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小年到了
臘月初十,位于杜子銘家四合院門臉房的繡坊開門了。幾位去三羊鎮上學過的繡娘,成了師傅,每人帶兩到三個徒弟,除了做衣服的工錢,另外再拿一份教徒弟的工錢。
喻羅氏來韓家後因為吃的好,調養得當,已經基本沒病過了。考慮到自己的年紀大了,喻羅氏拒了杜子銘的提議,只是答應三羊鎮範圍內,需要她的地方随時叫她。
開張三天後,繡坊的第一件棉服終于完工了。這些棉服都是顧客早就訂下的,很多老顧客買過羽絨服的,一聽說有新産品,不管好不好,先下訂了,畢竟羽絨服太難搶了。
有了第一件棉服,後面繡娘越來越熟練,速度也就越來越快,先是兩天一件,後面是一天一件,再後來分工,十幾個人每天能出貨兩三件……
等到每天能出五件棉服的時候,小年到了,繡坊開始放假。
韓丹鳳和杜子銘也沒小氣,雖然只有半個月,工錢一分沒扣發下去,還按表現給了獎勵,少的有十文,多的像喻羅氏,有一兩八錢。
喻羅氏連連拒絕,在三羊鎮,半個月時間,也是給了她三分工錢,一份是她做的衣服的,一份是帶徒的,還有一份是獎她的,加起來有二兩五。這一個月加起來賺了四兩多,她已經很久沒收到過這麽多錢了。
喻東時和雷先生種的棉花樹,比正常的晚了許久,結果喻東時的結果三兩個,雷先生的光長苗不長棉花。
“就是沒有暖棚,有暖棚的話,應該就成功了。”韓丹鳳安慰外公。
正好杜子銘也在,聞言道,“要暖棚的話,我那裏倒是有一個,平時種些蔬菜。喻爺爺您不嫌遠的話,去種幾盆棉花沒問題。”
“有暖棚。”喻東時眼前一亮,随即有些低落,“謝謝你的好意,不過我想先回去一趟,出來好幾個月了,也不知道家裏怎麽樣了。等明年……明年我還過來的話,就去你的暖棚種棉花。”
喻東時夫婦想回家,喻氏頓時心情低落起來。韓十三看妻子舍不得,大手一揮,提議去岳家過年,“正好,三個孩子還沒見過他舅舅舅媽!”
“可以嗎?”喻氏很是期待,又怕被人說閑話。
韓十三開了個玩笑,“我是可以,就看幾位大舅哥收不收!”
喻東時立即表态,“他們敢有意見!”
三位大舅哥都是明理的人,再說喻東時夫婦都在韓十三家裏住了大幾個月,韓十三就是想去過個年,怎麽可能不答應。
Advertisement
韓丹鳳想到一個問題,“那雷先生怎麽辦?”
說好的管吃管住,他們不可能放任雷先生一個人在家裏過年。
“哼!”雷先生走了過來,有些氣哼哼,“我又沒賣身給你們,過年還是要回去的。”
韓家人眼中都有些擔憂,雷先生上次回去,還是七月份吃嫩玉米的時候。那次回去,雷先生與兒女吵翻了,大兒子更是帶着妻兒離開三羊鎮去了京城。
這過年回去,也不知道他能不能過一個開心年。
雷先生看到他們的眼神,又哼上了,“你們一個個,又不是我的兒我的孫,我過年在哪,用得着你們操心麽。”
他說話不好聽,韓家人都沒生氣,他們知道雷先生向來嘴硬心軟,肯定是不想他們擔心,才這麽說的。
韓十三向他保證,“雷先生,我們會盡快回來的。路上四天,大概住上七天,過十一天您就可以過來了。對了,鑰匙您拿一份,以防萬一。”
雷先生接過鑰匙,“好了,不跟你們廢話了。”
喻氏又想起一件事,給韓十三父母的年禮。上次韓老四被逼着拿出那一兩銀子,給韓長庚抵了徭役,現在正等着抓韓十三的小尾巴。
韓十三有一瞬間的靜默,随即釋然,“他們只要節禮到了,也不會在乎過年去不去看他們,明天我就把節禮送去。還是像上次一樣,比例一般人家的節禮,再加一百文。”
“要不再給二老一人一件羽絨服?”喻氏猶豫道。
畢竟韓十三早就給岳父岳母一人買了一件,到了這裏,韓丹鳳出布料棉花,又一人置了一身棉服,而韓長庚夫婦還沒有。
畢竟是自己的爹娘,韓十三雖然恨他們偏心,也還是心疼他們的,“那就不添一百文了,一人再置一件羽絨服吧,這羽絨服是你的心意,你陪我一起去!”
兩件羽絨服要好幾兩了,遠比一百文多。
“嗯。”喻氏那有不答應的。
果然,看到韓十三帶來的兩件羽絨服,韓長庚哪裏還顧得上韓十三過年來不來。
倒是葛氏急了,一次次暗示韓老四還沒羽絨服,韓長庚也裝作沒聽見。葛氏又湊到韓奶奶金氏面前,“娘,你這衣服真精致,聽說是鎮上厲害的繡娘做出來的,一定很暖和。”
韓金氏掀眼看了一下葛氏,顯然大兒媳心裏有什麽小九九,一清二楚,“很暖和嗎?那我去穿上,正好這兩天天氣挺冷的。”
可不麽,天寒地凍的,葛氏縮了縮肩,去了廚房,她可不是好心的去做飯給韓十三夫妻倆吃,她只是覺得竈下更暖和。
韓十三也沒指望有飯吃,送完東西就帶着喻氏離開了。
夫妻倆去了老房子,韓丹鳳說了,現在的繡坊偏小,而且還占用了杜子銘兩個門臉房。
繡坊如果設在他們的老房子,不僅可以擴大一些,多招點人,還能把杜子銘的兩空門臉房騰出來。
不過這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老房子只有一間半,早就是外面下大雨時裏面下小雨,一年沒住人,更加漏了。
韓十三想着推了重新蓋,韓家現在也不在乎蓋房子的錢了,更何況韓丹鳳說了,這是她和杜子銘合夥的生意,杜子銘會全出一半的錢。
舊房子占地小,蓋四合院不可能,蓋個三間半還是沒問題的。這樣一來,地方比現在的繡坊大了一半,也能招更多的人。
雷先生雖然說是會回家,韓家人離開前還是給他準備了充足的食物。
七個人坐一兩馬車其實是有些擠的,遇上路好走的地方,姐弟仨就跳下來走動走動。