功夫,有些很是精巧。大寶的糕點,配上鄭氏的提籃,顯得很是高檔。
某天韓丹鳳靈機一動,把糕點投給系統,系統給的價格比他們在李家村賣的還稍微高一點。
這一下放心大膽地做,做多了就投給系統。他的收入一下子翻了好幾倍。
漸漸地,大寶打出了自己的品牌:韓大寶糕點。很多人慕名而來,大寶先是做了一些到韓丹鳳和杜子銘的鋪子寄賣。
只是糕點不能久放,每次只能客人先預定好了,再按預定的數量配貨。
糕點讓零食鋪的生意更好了。
等到江州的小門面到期,大寶沒有再繼續往外租,而是選擇開了個分店。畢竟江州的人多,很多人沒預定就吃不到,有些人覺得好吃,想天天買,也被零食鋪的掌櫃拒之門外。
Advertisement
唯一的問題,就是他沒精力兩個地方跑,糕點不能久放,大寶試圖教喻氏做,無奈喻氏就是做不出他的味道。
難道李家村就不賣這些糕點了?大寶把苦惱說出來,韓丹鳳立記得說她有辦法。其實就是把糕點放空間保存,熱的糕點放進去一個月,拿出來還是熱的。
大寶于是開始大量做糕點。
韓丹鳳吃了兩年的魚,吃人嘴短,不得不經常給杜子銘送些小東西,每次送東西,她都要強調,“你別誤會,我對你沒有其他意思,就是吃了你的錢的回禮。”
嚴哲跟杜子銘說韓丹鳳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杜子銘笑笑,“沒事,她還小,我等得起。”
他等得起,嚴哲卻被家裏開始逼婚了。他娘隔三差五過來,還一定帶着不同的小姑娘,小姑娘不是喉嚨痛,就是眼睛不舒服,或者是心跳過快。
嚴哲疲于應付。他都發話了,讓他娘帶去三羊鎮,不用大老遠帶過來,他爹的醫術比他強多了。
嚴哲娘仍是我行我素,嚴哲很是無奈。他不知道,他都成為了李家村一道靓麗的風景,跟他熟的一些小青年,已經在暗地裏打賭,他今年能不能相看中。
嚴哲相親還沒結果,李二李三的婚事已經定好了日子。搬新家、兄弟倆結婚,一起來了個三喜臨門。
雖然還只蓋好了正房,不過兄弟倆已經又存了十幾兩銀子呢,在計劃着再賺些錢,開始蓋門臉房。
李二的媳婦也是個賢良的,跟黃菜花相處融洽,兄弟倆出門的時候,兩妯娌相幫着過日子。閨女終身有靠,李三也答應了給他養老,黃老漢臉上的皺紋都笑出了褶子。
李二李三有了錢,又關了頭牛,每人一臺牛車,生意更好了。
李二李三的生意好,孫林的更好,他已經用不着出門日曬雨淋的。他養的鴨子越來越多,後來某一天韓丹鳳送了一本書,關于怎麽養鴨,以及用鴨子怎麽做吃食。
孫林拿着書研究,弄出一系列的鴨子吃食,他找上了杜子銘,跟他談了筆生意,他給杜子銘的酒樓供貨。
杜子銘并不介紹自己各地的酒樓多幾種吃食,又能多些收入,何樂而不為,于是一拍即合。孫林滿十六歲的時候,孫鄭氏給他提親王二姑娘。王二姑娘起初是拒絕的,她爹在床上躺了幾年了,她怕嫁人了,她娘會累死。
最後孫林答應把隔壁的地基買下來,建個三間半,給岳父母住,也方便就近照顧。王二姑娘終于松子口。
相比于孫林的小難題,杜子銘的姻緣則堅強太多。
韓丹鳳十八歲,杜子銘正式向她告白,“丹鳳,我心悅你。”
韓丹鳳久久沒有說話,最後卻是給了否定答案,“對不起,我不能嫁你。”
杜子銘顯然不能接受,“為什麽?是不是與那些突然出現的零食,那些突然消息的豬和雞蛋,還有大寶做的糕點放很久還像剛出鍋的一樣有關?”
韓丹鳳沒想到杜子銘已經知道她的密碼,“你發現多久了?”
“三年了。有次第二天零食鋪急要貨,晚上來找你,路過你家庫房還是空蕩蕩的。等過了一柱香,你帶着我進庫房,已經是一屋子的零食。”
“大寶做的糕點與喻嬸子做的味道不同,你們在李家村賣的稱是喻嬸子做的,這明顯不對。後來喻嬸氏做糕點,我特意對比過。”
“不僅是我,就是雷先生他們應該也知道,只是雷先生是個君子,心懷廣大,向來主張難得糊塗,不會往外說。”
既然他知道了,韓丹鳳也沒瞞着他,“我也不知道哪天就得離開,不想誤了你。”
杜子銘搖頭,“我不在乎,和你在一起很快樂,你也別為還沒發生的事憂心。”
韓丹鳳傻眼,答應考慮考慮。
雷先生的大兒子雷鳴帶着妻兒又回來了。原來自從他到了京城,衆人看在雷先生的面子上,對他各種照顧,讓他更是夜郎自大。結果一下考場,名落孫山,從此一蹶不振。
帶去京城的盤纏漸漸用光了,妻氏陸氏勸他回三羊鎮。他開始還不想,眼看山窮水盡,終是下了決心回來,一路上因為盤纏不夠,很是吃了些苦頭。
回了三羊鎮,又是陸氏勸着他來向雷先生低頭。于是夫妻倆帶着兒子來了李家村,找到雷先生,求雷先生原諒。
雷先生平時看似不在乎,眼看韓十三妻順子孝,也是挺羨慕的。看到雷鳴那一刻卻老淚縱橫,韓家人在邊上勸着,終于父子合好。
雷鳴從此收了心,跟着雷先生繼續做學問,他的弟弟和妹妹,聽說了他的情況,也來向雷先生認錯,雷先生一笑而過。
聖上多次請雷先生重回朝堂,雷先生一再拒絕,這次卻松了口。雷家三兄妹歡歡喜喜準備搬家,二寶卻為難了。
早在韓丹鳳十六歲的那年,二寶十二歲,他下場參加了童生試,一次中的,成了童生。
雷先生讓他別繼續參加考試,靜下心來做學問,三年後中秀才沒問題。
二寶就沒再考試,紮紮實實習功課,倒是福寶寶中了舉,成了舉人老爺。
雷先生要去京城,他問二寶去不去。
二寶考慮了一晚,決定跟着去。他私下找了杜子銘,請他把合買的那一百畝地,他的那一半改成韓十三夫妻的名字。
韓十三得到消息時,名字都已經改好了,二寶說,“好男兒不靠父母,他要自己去京城闖天地。”
韓十三拍了拍小兒子的頭,當天晚上,跟妻兒商量後,還是拿出了三百兩銀子給二寶,給他去京城花用。
二寶自己也存了兩百兩左右,推辭不要。丹鳳和特意趕回來的大寶也勸他拿着。
丹鳳說,“去了京城,你有什麽為難的我們也不知道。你到了那邊,也別太省了。也不知道那邊房子貴不貴,不貴你可以買個小院子,貴的話就賃一個。雷先生手上的錢也不多,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你得好好照顧他。”
大寶:“我做了些吃的,你帶路上吃。”
大寶做的糕點不能久放,并不能多帶,倒是韓丹鳳系統的零食都有包裝的,給他拿了不少。
臨別時,二寶叫杜子銘對姐姐好一點,不好的話姐姐就別嫁,等他以出人頭地,姐姐有更好的選擇。
俞氏氣得擰他耳朵,“等你出人頭地,你姐都成了老姑娘了。”
“老姑娘就老姑娘,我來養。”
二寶梗着脖子,喻氏氣得叫他快走,他就趁勢跳上馬車,與家人揮手告白。
兒行千裏母擔憂,二寶一走,喻氏幾天都不怎麽說話,倒是韓十三,讓喻氏寬心,二寶能顧好自己。而他自己,每天睡前,都要看着二寶的房間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